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办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模式的非科学化问题,严重制约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基于人本教育哲学,我们把握到问题的关键在于民办高校传统价值观培育模式的非“人”化。问题的真正消解,需要回归教育本质,以人为本,重构民办高校大学生科学价值观培育模式。借助马克思的科学财富观及人的发展理论,重新发现“人”,切实唤醒作为“现实的个人”的学生的生命活力和自我意识,并帮助其树立科学的财富观,实现其谋求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的自主性。
关键词:科学价值观;内涵式发展;现实的个人;科学财富观;自主性
中圖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12-22
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关键点在于培育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的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民办高校大学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比较大的重要群体。较之公办高校的大学生,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复杂化特征更为明显,理想信念功利化现实化更为普遍,急功近利问题严重,一定程度上也更加注重享乐。相对而言,民办高校对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培育面临的问题更多,困难更大。新形势下,要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要求民办高校深刻理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题中之义,更加重视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培育。
一、科学价值观的内涵
要澄清科学价值观的内涵,我们先要理清“价值观”的基本涵义。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以及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它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以及对任一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对人的实践具有导向作用。
所谓科学价值观就是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人和事物所具有的价值,是对其价值进行科学认识、评价、选择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体系。马克思主义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统一,其价值观不仅尊重现实的个人在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而且也在根本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着促进作用。因此,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和评价人和事物所具有的价值是科学价值观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普遍推崇的科学价值观。
二、民办高校现行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模式和特点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的价值观是科学的价值观,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对这一科学价值观的推行,在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却表现出低效和乏力的问题。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人文和思想政治基础相对较弱,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价值观的认可和接纳度更是不容乐观。这需要我们立足民办高校现行的价值观培育模式来把握问题。
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模式与公办高校现行培育模式别无二致,以高校德育工作为基本载体,主要以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等为基本内容。这一模式脱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历数十年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受到市场经济的洗礼,但高校大学生传统德育模式高度体现国家、社会、集体意志的根本理念并没有彻底改观。
(1)政治教育占比最大,主要进行马列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革命史、法制等的宣传、教育。
首先,在高校公共必修课中,马列部(思想政治部)的课程学时占比一般都比较大。其次,每一所高校都有一支以党委书记为首的专职的德育队伍,力求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最后,各高校普遍建立各种政治理论学习小组,如团校、党校等。显然,政治教育方面的种种努力,无不表明高校政治教育的分量之重。
(2)思想教育比重位列其次,主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除课堂教学形式外,往往也采取主题讲座、座谈会、报告会、辩论会、演讲会以及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多样化的形式,向学生灌输、渗透相关思想观念,以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道德教育占比相对较少,主要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的教育。
其中,社会公德教育是高校道德教育的主要着力点,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心理健康、人格、情感等其他方面的教育较少涉及。
显然,现行培育模式留有鲜明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理念特征。主要表现为:
(1)以国家、社会和集体需求为导向,充分体现国家、社会和集体的意志,而忽略了学生对德育的期望和个性化需求。
