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上海首屈一指的涉外医疗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在中国涉外医疗服务领域的老大地位几乎是无可撼动的。
到中国才两个月的加拿大工程师柏利,因为扭了脚不得不在同事的搀扶下“考察”了一回中国“内宾”就医环境。他后来这样向媒体“畅谈”自己的“考察体会”——医院像迷宫,停车排长龙,看病像跑马拉松……新建的门急诊大楼称得上雄伟漂亮,不过内部结构复杂,跑上跑下好几回终于办完一系列手续,看上骨科门诊后,医生啥也没说,“唰唰”开出拍片单。交完费,问护士小姐哪里拍片?护士小姐态度还真好,耐心地说:“先上三楼,过天桥,去急诊老楼,然后再下到一楼,左转!”晕!一句话“雷”倒崴脚人。总结:来中国看个病没有点体力还真是不行!
要说“看病难”的老话题,“内宾问题”就不跟老外扯了。要怪,还得怪柏利初来乍到门槛不精——他本就该直奔“外宾病房”。
如今已遍地开花在中国各大医院的“外宾病房”,其实是专门为外籍人士、港澳台胞等开辟的医疗服务特区的俗称。而“外宾病房”的龙头老大——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今年已经迎来了成立20周年的隆重庆生会。
FBI最熟悉的上海医院
作为上海首屈一指的涉外医疗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在中国涉外医疗服务领域的老大地位几乎是无可撼动的。
自1989年成立,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的门急诊量从最初的每年3000人次,上升至2008年的3.7万人次,历年总计突破了35万人次,患者遍布世界各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半以上患者来自发达国家。住院人数也呈同步增长,累计达2.5万人次。2008年的外籍患者手术量近150例次,占手术总量的50%。同时,中心还是上海众多外资诊所、医院的首选转诊地,帮助接治诸多疑难、重症患者,20年来共救治危重病例逾2000人次,抢救成功率达95%以上。此外,中心还是长三角地区外籍重危病人的首选中转地,跨国医疗转运业务十分繁忙,近年來成功转运近100位外籍患者安全回国。
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开创性地形成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医疗服务体系,成为各国驻沪领事馆和诸多跨国公司在沪的首选医疗机构。
1994年,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8国驻沪总领事馆的总领事组团亲临华山医院,把表彰铜牌挂到病房,表达对外宾病房为驻沪各领馆官员、在华工作及来华旅游的各国公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衷心感谢。2007年,意大利驻上海总领事罗西诺又登门华山医院,把“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指定医疗机构”的铜牌挂到了国际医疗中心的大门口,同时签约中心的3位医生为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官方指定医生。随后芬兰、南非、新加坡等国驻沪总领事馆也向华山国际医疗中心提出了为其公民在华工作或旅行提供医疗服务的请求。
你知道美国FBI特工最熟悉上海哪家医院吗?这道超级冷门“八卦”题的答案,毫无疑问是“华山医院”。因为各国元首、政要访沪时的医疗保障几乎悉数指定华山医院:美国总统克林顿、美国副总统戈尔和切尼、印尼总统梅加瓦蒂夫人、新加坡资政李光耀;上海五国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高峰会议(APEC)、财富国际论坛……这一长串名单代表的是信任和肯定。
上海几乎所有重大国际赛事都指定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提供医疗保障,这又是一长串名单:自2004年起每年的F1、V8房车和NBA上海站,2007年世界夏季特奥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
国际SOS救援公司早在2002年就将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定为其在中国首选推荐的医疗机构,据说,SOS公司出动直升机救援重危病人一次收费10万美元。而可口可乐、福特、GE、杜邦、中芯国际、西门子、波音、大金、索尼等全球500强企业的在华机构也都将其为定点为医疗合作单位。新加坡航空还指定其为公司的旅客飞行安全评估机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今,对拥有30万外籍人士、港澳台胞常驻人口,每年600万来沪旅游境外人士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来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五星级医院
