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构建数字时代的电视奇观,必须更加深入理解电视艺术的传统内涵,熟稔应用数字合成技术,不断挖掘日常审美的艺术规律,使电视艺术为历史留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历史影像。
【关键词】电视艺术;数字合成
随着数字合成硬件技术的完善和准入门槛的降低,以往昂贵的设备逐渐回归合理的价格区间。这一变化的直接后果是,数字合成技术的应用呈现出井喷式发展,它对电视艺术的影响尤为深远,不仅改变了观众的审美趣味,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电视艺术的历史走向。
一、数字时代的电视奇观构建
利用数字合成技术所创作的电视画面大多以奇观化的影像为主,奇观化的审美之所以能被广大观众所接受以及喜爱,主要原因在于奇观化审美与真实世界审美的差异性,可以说运用数字合成技术的电视艺术画面满足了观众对于真实世界“陌生化”的审美需求。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关于文学作品的“陌生化”理论强调作品内容与形式和人们习以为常的常情常理与常态所不同,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对现实常境的一种超越。奇观画面追求的是与传统叙事型画面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通过对动作以及场面的奇观式表达强化视觉效果是奇观画面与传统的叙事型画面最大的不同。这是一种纯粹通过视觉来体验事件、性格、感情、情绪甚至是思想的电视艺术类型,而观众则在奇观化的审美和体验中通过对奇观画面影像的解构,通过画面中本就含有的叙事对奇观的场面进行揣摩与体味,在获得视觉快感的同时领略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隐性的更深层次的意味是奇观视觉借用画面叙事的只要目的。电视艺术借助数字特效的奇观化表达主要实现的是一种叙事借助图像化的表达方式,是电视艺术从文学意味转向图像艺术的一个转变,是反映画面本体的一种表达方式。电视艺术创作者对于影像奇观化的追求也伴随着相应的问题,传统的叙事型电视片强调画面本身的文学性,即电视艺术需以话语为中心,讲究戏剧所强调的叙事性以及故事性的表达。但是随着数字特效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观众对于人物对白以及性格塑造的追求逐渐转向追求影像的奇观化表达,视觉元素作为电视艺术的基本元素本不应缺失,但是如果将视觉化作为影片在电影市场能够立足之本或者是唯一目的的话难免会落入形而上的窠臼,所以电视艺术创作者应该立足于电视艺术的内容,在内容与形式之间做好平衡。
二、日常审美下的虚拟创真
电视艺术中数字合成技术所创造的真实的虚拟影像的魅力便在于与人们所认识的世界的相似性,可以说虚拟影像的真实性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此类电视艺术片喜欢借助超现实的故事题材,通过梦幻的画面结构手法以最大的能力满足人们对于未知世界的满足感。人们之所以会对高度假定的虚拟创真有着强大的好奇感,主要因为现实世界中人们面临的是充盈着物欲的现实问题,对于奇观化审美的严重缺失引导者人们趋向对想象力的满足感。在内容上,高度假定的虚拟创真也并没有像影像画面那样脱离现实,他们虽然运用的是现代的表现手法,在内容上却传达着传统的价值观。神话剧虽然借助于数字特效技术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状态下对于魔幻世界的不可知的好奇感,但也传达着传统的善恶观念,电视纪录片中的情景再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再现的历史瞬间也向我们展现着曾经发生的历史,带我们回到关键的瞬间。因此可以看出数字合成技术的虚拟创真是对电视艺术进行类似于游戏化的加工的过程,数字合成技术虚拟创真的美学特性在满足了人们想象力和视觉体验的同时也是电视艺术借助形式表达内容的一项重要元素,真正成功的虚拟形象同样是以求真的创作态度打造出来的,只有在它们的真实性同虚构内容融为一体时,才能显示出它们的全部意义,或者严格说,才有价值。虽然数字特效技术创作的电影艺术形象可以以假乱真,但是数字特效电影在电影市场的多年时间的经验已经表明无论是再现客观世界的真实,还是表现主观世界的真实都是艺术创作过程中所追求的原则——艺术真实,只要数字合成技术创作者按照观众的审美需求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绪和情感为主要诉求点,在某种程度上利用数字特效的电视艺术画面创作将达到传统的叙事型电视艺术所达不到的高度。
三、后即时传真时代的现实缺失
