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原油储罐机械清洗的原理。并结合在我公司曙光输油泵站9#罐机械清洗的实际实施情况与传统的人工清罐相比较。
关键词:原油储罐,机械清洗
中图分类号:TG155文献标识码: A
原油储罐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检修及动火维修等施工作业前,需要首先将罐内的原油及油污清除干净。以往采用人工清罐的方式,即由施工人員进入罐内手工进行清理。罐内作业环境恶劣,存在中毒、爆炸等重大安全隐患;并严重损坏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同时大量的清於工作及废弃的於渣,易造成罐区和周边地区环境污染;人工清罐的施工周期也较长,影响油库的储存调节能力;人工清罐大量的罐底油进不了油田储运系统,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针对人工清罐的诸多弊端,我们探索寻求解决方法,于今年与大庆油田储运销售分公司合作,率先引进机械清罐技术,并在曙光输油泵站9#罐(20000M3)进行了机械清洗作业施工。
一、 原油储罐机械清洗技术的工作原理
原油储罐机械清洗技术是通过储油罐机械清洗系统(临时敷设的管道将机械清洗设备与清洗油罐、清洗油供给油罐及原油回收油罐连接在一起)将被清洗油罐底部具有流动性的原油移送至回收油罐中,然后用供给储罐中的原油经加温、加压后通过用设置在清洗油罐单盘上的清洗机搅拌,喷射清洗热油击碎溶解淤渣,溶解被清洗油罐中的剩余凝固油,经过滤器过滤后移送至回收油罐中,最后再用加温后清水对储罐内各部位进行循环清洗,最终清除罐内所有油污,以达到罐内检修及动火条件。
二、原油储罐机械清洗技术施工作业主要步骤
1、设备安装
按照临时敷设管道图进行设备及管道的安装,进行系统整体试压操作,达到无泄漏密闭状态,同时安装电气系统,氧气及可燃气体检测系统。
2、油移送
通过系统的移送模块将被清洗油罐中有流动性的原油移送到回收油罐中,以便进行清洗作业。
3、油搅拌
由系统的清洗模块将供给油罐中的原油经加温、加压后通过清洗机对被清洗储罐内部较难溶解的凝固油进行击碎、溶解,使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后。
4、同种油清洗
由清洗系统的清洗模块将供给油罐中的原油经加温、加压后通过清洗机对被清洗储罐内部各部分的凝固油进行溶解,使其分散、具有流动性,再通过移送模块过滤后移送到回收油罐中。
5、温水清洗
由系统的清洗模块对预先加入到油水分离槽中的清水进行加温加压后,通过清洗机清洗储罐内部各部位,再利用油水分离槽分离温水清洗循环过程中的油水混合物,分离出来的原油由回收泵送至回收油罐,分离出来的清水继续进行温水清洗循环作业,直至达到清洗标准要求。
6、 安全措施
在上述施工作业过程中,为防止罐内产生爆炸环境,始终向被清洗油罐内注入惰性气体,并且投用氧气及可燃气体检测仪,以保证可燃气体浓度合格,氧气浓度控制在8VOL%以下的惰性环境。
三、机械清罐的技术指标
1、清洗过的储油罐经可燃气体检测,罐内无可燃气体,达到工业安全动火条件。
2、油罐内表面均露出罐体本色。
3、实现储罐全过程密闭清洗,人员不接触油气环境,原油无泄露、环境无污染。
4、原油回收率可达到98%。
四、原油储罐机械清洗技术与人工清罐的对比。
以本次曙光泵站9#罐机械清洗为例机械清罐与人工清罐相比,具有以下显着的优点:
第一,机械清罐施工作业期短,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本次机械清洗仅用24天,而通常采用人工清洗相同储油罐,周期至少要1个半月以上。
第二,机械清罐比人工清罐具有更高的安全保障。首先本次机械清罐施工过程中,机械清洗系统配有惰性气体发生器和氧气及可燃气体检测,可随时监测罐内情况,确保罐内氧气浓度始终低于8VOL%;其次由于机械清罐清洗流程无需人员进入罐内作业,整个清洗过程都是在密闭的环境下进行,避免了人员因进入罐内清洗所面临的缺氧、中毒等人身安全危险因素和因人为疏忽,而发生的爆炸和火灾等事故。同时施工人员不接触油气环境,更加符合安全和健康的要求,而采用人工清罐施工人员必须进入罐内进行收油及擦洗等作业,罐内作业环境恶劣,存在中毒、缺氧、爆炸、高空作业等重大安全隐患。
第三,机械清罐采用密闭清洗,最后仅有少量残渣淤泥装袋,不污染环境,同时机械清洗过程不向外排放任何污油,在清洗过程中,将污油经清洗系统的油水分离槽分离后,把分离出的油进行回收;在油移送过程中,被清洗储油罐中的可回收原油全部通过管道移送到其它储油罐,进入油库储运系统。整个工艺流程都是在密闭的环境下进行,绝对不会对罐外、罐区造成环境污染;由于不再存在罐底油外运,可以彻底杜绝油品流失。而人工清罐,需要处理大量的残油及淤查,易造成站区环境污染的事故隐患。
第四,经济效益显着,机械清罐罐底原油的回收率达到98%以上,而以往人工清同样容积的储罐,大约有150吨罐底油及淤渣进不了油田储运系统,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第五,清洗效果好,达到工业安全动火条件。机械清洗后,可使罐内金属表面原油得到彻底清除,动火作业不会有油气挥发,曙光9#罐清洗结束后,经气体取样检测,H2S和可燃气体浓度均为0。而人工清罐清洗后,因焊接等作业加热后,二次挥发出可燃气体,易发生火灾、爆炸等风险。
