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数学故事的策略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h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在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牢记,所谓“教书”,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传授者,所谓“育人”,更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教书与育人同样重要。然而,数学故事不但具有育人的功能,而且还有助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结合教学目标,适时导入
  教师在备课的教案中,首先要书写的就是教学目标,三维教学目标中有一点明确的要求就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完全能够体会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是某一个节次的数学故事, 而是贯彻在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每一节数学课中。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时这样导入:在美丽的湖边,住着一老一少两个渔夫,他们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下围棋,一有空两人就要一论高下。3月1日起是他们新的一年开始打鱼的日子,但他们都有自己的规矩。“老渔夫连续打3天鱼要休息一天,年轻渔夫连续打5天鱼要休息一天。”请你帮他们选一选,3月份他们那些日子可以在一起下棋?你们能帮他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
  问题一出,大家议论开了,纷纷想办法。一会儿,大家集思广益,得出方法,先找出两个渔夫的休息的日子,然后把两个渔夫的休息日进行对比,他们共同休息的那天,就是可在一起下棋的日子。
  于是,学生动起来了:有的一边想一边在纸上写,有的直接在日历纸上找……过了一段时间,大多数都得到结论。
  以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为下面学习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提供了素材,积累了经验。在这位老师选取的这些数据中,一个是4的倍数,一个是3的倍数,但12和24却是3和4的公倍数。
  二、借助数学故事,培养数学思维
  学习了网周率,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的“铺地锦”的智慧;讲解分数的认识后,不妨讲一讲分数的产生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通过讲述让学生感受数学智慧,并且学会思考。
  如,在教学“加法的巧算”时,抛给学生一个“1+2+3+……+97+98+99+100=?”的题目,然后让学生先自己动手解决,在讲解时,并不直接告诉学生巧算方法,而是讲了数学家高斯的一个故事: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学生们算算看,题目是“1+2+3+……+97+98+99+100=?”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们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你们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1加至100与100加至l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1+2+3+4+……+96+97+98+99+100
  100+99+98+97+96+……+4+3+2+1=101+101+101+……+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個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故事讲完后,学生不仅掌握了这个方法,还记住了数学家高斯的名字。
  数学强调的不单是掌握知识,还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故事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概念理解的作用。因此,将数学故事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以教材为基础,注重数学故事的渗透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它是学科的灵魂,数学更不例外,数学教材对于学生和老师都至关重要。教材内容是每个学生都会接触,并进行学习的抓手。数学教师要学会利用教材进行知识的传授。
  如,学生们对小数点的理解是一个难点,教师可以讲一个《小数点的惩罚》故事:10是一个骄傲自满的小猴子,它总是仗着自己比1大,挖苦1这个小松鼠。小数点看不下去了,决定惩罚一下10。有一天晚上,小数点在10的前面点了一个小数点,就成了1.0。早上起来,围观的人们都说:你现在和1样大了,所以你不能再欺负1了,10低头一看自己变成和1一样大了,10主动拉起1的手高高兴兴地去玩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了随着小数点位置的不同,数值的大小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将教材中小数点问题与同学们间的相处联系在一起,实现了无形地渗透。
  四、利用数学故事促进数字的记忆
  有时有的数字是要求学生记住的,但这些数却是枯燥无味的,记忆起来非常困难。教师就可以用一些故事的情结或谐音帮助学生记忆,从而达到永久记忆的目的。
  如,记忆圆周率“π”的数值时教师可以这样讲:在一座巍峨的山顶上,有一座没人的破庙。一天,一个老人到深山采药,不料天下起了大雨,老人只好到这寺庙中避雨,可一直到了晚上,雨并没有停的意思。老人想,在这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如何过夜?晚上来了豺狼我就没命了。走吧,雨太大,留吧,很危险。正两难之际,一个闪电过后,面前出现了“一壶酒”,老人高兴极了。举起酒壶将“一壶酒”咕咚咕咚……,一饮而尽,本想乘着酒性下山去,可是他却醉得无法行走,倒睡着了。晚上,他梦见一个老神仙,神仙对他说道:“神医的去留皆因‘一壶酒’。”第二天他醒来,发现山下一片汪洋,如果他下山去早没命了。于是他感慨道,我的死活原来都是因为这“山顶一寺一壶酒”啊!同学们也由此记住了谐音:3.14159。