“回望20年,中心今天的辉煌是与医院历任院长前瞻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和创新的改革分不开的,更离不开历任主任的殚精竭虑和锐意进取。”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主任顾静文教授说。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正处在摆脱禁锢思想,奋力追赶世界的大潮中,同时中国也正渐渐被世界所接受,来华来沪投资、工作、旅游、探亲的外籍人士及海外同胞、侨胞日渐增多。然而,当时,上海医疗资源匮乏,数百家医院普遍存在着医疗设备陈旧,服务意识淡薄,理念落后,语言不通等状况,医疗服务软硬件全方位的巨大差距,成为制约上海走向世界的重要因素之一。
时任华山医院院领导的陈公白院长、陈星荣院长、袁美英书记等敏锐洞察到这一市场需求,1989年引进港资成立了上海华山寰宇保健医疗中心,开始了探索公立医院分层次服务的改革之路。陈星荣院长出任第一任董事长,并由从美国凯特琳医疗中心学习归来的袁曼教授组织并负责筹建工作。作为第一任中心主任,袁曼教授从窗帘颜色、地砖材质到培训西方文化礼仪和英语,事必躬亲,装修出22间全天候营业、服务理念先进、环境清洁、安静、优雅的三星级标准病房,俗称“外宾病房”。从此,各国驻沪领事馆的官员们改变了回国看病的习惯。
1995年张元芳院长接任国际医疗中心董事长,孙涛教授接任主任,中心规模进一步扩大,软硬件升级,夯实了核心竞争力,业务持续发展。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上海市卫生系统“红旗文明岗”等荣誉接踵而来,良好的信誉口碑使国际医疗中心渐成为上海重大外事活动和外国元首访沪的指定医疗保障单位。
2003年,接力棒传到了徐建光院长手中,顾静文教授接任中心主任。进入21世纪后,中国尤其是上海的涉外医疗蓬勃发展,高端医疗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在徐建光的主持下,国际医疗中心的软硬件再次突破瓶颈大升级,2007年华山医院百年院庆之际,国际医疗中心新门诊风光启用。如今,这个中心不仅可以提供以华山医院30多个专科强大实力和300余位专家教授鼎力合作为依托的,涵盖健康体检、门诊服务、住院及疑难危重疾病诊治、疫苗注射、医疗保障等医疗业务,还提供更多医疗以外的人文关怀包括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对患者的深切关注、温馨的就诊环境、多语种的服务及方便高效的财务支付系统、与诸多保险公司的密切合作等。
2008年1月,中心迎来了南非总领事夫人库曼莎率领的阵容庞大的驻沪各国外交官配偶团一行。23位不同肤色、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夫人们在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获得了高度一致:“这里是中国的五星级医院。”
2010年上海世博会越来越近,新任董事长丁强院长把目光延伸到了更远处。今年3月,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东院门诊部在上海最顶级的国际社区碧云小区旁开张,把医疗服务送到了老外的家门口。
去年4月,作为高端医疗领域的领导者,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以迎世博为主题的“高端医疗服务与建设”国际研讨会。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次高端及涉外医疗服务领域的学术交流会议。顾静文主任的《综合性医院的高端医疗服务与建设》主题演讲震动了业界。其时,中心在科研、教学方面也取得突破性成绩:全科型住院医师培养计划独树一帜;《外籍人士急救医疗体系及绿色通道的建设》荣获复旦大学临床医疗成果奖;《综合性医院境外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及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获得了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的支持。顾教授还透露说,由华山医院进行了大量筹建工作的中华医学会涉外医疗分会即将成立,这也是国际医疗中心对这个领域的又一大贡献。
到中国才两个月的加拿大工程师柏利,因为扭了脚不得不在同事的搀扶下“考察”了一回中国“内宾”就医环境。他后来这样向媒体“畅谈”自己的“考察体会”——医院像迷宫,停车排长龙,看病像跑马拉松……新建的门急诊大楼称得上雄伟漂亮,不过内部结构复杂,跑上跑下好几回终于办完一系列手续,看上骨科门诊后,医生啥也没说,“唰唰”开出拍片单。交完费,问护士小姐哪里拍片?护士小姐态度还真好,耐心地说:“先上三楼,过天桥,去急诊老楼,然后再下到一楼,左转!”晕!一句话“雷”倒崴脚人。总结:来中国看个病没有点体力还真是不行!
