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程变形监测普遍应用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对从业人员专业技能要求较高,职业院校为培养合格人才,将课程思政这一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环节中,可以培养学生敬业爱岗,吃苦奉献的工作精神,同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这样就构建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相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变形监测;课程思政;工匠精神
一、理清教学目标
课程思政不改变专业课程的本来属性,而是充分发挥本课程的德育功能,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育开拓创新意识,塑造吃苦奉献、拼搏争先的良好品质。
围绕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修正教师的教学思路,把握学生的成长道路,将工程教学情境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和课程思政改革中的新理念和新思路有机结合。
二、融入思政元素
课程教师要熟知国家的方针政策、要熟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政书籍,提升自身的思政理念,搜寻教学内容中所能涉及到的思政元素,可以包含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团队精神、质量意识等,最后与思政教师一起探讨,把涉及到的思政元素与工程变形监测课程内容的融合起来。
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本部分内容和相关经典案例,可激发爱国情感;通过学习工程变形监测的发展历程及最新科技,了解基工程变形监测发展史及伟大成就,可树立民族自豪感。
培养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及团队精神;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牢记测量人应有的素养和精神。可融入爱国热情、大国自信等思政元素。
通过课程内容和思政元素相结合,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们学习前辈们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工作态度和拼搏精神、测量人员必具备的职业素养。测量工作的科学性要求测量员必须实事求是, 严格遵守测量规范与规则,杜绝伪造成果的行为,保证测量成果的客观、真实。
在工程建设的各阶段,测量工作者都肩负重任,唯有兢兢业业全身心投入工作,才能顺利完成每项任务。这是测量工作者爱岗敬业的具体体现。
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是理论,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告诉学生要精准掌握各项监测工作的基本原理及联系,按照各项技术标准熟练掌握数据计算和处理方法及变形曲线图绘制方法,为高标准产出测量成果做好准备。另一方面是实践,实践是完美展现测量工作者工匠精神的主要途径。
团队合作能力对于测量工作而言也至关重要。团队中并非每个人都拥有很强的能力,各人之间应是取长补短、配合默契。个人如若不能融入团队,必然会对其造成不良影响。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针对每次测量练习布置一项任务,都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
结合工程变形监测的内容,开发多维度教学方法。克服传统课堂教学不足,分析改進工程变形监测内容中各知识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采用混合型的教学方式来融合思政元素,针对不同知识点的思政内容灵活采用多媒体课堂教学、分组学习讨论、启发式教法、案例教学法和移动教学等组合方法进行教学。
教师应对教学方式有所提炼,摒弃知识直接灌输和强化训练的方式,改为设置形式多样的学习栏目。结合教学任务选取思政教育主题,通过教学内容内思考、分析、讨论和课后实践等栏目的设置,使其有机融合到课程内容知识点中,实现在课程专业知识传播和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选取多种素材,形成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体系根据各教学内容的课程思政主题特色,搭建网络信息化教学平台。搜集整合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形成“课程思政货架”,将工程变形监测在线开放课程视频资源及“课程思政货架”数字资源融入教材之中,形成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体系,实现知识目标同课程思政目标的有效融合。
还要构建科学的课程内容评价机制。通过作业、报告的形式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课程中涉及的思政元素进行评价,确定学生掌握的基本情况。其次让学生通过云课堂对课程改革后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在评价基础上进行教学资源优化和调整。最后通过课程内容考核的方式对学生的理论运用、课程创新等方面进行检验,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了专业技能、质量意识、协作精神。
三、教学效果和特色
树立了正确的技能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利用所学的专业技能,积极参与到祖国建设的工作中去,学以致用, 热爱祖国,奉献社会;提高了课程的育人效果。较好地发挥了工程变形监测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以及有深度、有思想、有立场的思政优势,对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实事求是的优良品格、团结协作的工作态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等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四、反思与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要培育学生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踏实严谨、追求卓越的模范精神,使学生成长为心系社会、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统一, 年度更迭时优化工程变形监测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敬业的正能量,培养科学求真的务实精神。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
参考文献:
[1] 林晓姝. 职业院校引入工匠谨慎的教育意义[J]. 中华少年, 2018(20).
