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画的教育价值绝对在西方画之上,其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对学生的人格修养也是一种锻炼。中国画不但本身适用于教育,教育工具、学校课程也适合当今中国学生。
关键词: 中国画 美术教育 作用
一、学习中国画须注重人格修养
国画的效用,常常不在于画本身,而在于画家的品格,这就是所谓的“画以人重”。人品高尚,即使画有不足,也能价值连城;人品劣者,就算画品极高,也不为鉴赏家所重视。可以说,中国画讲人文修养是有传统的。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质朴无华的境界很难达到。行云流水式的道是大道,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修养,就是要达到这个目标。所以,学习国画的人,必须注重自身的人格修养。
二、学生选择能力的养成
人如果没有选择能力,则不辨贤愚,不分善恶。所以,选择能力是极为重要的,见习国画,千里之山不俱佳,百里之水不俱秀,一丛之花不俱美,一群之人不俱俊;同画家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犀利的眼光,观察复杂的事物,洞烛幽微,莫或遁形匿迹;盖其去取之间,了然于胸,其选择力早就养之有素,并不是漫无标准的,非附和盲从者所可比拟。以选择画材之力,推而广之,则贤愚善恶不难一见便知。中国画的奥妙也正在于“选择”二字。人活一世,学习、交友、做人都有“选择”问题,白石老人说:“有眼应识真伪”,就是这个道理。相对西洋画来说,中国画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相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西洋画则讲求“以形写形”,当然,创作的过程中,也注重“神”的表现,但它非常讲究画面的整体、概括。有人说,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这是不无道理的。
三、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西洋画多以写生为主,中国画多以写意为主。写生者以实物为标准,以自然为指归;写意者以记忆力标准,以想象为指归。所以,见习国画的人能够形成高尚丰富的想象力。其实这里所指的思想力并不是仅仅局限于人脑的思考,也指思想观念。改革开放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明朗宽松的政治空间,使人们对中国画的发展能够多方位、多渠道地去自由探索,这几年在理论上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对中国画的发展取向所展开的热烈讨论,拓宽了中国画的视野,有利于摆脱观念意识的羁绊,在中国画的创作实践中,不同地区的艺术风格、群体艺术观念,各种新材料新方法的探索,呈现着一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在学生思想能力方面,中国画能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观念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四、学生组织能力的锻炼
按照艺术的手法来分,中国画可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三种形式。工笔就是用画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彻入微,笔触极其细腻地描绘物象,故称“工笔”。写意相对“工笔”而言,则是用豪放简练的笔墨描绘物像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它要求高度的概括能力,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准确落笔,熟练运笔,要能得心应手,意到笔到,兼工带写的形式则是把工笔和写意这两种方法进行综合运用。其实绘画也好,写文章也好,都要有章法及布局。谢郝《六法》中称“经营位置”,为什么不说分布位置呢?这就说明绘画和写要动脑筋。画家常常不通过一两张草图便可以理想构图,特别是中国画构图。要考虑到民族形式及怎么样便于发挥笔墨,使物象展开既要多层次多变化,又要相统一,也就是形散神同。这更要求学生有高超的组织能力,从而作出一部堪称佳作的中国画。
五、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
模仿古画不过为入门的方法,模仿自然物不过是制作的初级阶段,艺术最高的境界是创造,创造出一种超乎现实之理想境地。所以只知道临摹的人,不过是一台印刷机,乃古代人的奴隶;只知道写生的人,不过是一架照相机,为自然的俘虏,只能借古人与自然之力量,却不能独出机杼,抒发性灵,造出一种超于古人、高于自然的作品。如果没有模仿力,文化就不能继续传播;如果没有创造力,文化就不能改良进步。国画因注重写意的缘故,对于创造性比起西画更为重视,且比起西画更为便利。
六、国画教育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影响
当然,国画对于学校美术教育的作用远不止以上五方面,在其他很多方面都有着紧密关联。由于中国画与书法在工具及运笔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二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人早有“书画同源”之说。但是二者也存在差异,书法运笔变化多端,尤其是草书,要胜过绘画,而绘画的用墨丰富多彩,又超过书法。笔墨二字被当做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它不仅仅是塑造形象的手段,还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其实学生平时可能注重较多的是书法并非画,其实书画本源,很多人是画家的同时也是书法家,所以,学好中国画对学生提高自己汉字书法水准有更大的作用。
