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内部沟通具有日益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有利于煤炭企业文化氛围的形成;有利于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强大的凝聚力;有利于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调动员工参与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
[关键词]:沟通与协调 企业文化 凝聚力 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U116.1 文献标识码:U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10- 0127–01
煤炭企业大多以传统的粗放式管理运行,但任何一种管理离不开沟通,沟通渗透到管理的各个方面,要激发工作热情,并使管理卓越成效,离开了沟通别无他途。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正是这种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却又常常被人们忽视。没有沟通,就没有成功的企业。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管理,既可以使管理层工作更加轻松,也可以使普通员工大幅度提高工作绩效,同时还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企业内部良好的沟通文化可以使所有员工真实地感受到沟通的快乐和绩效,有效的沟通能为企业提供工作的方向、了解内部成员的需要、了解管理效能的高低。它不仅仅是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信息交流,企业内部沟通与企业经营的成败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在经营管理和日常事务中,由于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常常会遇到一些磨擦、矛盾、冲突、误解。这将影响到企业的气氛、员工的士气、组织的效率,使企业难以形成凝聚力。有团队、有管理,就必然需要沟通,唯有沟通才能减轻磨擦、化解矛盾、消除误解、避免冲突,发挥团队和管理的最佳效能。
1 部门关系的沟通与协调
在煤炭企业里,往往设有若干职能部门,但在以经营业绩为评价指标的体系中,各部门很容易从部门自身利益出发,这样,很难避免企业内部矛盾。“沟通的目的是让接收者理解发送者所要传递的信息。”如果仅理解为知道、了解,那么沟通充其量为传达,起到的是传播的作用,则沟通无效。有效沟通,更加看重的是沟通的全过程及接收者的认同。对于沟通的途径和目标来说准绳是相同的,然而对于每个不同的领导者,沟通不仅仅是技巧,还是艺术,真正的有效沟通建立在对要素的把握,最起码的一点基于用心沟通,从员工的角度思考、给员工受尊重的感受。只有有效沟通才能决定企业管理是否有效,以及能否实现企业战略目标。那么如何增进部门沟通呢?
1.1首先,企业中任何部门和个人应达成共识,以煤炭销售市场为导向。
1.2必须强化各部门的“团体意识”,即要有全局意识,将企业的经营目标与部门目标联系起来,同时兼顾其它相关部门的利益。
1.3召开沟通研讨会,对相关部门的工作目标、作风和问题加强理解和尊重。
1.4通过企业办公网络交流企业内部信息,促进横向与纵向信息沟通。
1.5积极开展各种团体的文化交流活动。
2 人员关系的沟通与协调
在粗放式管理的煤炭企业,上下级之间是往往是执行与被执行的关系,但如果协调好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增进彼此的信任与理解,就可以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沟通是双方面的事情,如果任何一方积极主动,而另一方消极应对,那么沟通也是不会成功的。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管理,一定不要忽视沟通的双向性。只有大家都真诚的沟通,双方密切配合,那么我们的企业才可能发展得更好更快!沟通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给"与"受"的过程,信息传递不是单方面也是双方的事情,因此,沟通双方的诚意和相互信任至关重要。在组织沟通中,对来源不同的同一信息时,员工最可能相信他们认为最值得信任的那个来源的信息。上下级之间的猜疑只会增加抵触情绪,减少坦率交谈的机会,也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员工尤其应该注重与主管领导的沟通。作为员工应该有主动与领导沟通的精神,应该积极与管理者沟通,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这样,可以弥补主管因为工作繁忙和没有具体参与执行工作而忽视的沟通。作为管理者,应该要有主动与部属沟通的胸怀,一方面管理者要善于向更上一級沟通,另一方面管理者还必须重视与部属沟通。许多管理者喜欢高高在上,缺乏主动与部属沟通的意识,凡事喜欢下命令,忽视沟通管理。对于管理者说,“挑毛病”尽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着独特的作用,但是必须讲求方式方法,切不可走极端,“鸡蛋里挑骨头”,无事找事就会适得其反,挑毛病必须实事求是,在责备的过程中要告知员工改进的方法及奋斗的目标,在“鞭打快牛”的过程中又不致挫伤人才开拓进取的锐气。领导者要充分认识到企业内部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并把这种思想付诸行动。
3 打破等级制度,树立全员沟通理念
