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始于去年7月的“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如今在吕梁山、太行山等连片特困地区悄然发力,让贫困村的农民享受到了产业扶贫带来的实惠。
“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是山西省委、省政府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这场以吕梁山、太行山两大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促进农民收入翻番为核心的浩大扶贫工程,选择省属重点国有企业和央企、市属国企、骨干民企等实体,与上千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旨在通过完善土地、财税、金融、人才、项目审批等政策,把企业资本、管理、技术、市场优势和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特色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实行市场化、公司化运作,实现企业转型和农民增收双赢,并最终推动全省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施一年以来,山西58个贫困县开工建设项目达233个,重点投入设施农业、规划养殖、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流通等领域,总投资799.23亿元。10月,山西还将把“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作为第三届山西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周活动中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签约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始进京招商之旅。这一举措也将为山西招徕更多优秀的资源,为贫困地区注入更新鲜的血液。
可以说,“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是山西工业反哺农业、企业帮助农村脱贫致富的一种创举。不仅可以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山西经济实现转型跨越的产业升级,打破山西能源产业一家独大的传统格局,通过大型能源企业的资本融入特色产业开发,形成符合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产业扶贫模式,从而走出一条“地下”回报“地上”、“黑色”反哺“绿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山西特色扶贫:一招激活“两盘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尤其是在贫困地区。2013年7月19日,山西召开“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动员会,吹响了产业扶贫的嘹亮号角。这是山西扶贫开发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加快转型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
农业是基础产业。同时也是高效产业、朝阳产业。在山西更是各级党委政府全面扶持的特色产业。
目前省内外已有不少大型国企、民企转产投身农业开发领域。它们的实践证明,产业扶贫不仅可以带动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而且还为企业寻求嬗变获得了新空间、新路径。
脱贫要善于取长补短
扶贫,对山西来讲不是个轻松的话题。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革命老区,也是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经过多年努力,贫困地区百姓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由于历史、自然等多种原因,全省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基本省情还没有改变。扶贫工作任务仍然艰巨。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数据。至2012年。山西尚有58个贫困县,贫困人口达41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7.1%,排全国第九位。在吕粱山、太行山两大连片特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全省水平的55.9%。可见。山西要与全国一道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最大的难题在农村,最难啃的“硬骨头”在贫困地区。
如果说过去的穷,更多是受基础设施、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等限制,现在的穷,更多是贫困地区自我发展内生力不足所致。
如何解开贫困枷锁?实践证明,过去那种给钱给物的做法,很难巩固扶贫成果,农民的收入也很难持续提高。只有以产业扶贫培育他们自身造血的能力,才会使其产生活力。从而带动整个“肌体”发展壮大。
事实上,贫困地区虽然面临产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严峻现实,但也拥有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和农业自然资源的独特优势。
