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提问可以与学生之间形成积极的互动,从学生的提问或者回答中获得必要的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这样就使得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那教师如何是课堂提问更加有效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善于创设情境,使提问角度新颖
问题既不能太难又不能太容易。创设情境能使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解决。角度新颖能使学生感到有趣,大胆的假设和尖锐对立的问题,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兴奋点,而适当难度的问题,在经过思考获得答案后,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讲解《战后的国际政治》一课时,我向同学们出示了如下材料:
材料一:“二战”爆发后,丘吉尔说:“我们愿意看到德国人躺进坟墓,更愿意看到俄国人躺在手术台上。”
材料二:苏德战争爆发后,丘吉尔又在广播演说中疾呼:“纳粹进攻苏联,就是进攻我们。俄国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我们将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
在看完上述材料后,学生首先对丘吉尔态度的变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接着是颇感困惑。这时,我抓住时机发问:“促成丘吉尔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上述材料是否可以说明丘吉尔的反苏立场有了根本转变?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丘吉尔态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又如:在讲解《美国内战》一节时,我设问:“美国内战前,假如有一个资本家在南方开了一家织布厂,你认为这家工厂发展的前景会怎样?”学生们积极回答。有人说:“他(资本家)买不到原料,因为棉花控制在奴隶主手中,奴隶主要把棉花卖到英国去。”有人说:“他织出的布卖不掉,因为南方的奴隶没有购买力。”有人说:“他找不到工人,因为南方是奴隶制,黑人奴隶被牢牢束缚在奴隶主庄园里。”通过这种假设后的讨论,学生不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且对美国内战的原因、性质理解得更深刻。
二、引思铺垫,变直为曲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如果教师的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就能使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连贯地表现为等待、探索和行动。”这样课堂活动就能顺利高效地进行,直接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知识点的衔接,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问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当然,我们也要注意课堂提问不能一味地直来直去,这样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因势利导、引思铺垫,变直为曲的提问,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注重扩展性知识的提问
历史不能假设,但在历史教学中,为了形象、深刻地分析一个历史现象,我们不妨作点假设。例如,在教学“西安事变”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串问题:“假如你是当时普通的老百姓,你的愿望是什么?假如你是张学良,杨虎城,你有何打算?假如你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你有何主张?”然后学生就由被动接受老师分析国内各阶层的主张转变为以当事人身份主动探究时局,便于理解西安事变的性质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重大意义。通过这种假设后的讨论,学生对西安事变的原因、性质就理解得更深刻了,学生在各抒己见的同时,其多角度的分析能力也得到了极好的锻炼。
四、准确把握提问的原则进行有效的提问
1 联系实际
就是从社会热点与生活热点入手,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设计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如台湾问题,教师可提供当前的重要材料,如针对“台独”分子的猖獗、两岸的交流、我国政府对台湾的政策、美国政府有关台海问题的政策等,进行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加深对台湾问题的认识,从而激发爱国情感,培养奋发向上的斗志。
2 以旧促新
就是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与学习经验出发,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以旧启新,新旧整合。在巩固学生已有知识的前提下,突破学习的难点、重点和疑点,生成新的知识结构,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 合理运用等待和赏识激励
教师在课堂提问中首先要学会使用等待这种技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学生来回答,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问题时间。
(2)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该等待足够的时间,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或者再提另外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详细说明、斟酌、补充或者修改他们的回答,从而使回答更加系统、完善。
五、注重问题设计的发散性
在设计问题时结合教学实际设计一些发散性问题,发散性一般没有固定的、机械的答案,只要学生回答得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我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设计了一些问题,课堂效果都很好。如当前美国经济衰落,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美国面临极大困难,有人认为当今世界进入后美国时代,你怎样认识这一观点?2011年中共90周岁诞辰,某中学在诞生地举办了一次活动,你认为他们可能选择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有人批评1787宪法是“反民主的”,对比如何看待?在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苏东坡曾经写过这样一首颇有哲理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里苏东坡提到的“看”的不同的角度。发散性的思考状态,就如同苏东坡看庐山一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向多个方向探索启发,使学生的思维更顺利地向新的方向、更多的方向发散,是课堂提问的重要任务。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但是笔者认为教师提的问题应该符合以下要素:1.围绕着教学的重点提出问题,使问题的提出与解答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2.提出的问题是明确而具体的,便于使学生领会要求;3.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进行探究;(4.问题有一定的疑难性,能够调动、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一、善于创设情境,使提问角度新颖
