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尔·波特最近在翻译柳宗元的诗。大约150首都已有了初稿。他时不时把这些诗句拿出来看一眼,总觉得不太满意,觉得自己没有走进柳宗元的心。
“汉代有个人叫卫宏,他给《诗经》写了本序,写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好的诗就是把心里的东西发出来。莎士比亚能写很美的语句。但他内心的东西不够深。”
波特用一个有趣的比喻向《环球人物》记者形容翻译中国古诗的感受:“我看中国的古诗。就像看到一个漂亮的女孩在跳舞,很想陪她一起跳,可我是聋子,听不到音乐,所以必须离她很近,才能知道她为什么这样动;但我也不能把我英文的脚放在她中文的脚上,要尊重她的步伐。”
一个聋子和诗人跳舞,这就是翻译。
为了离诗人更近,今年5月,波特花了大半个月时间,从广西柳州到湖南永州,寻找柳宗元的痕迹。永州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后的被贬之地,也是他写出千古名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地方。在这里的柳子庙,波特好像感受到了彼时柳宗元的心情,他说:“柳宗元的诗那么美,没有一个人把它翻译成英文,我要帮他。”
“如果要翻译一个人的诗,就必须知道他生活的背景,了解他活着的时间、活着的地方。如果有机会,我会去旅游,去他写诗的地方,去他埋葬的地方。”
5年前,波特花了30天,从北京到浙江天台,探访了36位古代诗人的墓地、故居,并将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想写成《寻人不遇》一书,在去年出版。时至今日,与记者聊起那30天匆忙而充实的旅行,他的语气依然兴奋不已。
“他竟然不知道自己国家这么有名的词人”
2012年的8月,秋老虎正猛。波特从北京出发,开始了自己寻找诗人的旅程。这趟旅行“蓄谋已久”,地点选择、路线规划、资金筹备花了三四个月。他在临行前第八次向一个基金会申请赞助(前七次均以失败告终),结果没想到在最后一刻收到了款项。他把大部分赞助拿去给女儿当作学费。剩下一些就用来买了两瓶顶好的威士忌,一共花了将近300美元。他说:“我想古代诗人都爱喝酒。我就给他们带美国最好的酒喝。”他在北京报国寺的一个跳蚤市场买了3只祭祖的杯子,就算是一切就绪了。旅途中的第一杯酒,他倒在了山东曲阜的孔子庙前,“因为孔子编订了《诗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编辑”。
记者问波特这段旅行最累的是什么,他回答了4个字:自作自受。从第一天开始,他就安排了满满当当的行程,一天要跑好几座城市,从火车换汽车,从汽车换三轮车。许多诗人的墓在人迹罕至的乡间村落,又年久失修,找起来少不得花些力气。
他的书名叫做《寻人不遇》,但在他看来,有时并非是他找不到诗人,而是诗人待在那儿,却没有人去寻。“我在济南的辛弃疾纪念馆,在登记处登记,发现来这个地方的人少得可怜,前两天的记录竟然是零。”
他印象很深的,是在山东章丘的李清照故居。他给李清照敬了酒,在她的雕塑前照了一张相。一名醉醺醺的西装男子被几个人簇拥走过来,指着雕塑问他:“这是谁?”波特忍不住笑出声来,对方觉得受到了冒犯,质问他为什么发笑。波特说:“我笑你竟然不知道自己国家这么有名的词人。”西装男大概觉得难为情,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波特心想,人总是这样的,对自己身边事物容易视而不见。因为太熟悉,反而不熟悉,许多中国人与诗词的关系也是如此。
在波特的这段旅行里,敬酒成为最重要的仪式。他说自己在墓前与诗人“对饮”,有一种与他们成为知己的感觉,能听到他们内心的声音;而他相信诗人也能“闻”到酒香。知道他内心的感谢。“这种感觉很像父母还在世上时,我们不会有什么深刻的意识;但是等他们去世了,你去墓前,就会突然感到原来他们一直在我们心里。”
