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动脉导管持续开放与血小板参数的关系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lena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早产儿动脉导管持续开放与出生24 h内血小板参数的关系。

方法

临床资料选自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12年1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胎龄<34周早产儿。回顾性分析出生24 h内血小板参数、与动脉导管持续开放可能相关的临床因素及出生第4-7天超声心动图。根据临床症状和超声心动图分为症状性动脉导管未闭(sPDA)组、无sPDA(nsPDA)组及无PDA(nPDA)组。结果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选用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LSD法或Tamhanes T2法、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760例,其中sPDA组67例(8.8%)、nsPDA组106例(14.0%)、nPDA组587例(77.2%)。3组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24 h内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压积(P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出生24 h内PLT、PCT越低,动脉导管持续开放的可能性越大;出生24 h内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体积及大血小板比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生体质量低和出生24 h内PCT低是早产儿发生sPD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3、0.000);PCT每降低0.10%,早产儿发生sPDA的危险性增加3.279倍(95%CI:2.369~4.479)。出生24 h内PCT和PLT预测早产儿发生sPD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7(95%CI:0.712~0.814)、0.718(95%CI:0.671~0.768),最佳预测界值分别为0.178%(敏感度为75.7%,特异度为71.9%)和207.5×109/L (敏感度为71.4%,特异度为63.2%)。

结论

早产儿动脉导管持续开放与血小板有一定的关系,出生24 h内PCT偏低(而非PLT减少)是早产儿出生第4-7天发生sPDA的独立危险因素,有中等的预测价值。

其他文献
从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结直肠癌相关RNA测序数据和对应临床信息。使用R语言筛选出2 15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 205个表达上调,945个表达下调。功能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涉及众多生物学过程。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基因检索工具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鉴定出5个关键基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得到的基因预后模型(基于9个基因)对结直肠癌患者总体生存率
期刊
本视频重点介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进展为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危险因素。HBV载量被认为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疾病进展的主要驱动因素;通常认为HBV载量较低的患者进展为HCC风险也较低。然而,低病毒载量患者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恶性肿瘤风险,预计年发病率为0.06%。因此,确定HBV载量之外的其他HCC预测因素对这些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大气颗粒物(PM)是影响环境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其中PM2.5(粒径≤2.5 μm)与人体健康关系最密切。因为其直径较小,悬浮存留时间较长,且可吸附病原微生物等有毒害物质,当其进入呼吸道深部并沉积于支气管、肺泡组织后,对肺组织及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产生影响和破坏,可引起机体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和DNA损伤等一系列不良反应。现就PM的特征和组成及PM2.5对肺组织、肺表面活性蛋白、人类健康的影响进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1 (CRHR1)基因rs4458044位点多态性与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引物入侵分析技术检测2012年3月至2018年3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临床确诊为PPHN的85例患儿和50例健康照组的血液样本的基因多态性,对2组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临床指标和CRHR1基因(rs4458044)多态性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评价血液学参数在诊断睾丸扭转和附睾睾丸炎以及鉴别诊断这2种疾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因阴囊急症入院的患儿资料(睾丸扭转组和附睾睾丸炎组患儿来源),同时收集2018年1月至10月来院健康体检的儿童资料(健康对照组)。患儿入院时均进行全血计数,测定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结果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