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优质问题能提升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但是在课堂上的提问,学生所产生的心理反应是一样的,而这种心理反应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能,本文主要分析了怎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在关注学生心理的前提下,优质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关注心理;优质提问
一、问题的提出
调查表明: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有80%的学生在面对提问时,都会产生应答反馈的心理.这是学生适应自己学习者角色的结果.在这80%的学生中又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表现欲特别强,面对提问总是争着回答,可以归为积极应答,可这部分学生往往对问题的思考欠深入.很多学生在面对提问时,都是不急于应答,处于思考状态,头脑中有一部分答案,但不完整;或者有了解题思路,还没有标准的答案.这种表现我们可以称它为“适度紧张”,而“适度紧张”是最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就像孔子提倡的教学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两种心理状态就正好处于“愤”与“悱”的境地.
面对提问也有20%左右的学生会显得过分紧张,主要是他们怯懦、自卑的心理在作怪,自我评价低,总是担心自己的答案不正确,即使想回答却没有勇气举手.
正因为面对课堂提问,学生会产生这么多不同的心理反应,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心设计,优质提问,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
一、导入环节的优质提问
心理学认为,增强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对引起无意注意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师出了这样一组复习题:① 将6个桃子,平均摆放在3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② 将4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到几个?③ 将1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子,每只分到多少?“半个”.教师追问:“半个,用数怎么表示呢?”学生的胃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这个问题的突现,强烈地刺激了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进入苦思未得,词难达意的境界.抓住这样的时机进行讲解,就容易使学生豁然开朗.这就保证儿童带着热烈的情绪,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去.
二、新授环节的优质问题设计
(一)设计高级认知问题,开启学生思维
高级认知问题,一般放在研究探讨新知时,用于给学生指明探究的方向,促使学生主动思考.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当学生认识了单位“1”并且能提取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利用手中的学具,创造出了一些分数(利用的是个体单位“1”).把一根绳子看成单位“l”,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三分之一,两份是这根绳子的三分之二:把一张纸看成单位“1”,折成相等的4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四分之一.正当学生们个个争先恐后地忙着,折的折,涂色的涂色,我举起手中的一把小棒问:“利用这一把小棒能创造出分数吗?”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正是这节课的重点、难点所在.一刹那,教室里鸦雀无声,紧接着学生们议论起来,显得异常兴奋,进入了对新问题的探索之中.
(二)设计探究性优质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数学学科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在于借助自己已有知识的储备,在已知新知之间建立联系,利用这桥梁,释放灵感,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为使学生总结出圆的面积公式,可以先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总结出共同的思路,“转化图形—建立联系—推导公式”.这时可提问:“现在我们要学习圆的面积,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研究呢?”一个问题,促学生手脑并用,画、剪、拼、移,观察、探索、讨论,进行新知识的探索.经过实践,理论升华为避免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记录和背诵的现象,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设计比较性优质提问,发展学生思维
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笔算乘法”时,通过情境创设,列了12×4的算式,并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汇报算法,学生反馈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分解法、画图法、竖式计算,教师把这些方法都呈现在黑板上,提问:竖式计算与其他方法有什么联系?这是一个比较性的提问.它使学生的思维不再停留在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层次上,而是更深入地思考.学生可以马上看出,图解法的意思用竖式能表现出来,分解法则是竖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原来不管用什么方法,它们的算理都是一样的.不同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被揭开,进而择优:既然这样,当数字变大了以后,笔算乘法自然而然地从各种方法中脱颖而出,学生对新知识接受得心悦诚服.
三、巩固环节的优质问题设计
优质提问用在巩固新知阶段,就是知识的延伸与拓展的点睛之笔.
1.设计拓展性优质问题,延伸思维
所谓拓展性提问就是指可以启发学生不断探索和研究,让学生的思维不会就此停留,而是继续向纵深发展,这也是一種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样的提问一般放在新课结束后,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了,当学生沉浸在收获喜悦之中时,这时设计拓展性的提问,适当变换内容或加大难度,引导学生的思维再深入一步,这就达到了我们优质提问的目的.
比如,在学习了“有余数除法”以后.教师提问:“爸爸把围棋子按两白两黑的顺序排列,你知道第七颗棋子是什么颜色吗?”学生答:“是黑色的.”“你是怎么知道的?”“数出来的.”“那么第34颗,56颗呢?”学生愣住了.“回去想一想,看看你能不能用我们今天学过的知识解决?”四十分钟的课堂结束了,但学生的思维没有就此停止,知识的学习得以拓展、延伸.
四、结束语
优质提问是科学,是艺术.如果能同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给学生一种课堂上学习的“安全感”,那么优质提问就为学生搭建了学习的脚手架,为了成为学习的燃料,学生们可以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想象大胆的想法,创造思考的火花,并得到智慧的启发.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需要用高质量的提问来帮助学生创造快乐的课堂、学习的乐园,努力把他们的思想和学习提高到一个最高的水平,成为一名独立的学习者.
