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利水方治疗急性脑出血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in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活血利水方对脑出血急性期痰瘀阻络证病人脑血肿、周围水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5月—2019年12月于北京市和平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出血急性期痰瘀阻络证病人104例,采用对照、非盲法分为常规治疗组(50例)与中药组(54例)。常规治疗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中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利方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血肿体积、周围水肿体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改良Rankin(mRS)评分及血液学指标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藏红花酸预处理能否减轻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的炎症反应、减轻心肌形态学损伤、保护大鼠心脏功能和维护血流动力学稳定。方法连续2 d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90 mg/(kg·d)]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心肌梗死组、藏红花酸50 mg/(kg·d)组、藏红花酸100 mg/(kg·d)组、藏红花酸200 mg/(kg·d)组。藏红花酸50 mg/(kg·d)组、藏红花酸100 mg/(kg·d)组、藏红花酸200 mg/(kg·d)组大鼠予以相应剂量藏红花酸灌胃,对照组与
目的研究皮质酮(CORT)致长时程增强(LTP)减弱时,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功能的变化。方法取C57BL/6J小鼠的海马制备300μm的脑片,分别采用含不同药物的人工脑脊液循环灌流75 min;以0.033 Hz单脉冲刺激诱发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以单次高频刺激(HFS,100 Hz,100串)为LTP诱发刺激;选择背侧海马脑片Schaffer-CA1通路记录fEPSP斜率的变化,反映不同药物或药物组合对海马脑片LTP的影响。结果在0.033 Hz单脉冲刺激下,CORT 1μ
目的应用加权发病率综合征联合抗菌药物算法(WISCA)分析胆道感染(BTI)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首次送检结果阳性的934例BTI患者的胆汁,标本培养分离后得到病原菌1251株,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2 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统计分析细菌分布及耐药率,再应用WISCA计算各药物的加权敏感性。结果1251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812株(64.9%),革兰阳性球菌363株(29.0%),真菌76株(6.1
目的探讨第二代测序技术(NGS)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1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怀疑为PJI的15例患者的关节液,进行细菌培养和NGS检测。NGS检测经DNA提取、文库构建及测序,最后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来寻找病原菌,并与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5例患者的关节液细菌培养阳性10例,阴性5例。NGS检测15例患者关节液中均发现细菌,10例患者细菌菌属与细菌培养结果一致,其中9例的优势菌群(丰度最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产妇的母儿结局。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VBAC足月妊娠产妇397例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按照1∶1比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同期于本院足月经阴道分娩的非瘢痕子宫产妇397例,作为对照,纳入对照组。观察2组产妇年龄、身高、人体质量指数(BMI)、本次分娩距前次分娩间隔时间、分娩时孕龄,第一、第二、第三
目的探讨杨梅黄酮(Myr)对小鼠皮肤和人皮肤角质形成(HaCaT)细胞光老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未经紫外线照射和Myr处理)、模型对照组(背部涂抹0.9%氯化钠溶液2 ml)、低剂量组(背部涂抹5 mg/ml Myr 2 ml)、中剂量组(背部涂抹20 mg/ml Myr 2 ml)、高剂量组(背部涂抹50 mg/ml Myr 2 ml),每组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隔日用Myr或0.9%氯化钠溶液联合紫外线
目的评价自拟活血化瘀汤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伴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行PCI后伴心力衰竭的AMI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活血化瘀汤。比较两组术后血清脑钠肽(BNP)、炎性因子水平、心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术后2周,治疗组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心脏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全身血管阻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0年6月1日,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文献研究风险。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项研究,涉及1676例CHF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治疗可改善CHF病人心力衰竭疗效[RR=1
目的探讨脉络膜前动脉(AChA)梗死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分析217例AChA梗死病人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梗死灶的范围及大小,根据核心梗死区累及部位,分为标准AChA(tAChA)梗死组和可能AChA(pAChA)梗死组。比较两组影像学特征。结果tAChA梗死组100例,pAChA梗死组117例。两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卒中史、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梗死灶侧别、直径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AChA组梗死灶形态特征表现为前后径长索条状的比例高于pA
目的探讨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对冠状动脉斑块分布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在浙江医院冠状动脉造影后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的34例患者影像资料。将同一血管、无分支汇入段、紧贴心包腔结构(血管中膜距心包腔≤1 mm),且斑块负荷最大帧影像归为组一,并依据毗邻心包腔的关系分为心包腔组(P组)和心肌面组(M组);非紧贴心包腔结构且斑块负荷最大帧影像归为组二,并依据毗邻心包腔的关系分为心包腔组(O组)和心肌面组(I组)。分别测定各组斑块面积。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图像中血管相应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