如果煤炭企业不重视沟通管理,大家都消极地对待沟通,忽视沟通文化的话,那么企业长期下去就会导致形成一种无所谓企业文化。员工对什么都无所谓,既不找领导,也不去消除心中的愤恨;管理者也对什么都无所谓,不去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大家共同造就了企业内部的“无所谓文化”的企业文化。在无所谓文化中,员工更注重行动而不是结果,管理者更注重布置任务而不是发现解决问题。要打破无所谓文化,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提高所有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就应该在管理者与部属之间建立适当的沟通平衡点。这时需要沟通疏导,属于思想观念和工作态度的,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和帮助引导;属于人际关系问题的,要巧妙地去协调,化解矛盾;属于能力问题的,要采取组织措施,尽量不小才大用或大才小用。企业要搞好内部沟通,首先要通过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打破等级制度,树立全员沟通理念,创造人人能沟通、时时能沟通、事事能沟通的良好氛围。其次,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领导人、部门主管要带头沟通,有民主作风,定期开展接待日、开展座谈会、开展企业形势通报会、开展娱乐活动。尽可能与下属员工多联系,多谈心,增进了解和信任,通过双向交流和信息互动反馈,使内部沟通渠道畅通无阻。也可以通过内部刊物、内部网络系统等形式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做到信息收集制度化,信息内容系统化,信息传递规范化,信息处理网络化。上情下传、下情上达、左右辐射的信息载体作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和价值理念等软约束力对员工的规范作用已经超越了过去过分信赖的权力、等级、制度等硬约束力。企业领导人、部门主管要与时俱进地树立以人为本、让员工自主管理的理念,对下属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工作方向和团队目标上,让他们在企业统一价值理念和整体目标的前提下,放开手脚自主地开展工作,以激励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锻炼他们独立办事能力,充分发掘自身潜能。
4 营造沟通环境,加强沟通危机防范
管理者通过自己的言行认可了沟通,这种观念会逐渐渗透到组织的各个环节中去,必须真正地认识到与员工进行沟通对实现组织目标十分重要,要领导企业建设良好的沟通文化,营造健康的沟通环境。如果管理者和部属没有沟通意识,就必须创造一种环境,让他们产生沟通愿望,而不能让他们麻木不仁,不能让他们事事都感觉无所谓。现代化的煤炭企业管理,从上到下都应该重视沟通管理,拥有良好的沟通文化,主动进行沟通危机防范。在WTO大潮已经袭来的今天,煤炭企业要抓住当前经济发展的有力时机,实施现代经营管理,深深感受到沟通管理的危机感,同时,具备真正抓好沟通管理的勇气。企业内没有沟通,就没有成功,也就没有企业的发展。
5 结论
“企业即人”,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事务都需要人去调研、决策、执行、反馈。随着人本经济和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的深入,内部沟通具有日益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有利于企业文化氛围的形成;有利于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有利于员工共识的实现,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强大的凝聚力;有利于满足员工的心理需要,实现自主管理和人本管理;有利于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调动员工参与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有利于保持企业文化网络畅通和信息资源共享;有利于建立沟通、学习、交流、协作的奋进平台,打造成一支学习型员工队伍。
[关键词]:沟通与协调 企业文化 凝聚力 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U116.1 文献标识码:U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10- 0127–01
煤炭企业大多以传统的粗放式管理运行,但任何一种管理离不开沟通,沟通渗透到管理的各个方面,要激发工作热情,并使管理卓越成效,离开了沟通别无他途。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正是这种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却又常常被人们忽视。没有沟通,就没有成功的企业。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管理,既可以使管理层工作更加轻松,也可以使普通员工大幅度提高工作绩效,同时还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企业内部良好的沟通文化可以使所有员工真实地感受到沟通的快乐和绩效,有效的沟通能为企业提供工作的方向、了解内部成员的需要、了解管理效能的高低。它不仅仅是企业内部与外部的信息交流,企业内部沟通与企业经营的成败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在经营管理和日常事务中,由于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常常会遇到一些磨擦、矛盾、冲突、误解。这将影响到企业的气氛、员工的士气、组织的效率,使企业难以形成凝聚力。有团队、有管理,就必然需要沟通,唯有沟通才能减轻磨擦、化解矛盾、消除误解、避免冲突,发挥团队和管理的最佳效能。
1 部门关系的沟通与协调
在煤炭企业里,往往设有若干职能部门,但在以经营业绩为评价指标的体系中,各部门很容易从部门自身利益出发,这样,很难避免企业内部矛盾。“沟通的目的是让接收者理解发送者所要传递的信息。”如果仅理解为知道、了解,那么沟通充其量为传达,起到的是传播的作用,则沟通无效。有效沟通,更加看重的是沟通的全过程及接收者的认同。对于沟通的途径和目标来说准绳是相同的,然而对于每个不同的领导者,沟通不仅仅是技巧,还是艺术,真正的有效沟通建立在对要素的把握,最起码的一点基于用心沟通,从员工的角度思考、给员工受尊重的感受。只有有效沟通才能决定企业管理是否有效,以及能否实现企业战略目标。那么如何增进部门沟通呢?
