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诚信是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一项基础性的行为规范。现时我国经济出现了形形色色的诚信缺失现象。因此,建立健全企业诚信制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同时又是企业生存和 发展 、扩大对外开放、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以及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关键词: 企业 诚信制度现象意义
1引言
我国商界自古以来就讲求“以诚立业”、“以诚取人”,以此作为人与人之间经济交往的准则。重新强调诚信尤其是企业诚信,是因为诚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穆尔指出: 中国 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从长远看,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的机制。
2我国企业诚信问题的现状:
2.1拖欠货款、贷款和偷漏税款
拖欠货款、贷款和税款的行为是企业失信的主要表现。一些企业以赊账的方式取得货物后,不按买卖合同约定的时间交付货款,得拖就拖;一些企业不按贷款合同规定的时间偿还本金和利息,甚至有钱也不还,想一欠了之;一些企业不履行纳税人应该履行的纳税义务,偷税漏税数额惊人。据2001年统计“全国企业三角债逾1.5万亿元;因逃废债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 800亿元,在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开户的6万多家改制企业中,一半以上有逃废债行为。”[1]
2.2合同违约和合同欺诈
按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订立后,“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2]然而许多企业视合同为儿戏,想履行就履行,不想履行就不履行。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每年订立的经济合同约有40亿份左右,但合同履约率只有60%左右。另外,企业在订立合同时故意隐瞒有关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利用合同骗买骗卖的行为也屡见不鲜。
2.3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和专利权
为了促进技术进步和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专利法》和《商标法》。 法律 规定,不经专利权人和商标权人的许可,任何人不得使用其专利技术和注册商标。但是许多企业置法律于不顾,大肆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和擅自使用他人的专利技术,给权利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4披露虚假信息、提供虚假证明和黑幕交易
这种现象在服务领域和商品交易领域以及投资领域都频频发生。人们出门 旅游 经常上当挨宰,购买的商品与商家的宣传大相径庭,炒股时碰上“郑百文”、“银广廈”类型的企业。这些失信行为使人们在消费时没有安全感,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正常消费,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3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现象的原因
3.1企业经营者诚信意识淡薄。作为企业经营者,在对企业自身的经营决策、发展战略作出规划的同时,经营者应该深刻认识到诚信作为企业的生命的重要性,对其自身而言,应该做到诚信为本。然而,一些经营者总是以一种短视眼光来关注自身利益,企业短期行为严重,当受到物质利益的刺激和引诱时,他们就会陷入制假售假等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不正当行为的漩涡中去。另外,企业员工缺乏诚信教育,目前大多数企业只注意员工的技能培训,忽视对员工的诚信道德教育,这也导致了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不能深入。
3.2企业失信成本偏低,失信惩罚制度不健全。“一个不诚信盛行的社会一定存在令不诚信者的收益大于诚信者的收益的制度环境。”当前,一些企业之所以不注重信用,与违规成本过低密切相关。当失信成本小于失信收益,失信行为有利可图,企业生产经营者有可能选择甚至主动选择失信行为,失信现象就会大量发生;反之,当失信行为无利可图时,并有可能遭到惩罚,带来经济损失和制裁时,企业生产经营者就会尽量避免失信行为,从而促进诚信环境的好转。而从现实状况来看,现有的法律法规对失信行为的制裁和惩罚力度有限,这也在事实上纵容了企业的不守信行为。
3.3信用制度滞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法规制度不健全,信用制度建设滞后,如缺乏信用信息的公开披露与使用制度;信用保护和信用监控制度不健全,缺乏监督制度;信用激励和惩罚机制不完善,缺乏奖惩制度;信用中介机构缺少应有的企业资信资料数据库;企业内部普遍缺乏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缺乏关于征信数据开放的法律、保护隐私权的法律和规范信用中介机构的法律;等等。在当前我国的信用制度建设不健全的情况下,企业间经营行为得不到有效监督和约束,以致不讲信用、不守合同的现象时有发生,市场交易秩序混乱。