现行培育模式过分强调国家、社会、集体的意志,要求一切以国家、社会、集体利益为重,很少能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灌输和强加成为了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刻板印象,反感、拒斥往往成为学生的实际应对态度。
(2)过分强调道德教育的工具作用,道德教育的目的意义式微。
在近代西方哲学公认的理性主义者斯宾诺莎看来,遵循道德最有助于保持自我存在和获得个人幸福,但同时“幸福不是德性的报酬,而是德性自身”。德性本身即为目的。然而,在现行培育模式中,道德教育被当做维护良好秩序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学生内在的精神需求,主要表现为约束、规范和管理的作用。过分依赖道德的工具作用,必然使他律、强制大行其道,自律自然会丧失可生长的空间。道德势必会成为“一种超越于社会之上的外在实体和异于个人的约束力量,成为社会约束和自我牺牲的一种被动、消极的羁绊”。不仅如此,在这种培育模式下,学生极易形成双重道德人格,人前一套,背后一套。
(3)具有统一思想,要求绝对服从的专制色彩。
现行培育模式给学生“以某种学说或观点去封闭、禁锢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只接受某一种特定道德价值或道德规范体系”的体验和感受。德育实施者有意无意中表现为“控制受教育者的理解而非帮助其理解”。学生也在这种“控制”中丧失质疑、批判、独立思考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丧失创新精神和创造的活力。
三、民办高校现行价值观培育模式非科学化问题根源探究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主义科学价值观为民办高校大学生认可、接纳的广度、程度令人担忧。不是因为其理论不够彻底,而是因为我们的培育模式存在严重的非科学化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没有抓住人的根本——人本身,没能很好地打通通向学生心门的渠道。 高等教育学者张楚廷先生曾明确指出,如果学生活动的直接对象似乎只是知识,“如果确实只是这样,那么,学生的劳动或活动就是‘外在的东西’;如果仅仅是这样,‘这种活动是他自身的丧失’。只有当学生在知识的习得过程中,还能更充分地意识到自己,知识与自己有了更高的融合度,乃至从中可以看到自己时,他就不仅能更好地习得知识,同时也会更好地发展自身(或自我),向更高境界的我我关系发展”。
根据前文所述,不难发现民办高校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培育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如模式僵化、结构不合理、方式方法不科学等。其中,最严重、最根本的问题应归结为其非“人”性,否定学生作为现实的个人的主体性、能动性、自主性,忽视人的需要发展的规律。这也是现行民办高校大学生科学价值观培育低效、乏力的根源。
四、民办高校大学生科学价值观培育模式重构
民办高校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传统的价值观培育模式根本不能适应其个性化需求。现实向我们表明,把学生抽象化,不把学生当做具有主体性自我意识、处于现实生活中的感性的对象化实践中的“人”和有着自然需求的人,这种传统价值观培育模式下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只会离我们的培育目标越来越远,也与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相违背。因此,我们亟须构建符合民办高校大学生实际的科学的价值观培育模式。
基于人本教育哲学,我们把握到问题的根源在于价值观培育模式的非“人”化。这一问题的真正消解,需要借助马克思的科学财富观及人的发展理论,切实唤醒作为“现实的个人”的学生的自我意识,并帮助其树立科学的财富观,实现其谋求自我发展的自主性,重构以“人”为本、适应个性化特征更为突出的民办高校大学生科学价值观培育模式。
1.逻辑起点:作为现实的个人的自我意识的唤醒
教育乃人的教育,人是教育的基本对象。这里的人应当是感性的、现实的个人,而不应是脱离人的本质的抽象的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在马克思看来,把人和动物直接区别开来的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仅仅当人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的时候,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也只有当他的活动真正成为自由的活动,他的对象化的实践才会富有生命的活力。因此,民办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逻辑起点应该是对学生——现实的个人的自我意识的唤醒。
唯有如此,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才能体现出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大学生丰富的价值需求,充分激发其内心的情感体验,使民办高校大学生在适当的引导下,经过独立思考,做出自己认为更合理的价值判断。价值主体基于自身需要、自主思考之后做出的自愿的抉择比服从权威更具有意志力。也只有这种出于学生内在需要和动机支配的行为选择,才能最终达到言行一致的道德境界。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诞生真正科学的价值观和能动的自由自觉的价值实践。
2.关键点:实现大学生对“真正的财富”的觉解,树立科学的财富观
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信念普遍更趋于功利化和现实化,以非科学财富观为基础的价值观的非科学化问题尤为显著。
财富概念在马克思的哲学之维中传承着“人是目的”的财富主体价值指向。马克思肯定财富本质的属人性以及财富目的的为人性,在他看来,“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因此,在马克思那里,财富不过是满足人们各种需要、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工具或手段,人本身才是人的财富实践活动的目的。马克思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论述中,曾指出“真正的财富是所有个人发达的生产力。”马克思将真正的财富指向的不仅仅是作为个体的人的财富,而是包含着个体的人的财富的所有个人发达的生产力。显然,马克思的财富观具有以人为目的指向的个体性与社会性财富兼容共生的社会视野和人本光辉。
只有引导学生实现对“真正的财富”的觉解,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财富观,才能从根本上消解其短视的趋利行为,有利于规避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乃至价值虚无主义等外在的、无思想的对象性价值选择和实践的发生。
3.基石:以道德教育为基石,重构民办高校价值观培育模式