众所周知,论发展,吕梁山、太行山两大连片区域长期是产业发展的“塌陷区”,经济发展的“洼地”。为冲出“经济洼地”,“两区”干部群众一直在拼搏,历届省委、省政府始终不懈求索。有成就、有进步。也走过弯路。两大连片区域到底“困”在哪里?各地都有本难念的经。但是,换个角度看,这些地区多半拥有特色的产品,拥有独特的比较优势,如果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再培育一个可以依赖的产业,农民脱贫致富就有了可靠的抓手。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缺的就是资本和技术。而通过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把企业的资本、管理、技术与农民的土地、务工结合在一起,实现农企共赢,优势互补。当然,企业参与农业开发不仅让贫困地区发展有了内动力,而且又为自身寻求嬗变获得了新空间、新路径。可以说是一招激活了“两盘棋”。
先驱者的典型示范
农业是基础产业也是高效产业、朝阳产业,在山西更是特色产业,是转型的一大领域。从全国来看,目前大企业、大资本,甚至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农业的例子已屡见不鲜。靠互联网成为首富的亿万掌门人丁磊,投入巨资发展养猪业;联想集团作为PC业的老大,把农业品牌作为联想控股整体上市的二次火箭。
就山西而言,近年来已有不少资源型企业转产农业开发领域,获得丰厚的回报,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因为山西是典型的资源型省份,国有大型企业多、资源型民营企业多,借助煤炭资源的独特优势,近年来一大批以资源开发为主的企业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实力,开始寻求新的投资方向,实现产业转型多元发展成为其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
山西慧仁核桃食品有限公司就是极好的例证。2006年7月。长期从事煤矿经营的民营企业家袁锦伟,转型投资1亿元,在中阳县建设核桃加工系列产品7条全自动生产线。目前,公司年均实现销售收入4亿多元,带动全县3万农户发展核桃15万亩,人均年增收4000元。
以潞宝集团、鑫四海集团、忻州周通煤业集团为代表的一大批资源型企业将区域化、规模化农业产业开发作为寻求资本新的出路,实现产业转型多元发展新的领域。这些企业通过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兴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方式,在促进企业转型和农民增收上取得明显成效,为“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重大决策提供了的实践基础,同时也为支持引导企业产业扶贫提供了典型示范。 实践证明,农村天地广阔,企业投资农业大有可为。农业部门统计显示,2009年以来,全省工商企业转产农产品加工企业投资额累计达到300亿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效的经验、创新的思维,正是战胜贫困的利器。
2013年初,山西省委、省政府总结各地企业转型投资农业产业开发。带动农民增收的生动实践,做出了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的重大决策,并将这项工程列入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重大事项之一。4月,山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的指导意见》。
经过一次次调研,一次次论证,一次次座谈,山西省委、省政府以非同寻常的决心和紧迫感。发起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行动。动员百家以上大企业、大集团以产业开发的方式,作一篇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四化整体推进的大文章,打一场产业扶贫开发的整体仗,这既是山西扶贫思路的重大创新。扶贫开发方式的重大变革,又是总结各地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开发的一次生动实践。
“百企”以省属国有企业为龙头,包括中央驻晋企业、市属国有企业、省内民营骨干企业,以及省外企业在内的各级各类规模以上企业。“千村”是指以吕粱山、太行山两大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县为重点,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贫困村。目标是通过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在全省形成一批年度投入产业开发资金亿元以上、开发土地面积万亩以上、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千名以上的大型农业开发企业,促进贫困地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化建设一体推进。实现各类各业企业多元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到2015年,带动贫困村2000个以上,培育发展一批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产业扶贫开发项目,区域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提前窦现翻番目标。到2020年,带动贫困村5000个以上,全省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
大手牵小手 “输血”变“造血”
“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参考。然而让人欣喜的是,山西省委、省政府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的决策大大激发了企业、市县。特别是贫困县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一股股产业扶贫的热潮在三晋大地喷涌。
“输血”提供初始动力,“造血”锻造持续活力。山西各地积极开展“百企千村”工程,而这些产业扶贫项目,也为贫困地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提供了初始动力。
