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是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重点工作,对于维护我国民族团结与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发展现状为研究背景,分析阻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发展因素。最后,通过融入实践教学坚定理想信念、丰富教学素材优化教学环境、积极心理学与思政教学的有机结合三个方面,规划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发展对策。
关键词:思政教育;少数民族;教育研究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是“和谐”,和谐包括群众和谐,政治和谐、经济和谐、思想和谐等等。其次,在党的十八大工作汇报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加快推动和谐小康社会的构建。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为顺应政策发展,遵循我国政策指导方针,实现少数民族思想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谐统一,提高我国高校少数民族思政教育成为教育行业发展必然[1]。
一、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发展现状
(一)学生理想信念上存在着不坚定
近年来,受“藏独”分子思想传播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学生的政治思想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而藏独分子传播的思想中,其中大部分包括了,民族独立的主流思想文化。这一社会发展形式使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对的目前思想政治传授的课程产生了质疑。例如:西藏分子所推崇的是个人主义精神,主张个性、自由发展。而我国思想政治理念中,推崇的是集体主精神,是指:以国家和社会团体为核心。整体、全面的发展。不同文化的冲击,导致学生的主观意识形态呈现迷糊性,形成心理信念上的不坚定。 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高职思政教育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构成的影响[2]。
(二)教学素材单一化
根据调查表明,目前我国高职思政课堂的主要教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思想概论》《思修与法律基础》《思想政治教学原理》等政法类的书籍。而思修的教育课程涉及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需要通过《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书籍进行辅助教学。同时,多元文化视角下,社会主流思想发生变化,思政教过程中,为避免少数民族学生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样化状态,需要结合不同的教学素材,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深刻领悟正确的政治思想,感悟民族精神提供一个有利的平台。其次,受语言文化的限制,单一化的教学素材为学生的课堂交流和思想政治的学习,造成了思想政治教学障碍。
(三)思想政治交流过程中出现自卑心理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特定的宗教信仰,这种宗教信仰体现在饮食、服装、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从而导致了少数民族学生与学校其他学生的沟通交流障碍。甚至在校园正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遭到挫折。引发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冲突和心理恐惧。导致少数民族学生而思想呈现病态化,给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性。
二、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发展路径
(一)融入实践教学坚定理想信念
作为提升高校教学效果关键环节,思政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培养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在高校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融入实践教学,有利于将思想理念深入化[3]。因为高校思政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反映的都是最真实、最全面的思想动态。例如,通过户外活动教学将创新、团结、拼搏等精神,传递给学生。例如:分组篮球赛、企业项目演习等。以精神理念为核心,创建不同的文化活动。因为要想让少数民族学生,真正感知创新、团结的重要性,坚定理想信念,统一文化思想,必须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理论知识的传递。现代信息化社会,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增多,很容易受外界负面信息的影响,覆盖教师传递的正确思想,因此需要通户外活动,让他们深刻感知,创新、团结、拼搏等精神给他们带来的积极影响,并将这种精神继续发扬,传承思政文化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二)丰富教学素材优化教学环境
傳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思想概论》《思修与法律基础》《思想政治教学原理》等书籍,在藏独文化的冲击下,无法坚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精神信仰,需要通过增设《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书籍,丰富高职教育的教学素材,培养学生鉴别能力以及理性思维,弱化藏独文化为思政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其次是改变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需要尊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人格独立与人格平等,将理论教学、学生生活、学生学习需求有效结合,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高职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因为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人格独立,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主观思想,通过合理的规划教学计划,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文化思想,进一步明确自身思想价值观念,改善学生主观意识中,藏独文化根深蒂固的现象。
(三)积极心理学与思政教学的有机结合
传统的思政教育课堂中,研究领域局限于学生个体和学校。而在积极心理学将研究领域扩展为个体和社会层面。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学校只是人生发展过程中,一个短暂停留的领域,他们一生中,与社会接触的时间达到87%。所以,在高校少数民族思政教课堂中融入积极心理学,能使教学内容更为全面,同时也能提升学生对思政课堂的重视程度,能让他们清楚的认识到,思政教学课堂,对他们未来生活发展过程,具有实质性的帮助。同时,能进一步打破少数民族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少数民族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我国高校少数民族思政教育存在着学生理想信念上存在着不坚定、教学素材单一化、思想政治交流过程中出现自卑心理等弊端。为改善这一发展现状,需要通过融入实践教学坚定理想信念、丰富教学素材优化教学环境、积极心理学与思政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推动我国民族和谐统一发展。(作者单位:南昌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简介:王新想,1985年生,男,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范光杰.马扎诺理论在少数民族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中的运用[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09):240-243.
