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行、工行的被其减持套现,QFII在A股市场不断减仓,股市的拐点将在不经意间来临,不在6月,就在7月!
今年以来,除笔者预言的期货市场行情蓬勃外,虽然政策激励层出不穷,但股市的反弹却一直显得滞重无比。我虽然在去年10月便断定1600点一线多头可组织抵抗,2008年末起会出现反弹行情,可以看高到2400,点左右,但这轮明显滞重的反弹能最终站在2700点以上,却完全出乎意料。
事实上,作为一个刚刚受过“重伤”的投机市场,除了步入6月以来由大盘蓝筹策动的赶顶式疯涨外,单单从2400点到2600点的反弹历程间,市场成交金额便达到了惊人的14万亿元,成交额直逼我国一年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这样“不屈不挠”的执著反弹,其耗能量早已超越2007年最巅峰时刻的水平,实在是有了些“鬼神难测”的味道。不仅是作为冷观者的笔者觉得出乎意料,而且众多私募操盘的朋友也在其间进出了几遭,彷徨了数次,连呼“看不懂”!
反弹六因素
当然,客观地讲,今年股市续涨拒跌还是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的。
第一,为了抗击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政府不仅出台了四万亿紧急救市措施,而且还连续出台了十余个产业振兴计划,几乎是在以倾国之力阻击衰退的蔓延,这在客观上为股市的反弹提供了政策支撑、资金支持以及“题材供给”。在一定意义上说,政府似乎有了“通过繁荣股市振兴实体经济”的国家意志倾向,虽然我们还不能完全做类似的断言。但无论如何,寻找亮点、提振信心、预期复苏的一贯做法都部分遮盖了经济衰退的真相,为投机力量的繁荣提供了绝好的“政策说辞”。
第二,为了“社会稳定”,安抚伤痕累累的股民之心,证监会从去年8月起便不得不停止了新股发行,在舆论上频造暖风,在政策上也是只出利好而回避任何“利空”,可以说是只放水,不抽血,这便为市场主力肆无忌惮的炒作腾出了绝佳的空间。
第三,在经历了自2007年10月起的一年多大跌后,环球各股市均有“见底”迹象并萌生了强烈的自救冲动,这便有了外围市场的好转这一国内股市的最佳“互动题材”,因为A股的溢价被认为是正常的,所以跟涨便也成了“正常”。更何况曾经位居全球跌幅榜前列的A股市场,本身便酝酿了更强烈的反弹冲动。
第四,2008年的大跌,让包括公募、私募以及个人在内的绝大多数投资者损失惨重,或割肉,或被套,因而看涨自救便成了绝对的“人心所向”。而在去年逃顶成功或空仓观望的资金,在2000点之下也看到了“拣便宜”、“抄大底”的机会,这就有了本轮反弹最扎实的“群众基础”。此时,反弹乃至反转甚至重演大牛市的泡沫才是最痛快的,利益驱动之下,多数人都根本顾不得“中国经济是否还受得了这种疯狂”的国家利益了, “我走后哪怕洪水滔天”成了某些人私下的算盘。
第五,本轮反弹的背景是全球金融危机、经济衰退,以及中国以外贸进出口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的全面衰退。此时,中央政府年初提出的“保8”成了重大考验,所以大量释放流动性救急成了不二选择,但可惜的是,银行释放的巨量流动性有很大一部分通过短期票据、假按揭等方式流入了股市、楼市。而且,因为实体经济的振兴短期很难做到,做实业很难赚钱,于是,许多搞实体的资金都在逐利效应驱动下流入了股市楼市。
第六,在本轮反弹中,以摩根大通为首的国际投行大鳄们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虽然他们“坚定看多”的言论在2007、2008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让多数天真的散户最终被套割肉、再被套再割肉,从而血本无归,但从2009年开始,在看到政策取向的180度大转弯后,他们逐渐摸准了政策的脉搏,摸准了国内机构和散户的心理,开始了神奇的唱多表演。而且,随着反弹高度的提升,其唱多论调出现得越来越频繁,看多基调也越来越坚决,直至股指反弹到2600点之上变成了“牛市初期”大合唱。言外之意,“大牛市”才刚开始,谁出货谁就会冒“踏空”的“巨大风险”!这类论调在成熟市场根本忽悠不了人,但在新兴幼稚的国内股市却大有市场。
在此过程中,国内机构的言论始终是被动的,在犹豫、狐疑、等窗口提示以及按捺不住的自救冲动等多重动机驱使下,以公募基金、券商甚至阳光私募为代表的境内机构完全充当了本轮反弹的配角。
当然,以上六点分析并不足以涵盖所有反弹甚至“反转”的理由,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本轮反弹的主线是:政府和政策面全力救市放款,国际投行主动领导看多合唱,国内机构散户则急于自我救赎,而我们面对的又是一个只有做多才能赚钱的单边市场!于是,资金慢慢涌人了股楼二市,上涨行情来了,皆大欢喜!
