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农村幼儿师资的现状、农村幼师休闲职业倦怠的原因、农村幼教老师职业倦怠的解决对策三方面出发,浅谈当前影响农村幼师的工作现状与对策。
关键词:农村;幼师;工作
当前在国家“全面改薄”的大力扶持下,学前教育发展很快,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可以说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由于诸多原因,师资力量却一直相当匮乏,且存在着严重的职业倦怠。
一、农村幼儿师资的现状
1、专业短缺。在农村幼儿园里,真正从正规幼儿师范毕业出来的教师比较少,往往是学历合格但专业不对口;大部分是小教“嫁接”过来,其专业技能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还有的是从社会上临时聘请的。这些教师缺乏相应的培训,儿童心理学知识匮乏,不能遵从儿童的成长规律,不会引导幼儿参与游戏活动,将幼儿园看成是帮助家长看护小孩的集中场所,听之任之,缺乏对幼儿的智力开发,或者以灌输为主,教育内容小学化倾向严重。
2、学习不足。农村幼儿教师由于经济、环境、信息等原因基本上没有相互交流切磋的机会,至于同一幼儿园教师之间的交流,因为水平相当,所以也就无从谈及学习和提高。各级组织的培训由于时间短,自身底子薄,效果有限。而且她们大部分人包班、工作量大,回到家里还要忙生产、忙家务,学习的时间非常少,导致教师们本来不丰厚的底蕴更加薄弱。
3、身份尴尬。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但對幼师的管理却和中小学教师一样,涉及到职称晋升、骨干评选等,往往只能挂靠的某小学,让人有寄人篱下之感。社会对幼师的认同度低,认为是犯错误、能力低、教不到中小学才到幼儿园的。
4、压力繁重。一个合格的小学老师并非就是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她们需要重新学习,农村家长总是以幼儿认字多少、计算能力高低来衡量幼儿教师的水平,而国家要求幼儿教育要去除“小学化”,再加上幼儿安全更是一刻都不能马虎,这种无所适从、身处夹缝的感觉给她们一种无形压力,认为在幼儿园工作担风险,没出路。
如此等等多重原因导致目前农村幼教老师的职业信念普遍较低,工作态度逐渐低落,工作氛围也慢慢淡化,还经常有埋怨声、有不满情绪表露,缺乏工作激情,出现严重的职业倦怠。
二、农村幼师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1、学校原因。由于师资不足,大多农村幼教都是超重的工作负荷和超长的工作时间。除了教学工作之外,教师们还面临发表论文、职称评定、年终考核评优等一系列压力。工作单调乏味。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狭小,工作单一、机械、重复,使教师感到枯燥无味,使他们丧失了激情和新鲜感,比较容易使人产生倦怠。教师的工作还有长期性、连续性与周期性。教师将学生一批又一批送走,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而自己就像一个船夫一样回到起点,会感到单调寂寞。而与其他行业相比,不仅工资说不出口,而且缺少相应的经济福利待遇,从而使教师产生焦虑感,引起职业倦怠。
2、社会原因。目前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也十分重视教师,但是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各级教师必须有教师资格证,而且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懂教学规律,并且受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专业培训。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聘任、岗位的末位淘汰、按绩取酬、在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篇数等等,都使每一位教师感受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虽然一部分教师能够迎难而上,化压力为动力,但是也有一些教师会感到压力过大,产生失落感,不能够适应新的要求而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从而出现职业倦怠心理。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而在农村,全部的压力都在学校和老师的肩膀上,存在着“教育万能”的错误思想和观念,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太高了,普遍认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一旦出现教育质量下降,学生问题增多,人们就会将责任归咎于教师,认为是教师教育不当造成的。
3、学生原因。现在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很多。孩子在家庭里要么根本就没有人管,要么就是娇惯、溺爱、迁就和纵容,只要读好书,一切该孩子自己动手做的事情都有家长代劳。他们依赖性较强、自私、娇气、不愿意吃苦,。学生心理脆弱,认识偏激,行为古怪,思想禁锢,部分学生还可能存在心理问题。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里学生的暴力、违规、顶撞师长等不良行为更是时有发生。凡此种种现象,使教师精疲力竭,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现在的家长越来越挑剔,学生越来越难难管,教师越来越难当。”教师感到心力交瘁,毫无成就感可言。课堂教学困难,厌学情绪蔓延,学生纪律涣散,使教师产生挫折感。学生的品行不端,对学习缺乏热情,都容易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4、自身原因。有的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目标不明确,教书只是为了挣钱,图社会地位,如果一旦觉得自己没有得到社会的尊重,地位不高,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将自己的工作投入及回报与社会其他行业的人员进行比较,发现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时,就会感到压抑与疲劳、挫折与失败,就容易产生不满、消极、悲观、失望等职业倦怠现象,丧失工作动机,对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农村学校的中老年教师绝大多数是半边户,妻子的认知水平低下,家庭的关注的热点在于经济建设和家庭发展。他们除了关注学生以外,还要关注家里的猪牛羊鸡鸭鹅等,很多农村教师,不仅在思想上是家庭的支柱,经济是也是家庭的主要来源。学校和家庭,像大山一样繁重的家庭压力,可谓是身心俱疲,苦不堪言。