一路上,许多人问他敬酒的意义是什么?在河南通许的七步村,他向曹植墓敬酒,村民问他:“人都死了,这样做有什么用呢?”他解释道:“时间就是一个妄想,昨天、今天、将来没有什么区别。他们的诗还在,他们的心就还在,我们就可以沟通。”这话与其说是说给村民,不如说是他说给自己的。
“一个农民學会了让思想插上诗歌的翅膀”
1972年,即将三十而立的比尔·波特翻出世界地图。在上面圈出台湾佛光山。他一直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中文时对寒山的诗有些研究。但直到来了台湾,才对中国诗歌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买了一本《唐诗三百首》和一本英文注解,开始自学唐诗,后来又看起宋词。“有些诗人很好理解,比如寒山;但有些没有注解我就看不懂,比如苏东坡。”
那个时期,对他产生深刻影响的诗人有两位,一是陶渊明,二是屈原。他爱陶渊明的生活状态,那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心境;他也爱屈原的气节,觉得屈原是真正用心在诉说的诗人,后人极少有人能做到他这样。“他用字很特别,意思很深刻。他爱国、受苦,但是国家不管他。可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心。后世作诗常常有寻谁谁不遇或者送谁谁的目的,但屈原没有,他就是很单纯地诉说。”
因此,这两位诗人的墓成了波特旅行的两处重点。陶渊明的墓在江西九江,是一处军事重地。波特曾在1991年和2005年两次到访,都没能成行。这一次他又来到军区门口,向撵他走的士兵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士兵跟上级沟通后。出来了几位军官,可态度依然是拒绝的:没有上级的书面允许,任何人不准进入军事基地。“他们还是一个劲儿地催我赶快离开,更别说允许我去拍陶渊明墓地的照片了。”波特回到车上,拿出一个纸杯,往里面倒了一些黑麦威士忌,请说话最多的军官代他把酒洒在陶渊明的墓上,他说:“对于一位曾经提倡简单、自由生活的人,只要我的敬意能通过威士忌传达给他,就已足够了。”对于这个请求,军官很吃惊,但还是接过了杯子。波特说:“中国人都不会拒绝这样的请求。”
对屈原的祭拜,是在他的故里——湖北省秭归乐平里。这是波特第二次来到乐平里屈原庙。上一次来已经是整整20年前了。这一次,管理员徐正端正在宜昌住院。因此庙开不了门。徐正端是波特的旧识,他不仅照看屈原庙,还管理着当地一个诗社——骚坛诗社。骚坛诗社成立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第一个农民诗社,沿袭了将近500年。徐正端原本是村里的小学老师,“文革”时被判入狱。1977年“平反”出狱后,他再次回到乐平里,重修了屈原庙,凑了2.6万元把屈原的所有诗歌都刻在石桌上。他还重新开张了骚坛诗社,整理出明朝开始诗社成员所作的数千首诗。每年端午,屈原逝世的日子,他都会组织诗会。波特说,因为那也是中国诗人的节日。 波特去宜昌的医院探望徐正端,才知道他得了癌症。两个月后,徐正端给波特寄去了一本诗集,题目叫做《骚坛联咏集》,集子的第一首诗就是徐正端在1987年写的,那是他离开监狱后的第十年:
这株玉米苗,使劲吮吸雨露,爭夺肥料。
他颜色分外绿,苗株格外高。
到了秋收季节,不结玉米,但生一个灰包。
波特感叹:“这是一首农民诗。与屈原风格不同,诗的气质更像是《诗经》。这些人的心思是古老的,风格也是古老的。但一个农民已经学会了让自己的所思所想插上诗歌的翅膀飞翔。”
“李清照、辛弃疾、陶渊明、屈原,这些诗人的墓地或者故居都没有什么人去,您会觉得可惜吗?”《环球人物》记者问道。