拐点来临
然而,“皆大欢喜”的背后,只有一点是虚的,也是暂时乏人深问的,即我们的实体经济到底如何?对此,我们甚至可以接连发出几十个提问:股市泡沫沉渣泛起后又如何平抑?为何释放了巨大的流动性而GDP依旧不振?为何复苏硬指标发电量环比连续下降?为何CPI、PPI连续萎缩,而大宗商品价格却居高不下甚至还不断冲高?为何我们一方面喊着要提振内需,却在另一方面不得不一再救助最吞噬百姓内需的高房价……
答案是复杂的,每个问题都需要长篇大论,而即便长篇大论也未必说服得了所有人。然而,目前笔者能看清的是,和2007年一样,我国又面临和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所面临的危机类似的危机,即通过美元贬值、大宗商品飚涨、股楼二市制造泡沫等多市场立体布局架空某国,最终把刚崛起的新兴国家财富席卷一空。只不过,鉴于中国与当年的日本相比有着更广泛的参与人群,更深厚的经济底蕴乃至更强烈的投机心态,也鉴于国际大鳄们也在经历一场百年不遇的经济衰退,所以饿极了且有政府背景的国际炒家认为还有针对中国为首的亚洲新兴国家发动一场经济战争的可能和必要。
于是,从去年末起,曾经熟悉的“国际名嘴”们便再度摇动了三寸不烂之舌,开始“精准预测”中国政府的政策举措,狂捧中国股市和楼市的似锦前途,并动用雄厚的资金推波助澜,直至把股指炒到“牛市初期”,直至把楼市炒成“小阳春”!此外,近期以来,为了更好的配合这一战略,国际炒家又开始在原油期货为首的大宗商品市场上制造泡沫,企图以此来带动股楼二市的最后冲刺,并给中国经济制造更大的麻烦。而在私下里我们看到的是,建行、工行的H股被其减持套现,QFII在A股市场不断减仓,而摩根斯坦利等也在其投资的国内楼盘上悄然撤退!
为何?为何不把泡沫再吹大些再撤呢?因为他们看到了风险。这风险来自于中国实体经济暂时的困境还难以疏解,来自于中国政府对此表现出了的警觉,来自于重启IPO所带来的利好出尽是利空,来自于以通用破产、失业率大增所预示的美国长期困境,来自于愈演愈烈的甲型H1N1流感导致的经济断流,也来自于这些大鳄们自身在危机中的资金困境。
如此,股市在6月的风险便格外明显了。如果说,在5月机构们还可以利用IPO重启前的空档及涨幅较少的“潜伏者”——中石油、银行股等大盘权重股拉抬股指,制造虚假繁荣,那么进入6月,面对甲型H1N1流感威胁大增的局面,面对随时可能开始的新股发行,面对7月份大小非减持的年内月高峰期,面对阻力越来越大的大宗商品续涨格局,他们认为,“精彩表演”该结束了。
只不过,考虑到今年以来曾饱受折磨的市场参与者警觉性不同以往,所以“精彩谢幕”也并不那么容易,无奈之下,在6月继续完成最后的疯狂表演以吸引贪吃的“鱼儿”上钩,最后完成“炸鱼”收网的好戏还是有可能的;又或,实在无奈,便只能采取杀跌式出货的恐怖方法了。而我还是倾向于主力会采取前一种办法,这也是6月初美股、港股、美汇、原油等还在高位顽抗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就算“滑”过6月,那么7月呢?我们的IP0总不能永远不启吧!我们的股市不能永远只能供投机者来撒欢儿吧!我们的楼市也总不能永远脱离大多数人的购买力居高不下吧!连小产权房都要转正了,连摩根都要撤退了,楼市的“小阳春”还能有多深的春意?
想来,历史往往会呈现出惊人的相似,就像我在2001年5月中旬断言“股市大调整必将来临、不在6月就在7月”一样,这一次,股楼二市的拐点也将在不经意间来临,不在6月,就在7月!
