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月1日,央行、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现金贷(网络小额消费贷款)业务作出了一系列约束,例如,必须持牌经营;利率不得高于36%;无消费场景的现金贷暂停发放;禁止现金贷通过P2P网贷融入资金;银行不得为无牌机构提供助贷资金等。这次的监管招招致命,一夜之间,现金贷的盛世狂欢快速谢幕,行业进入严寒凛冬。
牌照市场暗流涌动
每一次强监管的降临,都会唤醒“牌照”这把悬在所有金融企业头顶的“尚方宝剑”,现金贷也难逃这番命运——没有牌照,便意味着领到一张死刑通知书。牌照管制和供需的极大不平衡必然会带来一个繁荣的地下黑市。
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吴震近期透露,目前从事现金贷业务的平台约有2 693家,在这数以千计的现金贷公司中,只有极少数公司通过互联网小贷牌照开展现金贷业务,大多数开展现金贷业务的公司都处于无牌照的裸奔状态。
据网贷之家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共批准了213家网络小贷牌照。其中,17家P2P公司共获取了20张网络小贷牌照,30家消费贷款公司共持有35张网络小贷牌照。“统计出的持牌P2P、消费贷款公司还不到50家,是因为一些持有网络小贷牌照的公司主营业务并不是金融,难以进入公众视野。”常年浸泡在行业里的借款中介周易新告诉记者,现在的200多张网络小贷牌照里,大概有一半的公司在做现金贷。也就是说,当前持牌经营现金贷业务的机构一共100多家,超过2 500家现金贷平台都可能因没有牌照而跟这个行业彻底再见。
为了获得生存的机会,这些现金贷公司必须抢到牌照。对此,牌照中介刘庆能感觉到,市场上部分买家明显着急了,“赶紧签,赶紧签,我赶紧给你打定金”,每天都有人这样催促刘庆。
“我现在手上有一张牌照,本来是4 500万元,现在涨到了1.8亿。” 刘庆告诉记者,牌照买卖双方现在都在适应市场的变化。“对于卖方来说,他觉得你买方买不到了,就胡乱涨价。”
刘庆称,网络小贷牌照的价格在上半年是3 000多万元,以今年9月的一次网络小贷牌照交易为例,神州数字全资附属公司新疆九域仅以3 500万元就取得马鞍山安信小贷100%股权,从而取得小贷牌照。到了现在,刘庆经手的网络小贷牌照价格大多数在4 000万元以上,好几张都报价在4 200~4 500万元的区间。
记者了解到,今年11月2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贷公司的通知》,俗称“互联网小贷牌照禁令”。在该通知下发的第二天,业内就有人发出信息称,拟转让注册于西部地区的一个互联网小贷牌照,“牌照费+中介费全部税后8 000万元”,转让方式是2年内股权代持,2年后股权变更。
只有钱还不行,在牌照转让中,有些地方政府部门常常对买方的企业资质、类型、成立年限、盈利状况及纳税等情况都有较高要求,其繁复程度近似于重新申请一张。“比如,有的地区要求,小贷公司主发起人变更至少须3年,注册资本金在3个亿以上。金融办对买方资质要求很高,不予通过的概率很大。”刘庆说。
另一位牌照中介告诉记者,尽管网络小贷牌照报价短期内在升高,但目前仍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市场被冰封了,买卖双方都不太敢出手,因为部分买家担忧,一旦监管继续加码,牌照随时可能会变成一张废纸。可以说,没牌照必死,但有牌照也不是就拿到了免死金牌,监管可以发牌照,也可以没收。”
某互联网金融公司刚拿到网络小贷牌照,其副总裁颇有感触地对记者表示,”持有牌照的成本也不低,比如必须要有业务量和活跃度,所以牌照也得烧钱养着,监管部门很讨厌公司拿着牌照什么都不做就拿去转卖。“
刘庆认为,未来待牌照整顿结束、一切规则明晰之后,牌照的流通仍将不可避免。甚至,那个时候业内公司或许不需要获得一张牌照,而仅通过通道、挂靠、交叉持股、成为子公司等方式就可以间接获得牌照的使用权。