三、农村幼教老师职业倦怠的解决对策
1、提高幼师待遇。农村教师工作辛苦,农村教育条件艰苦,确保农村教师工资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确保农村教师工资高于当地城市教师工资水平。
2、确立倾斜机制。各级骨干教师、优秀学科教师、先进班主任等荣誉,以及职称指标等向农村教师倾斜。农村教师因为业绩不容易受关注,社会关系简单,信息闭塞等原因,评职称非常困难。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建立向农村学校倾斜的机制,要把农村教龄作为评定的重要量标。
3、严控教师调动。特别是向城市的流动,政策面前一律平等。活动能量大的都找关系调动了,对其余留守留守本身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要绝对杜绝这种流动,是非常困难的。那么也要建立一种机制进行调控,如教学业绩,农村学校教龄,考查考核等等。
4、改善办学条件。在资金投入上,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的投入上,师资的分配上,校舍的改变,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的使用等等方面,政策性的倾斜农村中小学。要让偏僻的农村学校,洋溢着浓郁的现代化气息。要切切实实让农村教师感觉到农村学校并不比城市学校差。
5、教师自我调节。教师要学会合理调适,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健康。加强对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人格锻炼,应直面社会现实,增强自我调节能力,以平稳的健康心态去主动接受现实并适应现实。合理调节生活节奏,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情绪自我调节方法,进行适当的转移调控、宣泄调控等。
同时,教师要修正自己的认知观念,坚定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信念,教师应正视自己的优缺点,不要给自己过高的期望。因此,教师应正视自己,面对现实,接受挑战,勇于竞争,积极进取,加快专业知识的充实提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和业务进修,在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信念的同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自己的努力,找到理想与现实的最佳结合点。
参考文献:
[1]于冬青,梁红梅.中国农村幼教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8(2):13-16.
[2]张晗.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5(13):26-29.
关键词:农村;幼师;工作
当前在国家“全面改薄”的大力扶持下,学前教育发展很快,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可以说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由于诸多原因,师资力量却一直相当匮乏,且存在着严重的职业倦怠。
一、农村幼儿师资的现状
1、专业短缺。在农村幼儿园里,真正从正规幼儿师范毕业出来的教师比较少,往往是学历合格但专业不对口;大部分是小教“嫁接”过来,其专业技能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还有的是从社会上临时聘请的。这些教师缺乏相应的培训,儿童心理学知识匮乏,不能遵从儿童的成长规律,不会引导幼儿参与游戏活动,将幼儿园看成是帮助家长看护小孩的集中场所,听之任之,缺乏对幼儿的智力开发,或者以灌输为主,教育内容小学化倾向严重。
2、学习不足。农村幼儿教师由于经济、环境、信息等原因基本上没有相互交流切磋的机会,至于同一幼儿园教师之间的交流,因为水平相当,所以也就无从谈及学习和提高。各级组织的培训由于时间短,自身底子薄,效果有限。而且她们大部分人包班、工作量大,回到家里还要忙生产、忙家务,学习的时间非常少,导致教师们本来不丰厚的底蕴更加薄弱。
3、身份尴尬。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但對幼师的管理却和中小学教师一样,涉及到职称晋升、骨干评选等,往往只能挂靠的某小学,让人有寄人篱下之感。社会对幼师的认同度低,认为是犯错误、能力低、教不到中小学才到幼儿园的。
4、压力繁重。一个合格的小学老师并非就是一个合格的幼儿教师,她们需要重新学习,农村家长总是以幼儿认字多少、计算能力高低来衡量幼儿教师的水平,而国家要求幼儿教育要去除“小学化”,再加上幼儿安全更是一刻都不能马虎,这种无所适从、身处夹缝的感觉给她们一种无形压力,认为在幼儿园工作担风险,没出路。
如此等等多重原因导致目前农村幼教老师的职业信念普遍较低,工作态度逐渐低落,工作氛围也慢慢淡化,还经常有埋怨声、有不满情绪表露,缺乏工作激情,出现严重的职业倦怠。
二、农村幼师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1、学校原因。由于师资不足,大多农村幼教都是超重的工作负荷和超长的工作时间。除了教学工作之外,教师们还面临发表论文、职称评定、年终考核评优等一系列压力。工作单调乏味。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狭小,工作单一、机械、重复,使教师感到枯燥无味,使他们丧失了激情和新鲜感,比较容易使人产生倦怠。教师的工作还有长期性、连续性与周期性。教师将学生一批又一批送走,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而自己就像一个船夫一样回到起点,会感到单调寂寞。而与其他行业相比,不仅工资说不出口,而且缺少相应的经济福利待遇,从而使教师产生焦虑感,引起职业倦怠。
