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典主义钢琴艺术流派的创作与演奏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vQI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典主义时期指1750年—1830年,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生活的时期。在这一时期,西方音乐主流风格从巴洛克风格转变为具有典雅、理性的风格特征;具有规范的和声与严谨的曲式结构的古典主义风格。本文以古典主义钢琴艺术流派的产生渊源为切入点,论述古典主义钢琴音乐的创作特点与演奏特征。
  关键词:古典主义 钢琴演奏 艺术流派
  一、古典主义钢琴艺术流派的产生渊源
  (一)思想冲击
  在18世纪下半叶的欧洲,随着工业革命中一系列重大发明的问世,整个西方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在思想文化方面,法国的“百科全书派”发起“启蒙运动”,倡导“自由、平等、博爱”,废除封建制度;德国的“狂飙运动”同样也是提倡解放个性、追求自由。18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崇尚理性、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时代,在当时,人们对人文主义、理性主义的崇拜已经上升到一个高度。理性至上的观念不仅体现在文学、美术、雕塑、建筑等文化领域,在音乐领域中体现得更是淋漓尽致。
  (二)新的文化需求
  在上述时代背景下,音乐领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社会风尚迅速变化,人们对于音乐的“功能性”要求越发强烈,不论王公贵族还是普罗大众都想要欣赏到能抒发自身情感的音乐,这就需要音乐家创造出既能服务王室贵族,满足教会的威严,又符合大众思想感情的作品。音乐家将创作目光投向了日常生活,创作出许多表现普通人情感的世俗化音乐,并将服务于王室贵族的娱乐性音乐提升成为富有抒情性与戏剧性,表达民主思想的音乐。诸多文化需求使得这个时期的音乐会演出繁荣、出版业空前发达,音乐艺术逐渐变得大众化。
  (三)音乐家的涌现
  18世纪大量音乐家的涌现是古典主义钢琴艺术流派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音乐家的涌现也是这一时期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
  二、古典主义钢琴艺术流派的创作特征与演奏特点
  (一)织体的演变
  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艺术同样受到社会思潮影响,追求理性和道德规范。这一时期的创作主流不同于巴洛克时期的复调音乐,而是采用单旋律作为音乐主导线条,配上和声伴奏构成的主调音乐。从音乐织体的层面上看,主调旋律取代复调旋律的过程即是纵向空间到横向时间的演变。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尤其是奏鸣曲)在现有的乐章模式的基础上对比分析每个乐章之间的主题,使音乐结构与音乐内容更加明晰。在此时期还盛行着一种名为“阿尔贝蒂低音”的伴奏方式,“阿尔贝蒂低音”受到了当时作曲家的高度重视,非常显著地体现在维也纳古典乐派三位作曲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中,它在众多作曲家的作品中一直被传承、沿用,直到19世纪甚至更久。
  (二)方整的旋律结构
  不同于巴洛克时期的流态旋律结构,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旋律结构非常方整、均衡。许多古典主义钢琴作品的乐句结构都是“4+4”——四小节为一个乐句,第二乐句(也是四小节)为平行乐句,八小节为一个乐段。也有小部分作品的乐句结构是“8+8”。无论“4+4”还是“8+8”,都是方整结构。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小节数并不是死板不变的,也有扩大或缩小的可能,但是不会影响到作品整体结构的均衡与方整。另外,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还存在一个小特点,就是其旋律多为和声形式,经常出现在和弦里,也就是功能和弦包含了旋律的进行。
  (三)格式化的和声
  古典主义时期已经确立了大小调体系,也完备了功能和声体系。当时的钢琴作品中伴奏声部的和声走向主要是规整的“主—下属—属—主”,极少使用和弦外音。作曲家运用最多的就是上文提及的“阿尔贝蒂低音”与块状和弦,这样的和声编配让和声之间充满和谐与平衡,突出了旋律,让听众对音乐该如何进行有了明确的方向感。格式化的和声呼应了启蒙运动“返回自然”的思潮,和声成为旋律最自然、和谐的背景。
  (四)触键方式
  触键方式,亦称演奏方法,在钢琴弹奏过程中的触键方式有四种:连奏、非连奏、断奏和半跳音。掌握不同的触键方式对于演奏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来说举足轻重,下文将就四种触键方式在古典作品中的运用进行阐述。