行业坏账率大幅攀升
近年來,随着现金贷平台数量的快速增长和现金贷用户规模的急速膨胀,滋生出了大量危险的共债人群。在监管暴风下,他们成为了行业崩盘的定时炸弹。
点融网CEO郭宇航曾表示,每天超过5万人成为现金贷的新借款人。一份第三方数据则显示,今年8月、9月,现金贷的月度新增借款人超过400万元。
而这庞大的借款人群体中,共债人群占比惊人。“在两个以上现金贷平台借过钱的人估计占整个市场的60%,甚至是80%,借过3~5家的也不低于30%。而这些人的逾期和制造坏账的风险是普通用户的3到4倍。”一位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员工告诉记者。
“现金贷现在看起来很赚钱,但金融业务的风险是滞后的,如果后期的坏账率突然抬升,赚的钱在那时候都要吐出来。”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道。
事实上,坏账爆发的苗头已经出现。自11月21日网络小贷牌照禁令发布以来,多家现金贷平台的坏账率开始抬头。一家从事风控工作的人士向记者表示,他服务的现金贷平台11月27日至12月3日一周的逾期率突然上升,远超平日正常水平,到期账款多数都发生了逾期。
尤其是当大型现金贷平台开始收量时,位于食物链下层的小型平台以及后期新进入的平台首次逾期率将急剧增高。据网贷之家统计,大部分草根现金贷公司的首次逾期率此前维持在20%到30%之间,现在却高达60%。
此外,高逾期的背后,是因为有一些多头借贷的用户,真的还不起钱了。原本,用户在一个平台把欠款还上后,马上就能申请出一笔新的贷款,但最近,收量的平台“套路”了不少用户——钱还回去,就不再放新贷款。于是,不少靠着借新还旧维持自己现金流的借款用户傻眼了。
“被一两个平台收紧之后,很多用户的现金流断了,干脆剩下的平台都不还了。” 周易新告诉记者,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债务危机就会立即爆发,并且像“多米诺骨牌”一样逐渐传递至整个行业。“哪怕是有牌照、经营健康的公司,也难免受到牵连。于是,几乎所有平台都加大了催收力度,哪怕还款率已经达标。” 更令很多现金贷平台苦不堪言的是,一些用户开始明目张胆地不还钱。某现金贷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客服接到的电话中,有借款用户主动打来表示“还不上款”,还有用户以“你们是高利贷”为理由拒绝还钱,甚至有人表示要向“有关部门”举报。
某现金贷平台CEO梁冰感叹道,10多天,他还计划着把能收的账收回来就不玩了,然而《通知》的下达,让这家没有牌照且靠高息维持运转的平台更加紧迫起来。“12月1日当晚,我们的催收人员通宵未眠,打爆了借款人的电话。”梁冰透露。
如今,借款人赖账攻略在网络疯传。例如,有人在朋友圈称,“以下这些贷款平台,如果你有,暂时可以先不还款!因为他们已经被查封了……”在一些论坛,也有不少人咨询哪些平台上征信(逾期会被央行记录),哪些不上。有网友称,只打算还上征信的,其他的随他去打爆通讯录催收,不上征信的就不准备还了。
降息等或导致全面溃败
坏账可以拖垮一个平台,降息也可以。整个11月,在监管风声密集散布出来的时间里,36%的红线几乎要成为行业共识。一部分具备一定获客和风控能力且利润丰厚的大型现金贷平台率先开始了降息的未雨绸缪。
11月26日,处在现金贷第一梯队的掌众金服对外宣布,其产品的综合息费均已经降至年化36%以下,而此前的年利率,则是超过100%。平台内部人士称,“我们3个月以前就已开始做息费调整了,26日是所有的技术测试完成,正式做产品切换。”
趣店则做得更为极致。在最近一次公告中,趣店称自11月30日开始,通过支付宝消费界面完成的所有交易最高年利率均不会超过24%。业内人士认为,趣店的举动与支付宝的强硬态度有着直接关系,后者表示在其APP界面上的信贷服务年利率必须调整至24%以下,否则下架。
降息让不少人彻底看衰了现金贷行业。“高利贷不用高利息,还怎么玩得下去?” 某美元基金投资人很坦白地对记者说。
