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业财融合的理念已经逐渐渗透入企业中,一方面,管理会计嵌入业务流程,其工具方法的应用促进业务和财务的有机融合;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业财融合推动了管理会计的新发展。在业财融合趋势下,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之相适应,高校应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断推进教学改革。管理会计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因此,阐述了管理会计课程培养人才的教学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管理会计;业财融合;会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20-0102-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转型升级,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和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發展,更是为管理会计的发展和应用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财政部在2016年6月22日发布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简称《基本指引》)中明确指出,“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遵循融合性原则。管理会计应嵌入企业相关领域、层次、环节,以业务流程为基础,利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将财务和业务等有机融合。”业财融合要求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及时实现业务数据、财务数据等信息共享,并且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促进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前景预测、经济决策、远期规划、过程控制和业绩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将逐步从传统的单一核算型会计人才转向懂管理、会业务、有技术的复合型会计人才。由此可见,业财融合趋势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高校肩负着培养会计人才的重要任务,应以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有效的教学改革是关键。管理会计课程作为会计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须顺应经济发展形势,认清目前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不断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一、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现状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一)对管理会计课程不够重视
一直以来,高校会计学专业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业务核算能力。一方面,专业课程设置偏重于财务会计,包括“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且较为完善的系列课程,形成了以会计准则为依据,涵盖了会计的基础知识、基本业务的账务处理以及特殊问题、前沿问题的会计处理等较为完整的内容体系;另一方面,与财务会计课程相配套的实验教材、实务操作软件较为丰富,可有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不仅体现了对财务会计的重视,而且可以看出财务会计课程体系较为成熟。而对于管理会计而言,对本科阶段的学生只开设“管理会计”课程,主要涉及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应用,课程教学目标较低,教学学时较少。
(二)管理会计教材内容刻板,与实践脱节
国内大多数管理会计教材的内容框架基本一致,一般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管理会计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等;第二部分主要以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为主线进行展开,包括预测分析、长短期决策、全面预算的编制、成本控制、责任会计等;第三部分为拓展部分,如作业成本法、平衡记分卡等。其中,长期投资决策、标准成本控制等内容与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课程有所交叉重复。
与课程内容相适应,教材中会涉及大量的公式、模型和计算,多数为套用公式解答的例题和练习题,而将知识点融合一体的综合性例题和练习却十分少,这便导致出现了学生重计算轻分析、综合应用能力低的现象。此外,教材中的有些方法和模型是基于一系列假设而建立起来的,如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模型是基于成本性态的相关范围假定及线性假定、产销平衡、品种结构稳定等假设而建立的。然而,对于这些方法和模型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和操作情况教材中却谈及甚少,导致了课程内容主要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与实践工作脱节。
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手段应用于管理会计工作中,而管理会计教材中很少涉及管理会计信息化内容,不利于会计人才的培养。
(三)管理会计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效果不佳
通常而言,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主要是借助于多媒体等技术进行课堂讲授,以及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在基础知识、方法的教学过程中,一般仍遵循学生预习、教师课堂讲授和举例演示、学生练习和作业这一过程模式。其中,教师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还是被动学习,不利于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比较而言,案例教学环节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然而,目前案例教学环节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案例资源比较少、相对陈旧,有些案例源于西方国家,与我国经济环境不相适应。尤其是缺乏综合性的案例,现有案例基本上都是针对某一知识点独立的案例,而没有融合多个知识点,甚至融合专业、业务和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案例。
(四)缺乏课程实践实训
作为一门会计专业课程,管理会计课程同样具有较强的实务操作性。通过实践实训使学生感受到管理会计工作环境、工作内容、业务流程等,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使学生对管理会计从感性的理论认识上升到理性的具体应用。而目前多数学校并不具备模拟管理会计工作的实训软件及实训实验室,学生进入企业管理会计岗位实习的机会更是极其难得。
二、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对才人培养的建议
(一)更新理念,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
在业财融合趋势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升级,人工智能逐步取代会计核算人员担当的基础的、流程化的会计核算工作。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及价值创造中日益显现的重要性,对于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培养模式的转变以及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的推进具有重要影响,应不断提高管理会计课程在专业课中的重要地位,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要求、学时学分等方面。 (二)更新课程内容,加强教材体系建设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对会计专业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管理会计教材内容应不断更新、调整和完善。
