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在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牢记,所谓“教书”,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传授者,所谓“育人”,更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教书与育人同样重要。然而,数学故事不但具有育人的功能,而且还有助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结合教学目标,适时导入
教师在备课的教案中,首先要书写的就是教学目标,三维教学目标中有一点明确的要求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完全能够体会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是某一个节次的数学故事, 而是贯彻在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每一节数学课中。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时这样导入:在美丽的湖边,住着一老一少两个渔夫,他们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下围棋,一有空两人就要一论高下。3月1日起是他们新的一年开始打鱼的日子,但他们都有自己的规矩。“老渔夫连续打3天鱼要休息一天,年轻渔夫连续打5天鱼要休息一天。”请你帮他们选一选,3月份他们那些日子可以在一起下棋?你们能帮他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
问题一出,大家议论开了,纷纷想办法。一会儿,大家集思广益,得出方法,先找出两个渔夫的休息的日子,然后把两个渔夫的休息日进行对比,他们共同休息的那天,就是可在一起下棋的日子。
于是,学生动起来了:有的一边想一边在纸上写,有的直接在日历纸上找……过了一段时间,大多数都得到结论。
以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为下面学习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提供了素材,积累了经验。在这位老师选取的这些数据中,一个是4的倍数,一个是3的倍数,但12和24却是3和4的公倍数。
二、借助数学故事,培养数学思维
学习了网周率,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的“铺地锦”的智慧;讲解分数的认识后,不妨讲一讲分数的产生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通过讲述让学生感受数学智慧,并且学会思考。
如,在教学“加法的巧算”时,抛给学生一个“1+2+3+……+97+98+99+100=?”的题目,然后让学生先自己动手解决,在讲解时,并不直接告诉学生巧算方法,而是讲了数学家高斯的一个故事: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学生们算算看,题目是“1+2+3+……+97+98+99+100=?”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们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你们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1加至100与100加至l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1+2+3+4+……+96+97+98+99+100
100+99+98+97+96+……+4+3+2+1=101+101+101+……+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個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故事讲完后,学生不仅掌握了这个方法,还记住了数学家高斯的名字。
数学强调的不单是掌握知识,还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故事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概念理解的作用。因此,将数学故事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以教材为基础,注重数学故事的渗透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它是学科的灵魂,数学更不例外,数学教材对于学生和老师都至关重要。教材内容是每个学生都会接触,并进行学习的抓手。数学教师要学会利用教材进行知识的传授。
如,学生们对小数点的理解是一个难点,教师可以讲一个《小数点的惩罚》故事:10是一个骄傲自满的小猴子,它总是仗着自己比1大,挖苦1这个小松鼠。小数点看不下去了,决定惩罚一下10。有一天晚上,小数点在10的前面点了一个小数点,就成了1.0。早上起来,围观的人们都说:你现在和1样大了,所以你不能再欺负1了,10低头一看自己变成和1一样大了,10主动拉起1的手高高兴兴地去玩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了随着小数点位置的不同,数值的大小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将教材中小数点问题与同学们间的相处联系在一起,实现了无形地渗透。
四、利用数学故事促进数字的记忆
有时有的数字是要求学生记住的,但这些数却是枯燥无味的,记忆起来非常困难。教师就可以用一些故事的情结或谐音帮助学生记忆,从而达到永久记忆的目的。
如,记忆圆周率“π”的数值时教师可以这样讲:在一座巍峨的山顶上,有一座没人的破庙。一天,一个老人到深山采药,不料天下起了大雨,老人只好到这寺庙中避雨,可一直到了晚上,雨并没有停的意思。老人想,在这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如何过夜?晚上来了豺狼我就没命了。走吧,雨太大,留吧,很危险。正两难之际,一个闪电过后,面前出现了“一壶酒”,老人高兴极了。举起酒壶将“一壶酒”咕咚咕咚……,一饮而尽,本想乘着酒性下山去,可是他却醉得无法行走,倒睡着了。晚上,他梦见一个老神仙,神仙对他说道:“神医的去留皆因‘一壶酒’。”第二天他醒来,发现山下一片汪洋,如果他下山去早没命了。于是他感慨道,我的死活原来都是因为这“山顶一寺一壶酒”啊!同学们也由此记住了谐音:3.14159。