3.4信息严重不对称。在信息经济学中,所谓信息不对称,指的是市场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充足的信息,如借方对自己的还款预期比贷方知道得更多;经营者和董事会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比股东了解得更多;预期投入的人对自己的意外事故风险比保险公司更了解。在信用合约签订之前,非对称信息将导致信用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如市场上质量不同的商品便出现了次品驱逐优质品的现象。这个时候的市场是假冒伪劣盛行,真正好的产品卖不出去,最后倒台和垮掉的极有可能是好企业;而在信用合约签订之后,产生信息优势方的道德风险行为就是违背合同、不守诺言。因为商品信息既然成为“私有信息”,可以不被发现,它就有了不必信守诺言的可能,这在相当程度上与信息的不对称有关。例如,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上纠纷不断,卖家知道房子有质量问题,而买家却不知道,结果在成交以后发生合同纠纷。又如,开发项目“五证”不全,开发商“明知故卖”,而消费者却不掌握这个信息,以致造成严重后果。再如,物业管理作了许多过头承诺,其实无法或原来就不打算兑现,业主人住后感到“落差”太大,愤愤不平。
4构建企业诚信制度的意义
4.1建立企业诚信制度是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资源主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进行配置。而要保证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和市场经济的良好秩序,一是要靠健全的法制,二是要靠良好的信用制度。 现代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的信用关系之上的经济。发生在整个国家范围内乃至国际市场上的交易必须以有切实保证的信用作为中介。失去了信用,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就不稳固,交易的链条就容易断裂,市场经济就难以正常运转。因此,从宏观上看,建立企业信用制度和体系是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
4.2建立企业诚信制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能否发展,不仅取决于企业规模的大小、科技的应用水平、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等诸多因素,也取决于企业的信誉情况。诚实守信的企业能得到政府、其他企业和消费者的信赖,因而就能不断地发展壮大。因为对企业而言,良好的信用是财富,它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企业的发展能力和发展空间。信用也是财源,它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商品市场开辟企业生财之道。而信用差的企业,会逐渐失去市场,最终被淘汰出局。南京冠生园之所以由一个全国著名的企业沦为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美国安然公司之所以申请破产,都是缘于失信。正所谓“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则衰,国家无信则败。”因此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诚实守信。而要使企业做到诚实守信,需要在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都建立健全诚信制度,以制度来约束企业。
4.3建立企业诚信制度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
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得长足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又使我国对外开放迈上一个新台阶,我国企业面临更严峻的国际市场竞争。与国内企业相比,重视信用是发达国家企业的一个突出特点,国内业要同他们竞争,较量的不单是经济实力,还有企业信誉。我们能否比已往更多地吸引外资,建立健全信用制度至关重要。例如,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尽管西部各省区政府引资热情很高,引资政策优惠,但目前引进外资的效果并不理想。外资并未踊跃投向商机巨大的西部市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用缺失。一些地方政府的政策多变,言而无信,一些企业在与外商的经济交往中不讲信用,致使许多外商从西部撤出资金,把资金转而投向东部地区或其他国家。因此,在今后的对外开放中,我们必须下大气力抓好诚信制度建设,使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言而有信,使我们的企业言而有信。只有这样,我们的产品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站住脚,才能更大规模地引进外资和留住外资。
4.4建立 企业 诚信制度是国民 经济 持续、快速、健康 发展 的需要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然而,我国目前的内需不足使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内需不足表现为投资需求不足和消费需求不足两个方面。而制约投资和消费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信用关系不佳。由于企业信用差,银行不敢正常放贷。据调查,在未得到贷款的中小企业中,近50%是因为这些企业资信程度差,有未付银行利息及逃废债记录,或是没人愿意为其作担保,使银行不得不‘惜贷’。由于企业信用差,三角债严重,因而企业不敢轻易交易。卖方怕买方收了货不付款,买方怕卖方收了款不付货。也由于企业信用差,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总是担心所购买的是假冒伪劣商品,生怕挨宰,多次上当后,很多可买可不买的商品就不买了。由于丧失了交易信心,企业和消费者即使有支付能力,也不得不尽量压抑自己的消费愿望。所以,要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就必须解决内需不足的问题,而要解决内需不足问题,就必须解决企业信用状况不佳问题。
5结束语