【关键词】关注心理;优质提问
一、问题的提出
调查表明: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有80%的学生在面对提问时,都会产生应答反馈的心理.这是学生适应自己学习者角色的结果.在这80%的学生中又有很少的一部分学生表现欲特别强,面对提问总是争着回答,可以归为积极应答,可这部分学生往往对问题的思考欠深入.很多学生在面对提问时,都是不急于应答,处于思考状态,头脑中有一部分答案,但不完整;或者有了解题思路,还没有标准的答案.这种表现我们可以称它为“适度紧张”,而“适度紧张”是最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就像孔子提倡的教学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两种心理状态就正好处于“愤”与“悱”的境地.
面对提问也有20%左右的学生会显得过分紧张,主要是他们怯懦、自卑的心理在作怪,自我评价低,总是担心自己的答案不正确,即使想回答却没有勇气举手.
正因为面对课堂提问,学生会产生这么多不同的心理反应,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心设计,优质提问,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
一、导入环节的优质提问
心理学认为,增强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对引起无意注意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师出了这样一组复习题:① 将6个桃子,平均摆放在3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② 将4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到几个?③ 将1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子,每只分到多少?“半个”.教师追问:“半个,用数怎么表示呢?”学生的胃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这个问题的突现,强烈地刺激了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进入苦思未得,词难达意的境界.抓住这样的时机进行讲解,就容易使学生豁然开朗.这就保证儿童带着热烈的情绪,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去.
二、新授环节的优质问题设计
(一)设计高级认知问题,开启学生思维
高级认知问题,一般放在研究探讨新知时,用于给学生指明探究的方向,促使学生主动思考.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当学生认识了单位“1”并且能提取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利用手中的学具,创造出了一些分数(利用的是个体单位“1”).把一根绳子看成单位“l”,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三分之一,两份是这根绳子的三分之二:把一张纸看成单位“1”,折成相等的4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四分之一.正当学生们个个争先恐后地忙着,折的折,涂色的涂色,我举起手中的一把小棒问:“利用这一把小棒能创造出分数吗?”真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正是这节课的重点、难点所在.一刹那,教室里鸦雀无声,紧接着学生们议论起来,显得异常兴奋,进入了对新问题的探索之中.
(二)设计探究性优质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数学学科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在于借助自己已有知识的储备,在已知新知之间建立联系,利用这桥梁,释放灵感,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为使学生总结出圆的面积公式,可以先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总结出共同的思路,“转化图形—建立联系—推导公式”.这时可提问:“现在我们要学习圆的面积,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研究呢?”一个问题,促学生手脑并用,画、剪、拼、移,观察、探索、讨论,进行新知识的探索.经过实践,理论升华为避免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记录和背诵的现象,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设计比较性优质提问,发展学生思维
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笔算乘法”时,通过情境创设,列了12×4的算式,并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汇报算法,学生反馈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分解法、画图法、竖式计算,教师把这些方法都呈现在黑板上,提问:竖式计算与其他方法有什么联系?这是一个比较性的提问.它使学生的思维不再停留在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层次上,而是更深入地思考.学生可以马上看出,图解法的意思用竖式能表现出来,分解法则是竖式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原来不管用什么方法,它们的算理都是一样的.不同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被揭开,进而择优:既然这样,当数字变大了以后,笔算乘法自然而然地从各种方法中脱颖而出,学生对新知识接受得心悦诚服.
三、巩固环节的优质问题设计
优质提问用在巩固新知阶段,就是知识的延伸与拓展的点睛之笔.
1.设计拓展性优质问题,延伸思维
所谓拓展性提问就是指可以启发学生不断探索和研究,让学生的思维不会就此停留,而是继续向纵深发展,这也是一種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样的提问一般放在新课结束后,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了,当学生沉浸在收获喜悦之中时,这时设计拓展性的提问,适当变换内容或加大难度,引导学生的思维再深入一步,这就达到了我们优质提问的目的.
比如,在学习了“有余数除法”以后.教师提问:“爸爸把围棋子按两白两黑的顺序排列,你知道第七颗棋子是什么颜色吗?”学生答:“是黑色的.”“你是怎么知道的?”“数出来的.”“那么第34颗,56颗呢?”学生愣住了.“回去想一想,看看你能不能用我们今天学过的知识解决?”四十分钟的课堂结束了,但学生的思维没有就此停止,知识的学习得以拓展、延伸.
四、结束语
优质提问是科学,是艺术.如果能同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给学生一种课堂上学习的“安全感”,那么优质提问就为学生搭建了学习的脚手架,为了成为学习的燃料,学生们可以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想象大胆的想法,创造思考的火花,并得到智慧的启发.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需要用高质量的提问来帮助学生创造快乐的课堂、学习的乐园,努力把他们的思想和学习提高到一个最高的水平,成为一名独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