  由于在古典主义时期钢琴发生巨大变革,不再是巴洛克时期古钢琴的单一音色,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能够弹奏出较好的连奏,尤其在貝多芬的某些作品里特别强调连音,连奏至此成为全新的、重要的因素。在弹奏连音时需要注意几点:(1)手指不能离键,特别是对于一些同音连奏乐句,保持手指与琴键的紧密贴合非常重要。(2)连奏是十分看重乐句感的奏法,除了需要“呼吸”的地方,在连音线内的必须全部弹成连贯、流畅的线条,充分且正确地运用手腕。(3)音符之间要有一定的重叠,也就是说在弹奏第二个音时第一个音才能离键,第一个音的结尾和第二个音的开头有一定的重合部分,以此类推。
  第二种触键方式非连奏,对比连奏来说其需要手指与琴键的贴合程度不高,但不代表可以弹成断奏,非连奏需要弹奏者注意到第三关节的起落速度,要做到下键干脆、准确。
  第三种触键方式断奏,亦称跳音。初学钢琴时经常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跳音弹得很尖锐、仓促,这会破坏钢琴作品旋律线条的统一与完整。在弹奏古典主义钢琴作品时更不能将跳音弹得太短促,最好是弹奏本来音符时值的1/2,触键时需要运用第一关节的力量“抓”住跳音,同时手腕要放松,方能弹出饱满、轻巧的跳音。
  第四种触键方式半跳音跟跳音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虽然半跳音是跳音点与连音线同时存在,但它的音响效果应更接近连奏。半跳音普遍运用于慢速的歌唱性乐句中,在弹奏半跳音时要保证音符之间既有缝隙但又不完全断开,同样需要利用手腕的力量。
  (五)踏板的使用
  现代钢琴有着三个主要踏板,分别是延音踏板(右踏板、切分踏板)、柔音踏板(左踏板、弱音踏板)和持续音踏板(中踏板、施坦威踏板,只存在于三角钢琴上)。下文将阐述这三个踏板在古典主义时期钢琴音乐中的使用。   延音踏板是使用率最高但也最容易被误用的踏板,按用途的不同将其分为切分踏板和节奏踏板。切分踏板也叫音后踏板,即在音出来后才更换踏板,为的是连贯地衔接每个音符。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家极少在踏板上注明用途,这一点与后面的浪漫主义时期不同。直到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在1801年问世,之前的大部分钢琴作品都是用古钢琴演奏,右踏板的运用并不成熟。使用节奏踏板时需要弹奏者的手脚一致,在一些需要加重的音符或者情绪高涨的乐句中,节奏踏板便派上了用场。踩踏柔音踏板的力度决定着音色的变化,随着左踏板踩踏越深,音响效果的柔和度也越高,反之亦然。在演奏过程中使用柔音踏板时必须注重这一点。持续音踏板用以使之前踩下的音符得到持續延留,而不影响后弹的音符。
  在古典主义时期钢琴作品使用踏板要注意两个原则:(1)禁止在下行音阶或是下行经过句中踩踏延音踏板,否则声音会变得混淆、浑浊。(2)如果有跨小节或者长音的同音连线,则最好使用手指踏板,手指踏板不需要依赖机械设施,仅凭手指便能达到作曲家预想的清晰效果。
  要想还原演奏古典主义钢琴作品,除了高超的技巧、音乐才能之外,还需要细心研究乐谱,不能放过每一个踏板标记,毕竟,“踏板是钢琴的灵魂”。
  (六)速度的处理
  古典主义时期钢琴作品的速度大体上向两头扩张,比巴洛克时期的演奏速度有了很大提高,这也是主调音乐发展的必然结果。最有代表性的是贝多芬,他的奏鸣曲中快板乐章对比海顿与莫扎特的来说快了许多,但慢板乐章却更慢,更富戏剧性与张力。在一些古典钢琴作品中也存在着自由节奏与华彩乐段,可以适当自由发挥,但不能像弹浪漫主义钢琴作品一样。古典主义只允许小范围内的自由速度,因此,弹奏古典主义钢琴作品需要小心谨慎、精确微妙地把握好渐快、渐慢、自由延长等速度变化,并且在整体速度上要达到稳定、均匀,不能忽快忽慢、夸张处理,一定要保持整体速度的统一。
  (七)力度的变化
  1709年诞生了第一台现代钢琴,音域和音量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但由于当时制琴条件的限制,其力度比起如今的钢琴低了整整一个等级。古典主义时期的ff相当于现在的f,古典主义时期的p相当于现在的pp等。因此,在弹奏古典主义钢琴作品时需要把力度范围控制在pppp到f之间,即使演奏音响效果最雄伟壮观的贝多芬奏鸣曲也要对力度有所控制和保留,方能还原作曲家意图中的力度效果。
  三、结语
  古典主义时期的钢琴艺术作为西方音乐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钢琴艺术史发展的高峰阶段,其产生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不可估量。“古典”并不代表古老、守旧,而是平衡、严谨、典雅、规范之意。古典主义作曲家对于钢琴艺术的追求与信仰成为钢琴学习者的力量源泉,他们的钢琴作品创作更是创造了钢琴艺术史上最辉煌的一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旨在通过对古典主义钢琴艺术流派的产生渊源、创作特点和演奏特点的论述,为钢琴学习者、钢琴爱好者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包慧琴.古典主义音乐学派三位巨匠及其主要创作特征[J].音乐教育与创作,2010(5):54-57.
