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art 1 舌尖上的大学之黑暗料理篇
武大:水果新吃法
珞珈山坐落在湖北武昌东郊,地处东湖之滨,水光山色,交相辉映。位于珞珈山西部的武汉大学依山而建,佳木交碧,奇花织锦,为在此地居住和求学的人们平添了一抹浪漫气息。
下午没课的阿泽踩着饭点来到了桂园食堂。听同学们说,桂园食堂新推出了几道水果创意菜,吃货阿泽准备去尝试一下。
桂园食堂地处武汉大学一区文理学部的黄金地段,以一楼的小吃城最为出名。从38元的口味牛蛙到五毛钱的米酒应有尽有。在中午和下午就餐的高峰时间,常常一座难求。
阿泽来到桂园食堂时,有几个档口前已经排满了人,他兴致勃勃地朝那几个档口张望,两道新菜的长相略有相似,一个是红白相间,一个是金白相伴,阿泽仔细分辨了一下,认出这是苹果炒西瓜和香瓜炒里脊,他在心里顿时悄悄地给厨师点了个赞。
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中国人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人们怀着对食物的理解,在不断尝试中寻求着转化的灵感。
阿泽清楚地记得,一个多月前正是这个售卖香瓜炒里脊的档口率先在一楼推出了菠萝炒里脊,这道类似菠萝咕老肉的菜肴一上来便被抢购一空。看来,最近菠萝的下市并未给有创意的大厨造成任何影响,他迅速选中了刚刚上市的白香瓜作为替补。
一楼小吃城“每个档口菜式必须不同”的规定让一些想要跟风的厨师不得不止住抢版权的脚步,然而强大的模仿能力历来是中国人的强项,苹果炒西瓜的横空出世显然掌握了此类菜式的核心技术——水果。
轮到阿泽时大盆里的菜已经没剩下多少了,看来学生们永远对新品有着意想不到的热情和强大的购买能力。不过也是,比起那些昂贵的进口苹果,这种七块钱就能打两份,而且还有西瓜和香瓜作伴的苹果明显要更为划算。
饭后阿泽选择了“长途跋涉”去樱花大道消化胃中的食物,虽然樱花早已凋谢,但吹着晚风漫步在林荫路上也别有一番风味。
大自然赋予我们最高的智慧,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食材的性格决定了菜品的性格,而菜品的性格又最终决定了人的性格。吃过一顿“水果大餐”,阿泽感觉整个人生都发生了变化,这大概是自1893年武大前身自强学堂创办以来,校训里的“拓新”二字第一次被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
阿泽想起即将要交专业课报告,同学们大多都选择了做办公楼或教学楼的设计,但同质化竞争这么严重,谁又能真正脱颖而出呢?阿泽一直想专门写写对玻璃幕墙的研究,可始终下不了决心,怕被说是哗众取宠,不过,今天这一顿苹果炒西瓜彻底改变了他的想法。
或许有一天,樱花也会被加入菜肴吧?初夏的夜晚,阿泽满心浪漫地畅想着。
Part 2 舌尖上的大学之温情菜式篇
哈工大:饺子的故事
食物,同人一样,有的食物会随着地域与时间的改变而退出你的生命;而有的食物,却会跟着你迁徙大江南北,成为贯穿你一生的味觉图标。
对陈笑来说,这份陪着她成长,并成为她内心深处家乡象征的食物就是——饺子。
陈笑的家乡在离哈尔滨七百多公里的饶河县,父母都是普通农民,陈笑是山村里第一只飞进全国重点大学的金凤凰。
东北有句老话,“上车饺子下车面”,离家上学的那天,妈妈特意起了个大早,为陈笑包了一顿饺子,只是普通的白菜猪肉馅饺子,陈笑却觉得赛过世上任何美味。
熟悉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园环境之后,陈笑欣喜地发现,这所全国知名学府里竟然有一座楼专门卖饺子。真味饺子园是哈工大的特色餐厅,这里的菜品种类并不算多,主要以各种馅料的饺子为主。陈笑最喜欢的是三鲜馅和猪肉玉米馅,六七块钱就可以吃得很饱。如果和同学一起来,还可以点一个拼盘的凉拌菜。
当然,大多数的时候,陈笑还是会去食堂就餐,相对来说,那里的性价比更高一些。不过,遇到一些节气或节日,或者得了奖学金、比赛拿了名次时,陈笑就会去饺子园给自己改善一下伙食,也感受一下妈妈的味道。吃完一盘饺子,再去窗口的大罐子里盛一碗免费的饺子汤,袅袅的热气中,似乎有来自远方家乡的气息。
大二的寒假,陈笑也学会了包饺子,并在春节时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妈妈包饺子的全过程。在几乎所有的传统手工食品都已经被放到工业化流水线上复制的今天,饺子,依旧在每年的春节被众多的主妇亲手包捏。陈笑在妈妈带着皱纹的面容中读出的是对岁月的沉淀与眷恋,是看到一家团聚时的幸福模样。
每年5月,是丁香花盛开的季节,丁香是哈尔滨市的市花,它花筒细长,如钉且香,象征着“年轻人纯真无邪,初恋和谦逊”。饺子园的旁边就是工大的丁香园,淡淡的丁香气息为滋味浓重的饺子增添了一丝清新的味道。
这是风的味道,花的味道,时间的味道,家的味道。
Part 3 舌尖上的大学之传世名菜篇
同济:大排滋味
五味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也为中国人在回味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在同济大学,五味的最佳存在方式,莫过于一份简单又美味的大排。
对于文驰来说,同济大排留给他的不仅是对四年大学生活和同济本部饮食广场的怀念,还有一份刻骨铭心的爱情。
大排,在同济的宿舍里,其抢手程度绝不亚于一份四六级听力答案。文驰所在的宿舍里,大排是一种可以流通的“一般等价物”,要求人办事,都以大排计价:笔记借来抄一抄,一块大排;帮同学打水,两块大排;帮忙晨跑点名,三块大排。
文驰的女友小米就是他在输了两块大排之后认识的。文驰要借宿舍老三的笔记,可是大排卖光了,只好转为替老三跑腿去同乡的MM处还东西。这一去,文驰就瞄上了同乡MM宿舍的小米,一来二去,两人就成了一对。
在文驰的带动下,原本饮食偏清淡的小米也逐渐爱上了浓油赤酱的大排。一份大排,加少许青菜,还不到三块钱,却可以让整个下午都保持旺盛的精力。大排面,面条筋道,大排鲜嫩,滋味充足,最适合作为晚上去自习室之前的营养补给。
上海是座精致的城市,然而生活在同济校园里的学生有着自己的人生哲学,并不追求过于精致的生活习惯。每天早晨,文驰和小米会在肉包、菜包、奶黄包中随机挑选喜欢的味道。午饭的品种比较多样,除了一贯钟爱的大排之外,料多量足的蛋炒饭也是上佳的选择。听说有学长毕业后专门开店卖“同济炒饭”,很是火爆。
而掩映在校园一隅的留学生食堂,则可以吃到最正宗的石锅拌饭,米饭晶莹剔透,装在青色的小石锅内,配以新鲜切丝的胡萝卜、豆芽、黄瓜、蘑菇等各类蔬菜,再拌上香气四溢的辣酱,那一瞬间几乎可以让文驰忘记Java语言带来的苦恼。
虽然文驰毕业已经两年多了,但他还是时不时会和小米一同回母校去吃一碗大排面,去回忆那份最初的也是最美好的岁月。
那年7月,天特别蓝,阳光亮得晃眼,大家把学士帽扔到空中,拥抱,挥手,告别,也期待日后的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