关键词:原油储罐,机械清洗
中图分类号:TG155文献标识码: A
原油储罐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检修及动火维修等施工作业前,需要首先将罐内的原油及油污清除干净。以往采用人工清罐的方式,即由施工人員进入罐内手工进行清理。罐内作业环境恶劣,存在中毒、爆炸等重大安全隐患;并严重损坏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同时大量的清於工作及废弃的於渣,易造成罐区和周边地区环境污染;人工清罐的施工周期也较长,影响油库的储存调节能力;人工清罐大量的罐底油进不了油田储运系统,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针对人工清罐的诸多弊端,我们探索寻求解决方法,于今年与大庆油田储运销售分公司合作,率先引进机械清罐技术,并在曙光输油泵站9#罐(20000M3)进行了机械清洗作业施工。
一、 原油储罐机械清洗技术的工作原理
原油储罐机械清洗技术是通过储油罐机械清洗系统(临时敷设的管道将机械清洗设备与清洗油罐、清洗油供给油罐及原油回收油罐连接在一起)将被清洗油罐底部具有流动性的原油移送至回收油罐中,然后用供给储罐中的原油经加温、加压后通过用设置在清洗油罐单盘上的清洗机搅拌,喷射清洗热油击碎溶解淤渣,溶解被清洗油罐中的剩余凝固油,经过滤器过滤后移送至回收油罐中,最后再用加温后清水对储罐内各部位进行循环清洗,最终清除罐内所有油污,以达到罐内检修及动火条件。
二、原油储罐机械清洗技术施工作业主要步骤
1、设备安装
按照临时敷设管道图进行设备及管道的安装,进行系统整体试压操作,达到无泄漏密闭状态,同时安装电气系统,氧气及可燃气体检测系统。
2、油移送
通过系统的移送模块将被清洗油罐中有流动性的原油移送到回收油罐中,以便进行清洗作业。
3、油搅拌
由系统的清洗模块将供给油罐中的原油经加温、加压后通过清洗机对被清洗储罐内部较难溶解的凝固油进行击碎、溶解,使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后。
4、同种油清洗
由清洗系统的清洗模块将供给油罐中的原油经加温、加压后通过清洗机对被清洗储罐内部各部分的凝固油进行溶解,使其分散、具有流动性,再通过移送模块过滤后移送到回收油罐中。
5、温水清洗
由系统的清洗模块对预先加入到油水分离槽中的清水进行加温加压后,通过清洗机清洗储罐内部各部位,再利用油水分离槽分离温水清洗循环过程中的油水混合物,分离出来的原油由回收泵送至回收油罐,分离出来的清水继续进行温水清洗循环作业,直至达到清洗标准要求。
6、 安全措施
在上述施工作业过程中,为防止罐内产生爆炸环境,始终向被清洗油罐内注入惰性气体,并且投用氧气及可燃气体检测仪,以保证可燃气体浓度合格,氧气浓度控制在8VOL%以下的惰性环境。
三、机械清罐的技术指标
1、清洗过的储油罐经可燃气体检测,罐内无可燃气体,达到工业安全动火条件。
2、油罐内表面均露出罐体本色。
3、实现储罐全过程密闭清洗,人员不接触油气环境,原油无泄露、环境无污染。
4、原油回收率可达到98%。
四、原油储罐机械清洗技术与人工清罐的对比。
以本次曙光泵站9#罐机械清洗为例机械清罐与人工清罐相比,具有以下显着的优点:
第一,机械清罐施工作业期短,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本次机械清洗仅用24天,而通常采用人工清洗相同储油罐,周期至少要1个半月以上。
第二,机械清罐比人工清罐具有更高的安全保障。首先本次机械清罐施工过程中,机械清洗系统配有惰性气体发生器和氧气及可燃气体检测,可随时监测罐内情况,确保罐内氧气浓度始终低于8VOL%;其次由于机械清罐清洗流程无需人员进入罐内作业,整个清洗过程都是在密闭的环境下进行,避免了人员因进入罐内清洗所面临的缺氧、中毒等人身安全危险因素和因人为疏忽,而发生的爆炸和火灾等事故。同时施工人员不接触油气环境,更加符合安全和健康的要求,而采用人工清罐施工人员必须进入罐内进行收油及擦洗等作业,罐内作业环境恶劣,存在中毒、缺氧、爆炸、高空作业等重大安全隐患。
第三,机械清罐采用密闭清洗,最后仅有少量残渣淤泥装袋,不污染环境,同时机械清洗过程不向外排放任何污油,在清洗过程中,将污油经清洗系统的油水分离槽分离后,把分离出的油进行回收;在油移送过程中,被清洗储油罐中的可回收原油全部通过管道移送到其它储油罐,进入油库储运系统。整个工艺流程都是在密闭的环境下进行,绝对不会对罐外、罐区造成环境污染;由于不再存在罐底油外运,可以彻底杜绝油品流失。而人工清罐,需要处理大量的残油及淤查,易造成站区环境污染的事故隐患。
第四,经济效益显着,机械清罐罐底原油的回收率达到98%以上,而以往人工清同样容积的储罐,大约有150吨罐底油及淤渣进不了油田储运系统,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第五,清洗效果好,达到工业安全动火条件。机械清洗后,可使罐内金属表面原油得到彻底清除,动火作业不会有油气挥发,曙光9#罐清洗结束后,经气体取样检测,H2S和可燃气体浓度均为0。而人工清罐清洗后,因焊接等作业加热后,二次挥发出可燃气体,易发生火灾、爆炸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