一家大型现金贷平台的CEO也向记者表达了相似的意思,“小额短期借款,应该要有单独的监管定义,不能粗暴地对利率一刀切,那是不科學的。”
然而,监管层对于行业内要求“区别对待”现金贷利率的呼声并不买账。在12月1日的《通知》中,36%的法律红线赫然纸上。
”除非自己有场景能获客,或者有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否则这个利率没法做小额短期的现金贷业务。“某独角兽互金公司副总裁崔宇对记者表示,可以说,仅这一条红线就可以给大量草莽现金贷平台判下死刑。
而对于这个由高利息和迅速增长的规模支撑起高利润的行业来说,更加釜底抽薪的事情在近期发生了——资金端全面抽贷,撤出现金贷行业。这意味着现金贷依靠源源不断的资金供给实现高速增长的时代要终结了。
11月中旬,据某城商行的一位高管对外透露,当时监管层已经通过窗口指导的方式,开始限制银行向现金贷提供资金;另外,行至年底,银行的贷款额度也基本都消耗完毕。所以,他们不会再向现金贷平台投入新增资金,最多是把存量消化完。
其实,早在几个月前,银行就开始陆续减少与现金贷公司的合作,只有一些资质很好的大型平台才能拿到银行和信托低成本的钱,哪怕是第二梯队,也越来越难以撬动银行的资金大门。
与此同时,承载着大量散户理财资金的P2P行业也打起了退堂鼓。近期以来,很多P2P平台都在担心监管的最终落地会给市场带来巨大震动,导致风险集中爆发,从而引发理财用户挤兑,开始减少现金贷资金投放。
更糟糕的是,《通知》明确,禁止现金贷平台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P2P渠道进行融资,也禁止银行与无牌照的公司进行联合放贷。这意味着,哪怕资金端没有主动撤出,现金贷公司也必须掐断上述所有的资金来源了。
牌照制约、坏账抬头、利息下调、资金清退,摆在现金贷公司面前的每一条路似乎都被堵死了。呈现在行业面前的,是一场可被预期的全面溃败,幸存者只可能是那些持续在获客、风控上精细化运营,有着丰厚的收入和利润的大型现金贷公司。“如果没有利润的积累,现金贷平台很难扛住这次监管巨震带来的冲击。当洗牌结束,大量竞争者退场,所剩无几的现金贷公司预计将会重新瓜分这个市场。”周易新称。
牌照市场暗流涌动
每一次强监管的降临,都会唤醒“牌照”这把悬在所有金融企业头顶的“尚方宝剑”,现金贷也难逃这番命运——没有牌照,便意味着领到一张死刑通知书。牌照管制和供需的极大不平衡必然会带来一个繁荣的地下黑市。
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吴震近期透露,目前从事现金贷业务的平台约有2 693家,在这数以千计的现金贷公司中,只有极少数公司通过互联网小贷牌照开展现金贷业务,大多数开展现金贷业务的公司都处于无牌照的裸奔状态。
据网贷之家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共批准了213家网络小贷牌照。其中,17家P2P公司共获取了20张网络小贷牌照,30家消费贷款公司共持有35张网络小贷牌照。“统计出的持牌P2P、消费贷款公司还不到50家,是因为一些持有网络小贷牌照的公司主营业务并不是金融,难以进入公众视野。”常年浸泡在行业里的借款中介周易新告诉记者,现在的200多张网络小贷牌照里,大概有一半的公司在做现金贷。也就是说,当前持牌经营现金贷业务的机构一共100多家,超过2 500家现金贷平台都可能因没有牌照而跟这个行业彻底再见。
为了获得生存的机会,这些现金贷公司必须抢到牌照。对此,牌照中介刘庆能感觉到,市场上部分买家明显着急了,“赶紧签,赶紧签,我赶紧给你打定金”,每天都有人这样催促刘庆。
“我现在手上有一张牌照,本来是4 500万元,现在涨到了1.8亿。” 刘庆告诉记者,牌照买卖双方现在都在适应市场的变化。“对于卖方来说,他觉得你买方买不到了,就胡乱涨价。”
刘庆称,网络小贷牌照的价格在上半年是3 000多万元,以今年9月的一次网络小贷牌照交易为例,神州数字全资附属公司新疆九域仅以3 500万元就取得马鞍山安信小贷100%股权,从而取得小贷牌照。到了现在,刘庆经手的网络小贷牌照价格大多数在4 000万元以上,好几张都报价在4 200~4 500万元的区间。
