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人物形象塑造探析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lan0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所以在世界文学史,特别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主要是因为作品塑造了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特征、反叛主流文化和“反英雄”的人物形象霍尔顿。这一形象,是对美国二战后精神危机淋漓尽致的揭露,也在一定程度上预见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出现的代沟。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 人物形象 反叛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杰罗姆·大
  卫·塞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和成名作。从二战结束到现在的数十年中,这部小说一直被文学界视为现代美国文学的经典著作。小说一经面世,就在美国国内产生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轰动效应。一方面,这部小说被视为洪水猛兽,批评者认为这部书塑造的人物缺乏现代文明的修养,张口“他妈的”,闭口“杂种”,小说主人公不但抽烟、泡妞和酗酒,还不好好读书。另一方面,这部作品在美国国内也受到许多文学评论家的高度赞扬,被称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在青少年中间,这部作品更是受到欢迎,书中的主人公霍尔顿甚至成为美国校园青年学子们效仿的对象:从衣着打扮到言语举止,无不以霍尔顿为标准,身穿风衣,倒戴鸭舌帽,满口粗话。
  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经过数十年的大浪淘沙,《麦田里的守望者》在文学界取得了难以撼动的地位。出版五十余年来,这部作品的影响越来越大,其销售量超过了数千万册,被译为多国文字,平装版已经印至五十三版。在美国文学界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被许多评论家视为美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所以在美国文坛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其关键在于作者在文中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叛逆精神的人物形象,集中展示了在后现代主义背景下青少年的不安分心理及其行为。
  一 多重性格
  塑造人物形象小说成功创造的关键部分,决定着作品的文学生命力。塞林格创作《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成功秘诀同样如此。作者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性格多面的人物形象,打动了美国青少年的心。小说主人公霍尔顿是一个16岁的普通中学生,他厌恶学校环境,对读书失去兴趣和信心,数门功课只有英文及格。对学校一些教师伪善的面孔和丑恶的行径,他厌恶透顶,与教师的对立情绪越来越强,最后被学校开除。为了逃避家长的责难,霍尔顿独自在成年人的世界里闲逛了一天两夜,发现成年人的世界同样丑恶和腐朽。他因此彷徨、苦闷、失意和放纵,以至于精神崩溃,被人送进医院接受精神病治疗。在作者笔下,霍尔顿似乎完全是一个负面形象,但是他为何会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呢?这是因为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既注意体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又着力张扬人物性格的主导方面,把人物的个性和大众性格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性格是有情感、观念、行为等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既受与生俱来的先天禀赋的影响,也包含后天社会性的内容。先天禀赋不同,后天所受到的社会生活方式也有差异,因此不同的个体具有性格的差异。正如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所言:人是形形色色的,没有哪个人完全是黑的,也没有哪个人完全是白的,黑的和白的,好的和坏的搅合在一起,构成了人复杂的性格。二战后,美国科技进步一日千里,经济发展长久不衰,人们收入水平越来越高,物质生活日显富足。但是,广大民众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的丰裕并不匹配,人们精神上日益空虚和贫乏,许多人开始在花天酒地、神色犬马中寻找精神寄托。有美国评论家把这一时期称之为“怯懦的50年代”或“寂静的50年代”。《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主人公霍尔顿正是在这种氛围和环境的影响下,逐渐堕落,不爱读书、常常逃课,酗酒、抽烟、满口粗话,成天以女人、性、酒为生活中的基本话题和关注重点,一心想着和女孩子厮混。