问题既不能太难又不能太容易。创设情境能使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解决。角度新颖能使学生感到有趣,大胆的假设和尖锐对立的问题,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兴奋点,而适当难度的问题,在经过思考获得答案后,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讲解《战后的国际政治》一课时,我向同学们出示了如下材料:
材料一:“二战”爆发后,丘吉尔说:“我们愿意看到德国人躺进坟墓,更愿意看到俄国人躺在手术台上。”
材料二:苏德战争爆发后,丘吉尔又在广播演说中疾呼:“纳粹进攻苏联,就是进攻我们。俄国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我们将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
在看完上述材料后,学生首先对丘吉尔态度的变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接着是颇感困惑。这时,我抓住时机发问:“促成丘吉尔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上述材料是否可以说明丘吉尔的反苏立场有了根本转变?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丘吉尔态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又如:在讲解《美国内战》一节时,我设问:“美国内战前,假如有一个资本家在南方开了一家织布厂,你认为这家工厂发展的前景会怎样?”学生们积极回答。有人说:“他(资本家)买不到原料,因为棉花控制在奴隶主手中,奴隶主要把棉花卖到英国去。”有人说:“他织出的布卖不掉,因为南方的奴隶没有购买力。”有人说:“他找不到工人,因为南方是奴隶制,黑人奴隶被牢牢束缚在奴隶主庄园里。”通过这种假设后的讨论,学生不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且对美国内战的原因、性质理解得更深刻。
二、引思铺垫,变直为曲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如果教师的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就能使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连贯地表现为等待、探索和行动。”这样课堂活动就能顺利高效地进行,直接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知识点的衔接,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问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结合已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当然,我们也要注意课堂提问不能一味地直来直去,这样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因势利导、引思铺垫,变直为曲的提问,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注重扩展性知识的提问
历史不能假设,但在历史教学中,为了形象、深刻地分析一个历史现象,我们不妨作点假设。例如,在教学“西安事变”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串问题:“假如你是当时普通的老百姓,你的愿望是什么?假如你是张学良,杨虎城,你有何打算?假如你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你有何主张?”然后学生就由被动接受老师分析国内各阶层的主张转变为以当事人身份主动探究时局,便于理解西安事变的性质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重大意义。通过这种假设后的讨论,学生对西安事变的原因、性质就理解得更深刻了,学生在各抒己见的同时,其多角度的分析能力也得到了极好的锻炼。
四、准确把握提问的原则进行有效的提问
1 联系实际
就是从社会热点与生活热点入手,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设计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如台湾问题,教师可提供当前的重要材料,如针对“台独”分子的猖獗、两岸的交流、我国政府对台湾的政策、美国政府有关台海问题的政策等,进行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加深对台湾问题的认识,从而激发爱国情感,培养奋发向上的斗志。
2 以旧促新
就是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与学习经验出发,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以旧启新,新旧整合。在巩固学生已有知识的前提下,突破学习的难点、重点和疑点,生成新的知识结构,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 合理运用等待和赏识激励
教师在课堂提问中首先要学会使用等待这种技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学生来回答,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问题时间。
(2)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该等待足够的时间,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或者再提另外的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来详细说明、斟酌、补充或者修改他们的回答,从而使回答更加系统、完善。
五、注重问题设计的发散性
在设计问题时结合教学实际设计一些发散性问题,发散性一般没有固定的、机械的答案,只要学生回答得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我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设计了一些问题,课堂效果都很好。如当前美国经济衰落,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美国面临极大困难,有人认为当今世界进入后美国时代,你怎样认识这一观点?2011年中共90周岁诞辰,某中学在诞生地举办了一次活动,你认为他们可能选择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有人批评1787宪法是“反民主的”,对比如何看待?在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苏东坡曾经写过这样一首颇有哲理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里苏东坡提到的“看”的不同的角度。发散性的思考状态,就如同苏东坡看庐山一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向多个方向探索启发,使学生的思维更顺利地向新的方向、更多的方向发散,是课堂提问的重要任务。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但是笔者认为教师提的问题应该符合以下要素:1.围绕着教学的重点提出问题,使问题的提出与解答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2.提出的问题是明确而具体的,便于使学生领会要求;3.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进行探究;(4.问题有一定的疑难性,能够调动、引发学生积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