数字合成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原有电视艺术必须借助摄像机记录影像的惯例,影像可以局部甚至是全部利用电脑设计合成已成为当今观众以及创作者都众所周知的事实。在表现电视艺术真实性的过程中,电视艺术创作者可以选择传统的拍摄手法也可以选择利用电脑设计完全虚构的角色以及场景,也正是数字合成技术创作手段方便、自由的特性改变了现代电视艺术的美学特征。电视艺术的即时传真作为电视艺术独特的传播手段,使得再现不再是单纯地对世界的模仿,是一种通过对异时异地艺术信息的传达或复现而营造的一种虚幻的现实感。数字合成技术改变了电视这一特有性质,将我们带入了后即时传真时代,现场舞美、同期合成技术的出现更是加剧了即时传真过程中虚幻意象表达的非现实性。正是在这一幕幕的奇观影像中,人们对于画面里的现实感渐渐缺失,人们的感官被劲爆的画面刺激的同时也忘却了现实的烦恼,取而代之的是视觉暴力的泛滥。按照定义,虚拟是一种看似真实并非真实的画面和空间。也就是说这一种虚构的真实势必会在电视艺术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造成真正意义上现实的缺失。相对于传统电视工业纪实照片式的真实,数字特效技术根据观众的观赏经验和期待心理,所精心制作出的真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高度拟真影像容易使观众在高度真实的“虚拟世界”中迷失。数字合成技术的出现完全改变了电视是再现现实的艺术的现实,真实是客观的真实,但是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从画面里感受的真实感却是主观的,如果我们反观电视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电视的发展即是电视技术的发展,数字合成技术就好像电视艺术发展的必然产物。电视作为造梦的艺术借助一些特技技术是无可厚非的事情。电视艺术中利用数字合成技术营造的一种真实的感觉不仅仅是虚拟的真实,同时也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复原,所以这似乎提醒着写实主义似乎获得了某种程度的新生,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数字合成技术并没有撼动艺术真实的原则,数字合成中现实的缺失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真实感的存在并没有抹杀真实的存在,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表现形式。
综上所述,数字合成技术的发展在改变人们审美习惯的同时也改变了创作者的创作观念,运用数字合成技术进行创作的主要功能在于虚拟,但是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虚拟的数字合成技术将模仿和复制的特征也融合了进来,三者的相互贯通造就了高效的数字化创作习惯。由此可以得出,数字合成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好如何为电视艺术作品的内容服务,使数字合成技术与电视艺术相互贯通,应合理地运用数字合成技术于电视艺术作品的视觉创作中,创作出令人津津乐道的艺术作品。
【关键词】电视艺术;数字合成
随着数字合成硬件技术的完善和准入门槛的降低,以往昂贵的设备逐渐回归合理的价格区间。这一变化的直接后果是,数字合成技术的应用呈现出井喷式发展,它对电视艺术的影响尤为深远,不仅改变了观众的审美趣味,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电视艺术的历史走向。
一、数字时代的电视奇观构建
利用数字合成技术所创作的电视画面大多以奇观化的影像为主,奇观化的审美之所以能被广大观众所接受以及喜爱,主要原因在于奇观化审美与真实世界审美的差异性,可以说运用数字合成技术的电视艺术画面满足了观众对于真实世界“陌生化”的审美需求。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关于文学作品的“陌生化”理论强调作品内容与形式和人们习以为常的常情常理与常态所不同,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对现实常境的一种超越。奇观画面追求的是与传统叙事型画面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通过对动作以及场面的奇观式表达强化视觉效果是奇观画面与传统的叙事型画面最大的不同。这是一种纯粹通过视觉来体验事件、性格、感情、情绪甚至是思想的电视艺术类型,而观众则在奇观化的审美和体验中通过对奇观画面影像的解构,通过画面中本就含有的叙事对奇观的场面进行揣摩与体味,在获得视觉快感的同时领略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隐性的更深层次的意味是奇观视觉借用画面叙事的只要目的。电视艺术借助数字特效的奇观化表达主要实现的是一种叙事借助图像化的表达方式,是电视艺术从文学意味转向图像艺术的一个转变,是反映画面本体的一种表达方式。电视艺术创作者对于影像奇观化的追求也伴随着相应的问题,传统的叙事型电视片强调画面本身的文学性,即电视艺术需以话语为中心,讲究戏剧所强调的叙事性以及故事性的表达。但是随着数字特效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观众对于人物对白以及性格塑造的追求逐渐转向追求影像的奇观化表达,视觉元素作为电视艺术的基本元素本不应缺失,但是如果将视觉化作为影片在电影市场能够立足之本或者是唯一目的的话难免会落入形而上的窠臼,所以电视艺术创作者应该立足于电视艺术的内容,在内容与形式之间做好平衡。
二、日常审美下的虚拟创真