  [2]段可佳.浅谈演奏古典时期钢琴音乐作品的技巧训练[J].文艺鉴赏,2012(9):85.
  [3]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4]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陈宜敏,女,硕士研究生在读,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研究方向:钢琴)
  (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其他文献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VR、AR、MR和全息投影技术给动画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从全息投影带给观众的沉浸感、互动性、空间转换等方面,对全息投影与动画的交互进行论述,并提出全息投影运用的不足之处。
摘要:长号是交响乐演奏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乐器,这一点是音乐界都公认的。在很多西方国家,很多普通人也会学习长号,了解与长号相关的音乐艺术。在长号演奏中,比较关键的技巧就是呼吸。呼吸方式的选择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演奏效果。所以,在长号演奏过程中,演奏者一定要合理地调整呼吸,控制呼吸。通过熟练掌握呼吸技巧,提高演奏质量。  关键词:长号演奏 呼吸技巧 提升  在交响乐团演奏中,作为一名优秀的长号
摘要:写意本来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画法,在国画中,写意画法不苛求于用笔工细,而更着重表现的是神韵和抒发作者本身的情趣兴致,在西方传统绘画发展中,也有写意油画的融合,在写意油画中,绘画者较多的是根据物象瞬间的动态,再结合自身的想象进行绘制。在画面的创作中,可以在突出物象本质属性的同时,较好地展现创作者当时的创作心理。绘画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通过感受和感触来挖掘自己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用写意的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助力乡村经济的发展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之一.近两年,综艺节目参与扶贫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特别是涌现出一批以真人秀形式结合电商直播的
摘要:数字时代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并引发了视觉传达设计新观念,即设计的技术性、创新性、大众化,设计方法多元化以及传递过程中的媒介融合等,这些观念为设计实践创新奠定了基础。因此,本文从数字时代背景下的视觉传达设计创新出发,分析新观念,希望对数字时代创新视觉传达设计语言、提高视觉传达效果有所助益。  关键词:数字时代 视觉传达设计 技术应用 观念创新  一、引言  视觉传达设计是
《故事里的中国》通过“戏剧+影视+综艺”的综合表达方式,利用媒介融合的思维方式进行内容的编排与挖掘,重述经典文艺作品和新时代人物故事,采用跨场景舞台演绎与多角度深入
摘要:钢琴组曲《版纳风情》是作曲家夏良20世纪80年代吸收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傣族民族音乐元素和音乐文化所创作的一首钢琴组曲。截至目前,通过民族学、民族音乐学资料以及大量文献网站检索发现,对该乐曲的研究仅有10篇论文。本文主要通过对这些论文的研究来进行一个总结与分类,并对其进行文献评述,以期能够为以后研究钢琴组曲《版纳风情》的人们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钢琴组曲 《版納风情》 民族元
《新闻联播》按照经济、政治、国内外的固定形式编排新闻内容.主持人在播报新闻时,表情凝重,姿态严肃,使用规范的语句和语序,形成了声音严肃、内容程式化、人物形象象征化的
2019年11月20日,央视频APP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个国家级5G短视频平台正式上线.依托总台大量优质内容补给,基于“5G+4K/8K+AI”等全新科技,凭借拥抱互联网的开放思维,央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体制挺在前面”。目前我国正值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期,站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上,大力发展ADR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以适应化解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问题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人民调解”作为我国人民独创的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从创立之初便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电视调解节目作为人民调解的媒体宣传主阵地,较好地实现了化解社会矛盾、传播正向能量的作用。文章以大连《非常帮》节目和两届市民调解大赛为例,论证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