在民办高校传统的价值观培育模式中,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权重呈倒金字塔式排列,过分强调和偏重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远离学生所切近的现实生活,而忽视道德教育在价值观培育中应有的基础性作用。远离现实生活的政治和思想灌输、渗透,压根缺乏在学生心中扎根的基础,势必导致学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漠然意识。因此,我们要破除固有的价值观培育模式,转变思路,以道德教育作为基石,重构民办高校价值观培育模式。
4.旨归:人的自我实现,丰满人性的形成
科学价值观的终极目标应当是帮助人达到其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即人的自我实现,具有完善人格的人的形成。正如马斯洛所说:“教育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是人种能达到的或个人能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说得浅一些,就是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荷兰)斯宾诺莎.伦理学[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唐凯麟.论个体道德[J].哲学研究,1992(4).
[3]姜鳳岐.浅谈高校德育功能的转变[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2(2).
[4]余秀兰.谈高校德育的功能[J].上海高教研究,1996(2).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张楚廷.张楚廷教育文集(第15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7]管永建.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J].教育与职业,2007(21).
[8]杨建平.高校国防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实现途径[D].长沙:中南大学,2006.
[9]许婷婷.和谐社会背景下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1.
[10]范冬姣,吴志清.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11]金广春.浅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及其德育功能[J].现代农业科学,2008(8).
[12]李达军.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德育的价值引导[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2014(7).
[13]徐建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论略[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14]曹根记.论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15]刘素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德育功能拓展研究[D].南昌:南昌航空大学,2012.
[16]彭 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17]乔树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教育的互动作用[J].前沿,2005(12).
关键词:科学价值观;内涵式发展;现实的个人;科学财富观;自主性
中圖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7-12-22
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关键点在于培育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的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民办高校大学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比较大的重要群体。较之公办高校的大学生,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复杂化特征更为明显,理想信念功利化现实化更为普遍,急功近利问题严重,一定程度上也更加注重享乐。相对而言,民办高校对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培育面临的问题更多,困难更大。新形势下,要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目标,要求民办高校深刻理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题中之义,更加重视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培育。
一、科学价值观的内涵
要澄清科学价值观的内涵,我们先要理清“价值观”的基本涵义。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以及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它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以及对任一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对人的实践具有导向作用。
所谓科学价值观就是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人和事物所具有的价值,是对其价值进行科学认识、评价、选择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体系。马克思主义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统一,其价值观不仅尊重现实的个人在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而且也在根本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着促进作用。因此,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和评价人和事物所具有的价值是科学价值观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普遍推崇的科学价值观。