国有企业:快马加鞭谋共赢
万亩现代化绿色奶牛养殖园区内,牛奶从挤出的那一刻就进入密封储存罐,检验、过滤、分离、均质……经过一系列处理后装瓶出厂;配合先进的奶制品加工线,酸奶、鲜奶冰淇淋、牛奶面包……各种一流鲜奶产品全数供应;有机种养、粪污处理、肥料加工、沼气开发……所有生产资料均在园区实现循环利用。
这是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的九牛私家牧场中正在进行着的一幕。而这一幕也将出现在大同广灵。山西九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联手晋能集团,借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的契机,在广灵打造现代农业循环产业园区,规划中的园区总投资2.5亿元,全部引进新西兰荷斯坦优种高产奶牛。将实现年产3万吨以上原奶,产值超3亿元。未来这里不仅将成为九牛牧业布局全省的战略产业基地之一,更将带动当地实现经济大发展。目前园区土地流转工作已基本完成。预计近期将开工建设。到2015年建成投产。
1年100亿,5年500亿,对土地集中开发,对产业集中扶持,彻底改变贫困地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内容——这是省属国企扶贫攻坚的目标,也是企业转型的路径。各大企业纷纷快速行动。
位于阳曲县的山西太钢泥屯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转型跨越、绿色发展的太钢联手现代农业的结果:159亩育苗中心,513亩日光温室,110亩养殖园区,105亩采摘大棚,总投资超过2亿元的泥屯生态农业园区,集合了生态种养、农产品加工配送销售、新能源利用、观光休闲旅游等多个产业于一体。
省属14家参与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的国企之一国新能源在永和县投资建设万亩酸枣种植基地,如今酸枣已经出苗,收获的希望近在咫尺。
山煤集团与比亚迪集团合作在灵丘县实施的3万亩尾矿综合治理暨光伏发电项目等相继落地,在五寨县建设的绿色农产品加工园区项目、在河曲县建设的乳制品加工项目、在榆社县建设的现代种养业项目也均在进行当中;阳煤集团与六味斋集团合作在右玉县实施的万吨优质肉羊屠宰加工项目,与粟海集团在平陆县投资20亿元实施的肉鸡产业化开发项目;晋能集团与四川宕府王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在广灵县实施的万吨黄花菜深加工项目;太钢集团与康培集团合作在娄烦县、岚县分别投资5亿元实施的万亩油松苗圃基地建设项目等已经开工建设,通过省属国企资本、管理优势,省外企业品牌、市场优势与本土企业自身优势的强强联合。共同开发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
省外企业:雄心勃勃抢商机
抓住优势特色产业,助推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省内外龙头企业纷纷进驻,越来越多的产业基地在山西兴起。以往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基本上是当地的农业企业在单打独斗。“百企千村”工程启动后,以独立投资、参股投资和技术、品牌、市场合作等方式进驻参与产业扶贫的省外企业达到近20家,涉及项目总投资达到131.4亿元。
山东金和生食品公司和山西潞宝集团合作建设的沁县全产业链农业产业化项目,已经完成投资4.3亿元,项目集饲料生产、肉鸡养殖、宰杀冷藏、肉食加工和产品销售于一体,达产达效后,可带动全县农民年人均增收5000元;中扶惠邦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在五台县成立邦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高洪口乡开发种植养殖生态良种基地项目。目前已改造河滩地近千亩,建设羊舍1万多平方米,引进种羊400多只,项目建成后可年产3万吨绿色节粮型营养饲料、出栏优质肉羊2万只,带动当地近千户农民生产增收。
天津宝迪集团在阳曲县实施的宝迪食品工业园区暨畜禽养殖一体化项目,江苏润恒集团在夏县实施的现代农副产品物流园区项目,北京汇源集团在万荣县实施的年产20万吨果蔬汁生产线项目等都已经开工建设;浙江温州宇宙集团在偏关县实施的50万只肉羊规模养殖暨屠宰加工项目,农夫山泉集团在五台县实施的纯净水产业开发项目,丽珠集团、同仁堂集团分别在浑源县、陵川县实施的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项目也开始落地或洽谈对接扎实推进。 借助企业强势资本与农村特色资源优势相结合这一发展方式。企业拓宽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助推农业发展后势强劲。
民营企业:争先恐后求发展
值得一说的是,山西民企积极参与扶贫,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可谓是花开朵朵。参与进来的民企主要是煤焦等资源型企业,少部分是房地产、文化公司或传统农业企业。实施的307个项目。有特色农业种植加工项目129个,畜禽规模养殖加工项目70个,现代设施农业项目37个,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及物流配送项目12个,生态旅游开发项目11个,实施土地整理等开发性农业建设项目8个,其他相关产业项目40个。
总体上看,民企参与产业扶贫项目呈现出规模大、档次高、富有科技含量等特点。如中科鸿基通过玉米发酵生产化工原料丙二醇。不完全统计,民企产业扶贫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17个,开发、计划流转土地或辐射带动基地面积万亩以上项目144个。此外,扶贫项目采用园区化比重增加,如清徐大禾、太原润东、乡宁戎子等项目。集设施生产、现代技术、休闲观光为一体。
而民企投资产业扶贫项目带动农民增收成效也是非常明显的。长治太行紫团在壶关县实施的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解决就业岗位2000个,直接带动周边二市九县30个合作社8500余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间接辐射带动上万人从事相关产业。山西省工商联统计,民企参与产业扶贫开发工程现有投资项目全部投产运营后,可带动15.6万个农村劳动力就业,可带动脱贫人数249万人。