中国画在学校美术教育上的作用,会随着社会文化发展而日显重要。相信中国画的作用会越来越大。也不仅于教育,在其他各方面,中国画的地位也会得到显著提高。中国画的明天一定辉煌而灿烂。
关键词: 中国画 美术教育 作用
一、学习中国画须注重人格修养
国画的效用,常常不在于画本身,而在于画家的品格,这就是所谓的“画以人重”。人品高尚,即使画有不足,也能价值连城;人品劣者,就算画品极高,也不为鉴赏家所重视。可以说,中国画讲人文修养是有传统的。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质朴无华的境界很难达到。行云流水式的道是大道,是常人难以企及的。修养,就是要达到这个目标。所以,学习国画的人,必须注重自身的人格修养。
二、学生选择能力的养成
人如果没有选择能力,则不辨贤愚,不分善恶。所以,选择能力是极为重要的,见习国画,千里之山不俱佳,百里之水不俱秀,一丛之花不俱美,一群之人不俱俊;同画家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犀利的眼光,观察复杂的事物,洞烛幽微,莫或遁形匿迹;盖其去取之间,了然于胸,其选择力早就养之有素,并不是漫无标准的,非附和盲从者所可比拟。以选择画材之力,推而广之,则贤愚善恶不难一见便知。中国画的奥妙也正在于“选择”二字。人活一世,学习、交友、做人都有“选择”问题,白石老人说:“有眼应识真伪”,就是这个道理。相对西洋画来说,中国画有着自己明显的特征。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相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西洋画则讲求“以形写形”,当然,创作的过程中,也注重“神”的表现,但它非常讲究画面的整体、概括。有人说,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这是不无道理的。
三、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西洋画多以写生为主,中国画多以写意为主。写生者以实物为标准,以自然为指归;写意者以记忆力标准,以想象为指归。所以,见习国画的人能够形成高尚丰富的想象力。其实这里所指的思想力并不是仅仅局限于人脑的思考,也指思想观念。改革开放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明朗宽松的政治空间,使人们对中国画的发展能够多方位、多渠道地去自由探索,这几年在理论上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对中国画的发展取向所展开的热烈讨论,拓宽了中国画的视野,有利于摆脱观念意识的羁绊,在中国画的创作实践中,不同地区的艺术风格、群体艺术观念,各种新材料新方法的探索,呈现着一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在学生思想能力方面,中国画能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观念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四、学生组织能力的锻炼
按照艺术的手法来分,中国画可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三种形式。工笔就是用画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彻入微,笔触极其细腻地描绘物象,故称“工笔”。写意相对“工笔”而言,则是用豪放简练的笔墨描绘物像的形神,抒发作者的感情。它要求高度的概括能力,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准确落笔,熟练运笔,要能得心应手,意到笔到,兼工带写的形式则是把工笔和写意这两种方法进行综合运用。其实绘画也好,写文章也好,都要有章法及布局。谢郝《六法》中称“经营位置”,为什么不说分布位置呢?这就说明绘画和写要动脑筋。画家常常不通过一两张草图便可以理想构图,特别是中国画构图。要考虑到民族形式及怎么样便于发挥笔墨,使物象展开既要多层次多变化,又要相统一,也就是形散神同。这更要求学生有高超的组织能力,从而作出一部堪称佳作的中国画。
五、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
模仿古画不过为入门的方法,模仿自然物不过是制作的初级阶段,艺术最高的境界是创造,创造出一种超乎现实之理想境地。所以只知道临摹的人,不过是一台印刷机,乃古代人的奴隶;只知道写生的人,不过是一架照相机,为自然的俘虏,只能借古人与自然之力量,却不能独出机杼,抒发性灵,造出一种超于古人、高于自然的作品。如果没有模仿力,文化就不能继续传播;如果没有创造力,文化就不能改良进步。国画因注重写意的缘故,对于创造性比起西画更为重视,且比起西画更为便利。
六、国画教育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影响
当然,国画对于学校美术教育的作用远不止以上五方面,在其他很多方面都有着紧密关联。由于中国画与书法在工具及运笔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二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人早有“书画同源”之说。但是二者也存在差异,书法运笔变化多端,尤其是草书,要胜过绘画,而绘画的用墨丰富多彩,又超过书法。笔墨二字被当做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它不仅仅是塑造形象的手段,还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其实学生平时可能注重较多的是书法并非画,其实书画本源,很多人是画家的同时也是书法家,所以,学好中国画对学生提高自己汉字书法水准有更大的作用。
中国画在学校美术教育上的作用,会随着社会文化发展而日显重要。相信中国画的作用会越来越大。也不仅于教育,在其他各方面,中国画的地位也会得到显著提高。中国画的明天一定辉煌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