“看到那些地方很破是会觉得可惜,但更可惜的是我看到许多政府想从旅游方面赚钱,把这些诗人的坟墓变成一个很厉害的地方。停车场可以停100多辆巴士,到最后反而什么都不留下了。”波特说起当年江油、安陆为了争夺“李白故里”的称呼大搞建设,甚至打起官司,有点哭笑不得。
所幸,诗作为非窦体的存在,被永远珍藏了下来。波特记得自己在杜牧墓前敬酒时,村里的老人跟着他一起念“清明时节雨纷纷”,那个场景让他尤为感动。他说:“我所拜访的诗人们的墓地有的简陋,有的宏伟,有的已经变成农人的耕地,而有的则成了乡村垃圾场。但他们的诗歌却流传下来,在那些甚至没有什么文化的农人的明灭烟火里鲜活着。那些诗并不会专属于富商或者高官,诗歌可以超越财富和权力,它直人人心,能让人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
“要翻译诗人的心,很慢很慢”
波特住在西雅图旁边的一个小镇,他在那儿的海边买了一栋老房子。家里后面是菜园,前面是大海。他每天早上做翻译工作,中午就去海边散步一小时,雷打不动的习惯,“下雨、下雪都去”。他把这当作一种修行,看海、看鸟,什么都不想。
与如今的淡然不同,早年的波特经历过一段动荡而迷茫的时期。他的父亲曾是美国西部52家酒店的掌门,在时代的浪潮中经历大起大落一巨富、破产、离婚、入狱。受父亲影响,少年波特身体与内心都经历了颠沛流离。20岁时,波特参军,在德国度过了3年军人生涯,回国后读书度日,希望寻得生命的意义。一次,他在唐人街上遇到一位中国禅师,从此接触到了“禅”,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并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中文,毕业后就去了台湾。
上世纪90年代,波特在香港一个电台做主持,向听众讲述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他花了大量时间在中国大陆旅行,从江南到西北,从丝绸之路到茶马古道……也是在那时,他开始写作。“我学到必须避免写哕哕嗦嗦的东西,不然听众根本不会听下去。”
在他的旅行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寻找隐士”。上世纪90年代,他多次探访终南山,追寻现代隐士的足迹。他把这段经历写成了《空谷幽兰》一书,探讨隐士在社会、政治及个人理想间的抉择,那种“悠然见南山”的生活状态感染了许多中国读者——这本书也成为他在中国的代表作。
这一次寻诗的旅程,波特又一次来到终南山。那里相熟的师傅告诉他,有些隐士已经离开,另一些正在来的路上,而有一些人已经去世了。“听到‘去世’二字。我的心里很难过。这意味着我再也见不到他们了。他们曾是我见过的最快乐的人。没有什么比放下一切的生活更让人向往了。”
《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波特时,他刚从家里飞到加州。“明天我要去很山里面的一座庙,到那里去给修行的美国人讲经说诗。”那是美国最早的一处禅修地,从上世纪60年代一直繁荣至今。波特讲课没有钱可拿。最多就是泡泡温泉、吃吃素菜。但他乐于前往,“因为那里的人都在老老实窦地修行,没有其他念头,很纯粹。”
现在,将中国的禅学、诗歌传播到美国成了比尔·波特的“职责”。30多年来,他以“赤松”为笔名,在美国翻译、出版寒山、李白、韦应物等人的诗作千余首。他对中国文化尤其是诗歌有一种“怜惜之情”,立志“要帮助这些诗被西方理解”,他说:“我翻译语言是很陕的,但是要‘看破’语言翻译诗人的心,很慢很慢。”
“诗的作用就是让我们成为会感知的人。不论在美国还是中国,很多人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他们是只顾着赚钱的麻木的人。”而像陶渊明、寒山、屈原,那些或悠然或激昂的情感,正是许多人缺乏的。波特说:“美国人有些毛病。中国人也有缺点。但人的内心都是好的,要做一个好心的世界人,这就是诗里的哲学。”