民企实施产业扶贫对民企转型发展也大有益处。平遥煤化集团是煤化工企业,实施横坡生态庄园项目。投资1.5亿元建设农业休闲综合景观区,找到了新的赢利点。
此外,太原双合成食品有限公司与阳曲县签订合作协议。计划流转土地上万亩。建设国内一流的玫瑰产业示范区和生态旅游观光区;大象集团和山东六和集团共同出资组建武乡绿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饲料生产、肉鸡养殖、屠宰深加工项目;沁新能源集团计划结合实施山庄窝铺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中药材和小杂粮生产基地等。
种地一旦有了规模、形成了产业,其美好的投资前景不言而喻。眼下,在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大潮的牵引下。涉农产业已成为民营资本追逐的热点。
“沟域经济”成亮点
在“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实施过程中令人们没想到的是,“四荒”治理和流域综合开发在此次产业扶贫工程中也成为企业投资的重要领域。
忻州周通煤业集团在岢岚县杨坪乡中寨沟流域流转“四荒”地5.9万亩建设绿色生态农业园区。对流域内8个自然村的困难群众实施移民搬迁,带动1000余户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和畜牧养殖生产增收。
繁峙县矿产品有限公司在安家山等4个村实施土地整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现已整理土地2544亩,新增水浇地1400亩,发展蔬菜大棚1000座,区域内农民人均收入可达到7000元以上。
目前统计的数字看,参与“四荒”治理和流域综合开发的企业达到16家,涉及总投资98.7亿元。实际上全省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有的地方叫沟域经济,有的地方叫庄园经济。据了解,在和顺县搞沟域经济的企业就有3家。
今年4月下旬,来自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扶贫系统的一百多人在太原观摩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观摩后表示,“山西在产业扶贫开发工程中。涌现出一批示范企业和项目,做法和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工程是非常正确的,是具有山西特色、符合山西省情扶贫开发重大举措。
如今,山西扶贫开发已经进入发展史上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在以百企千村产业扶贫为抓手的政策指引下,山西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动力正在被大力激发。围绕建设“四化一体”新山西的发展目标,山西正在转型跨越发展大路上奋力前行!
“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是山西省委、省政府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这场以吕梁山、太行山两大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促进农民收入翻番为核心的浩大扶贫工程,选择省属重点国有企业和央企、市属国企、骨干民企等实体,与上千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旨在通过完善土地、财税、金融、人才、项目审批等政策,把企业资本、管理、技术、市场优势和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特色资源优势结合起来,实行市场化、公司化运作,实现企业转型和农民增收双赢,并最终推动全省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施一年以来,山西58个贫困县开工建设项目达233个,重点投入设施农业、规划养殖、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流通等领域,总投资799.23亿元。10月,山西还将把“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作为第三届山西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周活动中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签约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始进京招商之旅。这一举措也将为山西招徕更多优秀的资源,为贫困地区注入更新鲜的血液。
可以说,“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是山西工业反哺农业、企业帮助农村脱贫致富的一种创举。不仅可以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山西经济实现转型跨越的产业升级,打破山西能源产业一家独大的传统格局,通过大型能源企业的资本融入特色产业开发,形成符合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产业扶贫模式,从而走出一条“地下”回报“地上”、“黑色”反哺“绿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山西特色扶贫:一招激活“两盘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尤其是在贫困地区。2013年7月19日,山西召开“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动员会,吹响了产业扶贫的嘹亮号角。这是山西扶贫开发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加快转型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