财政部继2016年发布在管理会计体系中起到统领作用的《基本指引》之后,又推出了对管理会计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的《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简称《应用指引》)。《基本指引》和《应用指引》是我国管理会计框架的主要构成内容,因此,管理会计教材内容应紧扣这两项“指引”,制定出集基本理论、工具方法及实践应用情况等为一体的内容体系。
管理会计职能的实现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隨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有必要在教材中应引入管理会计信息化内容,或者建立包括《管理会计学》、《管理会计信息化》等相辅相成的教材体系。
(三)改进教学方式,重视案例教学
应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案例的选取具有典型性、适宜性,在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时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启发性、渐进性,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分析、表达观点,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课程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及先进的辅助教学手段。教师可以为学生指定与课程内容相应的慕课、精品课程等资源,以供学生课下预习或复习使用;还可以利用现代化辅助教学软件进行教学管理、知识检测等,加强与学生的线上、线下沟通。
(四)改善实训条件,加强校企合作
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建设、完善管理会计校内实训实验室;另一方面,学校可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或在校外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接触、感受管理会计实务工作的机会。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企业中经验丰富的管理会计工作人员为学生开设讲座,加深学生对管理会计的理解,了解管理会计在实务中的应用情况。
(五)加强师资培养,提升教师能力
在管理会计教学改革中,教师发挥着关键作用。在业财融合趋势下,管理会计嵌入业务、流程,与企业管理密切相连,因此要求教师要不断拓宽、丰富专业知识结构。信息技术在管理会计中的广泛应用,要求教师不仅储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与之相应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此外,教师还应注重改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能力和效果。所以,学校应鼓励和支持教师外出交流、培训、进修等,为教师创造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以了解专业领域前沿动态,扩展视野,提高教学水平。此外,鼓励教师去企业调研,不仅可以了解掌握实务工作情况,还可以发现、积累案例素材,促进管理会计案例的开发,有助于案例教学的开展。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应培养、输送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随着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在当今业财融合趋势下,面对经济管理对会计人才需求的挑战,高校应调整人才培养方向,逐步转变培养模式,推进教学改革。就管理会计课程而言,教师和学生应认识到管理会计课程的重要性,不断推进更新课程内容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师资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积极探索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与更好培养会计人才的路径。
参考文献:
[1] 白露珍,邱玉莲,张宏.案例教学法在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2019,(10):13-16.
[2] 陈琪.业财融合趋势下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思考[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00-106.
[3] 刘博,高依凡,金静.我国高校管理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9):109-111,132.
[4] 马丽亚,李凤,李雅丽,甘丽,赵婧宇.基于业财融合的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2):151-152.
关键词:管理会计;业财融合;会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20-0102-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转型升级,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和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發展,更是为管理会计的发展和应用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财政部在2016年6月22日发布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简称《基本指引》)中明确指出,“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遵循融合性原则。管理会计应嵌入企业相关领域、层次、环节,以业务流程为基础,利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将财务和业务等有机融合。”业财融合要求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及时实现业务数据、财务数据等信息共享,并且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促进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前景预测、经济决策、远期规划、过程控制和业绩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对会计人才的要求,将逐步从传统的单一核算型会计人才转向懂管理、会业务、有技术的复合型会计人才。由此可见,业财融合趋势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高校肩负着培养会计人才的重要任务,应以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有效的教学改革是关键。管理会计课程作为会计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须顺应经济发展形势,认清目前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不断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一、管理会计课程教学现状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一)对管理会计课程不够重视
一直以来,高校会计学专业注重于培养学生的业务核算能力。一方面,专业课程设置偏重于财务会计,包括“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且较为完善的系列课程,形成了以会计准则为依据,涵盖了会计的基础知识、基本业务的账务处理以及特殊问题、前沿问题的会计处理等较为完整的内容体系;另一方面,与财务会计课程相配套的实验教材、实务操作软件较为丰富,可有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不仅体现了对财务会计的重视,而且可以看出财务会计课程体系较为成熟。而对于管理会计而言,对本科阶段的学生只开设“管理会计”课程,主要涉及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应用,课程教学目标较低,教学学时较少。
(二)管理会计教材内容刻板,与实践脱节
国内大多数管理会计教材的内容框架基本一致,一般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管理会计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如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等;第二部分主要以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为主线进行展开,包括预测分析、长短期决策、全面预算的编制、成本控制、责任会计等;第三部分为拓展部分,如作业成本法、平衡记分卡等。其中,长期投资决策、标准成本控制等内容与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课程有所交叉重复。