二、民办高校现行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模式和特点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的价值观是科学的价值观,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对这一科学价值观的推行,在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却表现出低效和乏力的问题。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人文和思想政治基础相对较弱,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价值观的认可和接纳度更是不容乐观。这需要我们立足民办高校现行的价值观培育模式来把握问题。
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模式与公办高校现行培育模式别无二致,以高校德育工作为基本载体,主要以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等为基本内容。这一模式脱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历数十年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受到市场经济的洗礼,但高校大学生传统德育模式高度体现国家、社会、集体意志的根本理念并没有彻底改观。
(1)政治教育占比最大,主要进行马列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革命史、法制等的宣传、教育。
首先,在高校公共必修课中,马列部(思想政治部)的课程学时占比一般都比较大。其次,每一所高校都有一支以党委书记为首的专职的德育队伍,力求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最后,各高校普遍建立各种政治理论学习小组,如团校、党校等。显然,政治教育方面的种种努力,无不表明高校政治教育的分量之重。
(2)思想教育比重位列其次,主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除课堂教学形式外,往往也采取主题讲座、座谈会、报告会、辩论会、演讲会以及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多样化的形式,向学生灌输、渗透相关思想观念,以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道德教育占比相对较少,主要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的教育。
其中,社会公德教育是高校道德教育的主要着力点,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心理健康、人格、情感等其他方面的教育较少涉及。
显然,现行培育模式留有鲜明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理念特征。主要表现为:
(1)以国家、社会和集体需求为导向,充分体现国家、社会和集体的意志,而忽略了学生对德育的期望和个性化需求。
现行培育模式过分强调国家、社会、集体的意志,要求一切以国家、社会、集体利益为重,很少能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灌输和强加成为了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刻板印象,反感、拒斥往往成为学生的实际应对态度。
(2)过分强调道德教育的工具作用,道德教育的目的意义式微。
在近代西方哲学公认的理性主义者斯宾诺莎看来,遵循道德最有助于保持自我存在和获得个人幸福,但同时“幸福不是德性的报酬,而是德性自身”。德性本身即为目的。然而,在现行培育模式中,道德教育被当做维护良好秩序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是学生内在的精神需求,主要表现为约束、规范和管理的作用。过分依赖道德的工具作用,必然使他律、强制大行其道,自律自然会丧失可生长的空间。道德势必会成为“一种超越于社会之上的外在实体和异于个人的约束力量,成为社会约束和自我牺牲的一种被动、消极的羁绊”。不仅如此,在这种培育模式下,学生极易形成双重道德人格,人前一套,背后一套。
(3)具有统一思想,要求绝对服从的专制色彩。
现行培育模式给学生“以某种学说或观点去封闭、禁锢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只接受某一种特定道德价值或道德规范体系”的体验和感受。德育实施者有意无意中表现为“控制受教育者的理解而非帮助其理解”。学生也在这种“控制”中丧失质疑、批判、独立思考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丧失创新精神和创造的活力。
三、民办高校现行价值观培育模式非科学化问题根源探究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主义科学价值观为民办高校大学生认可、接纳的广度、程度令人担忧。不是因为其理论不够彻底,而是因为我们的培育模式存在严重的非科学化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没有抓住人的根本——人本身,没能很好地打通通向学生心门的渠道。 高等教育学者张楚廷先生曾明确指出,如果学生活动的直接对象似乎只是知识,“如果确实只是这样,那么,学生的劳动或活动就是‘外在的东西’;如果仅仅是这样,‘这种活动是他自身的丧失’。只有当学生在知识的习得过程中,还能更充分地意识到自己,知识与自己有了更高的融合度,乃至从中可以看到自己时,他就不仅能更好地习得知识,同时也会更好地发展自身(或自我),向更高境界的我我关系发展”。
根据前文所述,不难发现民办高校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培育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如模式僵化、结构不合理、方式方法不科学等。其中,最严重、最根本的问题应归结为其非“人”性,否定学生作为现实的个人的主体性、能动性、自主性,忽视人的需要发展的规律。这也是现行民办高校大学生科学价值观培育低效、乏力的根源。
四、民办高校大学生科学价值观培育模式重构
民办高校大学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传统的价值观培育模式根本不能适应其个性化需求。现实向我们表明,把学生抽象化,不把学生当做具有主体性自我意识、处于现实生活中的感性的对象化实践中的“人”和有着自然需求的人,这种传统价值观培育模式下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只会离我们的培育目标越来越远,也与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相违背。因此,我们亟须构建符合民办高校大学生实际的科学的价值观培育模式。
基于人本教育哲学,我们把握到问题的根源在于价值观培育模式的非“人”化。这一问题的真正消解,需要借助马克思的科学财富观及人的发展理论,切实唤醒作为“现实的个人”的学生的自我意识,并帮助其树立科学的财富观,实现其谋求自我发展的自主性,重构以“人”为本、适应个性化特征更为突出的民办高校大学生科学价值观培育模式。
1.逻辑起点:作为现实的个人的自我意识的唤醒