其他文献
《赵州桥》是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借助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等特点的具体介绍,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不难看出,“围绕特点、介绍事物”是本文的语言特质,也是学生必须了解并尝试运用的写作方法。为此,在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可聚焦赵州桥的特点,引导他们在朗读中感受,在介绍中内化,在迁移中运用,从而让文本特质内化为学生的言语能力。  一、畅谈名桥
期刊
【问题缘起】  “倍的认识”是一节概念课,同时又是一节重要的起始课。之前的教学,通过主题图直接揭示概念,然后通过圈一圈、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形成表象,最后通过练习来加深学生对“倍”的理解。课堂反馈看上去很不错,然而练习反馈却令人沮丧,学生作业如下图。  为何一节看似成功的课却出现如此糟糕的学习效果呢?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发现可能是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缺乏清晰的认知起
期刊
从中学开始,我便开始了系统的音乐学习。1998年,追着音乐教育的梦想,我考入了楚雄师范学院艺术系音乐教育专业。长期的专业学习,使我积累了比较扎实的音乐基本功。大学毕业之际,我成功举办了个人独唱独奏音乐会,并于同年获得了云南省“优秀毕业生”称号。2001年7月,我考入楚雄开发区实验小学从事音乐教学工作,至今已有19个年头。  在日复一日的课堂锤炼中,我的教学能力逐步提高,也收获了一些荣誉。2016年
期刊
老师和校长有一个最根本的角色差异,就是当老师只为自己负责,而当校长则是为别人服务。当老师时,只要我课上得好,班带得好,分考得好,我就牛,我就万事不求人,只有校长来求我!而当校长,我不但得惦记着整个学校的方方面面,而且心里得随时装着每一个老师,必须心细,否则保不准哪个老师就多心了。比如哪个老师生病了而校长忽略了问候,可能生病的老师就会觉得“好寒心啊”。当老师时,不高兴了就抱怨,甚至找校长“理论理论”
期刊
从教35年来,无论是作为科任教师上课教书,还是作为校长治理学校,吴丽霞始终把教师专业发展当作自己的立身之本和学校的发展之基。她对学生的爱,对教师成长的关注,对学校发展的期盼,对教育的衷情,都是从日常的课堂教学和教育科研蔓延开的。精深的专业修炼,使她成为昆明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云南省学科带头人、云南省特级教师、云南省名校长、云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云南省“国培计划”专家。“自立”之后的她,利用
期刊
教材简析:  《金色的鱼钩》是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为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党、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依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要求学生预习时,可以查找关于长征的资料和长征途中发生的感人故事读一读,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教学时,教师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选择提
期刊
人们常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何得法呢?这就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感悟了。我根据近三十年小学数学一线教学经验,总结出如下五种教学方法与大家共勉。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行多多指教。  一、情感教学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低年级儿童,他们常常觉得老师就是神,老师就是他们在学校里的依靠,他们很亲近老师、信赖老师。在对他们进行数学教学时,我首先牢牢把好“立德树人”的根本宗
期刊
教材分析:  《匆匆》是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人文主题为“让真情在笔尖流露”。语文要素是阅读,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习作时,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滔滔逝水,急急流年,时光转瞬逝,弹指一挥间”的惋惜和感叹。这是一篇指导学生练习朗诵,体会作者是怎样表情达意
期刊
一、课本剧的定义  课本剧就是把课文中叙事性的文章改编为戏剧形式,以戏剧语言来表达文章主题。改写的时候注意保留原意,不能改得面目全非。  从课本剧的定义来说,大多数课本剧都是语文课本剧。数学很少,因为数学并不是由“课文”来呈现。数学的课本剧就需要教师和学生结合数学知识来创作数学故事或找到已有的数学故事编写成课本剧。这样的课本剧要做到:  1.结合学生现有的数学知识。2.有趣丰富的故事情节。3.达到
期刊
数学小故事区别于其他故事,它一定是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以课本内容为依据,生动、形象地讲述一个个知识点,或为讲授知识点做铺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再把数学看成是枯燥难懂的学科。数学故事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对故事充满浓厚的兴趣,数学课堂中,教师合理地应用数学故事进行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义能使每个学生爱上数学,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更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