今年以来,除笔者预言的期货市场行情蓬勃外,虽然政策激励层出不穷,但股市的反弹却一直显得滞重无比。我虽然在去年10月便断定1600点一线多头可组织抵抗,2008年末起会出现反弹行情,可以看高到2400,点左右,但这轮明显滞重的反弹能最终站在2700点以上,却完全出乎意料。
事实上,作为一个刚刚受过“重伤”的投机市场,除了步入6月以来由大盘蓝筹策动的赶顶式疯涨外,单单从2400点到2600点的反弹历程间,市场成交金额便达到了惊人的14万亿元,成交额直逼我国一年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这样“不屈不挠”的执著反弹,其耗能量早已超越2007年最巅峰时刻的水平,实在是有了些“鬼神难测”的味道。不仅是作为冷观者的笔者觉得出乎意料,而且众多私募操盘的朋友也在其间进出了几遭,彷徨了数次,连呼“看不懂”!
反弹六因素
当然,客观地讲,今年股市续涨拒跌还是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的。
第一,为了抗击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衰退,政府不仅出台了四万亿紧急救市措施,而且还连续出台了十余个产业振兴计划,几乎是在以倾国之力阻击衰退的蔓延,这在客观上为股市的反弹提供了政策支撑、资金支持以及“题材供给”。在一定意义上说,政府似乎有了“通过繁荣股市振兴实体经济”的国家意志倾向,虽然我们还不能完全做类似的断言。但无论如何,寻找亮点、提振信心、预期复苏的一贯做法都部分遮盖了经济衰退的真相,为投机力量的繁荣提供了绝好的“政策说辞”。
第二,为了“社会稳定”,安抚伤痕累累的股民之心,证监会从去年8月起便不得不停止了新股发行,在舆论上频造暖风,在政策上也是只出利好而回避任何“利空”,可以说是只放水,不抽血,这便为市场主力肆无忌惮的炒作腾出了绝佳的空间。
第三,在经历了自2007年10月起的一年多大跌后,环球各股市均有“见底”迹象并萌生了强烈的自救冲动,这便有了外围市场的好转这一国内股市的最佳“互动题材”,因为A股的溢价被认为是正常的,所以跟涨便也成了“正常”。更何况曾经位居全球跌幅榜前列的A股市场,本身便酝酿了更强烈的反弹冲动。
第四,2008年的大跌,让包括公募、私募以及个人在内的绝大多数投资者损失惨重,或割肉,或被套,因而看涨自救便成了绝对的“人心所向”。而在去年逃顶成功或空仓观望的资金,在2000点之下也看到了“拣便宜”、“抄大底”的机会,这就有了本轮反弹最扎实的“群众基础”。此时,反弹乃至反转甚至重演大牛市的泡沫才是最痛快的,利益驱动之下,多数人都根本顾不得“中国经济是否还受得了这种疯狂”的国家利益了, “我走后哪怕洪水滔天”成了某些人私下的算盘。
第五,本轮反弹的背景是全球金融危机、经济衰退,以及中国以外贸进出口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的全面衰退。此时,中央政府年初提出的“保8”成了重大考验,所以大量释放流动性救急成了不二选择,但可惜的是,银行释放的巨量流动性有很大一部分通过短期票据、假按揭等方式流入了股市、楼市。而且,因为实体经济的振兴短期很难做到,做实业很难赚钱,于是,许多搞实体的资金都在逐利效应驱动下流入了股市楼市。
第六,在本轮反弹中,以摩根大通为首的国际投行大鳄们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虽然他们“坚定看多”的言论在2007、2008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让多数天真的散户最终被套割肉、再被套再割肉,从而血本无归,但从2009年开始,在看到政策取向的180度大转弯后,他们逐渐摸准了政策的脉搏,摸准了国内机构和散户的心理,开始了神奇的唱多表演。而且,随着反弹高度的提升,其唱多论调出现得越来越频繁,看多基调也越来越坚决,直至股指反弹到2600点之上变成了“牛市初期”大合唱。言外之意,“大牛市”才刚开始,谁出货谁就会冒“踏空”的“巨大风险”!这类论调在成熟市场根本忽悠不了人,但在新兴幼稚的国内股市却大有市场。
在此过程中,国内机构的言论始终是被动的,在犹豫、狐疑、等窗口提示以及按捺不住的自救冲动等多重动机驱使下,以公募基金、券商甚至阳光私募为代表的境内机构完全充当了本轮反弹的配角。
当然,以上六点分析并不足以涵盖所有反弹甚至“反转”的理由,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本轮反弹的主线是:政府和政策面全力救市放款,国际投行主动领导看多合唱,国内机构散户则急于自我救赎,而我们面对的又是一个只有做多才能赚钱的单边市场!于是,资金慢慢涌人了股楼二市,上涨行情来了,皆大欢喜!