“汉代有个人叫卫宏,他给《诗经》写了本序,写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好的诗就是把心里的东西发出来。莎士比亚能写很美的语句。但他内心的东西不够深。”
波特用一个有趣的比喻向《环球人物》记者形容翻译中国古诗的感受:“我看中国的古诗。就像看到一个漂亮的女孩在跳舞,很想陪她一起跳,可我是聋子,听不到音乐,所以必须离她很近,才能知道她为什么这样动;但我也不能把我英文的脚放在她中文的脚上,要尊重她的步伐。”
一个聋子和诗人跳舞,这就是翻译。
为了离诗人更近,今年5月,波特花了大半个月时间,从广西柳州到湖南永州,寻找柳宗元的痕迹。永州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后的被贬之地,也是他写出千古名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地方。在这里的柳子庙,波特好像感受到了彼时柳宗元的心情,他说:“柳宗元的诗那么美,没有一个人把它翻译成英文,我要帮他。”
“如果要翻译一个人的诗,就必须知道他生活的背景,了解他活着的时间、活着的地方。如果有机会,我会去旅游,去他写诗的地方,去他埋葬的地方。”
5年前,波特花了30天,从北京到浙江天台,探访了36位古代诗人的墓地、故居,并将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想写成《寻人不遇》一书,在去年出版。时至今日,与记者聊起那30天匆忙而充实的旅行,他的语气依然兴奋不已。
“他竟然不知道自己国家这么有名的词人”
2012年的8月,秋老虎正猛。波特从北京出发,开始了自己寻找诗人的旅程。这趟旅行“蓄谋已久”,地点选择、路线规划、资金筹备花了三四个月。他在临行前第八次向一个基金会申请赞助(前七次均以失败告终),结果没想到在最后一刻收到了款项。他把大部分赞助拿去给女儿当作学费。剩下一些就用来买了两瓶顶好的威士忌,一共花了将近300美元。他说:“我想古代诗人都爱喝酒。我就给他们带美国最好的酒喝。”他在北京报国寺的一个跳蚤市场买了3只祭祖的杯子,就算是一切就绪了。旅途中的第一杯酒,他倒在了山东曲阜的孔子庙前,“因为孔子编订了《诗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编辑”。
记者问波特这段旅行最累的是什么,他回答了4个字:自作自受。从第一天开始,他就安排了满满当当的行程,一天要跑好几座城市,从火车换汽车,从汽车换三轮车。许多诗人的墓在人迹罕至的乡间村落,又年久失修,找起来少不得花些力气。
他的书名叫做《寻人不遇》,但在他看来,有时并非是他找不到诗人,而是诗人待在那儿,却没有人去寻。“我在济南的辛弃疾纪念馆,在登记处登记,发现来这个地方的人少得可怜,前两天的记录竟然是零。”
他印象很深的,是在山东章丘的李清照故居。他给李清照敬了酒,在她的雕塑前照了一张相。一名醉醺醺的西装男子被几个人簇拥走过来,指着雕塑问他:“这是谁?”波特忍不住笑出声来,对方觉得受到了冒犯,质问他为什么发笑。波特说:“我笑你竟然不知道自己国家这么有名的词人。”西装男大概觉得难为情,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波特心想,人总是这样的,对自己身边事物容易视而不见。因为太熟悉,反而不熟悉,许多中国人与诗词的关系也是如此。
在波特的这段旅行里,敬酒成为最重要的仪式。他说自己在墓前与诗人“对饮”,有一种与他们成为知己的感觉,能听到他们内心的声音;而他相信诗人也能“闻”到酒香。知道他内心的感谢。“这种感觉很像父母还在世上时,我们不会有什么深刻的意识;但是等他们去世了,你去墓前,就会突然感到原来他们一直在我们心里。”