与课程内容相适应,教材中会涉及大量的公式、模型和计算,多数为套用公式解答的例题和练习题,而将知识点融合一体的综合性例题和练习却十分少,这便导致出现了学生重计算轻分析、综合应用能力低的现象。此外,教材中的有些方法和模型是基于一系列假设而建立起来的,如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模型是基于成本性态的相关范围假定及线性假定、产销平衡、品种结构稳定等假设而建立的。然而,对于这些方法和模型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和操作情况教材中却谈及甚少,导致了课程内容主要还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与实践工作脱节。
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手段应用于管理会计工作中,而管理会计教材中很少涉及管理会计信息化内容,不利于会计人才的培养。
(三)管理会计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效果不佳
通常而言,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主要是借助于多媒体等技术进行课堂讲授,以及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在基础知识、方法的教学过程中,一般仍遵循学生预习、教师课堂讲授和举例演示、学生练习和作业这一过程模式。其中,教师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还是被动学习,不利于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比较而言,案例教学环节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然而,目前案例教学环节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案例资源比较少、相对陈旧,有些案例源于西方国家,与我国经济环境不相适应。尤其是缺乏综合性的案例,现有案例基本上都是针对某一知识点独立的案例,而没有融合多个知识点,甚至融合专业、业务和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案例。
(四)缺乏课程实践实训
作为一门会计专业课程,管理会计课程同样具有较强的实务操作性。通过实践实训使学生感受到管理会计工作环境、工作内容、业务流程等,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使学生对管理会计从感性的理论认识上升到理性的具体应用。而目前多数学校并不具备模拟管理会计工作的实训软件及实训实验室,学生进入企业管理会计岗位实习的机会更是极其难得。
二、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对才人培养的建议
(一)更新理念,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
在业财融合趋势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升级,人工智能逐步取代会计核算人员担当的基础的、流程化的会计核算工作。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及价值创造中日益显现的重要性,对于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培养模式的转变以及管理会计教学改革的推进具有重要影响,应不断提高管理会计课程在专业课中的重要地位,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要求、学时学分等方面。 (二)更新课程内容,加强教材体系建设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对会计专业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管理会计教材内容应不断更新、调整和完善。
财政部继2016年发布在管理会计体系中起到统领作用的《基本指引》之后,又推出了对管理会计工作具有指导作用的《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简称《应用指引》)。《基本指引》和《应用指引》是我国管理会计框架的主要构成内容,因此,管理会计教材内容应紧扣这两项“指引”,制定出集基本理论、工具方法及实践应用情况等为一体的内容体系。
管理会计职能的实现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隨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有必要在教材中应引入管理会计信息化内容,或者建立包括《管理会计学》、《管理会计信息化》等相辅相成的教材体系。
(三)改进教学方式,重视案例教学
应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案例的选取具有典型性、适宜性,在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时设计的问题应具有启发性、渐进性,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分析、表达观点,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课程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及先进的辅助教学手段。教师可以为学生指定与课程内容相应的慕课、精品课程等资源,以供学生课下预习或复习使用;还可以利用现代化辅助教学软件进行教学管理、知识检测等,加强与学生的线上、线下沟通。
(四)改善实训条件,加强校企合作
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建设、完善管理会计校内实训实验室;另一方面,学校可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平台,或在校外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接触、感受管理会计实务工作的机会。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企业中经验丰富的管理会计工作人员为学生开设讲座,加深学生对管理会计的理解,了解管理会计在实务中的应用情况。
(五)加强师资培养,提升教师能力
在管理会计教学改革中,教师发挥着关键作用。在业财融合趋势下,管理会计嵌入业务、流程,与企业管理密切相连,因此要求教师要不断拓宽、丰富专业知识结构。信息技术在管理会计中的广泛应用,要求教师不仅储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与之相应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此外,教师还应注重改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能力和效果。所以,学校应鼓励和支持教师外出交流、培训、进修等,为教师创造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以了解专业领域前沿动态,扩展视野,提高教学水平。此外,鼓励教师去企业调研,不仅可以了解掌握实务工作情况,还可以发现、积累案例素材,促进管理会计案例的开发,有助于案例教学的开展。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应培养、输送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随着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在当今业财融合趋势下,面对经济管理对会计人才需求的挑战,高校应调整人才培养方向,逐步转变培养模式,推进教学改革。就管理会计课程而言,教师和学生应认识到管理会计课程的重要性,不断推进更新课程内容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师资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积极探索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与更好培养会计人才的路径。
参考文献:
[1] 白露珍,邱玉莲,张宏.案例教学法在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2019,(10):13-16.
[2] 陈琪.业财融合趋势下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思考[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00-106.
[3] 刘博,高依凡,金静.我国高校管理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9):109-111,132.
[4] 马丽亚,李凤,李雅丽,甘丽,赵婧宇.基于业财融合的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2):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