农业是基础产业。同时也是高效产业、朝阳产业。在山西更是各级党委政府全面扶持的特色产业。
目前省内外已有不少大型国企、民企转产投身农业开发领域。它们的实践证明,产业扶贫不仅可以带动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而且还为企业寻求嬗变获得了新空间、新路径。
脱贫要善于取长补短
扶贫,对山西来讲不是个轻松的话题。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革命老区,也是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经过多年努力,贫困地区百姓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由于历史、自然等多种原因,全省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基本省情还没有改变。扶贫工作任务仍然艰巨。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数据。至2012年。山西尚有58个贫困县,贫困人口达41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7.1%,排全国第九位。在吕粱山、太行山两大连片特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全省水平的55.9%。可见。山西要与全国一道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最大的难题在农村,最难啃的“硬骨头”在贫困地区。
如果说过去的穷,更多是受基础设施、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等限制,现在的穷,更多是贫困地区自我发展内生力不足所致。
如何解开贫困枷锁?实践证明,过去那种给钱给物的做法,很难巩固扶贫成果,农民的收入也很难持续提高。只有以产业扶贫培育他们自身造血的能力,才会使其产生活力。从而带动整个“肌体”发展壮大。
事实上,贫困地区虽然面临产业发展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的严峻现实,但也拥有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和农业自然资源的独特优势。
众所周知,论发展,吕梁山、太行山两大连片区域长期是产业发展的“塌陷区”,经济发展的“洼地”。为冲出“经济洼地”,“两区”干部群众一直在拼搏,历届省委、省政府始终不懈求索。有成就、有进步。也走过弯路。两大连片区域到底“困”在哪里?各地都有本难念的经。但是,换个角度看,这些地区多半拥有特色的产品,拥有独特的比较优势,如果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再培育一个可以依赖的产业,农民脱贫致富就有了可靠的抓手。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缺的就是资本和技术。而通过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把企业的资本、管理、技术与农民的土地、务工结合在一起,实现农企共赢,优势互补。当然,企业参与农业开发不仅让贫困地区发展有了内动力,而且又为自身寻求嬗变获得了新空间、新路径。可以说是一招激活了“两盘棋”。
先驱者的典型示范
农业是基础产业也是高效产业、朝阳产业,在山西更是特色产业,是转型的一大领域。从全国来看,目前大企业、大资本,甚至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农业的例子已屡见不鲜。靠互联网成为首富的亿万掌门人丁磊,投入巨资发展养猪业;联想集团作为PC业的老大,把农业品牌作为联想控股整体上市的二次火箭。
就山西而言,近年来已有不少资源型企业转产农业开发领域,获得丰厚的回报,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因为山西是典型的资源型省份,国有大型企业多、资源型民营企业多,借助煤炭资源的独特优势,近年来一大批以资源开发为主的企业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实力,开始寻求新的投资方向,实现产业转型多元发展成为其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行动。
山西慧仁核桃食品有限公司就是极好的例证。2006年7月。长期从事煤矿经营的民营企业家袁锦伟,转型投资1亿元,在中阳县建设核桃加工系列产品7条全自动生产线。目前,公司年均实现销售收入4亿多元,带动全县3万农户发展核桃15万亩,人均年增收4000元。
以潞宝集团、鑫四海集团、忻州周通煤业集团为代表的一大批资源型企业将区域化、规模化农业产业开发作为寻求资本新的出路,实现产业转型多元发展新的领域。这些企业通过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兴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方式,在促进企业转型和农民增收上取得明显成效,为“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重大决策提供了的实践基础,同时也为支持引导企业产业扶贫提供了典型示范。 实践证明,农村天地广阔,企业投资农业大有可为。农业部门统计显示,2009年以来,全省工商企业转产农产品加工企业投资额累计达到300亿元。
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效的经验、创新的思维,正是战胜贫困的利器。
2013年初,山西省委、省政府总结各地企业转型投资农业产业开发。带动农民增收的生动实践,做出了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的重大决策,并将这项工程列入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重大事项之一。4月,山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的指导意见》。