电视艺术中数字合成技术所创造的真实的虚拟影像的魅力便在于与人们所认识的世界的相似性,可以说虚拟影像的真实性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此类电视艺术片喜欢借助超现实的故事题材,通过梦幻的画面结构手法以最大的能力满足人们对于未知世界的满足感。人们之所以会对高度假定的虚拟创真有着强大的好奇感,主要因为现实世界中人们面临的是充盈着物欲的现实问题,对于奇观化审美的严重缺失引导者人们趋向对想象力的满足感。在内容上,高度假定的虚拟创真也并没有像影像画面那样脱离现实,他们虽然运用的是现代的表现手法,在内容上却传达着传统的价值观。神话剧虽然借助于数字特效技术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状态下对于魔幻世界的不可知的好奇感,但也传达着传统的善恶观念,电视纪录片中的情景再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再现的历史瞬间也向我们展现着曾经发生的历史,带我们回到关键的瞬间。因此可以看出数字合成技术的虚拟创真是对电视艺术进行类似于游戏化的加工的过程,数字合成技术虚拟创真的美学特性在满足了人们想象力和视觉体验的同时也是电视艺术借助形式表达内容的一项重要元素,真正成功的虚拟形象同样是以求真的创作态度打造出来的,只有在它们的真实性同虚构内容融为一体时,才能显示出它们的全部意义,或者严格说,才有价值。虽然数字特效技术创作的电影艺术形象可以以假乱真,但是数字特效电影在电影市场的多年时间的经验已经表明无论是再现客观世界的真实,还是表现主观世界的真实都是艺术创作过程中所追求的原则——艺术真实,只要数字合成技术创作者按照观众的审美需求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绪和情感为主要诉求点,在某种程度上利用数字特效的电视艺术画面创作将达到传统的叙事型电视艺术所达不到的高度。
三、后即时传真时代的现实缺失
数字合成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原有电视艺术必须借助摄像机记录影像的惯例,影像可以局部甚至是全部利用电脑设计合成已成为当今观众以及创作者都众所周知的事实。在表现电视艺术真实性的过程中,电视艺术创作者可以选择传统的拍摄手法也可以选择利用电脑设计完全虚构的角色以及场景,也正是数字合成技术创作手段方便、自由的特性改变了现代电视艺术的美学特征。电视艺术的即时传真作为电视艺术独特的传播手段,使得再现不再是单纯地对世界的模仿,是一种通过对异时异地艺术信息的传达或复现而营造的一种虚幻的现实感。数字合成技术改变了电视这一特有性质,将我们带入了后即时传真时代,现场舞美、同期合成技术的出现更是加剧了即时传真过程中虚幻意象表达的非现实性。正是在这一幕幕的奇观影像中,人们对于画面里的现实感渐渐缺失,人们的感官被劲爆的画面刺激的同时也忘却了现实的烦恼,取而代之的是视觉暴力的泛滥。按照定义,虚拟是一种看似真实并非真实的画面和空间。也就是说这一种虚构的真实势必会在电视艺术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造成真正意义上现实的缺失。相对于传统电视工业纪实照片式的真实,数字特效技术根据观众的观赏经验和期待心理,所精心制作出的真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高度拟真影像容易使观众在高度真实的“虚拟世界”中迷失。数字合成技术的出现完全改变了电视是再现现实的艺术的现实,真实是客观的真实,但是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从画面里感受的真实感却是主观的,如果我们反观电视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电视的发展即是电视技术的发展,数字合成技术就好像电视艺术发展的必然产物。电视作为造梦的艺术借助一些特技技术是无可厚非的事情。电视艺术中利用数字合成技术营造的一种真实的感觉不仅仅是虚拟的真实,同时也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复原,所以这似乎提醒着写实主义似乎获得了某种程度的新生,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数字合成技术并没有撼动艺术真实的原则,数字合成中现实的缺失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真实感的存在并没有抹杀真实的存在,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表现形式。
综上所述,数字合成技术的发展在改变人们审美习惯的同时也改变了创作者的创作观念,运用数字合成技术进行创作的主要功能在于虚拟,但是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虚拟的数字合成技术将模仿和复制的特征也融合了进来,三者的相互贯通造就了高效的数字化创作习惯。由此可以得出,数字合成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好如何为电视艺术作品的内容服务,使数字合成技术与电视艺术相互贯通,应合理地运用数字合成技术于电视艺术作品的视觉创作中,创作出令人津津乐道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