记者了解到,今年11月2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关于立即暂停批设网络小贷公司的通知》,俗称“互联网小贷牌照禁令”。在该通知下发的第二天,业内就有人发出信息称,拟转让注册于西部地区的一个互联网小贷牌照,“牌照费+中介费全部税后8 000万元”,转让方式是2年内股权代持,2年后股权变更。
只有钱还不行,在牌照转让中,有些地方政府部门常常对买方的企业资质、类型、成立年限、盈利状况及纳税等情况都有较高要求,其繁复程度近似于重新申请一张。“比如,有的地区要求,小贷公司主发起人变更至少须3年,注册资本金在3个亿以上。金融办对买方资质要求很高,不予通过的概率很大。”刘庆说。
另一位牌照中介告诉记者,尽管网络小贷牌照报价短期内在升高,但目前仍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市场被冰封了,买卖双方都不太敢出手,因为部分买家担忧,一旦监管继续加码,牌照随时可能会变成一张废纸。可以说,没牌照必死,但有牌照也不是就拿到了免死金牌,监管可以发牌照,也可以没收。”
某互联网金融公司刚拿到网络小贷牌照,其副总裁颇有感触地对记者表示,”持有牌照的成本也不低,比如必须要有业务量和活跃度,所以牌照也得烧钱养着,监管部门很讨厌公司拿着牌照什么都不做就拿去转卖。“
刘庆认为,未来待牌照整顿结束、一切规则明晰之后,牌照的流通仍将不可避免。甚至,那个时候业内公司或许不需要获得一张牌照,而仅通过通道、挂靠、交叉持股、成为子公司等方式就可以间接获得牌照的使用权。
行业坏账率大幅攀升
近年來,随着现金贷平台数量的快速增长和现金贷用户规模的急速膨胀,滋生出了大量危险的共债人群。在监管暴风下,他们成为了行业崩盘的定时炸弹。
点融网CEO郭宇航曾表示,每天超过5万人成为现金贷的新借款人。一份第三方数据则显示,今年8月、9月,现金贷的月度新增借款人超过400万元。
而这庞大的借款人群体中,共债人群占比惊人。“在两个以上现金贷平台借过钱的人估计占整个市场的60%,甚至是80%,借过3~5家的也不低于30%。而这些人的逾期和制造坏账的风险是普通用户的3到4倍。”一位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员工告诉记者。
“现金贷现在看起来很赚钱,但金融业务的风险是滞后的,如果后期的坏账率突然抬升,赚的钱在那时候都要吐出来。”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道。
事实上,坏账爆发的苗头已经出现。自11月21日网络小贷牌照禁令发布以来,多家现金贷平台的坏账率开始抬头。一家从事风控工作的人士向记者表示,他服务的现金贷平台11月27日至12月3日一周的逾期率突然上升,远超平日正常水平,到期账款多数都发生了逾期。
尤其是当大型现金贷平台开始收量时,位于食物链下层的小型平台以及后期新进入的平台首次逾期率将急剧增高。据网贷之家统计,大部分草根现金贷公司的首次逾期率此前维持在20%到30%之间,现在却高达60%。
此外,高逾期的背后,是因为有一些多头借贷的用户,真的还不起钱了。原本,用户在一个平台把欠款还上后,马上就能申请出一笔新的贷款,但最近,收量的平台“套路”了不少用户——钱还回去,就不再放新贷款。于是,不少靠着借新还旧维持自己现金流的借款用户傻眼了。
“被一两个平台收紧之后,很多用户的现金流断了,干脆剩下的平台都不还了。” 周易新告诉记者,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债务危机就会立即爆发,并且像“多米诺骨牌”一样逐渐传递至整个行业。“哪怕是有牌照、经营健康的公司,也难免受到牵连。于是,几乎所有平台都加大了催收力度,哪怕还款率已经达标。” 更令很多现金贷平台苦不堪言的是,一些用户开始明目张胆地不还钱。某现金贷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客服接到的电话中,有借款用户主动打来表示“还不上款”,还有用户以“你们是高利贷”为理由拒绝还钱,甚至有人表示要向“有关部门”举报。