  但是,作者塞林格对书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并没有仅仅着墨于这一方面,他还将霍尔顿善良、真诚的另一面尽情地展示给读者,甚至把正面形象树立为主人公性格的主导方面。如他在自己口袋里的钱所剩无几的情况下,看到提着篮子到处募捐的可怜修女,十分同情,把十多元钱捐给了她。霍尔顿虽然整天想着如何与女孩子鬼混,但是他十分成尊重女孩子,从没有越雷池半步去侵犯和伤害她们。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做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看护麦田免遭偷窃,但主要是想看护在麦田里玩耍的孩子,因为麦田旁边是悬崖,稍不慎就会从悬崖边上掉下去摔死。他虽然有时撒谎,但敢于承认自己没说真话。他非常讨厌英美人初次见面的问候语。他认为,像“祝你好运”、“见到你真高兴”之类的套话非常虚伪至极。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人,他表里如一,从来不会说阳奉阴违或拍马屁的话。难能可贵的是,塞林格笔下的主人公霍尔顿虽然零距离地接触了许多虚伪、自私的成年人,但他并不愿同流合污、随波逐流。对于遇到的事情,他都有自己独立的看法,即使许多时候对遍布物质诱惑的社会生活感到迷惘和苦闷。
  霍尔顿的上述形象,集中表现了青少年的多重性格特征,充分反映了青少年在告别童年世界即将进入成人世界的过渡期内的内心矛盾和冲突。一般青少年都能在霍尔顿身上或多或少地找到自己的影子,而许多评论家看到霍尔顿也能勾起他们年轻时期的回忆,因而受到不同年龄段美国人的高度赞扬。
  二 反叛主流文化
  叛逆是霍尔顿的重要形象特征。他的叛逆对象不是别的,正是美国的主流文化——对美国梦的反叛和彻底否定。
  《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于1951年。在当时,美国人在报刊上、广播电视上看到和听到的都是对美国生活方式的颂扬和赞美。特别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大大小小的城郊商业区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美国社会被描绘成挣钱和消费和乐园。一时之间,似乎每个人只要工作,都能成为中产阶级,都实现了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美国梦。受政府宣传的影响,许多人对政府的政策导向惟命是从,一致与服从成为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任何与政府宣传相违背的言语行为都将被视为洪水猛兽,是大逆不道和与主流文化格格不入的。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不管是老师还是父母都希望霍尔顿好好读书、勤奋专研,争取能读耶鲁或普林斯顿,将来出人头地。甚至霍尔顿的小妹妹菲比,也被要求“跟爸爸一样当个律师”,成为类似他父亲的所谓成功人士。而所谓的“成功”人士,就是整天只是忙于投资、挣钱、娱乐和享受,从来不愿花时间陪自己的孩子,了解自己的孩子和关心自己的孩子,冷冰冰的物质代替了人间最美好的父子之情。   在美国当时的这种社会条件下,教育已经完全物质化、功利化了。教育的目的已经不再是培养崇尚自由、独立、创新的社会精英,而是为现存的政治体制培养忠实听话的服务角色。在《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开篇不久,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就认为霍尔顿不能循规蹈矩,应当被开除,并且教育霍尔顿说:“人一辈子就像是场球赛,每个人必须按照规则参加比赛。否则,必然就会被淘汰。”即使霍尔顿最信赖的老师也以类似的话语教导他:“一个男人不成熟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而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苟延残喘,卑贱地活着。这是实现美国梦必须付出的代价,是为实现美国的伟大理想奋斗的一部分。作为个人,应当感到自豪和光荣。”但是,霍尔顿拒绝“趋习随俗”,他厌恶这种虚伪和冷冰冰的说教,不愿接受学校教育的各种准则和规范。特别是当他知道他最信赖的老师整日喝得醉醺醺,在他纽约的一所豪华公寓里和一位比他年长几十岁的老妇人厮混,他更加坚信了自己想法和行为的正确性。
  霍尔顿看穿了这种“成功”的实质,拒绝成为美国梦中的一员,他不愿成为这个社会的成员。所以当他父亲让他到耶鲁或普林斯顿去读书时,他断然拒绝,并发誓不进常春藤联盟里的任何一个学院,即使让他马上上刑场要他的脑袋。
  霍尔顿不但不愿成为学校老师期望的喜欢读书、勤奋上进的好学生,他还做出了一个让他们难以理解的决定:他要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个职业相对于他身边的人来说,闻所未闻、难以想象,是对他们所有熟知的舒适、安逸、体面职业的彻底蔑视和否定。不仅如此,霍尔顿还千方百计极力阻止孩子们落入他们沾沾自喜,引以为豪而不自知的腐化堕落的物质现实中去。可见,在《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作品中,塞林格通过塑造霍尔顿反叛美国主流文化的形象,彻底颠覆了一般美国人所追求和信赖的美国梦。这样,《麦田里的守望者》发表后遭到诸多批评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是,这部作品通过一个青少年从学校到纽约大都市的三天简短经历,入木三分地刻画了美国梦桎梏下的现代人精神世界的空虚和荒原,成功塑造了一个反叛少年的的勇敢形象。作者的这种努力是现代人对自身追求梦想行为的深刻反思,他的探索已被融入人类对自身未来持之以恒的思考中。所以毋庸置疑,这部小说终将不朽。