一路上,许多人问他敬酒的意义是什么?在河南通许的七步村,他向曹植墓敬酒,村民问他:“人都死了,这样做有什么用呢?”他解释道:“时间就是一个妄想,昨天、今天、将来没有什么区别。他们的诗还在,他们的心就还在,我们就可以沟通。”这话与其说是说给村民,不如说是他说给自己的。
“一个农民學会了让思想插上诗歌的翅膀”
1972年,即将三十而立的比尔·波特翻出世界地图。在上面圈出台湾佛光山。他一直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中文时对寒山的诗有些研究。但直到来了台湾,才对中国诗歌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买了一本《唐诗三百首》和一本英文注解,开始自学唐诗,后来又看起宋词。“有些诗人很好理解,比如寒山;但有些没有注解我就看不懂,比如苏东坡。”
那个时期,对他产生深刻影响的诗人有两位,一是陶渊明,二是屈原。他爱陶渊明的生活状态,那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心境;他也爱屈原的气节,觉得屈原是真正用心在诉说的诗人,后人极少有人能做到他这样。“他用字很特别,意思很深刻。他爱国、受苦,但是国家不管他。可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心。后世作诗常常有寻谁谁不遇或者送谁谁的目的,但屈原没有,他就是很单纯地诉说。”
因此,这两位诗人的墓成了波特旅行的两处重点。陶渊明的墓在江西九江,是一处军事重地。波特曾在1991年和2005年两次到访,都没能成行。这一次他又来到军区门口,向撵他走的士兵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士兵跟上级沟通后。出来了几位军官,可态度依然是拒绝的:没有上级的书面允许,任何人不准进入军事基地。“他们还是一个劲儿地催我赶快离开,更别说允许我去拍陶渊明墓地的照片了。”波特回到车上,拿出一个纸杯,往里面倒了一些黑麦威士忌,请说话最多的军官代他把酒洒在陶渊明的墓上,他说:“对于一位曾经提倡简单、自由生活的人,只要我的敬意能通过威士忌传达给他,就已足够了。”对于这个请求,军官很吃惊,但还是接过了杯子。波特说:“中国人都不会拒绝这样的请求。”
对屈原的祭拜,是在他的故里——湖北省秭归乐平里。这是波特第二次来到乐平里屈原庙。上一次来已经是整整20年前了。这一次,管理员徐正端正在宜昌住院。因此庙开不了门。徐正端是波特的旧识,他不仅照看屈原庙,还管理着当地一个诗社——骚坛诗社。骚坛诗社成立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第一个农民诗社,沿袭了将近500年。徐正端原本是村里的小学老师,“文革”时被判入狱。1977年“平反”出狱后,他再次回到乐平里,重修了屈原庙,凑了2.6万元把屈原的所有诗歌都刻在石桌上。他还重新开张了骚坛诗社,整理出明朝开始诗社成员所作的数千首诗。每年端午,屈原逝世的日子,他都会组织诗会。波特说,因为那也是中国诗人的节日。 波特去宜昌的医院探望徐正端,才知道他得了癌症。两个月后,徐正端给波特寄去了一本诗集,题目叫做《骚坛联咏集》,集子的第一首诗就是徐正端在1987年写的,那是他离开监狱后的第十年:
这株玉米苗,使劲吮吸雨露,爭夺肥料。
他颜色分外绿,苗株格外高。
到了秋收季节,不结玉米,但生一个灰包。
波特感叹:“这是一首农民诗。与屈原风格不同,诗的气质更像是《诗经》。这些人的心思是古老的,风格也是古老的。但一个农民已经学会了让自己的所思所想插上诗歌的翅膀飞翔。”
“李清照、辛弃疾、陶渊明、屈原,这些诗人的墓地或者故居都没有什么人去,您会觉得可惜吗?”《环球人物》记者问道。
“看到那些地方很破是会觉得可惜,但更可惜的是我看到许多政府想从旅游方面赚钱,把这些诗人的坟墓变成一个很厉害的地方。停车场可以停100多辆巴士,到最后反而什么都不留下了。”波特说起当年江油、安陆为了争夺“李白故里”的称呼大搞建设,甚至打起官司,有点哭笑不得。