经过一次次调研,一次次论证,一次次座谈,山西省委、省政府以非同寻常的决心和紧迫感。发起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行动。动员百家以上大企业、大集团以产业开发的方式,作一篇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四化整体推进的大文章,打一场产业扶贫开发的整体仗,这既是山西扶贫思路的重大创新。扶贫开发方式的重大变革,又是总结各地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开发的一次生动实践。
“百企”以省属国有企业为龙头,包括中央驻晋企业、市属国有企业、省内民营骨干企业,以及省外企业在内的各级各类规模以上企业。“千村”是指以吕粱山、太行山两大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县为重点,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贫困村。目标是通过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在全省形成一批年度投入产业开发资金亿元以上、开发土地面积万亩以上、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千名以上的大型农业开发企业,促进贫困地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化建设一体推进。实现各类各业企业多元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到2015年,带动贫困村2000个以上,培育发展一批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产业扶贫开发项目,区域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提前窦现翻番目标。到2020年,带动贫困村5000个以上,全省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
大手牵小手 “输血”变“造血”
“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参考。然而让人欣喜的是,山西省委、省政府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的决策大大激发了企业、市县。特别是贫困县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一股股产业扶贫的热潮在三晋大地喷涌。
“输血”提供初始动力,“造血”锻造持续活力。山西各地积极开展“百企千村”工程,而这些产业扶贫项目,也为贫困地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提供了初始动力。
国有企业:快马加鞭谋共赢
万亩现代化绿色奶牛养殖园区内,牛奶从挤出的那一刻就进入密封储存罐,检验、过滤、分离、均质……经过一系列处理后装瓶出厂;配合先进的奶制品加工线,酸奶、鲜奶冰淇淋、牛奶面包……各种一流鲜奶产品全数供应;有机种养、粪污处理、肥料加工、沼气开发……所有生产资料均在园区实现循环利用。
这是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的九牛私家牧场中正在进行着的一幕。而这一幕也将出现在大同广灵。山西九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联手晋能集团,借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的契机,在广灵打造现代农业循环产业园区,规划中的园区总投资2.5亿元,全部引进新西兰荷斯坦优种高产奶牛。将实现年产3万吨以上原奶,产值超3亿元。未来这里不仅将成为九牛牧业布局全省的战略产业基地之一,更将带动当地实现经济大发展。目前园区土地流转工作已基本完成。预计近期将开工建设。到2015年建成投产。
1年100亿,5年500亿,对土地集中开发,对产业集中扶持,彻底改变贫困地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内容——这是省属国企扶贫攻坚的目标,也是企业转型的路径。各大企业纷纷快速行动。
位于阳曲县的山西太钢泥屯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是转型跨越、绿色发展的太钢联手现代农业的结果:159亩育苗中心,513亩日光温室,110亩养殖园区,105亩采摘大棚,总投资超过2亿元的泥屯生态农业园区,集合了生态种养、农产品加工配送销售、新能源利用、观光休闲旅游等多个产业于一体。
省属14家参与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的国企之一国新能源在永和县投资建设万亩酸枣种植基地,如今酸枣已经出苗,收获的希望近在咫尺。
山煤集团与比亚迪集团合作在灵丘县实施的3万亩尾矿综合治理暨光伏发电项目等相继落地,在五寨县建设的绿色农产品加工园区项目、在河曲县建设的乳制品加工项目、在榆社县建设的现代种养业项目也均在进行当中;阳煤集团与六味斋集团合作在右玉县实施的万吨优质肉羊屠宰加工项目,与粟海集团在平陆县投资20亿元实施的肉鸡产业化开发项目;晋能集团与四川宕府王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在广灵县实施的万吨黄花菜深加工项目;太钢集团与康培集团合作在娄烦县、岚县分别投资5亿元实施的万亩油松苗圃基地建设项目等已经开工建设,通过省属国企资本、管理优势,省外企业品牌、市场优势与本土企业自身优势的强强联合。共同开发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
省外企业:雄心勃勃抢商机
抓住优势特色产业,助推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省内外龙头企业纷纷进驻,越来越多的产业基地在山西兴起。以往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基本上是当地的农业企业在单打独斗。“百企千村”工程启动后,以独立投资、参股投资和技术、品牌、市场合作等方式进驻参与产业扶贫的省外企业达到近20家,涉及项目总投资达到131.4亿元。