拐点来临
然而,“皆大欢喜”的背后,只有一点是虚的,也是暂时乏人深问的,即我们的实体经济到底如何?对此,我们甚至可以接连发出几十个提问:股市泡沫沉渣泛起后又如何平抑?为何释放了巨大的流动性而GDP依旧不振?为何复苏硬指标发电量环比连续下降?为何CPI、PPI连续萎缩,而大宗商品价格却居高不下甚至还不断冲高?为何我们一方面喊着要提振内需,却在另一方面不得不一再救助最吞噬百姓内需的高房价……
答案是复杂的,每个问题都需要长篇大论,而即便长篇大论也未必说服得了所有人。然而,目前笔者能看清的是,和2007年一样,我国又面临和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所面临的危机类似的危机,即通过美元贬值、大宗商品飚涨、股楼二市制造泡沫等多市场立体布局架空某国,最终把刚崛起的新兴国家财富席卷一空。只不过,鉴于中国与当年的日本相比有着更广泛的参与人群,更深厚的经济底蕴乃至更强烈的投机心态,也鉴于国际大鳄们也在经历一场百年不遇的经济衰退,所以饿极了且有政府背景的国际炒家认为还有针对中国为首的亚洲新兴国家发动一场经济战争的可能和必要。
于是,从去年末起,曾经熟悉的“国际名嘴”们便再度摇动了三寸不烂之舌,开始“精准预测”中国政府的政策举措,狂捧中国股市和楼市的似锦前途,并动用雄厚的资金推波助澜,直至把股指炒到“牛市初期”,直至把楼市炒成“小阳春”!此外,近期以来,为了更好的配合这一战略,国际炒家又开始在原油期货为首的大宗商品市场上制造泡沫,企图以此来带动股楼二市的最后冲刺,并给中国经济制造更大的麻烦。而在私下里我们看到的是,建行、工行的H股被其减持套现,QFII在A股市场不断减仓,而摩根斯坦利等也在其投资的国内楼盘上悄然撤退!
为何?为何不把泡沫再吹大些再撤呢?因为他们看到了风险。这风险来自于中国实体经济暂时的困境还难以疏解,来自于中国政府对此表现出了的警觉,来自于重启IPO所带来的利好出尽是利空,来自于以通用破产、失业率大增所预示的美国长期困境,来自于愈演愈烈的甲型H1N1流感导致的经济断流,也来自于这些大鳄们自身在危机中的资金困境。
如此,股市在6月的风险便格外明显了。如果说,在5月机构们还可以利用IPO重启前的空档及涨幅较少的“潜伏者”——中石油、银行股等大盘权重股拉抬股指,制造虚假繁荣,那么进入6月,面对甲型H1N1流感威胁大增的局面,面对随时可能开始的新股发行,面对7月份大小非减持的年内月高峰期,面对阻力越来越大的大宗商品续涨格局,他们认为,“精彩表演”该结束了。
只不过,考虑到今年以来曾饱受折磨的市场参与者警觉性不同以往,所以“精彩谢幕”也并不那么容易,无奈之下,在6月继续完成最后的疯狂表演以吸引贪吃的“鱼儿”上钩,最后完成“炸鱼”收网的好戏还是有可能的;又或,实在无奈,便只能采取杀跌式出货的恐怖方法了。而我还是倾向于主力会采取前一种办法,这也是6月初美股、港股、美汇、原油等还在高位顽抗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就算“滑”过6月,那么7月呢?我们的IP0总不能永远不启吧!我们的股市不能永远只能供投机者来撒欢儿吧!我们的楼市也总不能永远脱离大多数人的购买力居高不下吧!连小产权房都要转正了,连摩根都要撤退了,楼市的“小阳春”还能有多深的春意?
想来,历史往往会呈现出惊人的相似,就像我在2001年5月中旬断言“股市大调整必将来临、不在6月就在7月”一样,这一次,股楼二市的拐点也将在不经意间来临,不在6月,就在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