教育乃人的教育,人是教育的基本对象。这里的人应当是感性的、现实的个人,而不应是脱离人的本质的抽象的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在马克思看来,把人和动物直接区别开来的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仅仅当人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的时候,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也只有当他的活动真正成为自由的活动,他的对象化的实践才会富有生命的活力。因此,民办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逻辑起点应该是对学生——现实的个人的自我意识的唤醒。
唯有如此,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才能体现出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大学生丰富的价值需求,充分激发其内心的情感体验,使民办高校大学生在适当的引导下,经过独立思考,做出自己认为更合理的价值判断。价值主体基于自身需要、自主思考之后做出的自愿的抉择比服从权威更具有意志力。也只有这种出于学生内在需要和动机支配的行为选择,才能最终达到言行一致的道德境界。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诞生真正科学的价值观和能动的自由自觉的价值实践。
2.关键点:实现大学生对“真正的财富”的觉解,树立科学的财富观
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信念普遍更趋于功利化和现实化,以非科学财富观为基础的价值观的非科学化问题尤为显著。
财富概念在马克思的哲学之维中传承着“人是目的”的财富主体价值指向。马克思肯定财富本质的属人性以及财富目的的为人性,在他看来,“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基础”,“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因此,在马克思那里,财富不过是满足人们各种需要、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工具或手段,人本身才是人的财富实践活动的目的。马克思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论述中,曾指出“真正的财富是所有个人发达的生产力。”马克思将真正的财富指向的不仅仅是作为个体的人的财富,而是包含着个体的人的财富的所有个人发达的生产力。显然,马克思的财富观具有以人为目的指向的个体性与社会性财富兼容共生的社会视野和人本光辉。
只有引导学生实现对“真正的财富”的觉解,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财富观,才能从根本上消解其短视的趋利行为,有利于规避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乃至价值虚无主义等外在的、无思想的对象性价值选择和实践的发生。
3.基石:以道德教育为基石,重构民办高校价值观培育模式
在民办高校传统的价值观培育模式中,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权重呈倒金字塔式排列,过分强调和偏重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远离学生所切近的现实生活,而忽视道德教育在价值观培育中应有的基础性作用。远离现实生活的政治和思想灌输、渗透,压根缺乏在学生心中扎根的基础,势必导致学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漠然意识。因此,我们要破除固有的价值观培育模式,转变思路,以道德教育作为基石,重构民办高校价值观培育模式。
4.旨归:人的自我实现,丰满人性的形成
科学价值观的终极目标应当是帮助人达到其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即人的自我实现,具有完善人格的人的形成。正如马斯洛所说:“教育的目的……在根本上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是人种能达到的或个人能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说得浅一些,就是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荷兰)斯宾诺莎.伦理学[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唐凯麟.论个体道德[J].哲学研究,1992(4).
[3]姜鳳岐.浅谈高校德育功能的转变[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2(2).
[4]余秀兰.谈高校德育的功能[J].上海高教研究,1996(2).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张楚廷.张楚廷教育文集(第15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7]管永建.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J].教育与职业,2007(21).
[8]杨建平.高校国防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实现途径[D].长沙:中南大学,2006.
[9]许婷婷.和谐社会背景下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1.
[10]范冬姣,吴志清.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11]金广春.浅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及其德育功能[J].现代农业科学,2008(8).
[12]李达军.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德育的价值引导[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2014(7).
[13]徐建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论略[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14]曹根记.论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15]刘素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德育功能拓展研究[D].南昌:南昌航空大学,2012.
[16]彭 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17]乔树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教育的互动作用[J].前沿,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