一、结合教学目标,适时导入
教师在备课的教案中,首先要书写的就是教学目标,三维教学目标中有一点明确的要求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完全能够体会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是某一个节次的数学故事, 而是贯彻在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每一节数学课中。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时这样导入:在美丽的湖边,住着一老一少两个渔夫,他们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下围棋,一有空两人就要一论高下。3月1日起是他们新的一年开始打鱼的日子,但他们都有自己的规矩。“老渔夫连续打3天鱼要休息一天,年轻渔夫连续打5天鱼要休息一天。”请你帮他们选一选,3月份他们那些日子可以在一起下棋?你们能帮他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
问题一出,大家议论开了,纷纷想办法。一会儿,大家集思广益,得出方法,先找出两个渔夫的休息的日子,然后把两个渔夫的休息日进行对比,他们共同休息的那天,就是可在一起下棋的日子。
于是,学生动起来了:有的一边想一边在纸上写,有的直接在日历纸上找……过了一段时间,大多数都得到结论。
以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为下面学习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提供了素材,积累了经验。在这位老师选取的这些数据中,一个是4的倍数,一个是3的倍数,但12和24却是3和4的公倍数。
二、借助数学故事,培养数学思维
学习了网周率,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的“铺地锦”的智慧;讲解分数的认识后,不妨讲一讲分数的产生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通过讲述让学生感受数学智慧,并且学会思考。
如,在教学“加法的巧算”时,抛给学生一个“1+2+3+……+97+98+99+100=?”的题目,然后让学生先自己动手解决,在讲解时,并不直接告诉学生巧算方法,而是讲了数学家高斯的一个故事: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学生们算算看,题目是“1+2+3+……+97+98+99+100=?”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们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你们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1加至100与100加至l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1+2+3+4+……+96+97+98+99+100
100+99+98+97+96+……+4+3+2+1=101+101+101+……+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個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故事讲完后,学生不仅掌握了这个方法,还记住了数学家高斯的名字。
数学强调的不单是掌握知识,还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故事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概念理解的作用。因此,将数学故事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以教材为基础,注重数学故事的渗透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它是学科的灵魂,数学更不例外,数学教材对于学生和老师都至关重要。教材内容是每个学生都会接触,并进行学习的抓手。数学教师要学会利用教材进行知识的传授。
如,学生们对小数点的理解是一个难点,教师可以讲一个《小数点的惩罚》故事:10是一个骄傲自满的小猴子,它总是仗着自己比1大,挖苦1这个小松鼠。小数点看不下去了,决定惩罚一下10。有一天晚上,小数点在10的前面点了一个小数点,就成了1.0。早上起来,围观的人们都说:你现在和1样大了,所以你不能再欺负1了,10低头一看自己变成和1一样大了,10主动拉起1的手高高兴兴地去玩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了随着小数点位置的不同,数值的大小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将教材中小数点问题与同学们间的相处联系在一起,实现了无形地渗透。
四、利用数学故事促进数字的记忆
有时有的数字是要求学生记住的,但这些数却是枯燥无味的,记忆起来非常困难。教师就可以用一些故事的情结或谐音帮助学生记忆,从而达到永久记忆的目的。
如,记忆圆周率“π”的数值时教师可以这样讲:在一座巍峨的山顶上,有一座没人的破庙。一天,一个老人到深山采药,不料天下起了大雨,老人只好到这寺庙中避雨,可一直到了晚上,雨并没有停的意思。老人想,在这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如何过夜?晚上来了豺狼我就没命了。走吧,雨太大,留吧,很危险。正两难之际,一个闪电过后,面前出现了“一壶酒”,老人高兴极了。举起酒壶将“一壶酒”咕咚咕咚……,一饮而尽,本想乘着酒性下山去,可是他却醉得无法行走,倒睡着了。晚上,他梦见一个老神仙,神仙对他说道:“神医的去留皆因‘一壶酒’。”第二天他醒来,发现山下一片汪洋,如果他下山去早没命了。于是他感慨道,我的死活原来都是因为这“山顶一寺一壶酒”啊!同学们也由此记住了谐音:3.1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