无水乙醇辅助手术治疗左膝前巨大血管瘤一例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sj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20岁,左膝前血管瘤手术后复发伴疼痛19年于2007年5月入院.检查:左大腿下段前内侧至小腿中段前内侧肿胀,面积20 cm×12 cm,皮肤粗糙呈暗红色,并可见突出皮肤表面的扩张血管,质软、可压缩、无搏动,有压痛.下肢低垂时瘤体胀大,抬高时瘤体回缩.行左下肢动、静脉造影为软组织肿块,大小20.67 cm×10.00 cm×2.85 cm,彩色B超拟诊为血管瘤.病理诊断:海绵状血管瘤。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HepaSphere微球血管内栓塞治疗高流量动静脉畸形(artefiovenous inalforma-tions,AVM)的疗效.方法 HepaSphere微球吸水后膨胀变软、直径大小可控制.13例AVM患者采用HepaSphere微球血管内栓塞治疗,其中3例栓塞后联合手术治疗.随访3个月至3年,根据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影像学检查资料评价疗效.结果 13例共进行28次栓塞治疗,10例单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2000年3月21日下午因工作不慎被冷却滚筒机将右上肢卷入,致使从肩峰、腋窝至腕部皮肤撕脱,伤后上肢及手均失去活动与感觉,手肿胀明显。
期刊
目的 探讨颅眶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手术治疗的径路. 方法 对累及额骨、眼眶、蝶骨、颞骨的复杂颅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应用经眶外侧颅内外联合径路进行手术治疗,包括眶外侧及颞部开窗,病灶的部分或大部切除,视神经减压,颅眶骨外形重建等. 结果 自2005年以来,于临床治疗8例患者,术后随访9个月至3年,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复杂颅眶部畸形得以矫正,视力障碍有所改善.头颅CT示骨瓣愈合良好,未见病变复发. 结论
患者男,40岁,于2005年8月因重物砸伤致右[足母]趾末节背侧损伤3h急诊入院。检查:右[足母]趾末节背侧软组织、趾甲与甲床缺损,创面大小1.8cm×2.0cm。末节趾骨骨折并外露,局部组织损伤较重(图1)。x线检查:末节趾骨粉碎性骨折。甲根部皮肤未见明显受损,[足母]背近节以近皮肤与骨组织无损伤,足背动脉搏动正常。急诊行[足母]趾清创术,术中将甲根部皮肤稍向近侧牵拉,
期刊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20~41岁,均为外伤性胫前软组织缺损,伴有骨或肌腱外露的创面.4例伴有同侧胫腓骨骨折,1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损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例,机械性损伤与重物砸伤各1例.缺损部位:小腿上1/3 3例,中1/3 2例.左侧2例,右侧3例.手术时机:4例为急性创伤所致,其中3例急诊手术修复,1例因局部污染较重,于清创术后8 d,待创面干净后择期手术;另1例为陈旧性创面
期刊
目的 探讨颅面复合体在不同方向的中位前牵引作用下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测量以梨状孔底骨性承力,不同方向中位前牵引的生物力学变化.结果 随牵拉的角度增大,各观察点的矢向位移逐渐减小.垂直向移位由向上逐渐转为向下,前下20°~30°牵引可整体前移上颌,且各骨缝区应力一致,可避免上颌骨的逆时针旋转.结论 以梨状孔底承力骨性前牵引,牵引方向为前下20°~30°时,可有效地前移上颌复合体。
1998年以来,我们应用顺行与逆行两种类型的跖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足软组织缺损17例,取得满意效果。
期刊
目的 探讨带皮穿支血管上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根据臂内侧深部知名血管的皮肤穿支血管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来源及其与上臂筋膜皮肤血供的相互联系,在上臂内侧设计皮穿支血管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肩、臂、肘关节等部位皮肤缺损5例.结果 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经6~12个月随访,皮瓣外形与肩、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带皮穿支血管的上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解剖位置恒定、
期刊
患者女,42岁,左颈、肩、胸部肿物逐渐长大30余年,近20年生长增快.患者2岁时左胸前发现无痛性肿块,初始约鸡蛋大小,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大,并累及左颈肩部.患者20岁结婚生子后肿物生长速度加快并突出松弛下垂,全身其他部位亦出现大小不等的类似肿块,大者约拳头大小,小者约花生米大小,逐渐生长至今形成巨大瘤体,近1个月生长加快,约向下生长4 cm.患者形体较瘦,身体较弱.生活行动受到严重影响,需托负巨大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