某现金贷平台CEO梁冰感叹道,10多天,他还计划着把能收的账收回来就不玩了,然而《通知》的下达,让这家没有牌照且靠高息维持运转的平台更加紧迫起来。“12月1日当晚,我们的催收人员通宵未眠,打爆了借款人的电话。”梁冰透露。
如今,借款人赖账攻略在网络疯传。例如,有人在朋友圈称,“以下这些贷款平台,如果你有,暂时可以先不还款!因为他们已经被查封了……”在一些论坛,也有不少人咨询哪些平台上征信(逾期会被央行记录),哪些不上。有网友称,只打算还上征信的,其他的随他去打爆通讯录催收,不上征信的就不准备还了。
降息等或导致全面溃败
坏账可以拖垮一个平台,降息也可以。整个11月,在监管风声密集散布出来的时间里,36%的红线几乎要成为行业共识。一部分具备一定获客和风控能力且利润丰厚的大型现金贷平台率先开始了降息的未雨绸缪。
11月26日,处在现金贷第一梯队的掌众金服对外宣布,其产品的综合息费均已经降至年化36%以下,而此前的年利率,则是超过100%。平台内部人士称,“我们3个月以前就已开始做息费调整了,26日是所有的技术测试完成,正式做产品切换。”
趣店则做得更为极致。在最近一次公告中,趣店称自11月30日开始,通过支付宝消费界面完成的所有交易最高年利率均不会超过24%。业内人士认为,趣店的举动与支付宝的强硬态度有着直接关系,后者表示在其APP界面上的信贷服务年利率必须调整至24%以下,否则下架。
降息让不少人彻底看衰了现金贷行业。“高利贷不用高利息,还怎么玩得下去?” 某美元基金投资人很坦白地对记者说。
一家大型现金贷平台的CEO也向记者表达了相似的意思,“小额短期借款,应该要有单独的监管定义,不能粗暴地对利率一刀切,那是不科學的。”
然而,监管层对于行业内要求“区别对待”现金贷利率的呼声并不买账。在12月1日的《通知》中,36%的法律红线赫然纸上。
”除非自己有场景能获客,或者有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否则这个利率没法做小额短期的现金贷业务。“某独角兽互金公司副总裁崔宇对记者表示,可以说,仅这一条红线就可以给大量草莽现金贷平台判下死刑。
而对于这个由高利息和迅速增长的规模支撑起高利润的行业来说,更加釜底抽薪的事情在近期发生了——资金端全面抽贷,撤出现金贷行业。这意味着现金贷依靠源源不断的资金供给实现高速增长的时代要终结了。
11月中旬,据某城商行的一位高管对外透露,当时监管层已经通过窗口指导的方式,开始限制银行向现金贷提供资金;另外,行至年底,银行的贷款额度也基本都消耗完毕。所以,他们不会再向现金贷平台投入新增资金,最多是把存量消化完。
其实,早在几个月前,银行就开始陆续减少与现金贷公司的合作,只有一些资质很好的大型平台才能拿到银行和信托低成本的钱,哪怕是第二梯队,也越来越难以撬动银行的资金大门。
与此同时,承载着大量散户理财资金的P2P行业也打起了退堂鼓。近期以来,很多P2P平台都在担心监管的最终落地会给市场带来巨大震动,导致风险集中爆发,从而引发理财用户挤兑,开始减少现金贷资金投放。
更糟糕的是,《通知》明确,禁止现金贷平台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P2P渠道进行融资,也禁止银行与无牌照的公司进行联合放贷。这意味着,哪怕资金端没有主动撤出,现金贷公司也必须掐断上述所有的资金来源了。
牌照制约、坏账抬头、利息下调、资金清退,摆在现金贷公司面前的每一条路似乎都被堵死了。呈现在行业面前的,是一场可被预期的全面溃败,幸存者只可能是那些持续在获客、风控上精细化运营,有着丰厚的收入和利润的大型现金贷公司。“如果没有利润的积累,现金贷平台很难扛住这次监管巨震带来的冲击。当洗牌结束,大量竞争者退场,所剩无几的现金贷公司预计将会重新瓜分这个市场。”周易新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