所幸,诗作为非窦体的存在,被永远珍藏了下来。波特记得自己在杜牧墓前敬酒时,村里的老人跟着他一起念“清明时节雨纷纷”,那个场景让他尤为感动。他说:“我所拜访的诗人们的墓地有的简陋,有的宏伟,有的已经变成农人的耕地,而有的则成了乡村垃圾场。但他们的诗歌却流传下来,在那些甚至没有什么文化的农人的明灭烟火里鲜活着。那些诗并不会专属于富商或者高官,诗歌可以超越财富和权力,它直人人心,能让人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
“要翻译诗人的心,很慢很慢”
波特住在西雅图旁边的一个小镇,他在那儿的海边买了一栋老房子。家里后面是菜园,前面是大海。他每天早上做翻译工作,中午就去海边散步一小时,雷打不动的习惯,“下雨、下雪都去”。他把这当作一种修行,看海、看鸟,什么都不想。
与如今的淡然不同,早年的波特经历过一段动荡而迷茫的时期。他的父亲曾是美国西部52家酒店的掌门,在时代的浪潮中经历大起大落一巨富、破产、离婚、入狱。受父亲影响,少年波特身体与内心都经历了颠沛流离。20岁时,波特参军,在德国度过了3年军人生涯,回国后读书度日,希望寻得生命的意义。一次,他在唐人街上遇到一位中国禅师,从此接触到了“禅”,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并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中文,毕业后就去了台湾。
上世纪90年代,波特在香港一个电台做主持,向听众讲述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他花了大量时间在中国大陆旅行,从江南到西北,从丝绸之路到茶马古道……也是在那时,他开始写作。“我学到必须避免写哕哕嗦嗦的东西,不然听众根本不会听下去。”
在他的旅行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寻找隐士”。上世纪90年代,他多次探访终南山,追寻现代隐士的足迹。他把这段经历写成了《空谷幽兰》一书,探讨隐士在社会、政治及个人理想间的抉择,那种“悠然见南山”的生活状态感染了许多中国读者——这本书也成为他在中国的代表作。
这一次寻诗的旅程,波特又一次来到终南山。那里相熟的师傅告诉他,有些隐士已经离开,另一些正在来的路上,而有一些人已经去世了。“听到‘去世’二字。我的心里很难过。这意味着我再也见不到他们了。他们曾是我见过的最快乐的人。没有什么比放下一切的生活更让人向往了。”
《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波特时,他刚从家里飞到加州。“明天我要去很山里面的一座庙,到那里去给修行的美国人讲经说诗。”那是美国最早的一处禅修地,从上世纪60年代一直繁荣至今。波特讲课没有钱可拿。最多就是泡泡温泉、吃吃素菜。但他乐于前往,“因为那里的人都在老老实窦地修行,没有其他念头,很纯粹。”
现在,将中国的禅学、诗歌传播到美国成了比尔·波特的“职责”。30多年来,他以“赤松”为笔名,在美国翻译、出版寒山、李白、韦应物等人的诗作千余首。他对中国文化尤其是诗歌有一种“怜惜之情”,立志“要帮助这些诗被西方理解”,他说:“我翻译语言是很陕的,但是要‘看破’语言翻译诗人的心,很慢很慢。”
“诗的作用就是让我们成为会感知的人。不论在美国还是中国,很多人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他们是只顾着赚钱的麻木的人。”而像陶渊明、寒山、屈原,那些或悠然或激昂的情感,正是许多人缺乏的。波特说:“美国人有些毛病。中国人也有缺点。但人的内心都是好的,要做一个好心的世界人,这就是诗里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