信用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线,是一个企业的形象。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所以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健康运转的灵魂。因而,面对当前我国企业的失信现象,重建企业的诚信体系势在必行。应健全国家信用制度立法;建立政府信用制度的管理、评估机制;加大对失信企业和个人的惩罚力度;建立和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制度。
关键词: 企业 诚信制度现象意义
1引言
我国商界自古以来就讲求“以诚立业”、“以诚取人”,以此作为人与人之间经济交往的准则。重新强调诚信尤其是企业诚信,是因为诚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穆尔指出: 中国 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从长远看,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的机制。
2我国企业诚信问题的现状:
2.1拖欠货款、贷款和偷漏税款
拖欠货款、贷款和税款的行为是企业失信的主要表现。一些企业以赊账的方式取得货物后,不按买卖合同约定的时间交付货款,得拖就拖;一些企业不按贷款合同规定的时间偿还本金和利息,甚至有钱也不还,想一欠了之;一些企业不履行纳税人应该履行的纳税义务,偷税漏税数额惊人。据2001年统计“全国企业三角债逾1.5万亿元;因逃废债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 800亿元,在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开户的6万多家改制企业中,一半以上有逃废债行为。”[1]
2.2合同违约和合同欺诈
按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订立后,“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2]然而许多企业视合同为儿戏,想履行就履行,不想履行就不履行。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每年订立的经济合同约有40亿份左右,但合同履约率只有60%左右。另外,企业在订立合同时故意隐瞒有关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利用合同骗买骗卖的行为也屡见不鲜。
2.3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和专利权
为了促进技术进步和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专利法》和《商标法》。 法律 规定,不经专利权人和商标权人的许可,任何人不得使用其专利技术和注册商标。但是许多企业置法律于不顾,大肆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和擅自使用他人的专利技术,给权利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2.4披露虚假信息、提供虚假证明和黑幕交易
这种现象在服务领域和商品交易领域以及投资领域都频频发生。人们出门 旅游 经常上当挨宰,购买的商品与商家的宣传大相径庭,炒股时碰上“郑百文”、“银广廈”类型的企业。这些失信行为使人们在消费时没有安全感,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正常消费,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3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现象的原因
3.1企业经营者诚信意识淡薄。作为企业经营者,在对企业自身的经营决策、发展战略作出规划的同时,经营者应该深刻认识到诚信作为企业的生命的重要性,对其自身而言,应该做到诚信为本。然而,一些经营者总是以一种短视眼光来关注自身利益,企业短期行为严重,当受到物质利益的刺激和引诱时,他们就会陷入制假售假等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不正当行为的漩涡中去。另外,企业员工缺乏诚信教育,目前大多数企业只注意员工的技能培训,忽视对员工的诚信道德教育,这也导致了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不能深入。
3.2企业失信成本偏低,失信惩罚制度不健全。“一个不诚信盛行的社会一定存在令不诚信者的收益大于诚信者的收益的制度环境。”当前,一些企业之所以不注重信用,与违规成本过低密切相关。当失信成本小于失信收益,失信行为有利可图,企业生产经营者有可能选择甚至主动选择失信行为,失信现象就会大量发生;反之,当失信行为无利可图时,并有可能遭到惩罚,带来经济损失和制裁时,企业生产经营者就会尽量避免失信行为,从而促进诚信环境的好转。而从现实状况来看,现有的法律法规对失信行为的制裁和惩罚力度有限,这也在事实上纵容了企业的不守信行为。
3.3信用制度滞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法规制度不健全,信用制度建设滞后,如缺乏信用信息的公开披露与使用制度;信用保护和信用监控制度不健全,缺乏监督制度;信用激励和惩罚机制不完善,缺乏奖惩制度;信用中介机构缺少应有的企业资信资料数据库;企业内部普遍缺乏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缺乏关于征信数据开放的法律、保护隐私权的法律和规范信用中介机构的法律;等等。在当前我国的信用制度建设不健全的情况下,企业间经营行为得不到有效监督和约束,以致不讲信用、不守合同的现象时有发生,市场交易秩序混乱。
3.4信息严重不对称。在信息经济学中,所谓信息不对称,指的是市场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充足的信息,如借方对自己的还款预期比贷方知道得更多;经营者和董事会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比股东了解得更多;预期投入的人对自己的意外事故风险比保险公司更了解。在信用合约签订之前,非对称信息将导致信用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如市场上质量不同的商品便出现了次品驱逐优质品的现象。这个时候的市场是假冒伪劣盛行,真正好的产品卖不出去,最后倒台和垮掉的极有可能是好企业;而在信用合约签订之后,产生信息优势方的道德风险行为就是违背合同、不守诺言。因为商品信息既然成为“私有信息”,可以不被发现,它就有了不必信守诺言的可能,这在相当程度上与信息的不对称有关。例如,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上纠纷不断,卖家知道房子有质量问题,而买家却不知道,结果在成交以后发生合同纠纷。又如,开发项目“五证”不全,开发商“明知故卖”,而消费者却不掌握这个信息,以致造成严重后果。再如,物业管理作了许多过头承诺,其实无法或原来就不打算兑现,业主人住后感到“落差”太大,愤愤不平。