1.1首先,企业中任何部门和个人应达成共识,以煤炭销售市场为导向。
1.2必须强化各部门的“团体意识”,即要有全局意识,将企业的经营目标与部门目标联系起来,同时兼顾其它相关部门的利益。
1.3召开沟通研讨会,对相关部门的工作目标、作风和问题加强理解和尊重。
1.4通过企业办公网络交流企业内部信息,促进横向与纵向信息沟通。
1.5积极开展各种团体的文化交流活动。
2 人员关系的沟通与协调
在粗放式管理的煤炭企业,上下级之间是往往是执行与被执行的关系,但如果协调好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增进彼此的信任与理解,就可以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沟通是双方面的事情,如果任何一方积极主动,而另一方消极应对,那么沟通也是不会成功的。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管理,一定不要忽视沟通的双向性。只有大家都真诚的沟通,双方密切配合,那么我们的企业才可能发展得更好更快!沟通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给"与"受"的过程,信息传递不是单方面也是双方的事情,因此,沟通双方的诚意和相互信任至关重要。在组织沟通中,对来源不同的同一信息时,员工最可能相信他们认为最值得信任的那个来源的信息。上下级之间的猜疑只会增加抵触情绪,减少坦率交谈的机会,也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员工尤其应该注重与主管领导的沟通。作为员工应该有主动与领导沟通的精神,应该积极与管理者沟通,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这样,可以弥补主管因为工作繁忙和没有具体参与执行工作而忽视的沟通。作为管理者,应该要有主动与部属沟通的胸怀,一方面管理者要善于向更上一級沟通,另一方面管理者还必须重视与部属沟通。许多管理者喜欢高高在上,缺乏主动与部属沟通的意识,凡事喜欢下命令,忽视沟通管理。对于管理者说,“挑毛病”尽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着独特的作用,但是必须讲求方式方法,切不可走极端,“鸡蛋里挑骨头”,无事找事就会适得其反,挑毛病必须实事求是,在责备的过程中要告知员工改进的方法及奋斗的目标,在“鞭打快牛”的过程中又不致挫伤人才开拓进取的锐气。领导者要充分认识到企业内部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并把这种思想付诸行动。
3 打破等级制度,树立全员沟通理念
如果煤炭企业不重视沟通管理,大家都消极地对待沟通,忽视沟通文化的话,那么企业长期下去就会导致形成一种无所谓企业文化。员工对什么都无所谓,既不找领导,也不去消除心中的愤恨;管理者也对什么都无所谓,不去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大家共同造就了企业内部的“无所谓文化”的企业文化。在无所谓文化中,员工更注重行动而不是结果,管理者更注重布置任务而不是发现解决问题。要打破无所谓文化,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提高所有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就应该在管理者与部属之间建立适当的沟通平衡点。这时需要沟通疏导,属于思想观念和工作态度的,要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和帮助引导;属于人际关系问题的,要巧妙地去协调,化解矛盾;属于能力问题的,要采取组织措施,尽量不小才大用或大才小用。企业要搞好内部沟通,首先要通过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打破等级制度,树立全员沟通理念,创造人人能沟通、时时能沟通、事事能沟通的良好氛围。其次,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领导人、部门主管要带头沟通,有民主作风,定期开展接待日、开展座谈会、开展企业形势通报会、开展娱乐活动。尽可能与下属员工多联系,多谈心,增进了解和信任,通过双向交流和信息互动反馈,使内部沟通渠道畅通无阻。也可以通过内部刊物、内部网络系统等形式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做到信息收集制度化,信息内容系统化,信息传递规范化,信息处理网络化。上情下传、下情上达、左右辐射的信息载体作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和价值理念等软约束力对员工的规范作用已经超越了过去过分信赖的权力、等级、制度等硬约束力。企业领导人、部门主管要与时俱进地树立以人为本、让员工自主管理的理念,对下属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工作方向和团队目标上,让他们在企业统一价值理念和整体目标的前提下,放开手脚自主地开展工作,以激励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锻炼他们独立办事能力,充分发掘自身潜能。
4 营造沟通环境,加强沟通危机防范
管理者通过自己的言行认可了沟通,这种观念会逐渐渗透到组织的各个环节中去,必须真正地认识到与员工进行沟通对实现组织目标十分重要,要领导企业建设良好的沟通文化,营造健康的沟通环境。如果管理者和部属没有沟通意识,就必须创造一种环境,让他们产生沟通愿望,而不能让他们麻木不仁,不能让他们事事都感觉无所谓。现代化的煤炭企业管理,从上到下都应该重视沟通管理,拥有良好的沟通文化,主动进行沟通危机防范。在WTO大潮已经袭来的今天,煤炭企业要抓住当前经济发展的有力时机,实施现代经营管理,深深感受到沟通管理的危机感,同时,具备真正抓好沟通管理的勇气。企业内没有沟通,就没有成功,也就没有企业的发展。
5 结论
“企业即人”,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事务都需要人去调研、决策、执行、反馈。随着人本经济和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的深入,内部沟通具有日益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有利于企业文化氛围的形成;有利于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有利于员工共识的实现,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强大的凝聚力;有利于满足员工的心理需要,实现自主管理和人本管理;有利于增强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调动员工参与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有利于保持企业文化网络畅通和信息资源共享;有利于建立沟通、学习、交流、协作的奋进平台,打造成一支学习型员工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