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的作文辅导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n1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的辅导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目前,有不少小学生怕写作文,更怕上作文课。作为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农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应有效利用农村特色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因地制宜,制订训练计划
  农村地区的学生与城市的孩子因生活的环境不同,在认识事物,接受的信息量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区别。例如写一件高兴的事,许多城里的孩子也许会写到去吃麦当劳、肯德基或到游乐场、公园去游玩等。而农村的孩子只不过在电视上看见过这些而已,并没有亲身的经历,所以他们不会也不能将这些写到作文中去。当然,这也不是说农村学生作文没有东西可写。相反,农村学生的许多经历也是城市孩子所体验不到的。例如农村孩子们的钓龙虾、参加农忙,以及他们见到庄稼生长的全过程等。因此,作为农村语文教师在制订作文训练计划的时候,就应该考虑这一地区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学生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们的知识水平来进行训练。发挥他们所长,这样他们写起作文来,才会觉得轻松,有东西可写,文章也会有真情实感。
  二、改变学生的作文观
  (一) 消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很多学生见到作文课就头痛,拿起笔就觉得无从下手。这主要跟作文兴趣有关,作为作文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谈话式的辅导,使他们放下“怕”的包袱,扫除畏惧作文的心理障碍,轻装上阵,从我要写我想说开始,逐步培养起作文兴趣。
  (二) 呼唤出学生胸中的作文素材。作文能力差的学生,往往拿起笔不知写什么。一般的学生看到作文题目,总是觉得可写的东西很多,而拿起笔又觉得不知写什么好。这就要我们作文教师做个有心人,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他们心中的生活积累,让他们大胆地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并因势利导,辅导他们学会根据作文的要求和所要表达的中心,来分析素材,选择素材,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又是自己感受深的题材来表述。如要求学生坚持用写日记的方式,来积累素材,从而达到作文内容真实、感人、中心突出的目的。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是作文的主体,教师在辅导学生作文时,应该尊重他们的主体意识。在辅导时,教师不应抑制他们的观点,要多尊重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大胆地写出自己心中的真情实感。当然,也不是任由学生东拉西扯,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做到有扶有放,给学生发挥的空间。这样,学生的作文才会更加的真实感人。
  四、加强习作方法的指导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深有体会,学生往往最怕写作文。作文时,常常瞪着题目,咬着笔头,苦思冥想,也不知道该写什么。这是学生作文中常有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学生没有积累生活素材,也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针对小学生兴趣易失,易情绪化,意志力薄弱等年龄特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指导和鼓励,促使学生快乐作文。
  (一) 指导积累。在日常生活中,要指导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积累分两部分内容:
  1.积累生活中的素材。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然而,很多有用的材料却从学生眼前溜走,造成写作文时无米下锅。这种素材的积累,主要是依靠写日记、周记的形式来落实目标。比方说看完一个动画片,写其中自己喜欢的某处情节,哪怕是五六十字都行。
  2.积累优美的语言。小学语文课本是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典范,要鼓励学生多背,这样学生从课文中收集大量的语言文字的信息,在脑中储存下来,长期积累就会为写作奠定基础。以教材为本。抓住每篇课文表达的特点加强仿写训练。
  (二) 激发想象。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新的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出让学生写想象作文,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从中反映学生的想象世界,以提高学生创新素质。
  (三) 评价激励。作文评价是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教师应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要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在评价中提高鉴赏能力。当然,教师要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评价时指导学生以发现优点为主,如评出自己最满意的句子、段落,对于缺点可以与优秀例文、下水文相比较,找出自己的不足。自评之后,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评价鉴赏,互相鼓励赞美,使学生在自评互评中体会到写作的成功和乐趣,也感悟到作文应该怎么写。
  作文是一辈子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常常需要口头的或书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情感,小学生作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书面表达本领。以有限的作文训练最大限度地提高作文能力成绩。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可以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紧扣文本进行探索。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创新精神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
期刊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创造出以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语文教学法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把创新教育如何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科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同时,语文教学也离不开
期刊
有些语文教师认为环境教育是地理、生物等学科的事,语文姓“语”,它与环境教育无大关系。也有人觉得环境教育固然重要,然而在语文学科中很难渗透。其实,语文学科渗透环境教育很有必要,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教育是切实可行的。  语文学科实施环境教育的必要性是由语文学科性质和作用决定的。“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期刊
【摘要】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教学中要:准确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和学生思考的时间 。注意课堂提问的“精”与“准”。要处理好“预设问题”与“生成问题”之间的关系。我们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对课堂提问的价值与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勤思考、多分析、勤学习、多钻研,努力优化课堂提问,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巧妙使用课堂提问,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问”活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
期刊
每次批作改作业或试卷,总能听到不少老师们的抱怨:"现在的学生都写的什么汉字啊,要么歪歪扭扭,要么变形,要么潦草,看起来可真费劲!"面对课堂中许多学生的写字时脑袋歪着、本子斜着、手捏着笔尖、眼贴着桌面的种种姿势,真让人不知说些什么才好!《新课标》提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许多学生写不好汉字呢?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去纠正
期刊
【摘要】高中生漫画类英语书面表达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通过指导学生积累词汇、解读漫画、确定主题、分析要点、规范表达,可以有效提高高中生漫画类英语书面表达的能力。  【关键词】漫画类英语书面表达 ;指导 ;策略  Guide students comic English written expression strategy  Zhu Dangmei  【Abstr
期刊
当过班主任的不少老师都有这样的感悟:做班主任不容易,做一名深受学生和家长认同喜欢的好班主任更不容易。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同时作为一个班级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可谓责任重大意义深远。班主任不仅决定着学校的工作是否能正常有序地推行,同时影响着学生智力及品格的形成。作为从事十余年班主任工作的我,深深感悟到: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不仅要用心,而且需要“多”心。  一、当
期刊
【摘要】本文以模块五第一单元的word power 部分教学为例,说明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如何运用主题教学法。  【关键词】主题教学法; 词汇教学 ; 应用策略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subject teaching method  Zhou Ting  【Abstrac
期刊
学生们步入初中阶段以后,在学习语文这个学科中,教师们往往忽视了识字教学。在中考中,“基础知识积累”的文字注音和错别字的纠正,这两题的得分率很低,常常不超过30%。在批改作文中,一篇错别字连篇的习作,你一定不会给它高分。尤其是初一接手的新生,把“自己”写成“自已”,把“拟人”写成“似人”等更是常见。  《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累计认识汉字3500个”,具体要求为“熟练并能正确使用汉语拼音方案,给汉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低年级的教材要学生多认少写。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识字量将影响到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一学期要让学生认识400多个汉字,这可是一个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再加上汉字又是一种抽象的符号系统,如果我们的教学方法单一,呆板,让学生被动地记、机械地抄,学生的学习效率不但不会提高,反而容易使他们产生厌学的情绪。那么如何避免低年级识字教学过程中的枯燥乏味,让学生轻松识字,快乐学习呢?笔者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