4构建企业诚信制度的意义
4.1建立企业诚信制度是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资源主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进行配置。而要保证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和市场经济的良好秩序,一是要靠健全的法制,二是要靠良好的信用制度。 现代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千头万绪、错综复杂的信用关系之上的经济。发生在整个国家范围内乃至国际市场上的交易必须以有切实保证的信用作为中介。失去了信用,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就不稳固,交易的链条就容易断裂,市场经济就难以正常运转。因此,从宏观上看,建立企业信用制度和体系是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也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
4.2建立企业诚信制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能否发展,不仅取决于企业规模的大小、科技的应用水平、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等诸多因素,也取决于企业的信誉情况。诚实守信的企业能得到政府、其他企业和消费者的信赖,因而就能不断地发展壮大。因为对企业而言,良好的信用是财富,它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企业的发展能力和发展空间。信用也是财源,它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商品市场开辟企业生财之道。而信用差的企业,会逐渐失去市场,最终被淘汰出局。南京冠生园之所以由一个全国著名的企业沦为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美国安然公司之所以申请破产,都是缘于失信。正所谓“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则衰,国家无信则败。”因此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诚实守信。而要使企业做到诚实守信,需要在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都建立健全诚信制度,以制度来约束企业。
4.3建立企业诚信制度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
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得长足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又使我国对外开放迈上一个新台阶,我国企业面临更严峻的国际市场竞争。与国内企业相比,重视信用是发达国家企业的一个突出特点,国内业要同他们竞争,较量的不单是经济实力,还有企业信誉。我们能否比已往更多地吸引外资,建立健全信用制度至关重要。例如,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尽管西部各省区政府引资热情很高,引资政策优惠,但目前引进外资的效果并不理想。外资并未踊跃投向商机巨大的西部市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用缺失。一些地方政府的政策多变,言而无信,一些企业在与外商的经济交往中不讲信用,致使许多外商从西部撤出资金,把资金转而投向东部地区或其他国家。因此,在今后的对外开放中,我们必须下大气力抓好诚信制度建设,使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言而有信,使我们的企业言而有信。只有这样,我们的产品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站住脚,才能更大规模地引进外资和留住外资。
4.4建立 企业 诚信制度是国民 经济 持续、快速、健康 发展 的需要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然而,我国目前的内需不足使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内需不足表现为投资需求不足和消费需求不足两个方面。而制约投资和消费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信用关系不佳。由于企业信用差,银行不敢正常放贷。据调查,在未得到贷款的中小企业中,近50%是因为这些企业资信程度差,有未付银行利息及逃废债记录,或是没人愿意为其作担保,使银行不得不‘惜贷’。由于企业信用差,三角债严重,因而企业不敢轻易交易。卖方怕买方收了货不付款,买方怕卖方收了款不付货。也由于企业信用差,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总是担心所购买的是假冒伪劣商品,生怕挨宰,多次上当后,很多可买可不买的商品就不买了。由于丧失了交易信心,企业和消费者即使有支付能力,也不得不尽量压抑自己的消费愿望。所以,要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就必须解决内需不足的问题,而要解决内需不足问题,就必须解决企业信用状况不佳问题。
5结束语
信用是一个企业的生命线,是一个企业的形象。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所以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健康运转的灵魂。因而,面对当前我国企业的失信现象,重建企业的诚信体系势在必行。应健全国家信用制度立法;建立政府信用制度的管理、评估机制;加大对失信企业和个人的惩罚力度;建立和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