[2] 牛志宏 .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 [M]. 北京:测绘出版社,2015.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关键词:变形监测;课程思政;工匠精神
一、理清教学目标
课程思政不改变专业课程的本来属性,而是充分发挥本课程的德育功能,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育开拓创新意识,塑造吃苦奉献、拼搏争先的良好品质。
围绕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修正教师的教学思路,把握学生的成长道路,将工程教学情境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和课程思政改革中的新理念和新思路有机结合。
二、融入思政元素
课程教师要熟知国家的方针政策、要熟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政书籍,提升自身的思政理念,搜寻教学内容中所能涉及到的思政元素,可以包含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团队精神、质量意识等,最后与思政教师一起探讨,把涉及到的思政元素与工程变形监测课程内容的融合起来。
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本部分内容和相关经典案例,可激发爱国情感;通过学习工程变形监测的发展历程及最新科技,了解基工程变形监测发展史及伟大成就,可树立民族自豪感。
培养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及团队精神;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牢记测量人应有的素养和精神。可融入爱国热情、大国自信等思政元素。
通过课程内容和思政元素相结合,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们学习前辈们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工作态度和拼搏精神、测量人员必具备的职业素养。测量工作的科学性要求测量员必须实事求是, 严格遵守测量规范与规则,杜绝伪造成果的行为,保证测量成果的客观、真实。
在工程建设的各阶段,测量工作者都肩负重任,唯有兢兢业业全身心投入工作,才能顺利完成每项任务。这是测量工作者爱岗敬业的具体体现。
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是理论,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告诉学生要精准掌握各项监测工作的基本原理及联系,按照各项技术标准熟练掌握数据计算和处理方法及变形曲线图绘制方法,为高标准产出测量成果做好准备。另一方面是实践,实践是完美展现测量工作者工匠精神的主要途径。
团队合作能力对于测量工作而言也至关重要。团队中并非每个人都拥有很强的能力,各人之间应是取长补短、配合默契。个人如若不能融入团队,必然会对其造成不良影响。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针对每次测量练习布置一项任务,都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
结合工程变形监测的内容,开发多维度教学方法。克服传统课堂教学不足,分析改進工程变形监测内容中各知识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采用混合型的教学方式来融合思政元素,针对不同知识点的思政内容灵活采用多媒体课堂教学、分组学习讨论、启发式教法、案例教学法和移动教学等组合方法进行教学。
教师应对教学方式有所提炼,摒弃知识直接灌输和强化训练的方式,改为设置形式多样的学习栏目。结合教学任务选取思政教育主题,通过教学内容内思考、分析、讨论和课后实践等栏目的设置,使其有机融合到课程内容知识点中,实现在课程专业知识传播和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选取多种素材,形成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体系根据各教学内容的课程思政主题特色,搭建网络信息化教学平台。搜集整合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形成“课程思政货架”,将工程变形监测在线开放课程视频资源及“课程思政货架”数字资源融入教材之中,形成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体系,实现知识目标同课程思政目标的有效融合。
还要构建科学的课程内容评价机制。通过作业、报告的形式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课程中涉及的思政元素进行评价,确定学生掌握的基本情况。其次让学生通过云课堂对课程改革后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在评价基础上进行教学资源优化和调整。最后通过课程内容考核的方式对学生的理论运用、课程创新等方面进行检验,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了专业技能、质量意识、协作精神。
三、教学效果和特色
树立了正确的技能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利用所学的专业技能,积极参与到祖国建设的工作中去,学以致用, 热爱祖国,奉献社会;提高了课程的育人效果。较好地发挥了工程变形监测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以及有深度、有思想、有立场的思政优势,对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实事求是的优良品格、团结协作的工作态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等具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四、反思与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要培育学生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踏实严谨、追求卓越的模范精神,使学生成长为心系社会、有时代担当的技术性人才。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统一, 年度更迭时优化工程变形监测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敬业的正能量,培养科学求真的务实精神。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
参考文献:
[1] 林晓姝. 职业院校引入工匠谨慎的教育意义[J]. 中华少年, 2018(20).
[2] 牛志宏 . 工程变形监测技术 [M]. 北京:测绘出版社,2015.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