  三 “反英雄”形象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独自闯荡成人世界三天,对成人世界的欺诈、无知、虚伪、堕落、冷漠表现出了极大的反感与反叛,成为具有强烈反抗性格和桀骜不驯的青年。诚如评论家大卫·盖洛威所言:霍尔顿的强烈反抗情绪,使他成为不折不扣的“反英雄”代表。
  霍尔顿的反叛,首先表现为以自暴自弃的方式对现实社会的反叛。按照美国传统的主流观点,这位青年的衣着打扮和言谈举止几乎接近于一个疯子。他头戴鸭舌帽,身穿晴雨两用风衣,满嘴“他妈的”“杂种”之类的脏话。他花钱大手大脚、喝酒不到酩酊大醉不罢休,抽烟一天甚至抽完三条。他打架后觉得无聊之极,便和妓女一起厮混,差点成了嫖客。霍尔顿这些放纵堕落、玩世不恭的行为,使他在别人眼中成为一个十足的坏孩子和不折不扣的现实社会反叛者。当然,如前所言,他的这种叛逆,是渴望善良、真诚和纯洁的世界,但自己无力改变而寻求暂时解脱的结果,并不是他真正的内心世界的流露。
  霍尔顿对社会的反叛方式还表现为虚伪。他常常以撒谎来反抗现实社会的各种丑陋和阴暗。比如,当他离开纽约向他的老师道别时,老师以足球赛比喻人生来开导他。面对老师的谆谆教导,他不停地附和、点头,满口答应要按照老师说的去做,承认老师说的是真理。但他内心却在说:“足球赛个狗屁!你是参加到实力强的那边才说这样的话,如果你到实力较弱的队里,就不会说现在的这话了。”他一边装作同老师信口开河地聊天,一边却心不在焉地想着湖里的水鸭子。他同女友拥抱时嘴里说很爱她,心里却说“这不是真的,疯子才会爱上她。”他十分讨厌阿克莱的愚蠢,但却装模装样地和他聊这聊那,一副十分喜欢的样子,甚至抓住阿克莱的手,大握特握,还以极其诚恳的语气称赞阿克莱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综上所述,《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所以在世界文学史特别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主要是因为作品塑造了一个以反叛为个性特征的人物。这一形象,是对美国二战后精神危机淋漓尽致的揭露,在一定程度上也预见了60年代美国社会出现的代沟。
  参考文献:
  [1] 梁艳君:《解构〈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反英雄”形象》,《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2] 塞林格,施咸荣译:《麦田里的守望者》,漓江出版社,2003年版。
  [3] 马岚:《霍尔顿·考尔菲德:一个孤独的反抗者——解析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陈江宏,攀枝花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从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男女主人公在世仇、世俗面前对待爱情三个阶段的不同表现入手,向读者展示中西方男女个体用爱情的力量与神性、神权或封建制度进行的不懈斗争,阐述了一千多年前中西方男女爱情观与死亡之美。  关键词:爱情观 和谐 死亡美学 价值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英国戏剧大师威廉·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简称《罗朱》)与改编自中
我骑在黑羊身上。我们和白羊一起从窗口一跃而下——不,是一跃而上,我们没有往下落,而是奔跑在云海里。  云朵就像是在棉花收获的季节,外婆家晒的那一座又一座的棉花山,蓬松又柔软。  跑啊,跑啊,一团银色的光晕渐渐近了。我们在一座银色的村庄里停下来了。  泥土夯的墙壁,盖着稻草和树皮的屋顶,篱笆围成的院子,满院盛开的鲜花……这真的是到了月亮上吗?我觉得这里就像是外婆住的那个小村庄。  不,有点不一样——
2017年2月6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工信部办公厅印发了《新型墙材推广应用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新型墙材推广应用行动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并对新型墙材推广
五四运动和高君宇把马克思主义输入娘子关内,使山西的政治空气空前活跃起来。马克思主义在山西的早期传播,一开始就遭到了阎锡山等人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各种流派社会主义思潮的非难。在各种思想的激烈争鸣中,马克思主义以其博大精深、科学先进的理论,荡涤污垢,去伪存真,确立了在20世纪20年代初山西思想解放潮流中的领先地位。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阎锡山在“保境安民”的口号下,推行所谓“用民政治”。他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