关键词:思政教育;少数民族;教育研究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是“和谐”,和谐包括群众和谐,政治和谐、经济和谐、思想和谐等等。其次,在党的十八大工作汇报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加快推动和谐小康社会的构建。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为顺应政策发展,遵循我国政策指导方针,实现少数民族思想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谐统一,提高我国高校少数民族思政教育成为教育行业发展必然[1]。
一、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发展现状
(一)学生理想信念上存在着不坚定
近年来,受“藏独”分子思想传播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学生的政治思想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而藏独分子传播的思想中,其中大部分包括了,民族独立的主流思想文化。这一社会发展形式使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对的目前思想政治传授的课程产生了质疑。例如:西藏分子所推崇的是个人主义精神,主张个性、自由发展。而我国思想政治理念中,推崇的是集体主精神,是指:以国家和社会团体为核心。整体、全面的发展。不同文化的冲击,导致学生的主观意识形态呈现迷糊性,形成心理信念上的不坚定。 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高职思政教育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构成的影响[2]。
(二)教学素材单一化
根据调查表明,目前我国高职思政课堂的主要教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思想概论》《思修与法律基础》《思想政治教学原理》等政法类的书籍。而思修的教育课程涉及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需要通过《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书籍进行辅助教学。同时,多元文化视角下,社会主流思想发生变化,思政教过程中,为避免少数民族学生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样化状态,需要结合不同的教学素材,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深刻领悟正确的政治思想,感悟民族精神提供一个有利的平台。其次,受语言文化的限制,单一化的教学素材为学生的课堂交流和思想政治的学习,造成了思想政治教学障碍。
(三)思想政治交流过程中出现自卑心理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特定的宗教信仰,这种宗教信仰体现在饮食、服装、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从而导致了少数民族学生与学校其他学生的沟通交流障碍。甚至在校园正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遭到挫折。引发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冲突和心理恐惧。导致少数民族学生而思想呈现病态化,给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性。
二、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发展路径
(一)融入实践教学坚定理想信念
作为提升高校教学效果关键环节,思政实践性教学有利于培养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在高校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融入实践教学,有利于将思想理念深入化[3]。因为高校思政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反映的都是最真实、最全面的思想动态。例如,通过户外活动教学将创新、团结、拼搏等精神,传递给学生。例如:分组篮球赛、企业项目演习等。以精神理念为核心,创建不同的文化活动。因为要想让少数民族学生,真正感知创新、团结的重要性,坚定理想信念,统一文化思想,必须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理论知识的传递。现代信息化社会,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增多,很容易受外界负面信息的影响,覆盖教师传递的正确思想,因此需要通户外活动,让他们深刻感知,创新、团结、拼搏等精神给他们带来的积极影响,并将这种精神继续发扬,传承思政文化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二)丰富教学素材优化教学环境
傳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毛泽东思想概论》《思修与法律基础》《思想政治教学原理》等书籍,在藏独文化的冲击下,无法坚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精神信仰,需要通过增设《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书籍,丰富高职教育的教学素材,培养学生鉴别能力以及理性思维,弱化藏独文化为思政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其次是改变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需要尊重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人格独立与人格平等,将理论教学、学生生活、学生学习需求有效结合,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高职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因为教师只有尊重学生人格独立,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主观思想,通过合理的规划教学计划,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文化思想,进一步明确自身思想价值观念,改善学生主观意识中,藏独文化根深蒂固的现象。
(三)积极心理学与思政教学的有机结合
传统的思政教育课堂中,研究领域局限于学生个体和学校。而在积极心理学将研究领域扩展为个体和社会层面。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学校只是人生发展过程中,一个短暂停留的领域,他们一生中,与社会接触的时间达到87%。所以,在高校少数民族思政教课堂中融入积极心理学,能使教学内容更为全面,同时也能提升学生对思政课堂的重视程度,能让他们清楚的认识到,思政教学课堂,对他们未来生活发展过程,具有实质性的帮助。同时,能进一步打破少数民族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少数民族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我国高校少数民族思政教育存在着学生理想信念上存在着不坚定、教学素材单一化、思想政治交流过程中出现自卑心理等弊端。为改善这一发展现状,需要通过融入实践教学坚定理想信念、丰富教学素材优化教学环境、积极心理学与思政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推动我国民族和谐统一发展。(作者单位:南昌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简介:王新想,1985年生,男,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范光杰.马扎诺理论在少数民族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中的运用[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09):24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