山东金和生食品公司和山西潞宝集团合作建设的沁县全产业链农业产业化项目,已经完成投资4.3亿元,项目集饲料生产、肉鸡养殖、宰杀冷藏、肉食加工和产品销售于一体,达产达效后,可带动全县农民年人均增收5000元;中扶惠邦投资(北京)有限公司在五台县成立邦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高洪口乡开发种植养殖生态良种基地项目。目前已改造河滩地近千亩,建设羊舍1万多平方米,引进种羊400多只,项目建成后可年产3万吨绿色节粮型营养饲料、出栏优质肉羊2万只,带动当地近千户农民生产增收。
天津宝迪集团在阳曲县实施的宝迪食品工业园区暨畜禽养殖一体化项目,江苏润恒集团在夏县实施的现代农副产品物流园区项目,北京汇源集团在万荣县实施的年产20万吨果蔬汁生产线项目等都已经开工建设;浙江温州宇宙集团在偏关县实施的50万只肉羊规模养殖暨屠宰加工项目,农夫山泉集团在五台县实施的纯净水产业开发项目,丽珠集团、同仁堂集团分别在浑源县、陵川县实施的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项目也开始落地或洽谈对接扎实推进。 借助企业强势资本与农村特色资源优势相结合这一发展方式。企业拓宽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助推农业发展后势强劲。
民营企业:争先恐后求发展
值得一说的是,山西民企积极参与扶贫,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可谓是花开朵朵。参与进来的民企主要是煤焦等资源型企业,少部分是房地产、文化公司或传统农业企业。实施的307个项目。有特色农业种植加工项目129个,畜禽规模养殖加工项目70个,现代设施农业项目37个,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及物流配送项目12个,生态旅游开发项目11个,实施土地整理等开发性农业建设项目8个,其他相关产业项目40个。
总体上看,民企参与产业扶贫项目呈现出规模大、档次高、富有科技含量等特点。如中科鸿基通过玉米发酵生产化工原料丙二醇。不完全统计,民企产业扶贫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17个,开发、计划流转土地或辐射带动基地面积万亩以上项目144个。此外,扶贫项目采用园区化比重增加,如清徐大禾、太原润东、乡宁戎子等项目。集设施生产、现代技术、休闲观光为一体。
而民企投资产业扶贫项目带动农民增收成效也是非常明显的。长治太行紫团在壶关县实施的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解决就业岗位2000个,直接带动周边二市九县30个合作社8500余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间接辐射带动上万人从事相关产业。山西省工商联统计,民企参与产业扶贫开发工程现有投资项目全部投产运营后,可带动15.6万个农村劳动力就业,可带动脱贫人数249万人。
民企实施产业扶贫对民企转型发展也大有益处。平遥煤化集团是煤化工企业,实施横坡生态庄园项目。投资1.5亿元建设农业休闲综合景观区,找到了新的赢利点。
此外,太原双合成食品有限公司与阳曲县签订合作协议。计划流转土地上万亩。建设国内一流的玫瑰产业示范区和生态旅游观光区;大象集团和山东六和集团共同出资组建武乡绿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饲料生产、肉鸡养殖、屠宰深加工项目;沁新能源集团计划结合实施山庄窝铺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中药材和小杂粮生产基地等。
种地一旦有了规模、形成了产业,其美好的投资前景不言而喻。眼下,在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大潮的牵引下。涉农产业已成为民营资本追逐的热点。
“沟域经济”成亮点
在“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实施过程中令人们没想到的是,“四荒”治理和流域综合开发在此次产业扶贫工程中也成为企业投资的重要领域。
忻州周通煤业集团在岢岚县杨坪乡中寨沟流域流转“四荒”地5.9万亩建设绿色生态农业园区。对流域内8个自然村的困难群众实施移民搬迁,带动1000余户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和畜牧养殖生产增收。
繁峙县矿产品有限公司在安家山等4个村实施土地整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现已整理土地2544亩,新增水浇地1400亩,发展蔬菜大棚1000座,区域内农民人均收入可达到7000元以上。
目前统计的数字看,参与“四荒”治理和流域综合开发的企业达到16家,涉及总投资98.7亿元。实际上全省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有的地方叫沟域经济,有的地方叫庄园经济。据了解,在和顺县搞沟域经济的企业就有3家。
今年4月下旬,来自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扶贫系统的一百多人在太原观摩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工程。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在观摩后表示,“山西在产业扶贫开发工程中。涌现出一批示范企业和项目,做法和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实施“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工程是非常正确的,是具有山西特色、符合山西省情扶贫开发重大举措。
如今,山西扶贫开发已经进入发展史上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在以百企千村产业扶贫为抓手的政策指引下,山西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动力正在被大力激发。围绕建设“四化一体”新山西的发展目标,山西正在转型跨越发展大路上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