2、社会原因。目前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也十分重视教师,但是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各级教师必须有教师资格证,而且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懂教学规律,并且受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专业培训。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聘任、岗位的末位淘汰、按绩取酬、在核心刊物发表的论文篇数等等,都使每一位教师感受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虽然一部分教师能够迎难而上,化压力为动力,但是也有一些教师会感到压力过大,产生失落感,不能够适应新的要求而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从而出现职业倦怠心理。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而在农村,全部的压力都在学校和老师的肩膀上,存在着“教育万能”的错误思想和观念,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太高了,普遍认为,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一旦出现教育质量下降,学生问题增多,人们就会将责任归咎于教师,认为是教师教育不当造成的。
3、学生原因。现在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很多。孩子在家庭里要么根本就没有人管,要么就是娇惯、溺爱、迁就和纵容,只要读好书,一切该孩子自己动手做的事情都有家长代劳。他们依赖性较强、自私、娇气、不愿意吃苦,。学生心理脆弱,认识偏激,行为古怪,思想禁锢,部分学生还可能存在心理问题。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里学生的暴力、违规、顶撞师长等不良行为更是时有发生。凡此种种现象,使教师精疲力竭,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现在的家长越来越挑剔,学生越来越难难管,教师越来越难当。”教师感到心力交瘁,毫无成就感可言。课堂教学困难,厌学情绪蔓延,学生纪律涣散,使教师产生挫折感。学生的品行不端,对学习缺乏热情,都容易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4、自身原因。有的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目标不明确,教书只是为了挣钱,图社会地位,如果一旦觉得自己没有得到社会的尊重,地位不高,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将自己的工作投入及回报与社会其他行业的人员进行比较,发现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时,就会感到压抑与疲劳、挫折与失败,就容易产生不满、消极、悲观、失望等职业倦怠现象,丧失工作动机,对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农村学校的中老年教师绝大多数是半边户,妻子的认知水平低下,家庭的关注的热点在于经济建设和家庭发展。他们除了关注学生以外,还要关注家里的猪牛羊鸡鸭鹅等,很多农村教师,不仅在思想上是家庭的支柱,经济是也是家庭的主要来源。学校和家庭,像大山一样繁重的家庭压力,可谓是身心俱疲,苦不堪言。
三、农村幼教老师职业倦怠的解决对策
1、提高幼师待遇。农村教师工作辛苦,农村教育条件艰苦,确保农村教师工资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确保农村教师工资高于当地城市教师工资水平。
2、确立倾斜机制。各级骨干教师、优秀学科教师、先进班主任等荣誉,以及职称指标等向农村教师倾斜。农村教师因为业绩不容易受关注,社会关系简单,信息闭塞等原因,评职称非常困难。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建立向农村学校倾斜的机制,要把农村教龄作为评定的重要量标。
3、严控教师调动。特别是向城市的流动,政策面前一律平等。活动能量大的都找关系调动了,对其余留守留守本身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要绝对杜绝这种流动,是非常困难的。那么也要建立一种机制进行调控,如教学业绩,农村学校教龄,考查考核等等。
4、改善办学条件。在资金投入上,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的投入上,师资的分配上,校舍的改变,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资源的使用等等方面,政策性的倾斜农村中小学。要让偏僻的农村学校,洋溢着浓郁的现代化气息。要切切实实让农村教师感觉到农村学校并不比城市学校差。
5、教师自我调节。教师要学会合理调适,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健康。加强对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人格锻炼,应直面社会现实,增强自我调节能力,以平稳的健康心态去主动接受现实并适应现实。合理调节生活节奏,要掌握一些有效的情绪自我调节方法,进行适当的转移调控、宣泄调控等。
同时,教师要修正自己的认知观念,坚定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信念,教师应正视自己的优缺点,不要给自己过高的期望。因此,教师应正视自己,面对现实,接受挑战,勇于竞争,积极进取,加快专业知识的充实提高,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和业务进修,在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信念的同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自己的努力,找到理想与现实的最佳结合点。
参考文献:
[1]于冬青,梁红梅.中国农村幼教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8(2):13-16.
[2]张晗.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5(13):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