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血压是世界患病率较高的慢性病,是常见的危及生命和致残率很高的慢性病之一,同时也能引起心、脑和肾等并发症[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加,而高的食盐摄入量、肥胖、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遗传等因素都会使高血压患者呈上升的趋势。
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成年人(>18岁)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130/85mmHg为正常血压;130~139/85~89mmHg为正常高限;<120/80mmHg为理想血压。
临床护理措施
本文从高血压患者临床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主要从临床护理出发,从饮食、心理,运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找到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的有效办法。根据多年的护理工作和数据记录,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前提。健康教育,其内容主要包括高血压病的诱因、自我护理保健常识、药物治疗和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等相关内容。健康教育能够帮助高血压患者树立正确的理念,并通过门诊健康教育、住院健康教育和社区健康教育等3个环节健康教育,高血压患者逐渐掌握该疾病的基本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护理人员的心理指导:因为高血压是一种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精神紧张、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和焦虑抑郁等不健康心理均可引起高血压。因此,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应从患者本人的社会环境、身体状态和心理因素,通过心理疏导、放松疗法以及兴趣培养等多方面心理治疗。医护人员应态度和蔼、细心周到向患者解释精神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同时患者应保持乐观情绪、消除心理紧张,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的目的。
良好的饮食方式:高血压患者采用低盐(每天食盐量应<5g)、限制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较多的食物、低热量饮食、低糖饮食,多吃含维生素C较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纤维素食物适当补充蛋白质,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及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浓茶、咖啡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起到降低血压,同时预防心脑肾疾病的发生。定期体格检查,了解血压情况。另外,高血压患者还应戒烟限酒。吸烟会升高血压,影响降压治疗的效果。研究表明,大量饮酒会导致高血压,饮酒量越大者血压越高,饮酒者比不饮酒者血压增高。因此高血压患者限制饮酒量,则可降低血压。
适度的运动:高血压患者除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外,还要劳逸结合。患者应根据个人的身体、年龄、爱好,选择适宜的有氧运动方式,如散步、气功、太极拳和广播操等活动,运动量要适度,从小运动量开始,避免进行举重、俯卧撑等力量型活动以及比赛竞争性质的活动。一定锻炼应做到持之以恒。每次以30~45分钟为宜,每周3~5次。适当运动可使经络通畅,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心血管适应调节能力,稳定血压水平。
合理的药物辅助:除了以上护理外,许多高血压患者还应辅以降压药,并及早用药能。降压药使用原则是根据患者年龄、需要和降压反应情况选择不同的药物,从小剂量开始,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再根据药物的效果调整剂量,以维持量巩固疗效,达到降压效果。为保持降压药的长期疗效,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用药重要性的宣传,坚持不懈。高血压患者应定期门诊复查,咨询医生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或改用其他药物。另外,在用药的同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和乏力等不适)。服用降压药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在改变体位时,如起床时动作不要过猛,尤其夜间更应小心,以免血压突然下降而引起晕厥。患者发生呕吐、腹泻等疾病时引起血容量减少,也会使血压偏低。
参考文献
1 刘杰.高血压的个人防治[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8,12(4):41.
2 黄津芳.医院健康教育的科研方向[J].中华护理杂志,1998,11(3):676.
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成年人(>18岁)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130/85mmHg为正常血压;130~139/85~89mmHg为正常高限;<120/80mmHg为理想血压。
临床护理措施
本文从高血压患者临床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主要从临床护理出发,从饮食、心理,运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找到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的有效办法。根据多年的护理工作和数据记录,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前提。健康教育,其内容主要包括高血压病的诱因、自我护理保健常识、药物治疗和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等相关内容。健康教育能够帮助高血压患者树立正确的理念,并通过门诊健康教育、住院健康教育和社区健康教育等3个环节健康教育,高血压患者逐渐掌握该疾病的基本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护理人员的心理指导:因为高血压是一种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精神紧张、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和焦虑抑郁等不健康心理均可引起高血压。因此,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应从患者本人的社会环境、身体状态和心理因素,通过心理疏导、放松疗法以及兴趣培养等多方面心理治疗。医护人员应态度和蔼、细心周到向患者解释精神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同时患者应保持乐观情绪、消除心理紧张,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的目的。
良好的饮食方式:高血压患者采用低盐(每天食盐量应<5g)、限制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较多的食物、低热量饮食、低糖饮食,多吃含维生素C较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纤维素食物适当补充蛋白质,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及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浓茶、咖啡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起到降低血压,同时预防心脑肾疾病的发生。定期体格检查,了解血压情况。另外,高血压患者还应戒烟限酒。吸烟会升高血压,影响降压治疗的效果。研究表明,大量饮酒会导致高血压,饮酒量越大者血压越高,饮酒者比不饮酒者血压增高。因此高血压患者限制饮酒量,则可降低血压。
适度的运动:高血压患者除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外,还要劳逸结合。患者应根据个人的身体、年龄、爱好,选择适宜的有氧运动方式,如散步、气功、太极拳和广播操等活动,运动量要适度,从小运动量开始,避免进行举重、俯卧撑等力量型活动以及比赛竞争性质的活动。一定锻炼应做到持之以恒。每次以30~45分钟为宜,每周3~5次。适当运动可使经络通畅,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心血管适应调节能力,稳定血压水平。
合理的药物辅助:除了以上护理外,许多高血压患者还应辅以降压药,并及早用药能。降压药使用原则是根据患者年龄、需要和降压反应情况选择不同的药物,从小剂量开始,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再根据药物的效果调整剂量,以维持量巩固疗效,达到降压效果。为保持降压药的长期疗效,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用药重要性的宣传,坚持不懈。高血压患者应定期门诊复查,咨询医生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或改用其他药物。另外,在用药的同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和乏力等不适)。服用降压药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在改变体位时,如起床时动作不要过猛,尤其夜间更应小心,以免血压突然下降而引起晕厥。患者发生呕吐、腹泻等疾病时引起血容量减少,也会使血压偏低。
参考文献
1 刘杰.高血压的个人防治[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8,12(4):41.
2 黄津芳.医院健康教育的科研方向[J].中华护理杂志,1998,11(3):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