要说“看病难”的老话题,“内宾问题”就不跟老外扯了。要怪,还得怪柏利初来乍到门槛不精——他本就该直奔“外宾病房”。
如今已遍地开花在中国各大医院的“外宾病房”,其实是专门为外籍人士、港澳台胞等开辟的医疗服务特区的俗称。而“外宾病房”的龙头老大——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今年已经迎来了成立20周年的隆重庆生会。
FBI最熟悉的上海医院
作为上海首屈一指的涉外医疗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在中国涉外医疗服务领域的老大地位几乎是无可撼动的。
自1989年成立,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的门急诊量从最初的每年3000人次,上升至2008年的3.7万人次,历年总计突破了35万人次,患者遍布世界各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半以上患者来自发达国家。住院人数也呈同步增长,累计达2.5万人次。2008年的外籍患者手术量近150例次,占手术总量的50%。同时,中心还是上海众多外资诊所、医院的首选转诊地,帮助接治诸多疑难、重症患者,20年来共救治危重病例逾2000人次,抢救成功率达95%以上。此外,中心还是长三角地区外籍重危病人的首选中转地,跨国医疗转运业务十分繁忙,近年來成功转运近100位外籍患者安全回国。
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开创性地形成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医疗服务体系,成为各国驻沪领事馆和诸多跨国公司在沪的首选医疗机构。
1994年,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8国驻沪总领事馆的总领事组团亲临华山医院,把表彰铜牌挂到病房,表达对外宾病房为驻沪各领馆官员、在华工作及来华旅游的各国公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衷心感谢。2007年,意大利驻上海总领事罗西诺又登门华山医院,把“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指定医疗机构”的铜牌挂到了国际医疗中心的大门口,同时签约中心的3位医生为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馆官方指定医生。随后芬兰、南非、新加坡等国驻沪总领事馆也向华山国际医疗中心提出了为其公民在华工作或旅行提供医疗服务的请求。
你知道美国FBI特工最熟悉上海哪家医院吗?这道超级冷门“八卦”题的答案,毫无疑问是“华山医院”。因为各国元首、政要访沪时的医疗保障几乎悉数指定华山医院:美国总统克林顿、美国副总统戈尔和切尼、印尼总统梅加瓦蒂夫人、新加坡资政李光耀;上海五国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高峰会议(APEC)、财富国际论坛……这一长串名单代表的是信任和肯定。
上海几乎所有重大国际赛事都指定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提供医疗保障,这又是一长串名单:自2004年起每年的F1、V8房车和NBA上海站,2007年世界夏季特奥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
国际SOS救援公司早在2002年就将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定为其在中国首选推荐的医疗机构,据说,SOS公司出动直升机救援重危病人一次收费10万美元。而可口可乐、福特、GE、杜邦、中芯国际、西门子、波音、大金、索尼等全球500强企业的在华机构也都将其为定点为医疗合作单位。新加坡航空还指定其为公司的旅客飞行安全评估机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今,对拥有30万外籍人士、港澳台胞常驻人口,每年600万来沪旅游境外人士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来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五星级医院
“回望20年,中心今天的辉煌是与医院历任院长前瞻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和创新的改革分不开的,更离不开历任主任的殚精竭虑和锐意进取。”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主任顾静文教授说。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正处在摆脱禁锢思想,奋力追赶世界的大潮中,同时中国也正渐渐被世界所接受,来华来沪投资、工作、旅游、探亲的外籍人士及海外同胞、侨胞日渐增多。然而,当时,上海医疗资源匮乏,数百家医院普遍存在着医疗设备陈旧,服务意识淡薄,理念落后,语言不通等状况,医疗服务软硬件全方位的巨大差距,成为制约上海走向世界的重要因素之一。
时任华山医院院领导的陈公白院长、陈星荣院长、袁美英书记等敏锐洞察到这一市场需求,1989年引进港资成立了上海华山寰宇保健医疗中心,开始了探索公立医院分层次服务的改革之路。陈星荣院长出任第一任董事长,并由从美国凯特琳医疗中心学习归来的袁曼教授组织并负责筹建工作。作为第一任中心主任,袁曼教授从窗帘颜色、地砖材质到培训西方文化礼仪和英语,事必躬亲,装修出22间全天候营业、服务理念先进、环境清洁、安静、优雅的三星级标准病房,俗称“外宾病房”。从此,各国驻沪领事馆的官员们改变了回国看病的习惯。
1995年张元芳院长接任国际医疗中心董事长,孙涛教授接任主任,中心规模进一步扩大,软硬件升级,夯实了核心竞争力,业务持续发展。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上海市卫生系统“红旗文明岗”等荣誉接踵而来,良好的信誉口碑使国际医疗中心渐成为上海重大外事活动和外国元首访沪的指定医疗保障单位。
2003年,接力棒传到了徐建光院长手中,顾静文教授接任中心主任。进入21世纪后,中国尤其是上海的涉外医疗蓬勃发展,高端医疗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在徐建光的主持下,国际医疗中心的软硬件再次突破瓶颈大升级,2007年华山医院百年院庆之际,国际医疗中心新门诊风光启用。如今,这个中心不仅可以提供以华山医院30多个专科强大实力和300余位专家教授鼎力合作为依托的,涵盖健康体检、门诊服务、住院及疑难危重疾病诊治、疫苗注射、医疗保障等医疗业务,还提供更多医疗以外的人文关怀包括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对患者的深切关注、温馨的就诊环境、多语种的服务及方便高效的财务支付系统、与诸多保险公司的密切合作等。
2008年1月,中心迎来了南非总领事夫人库曼莎率领的阵容庞大的驻沪各国外交官配偶团一行。23位不同肤色、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夫人们在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获得了高度一致:“这里是中国的五星级医院。”
2010年上海世博会越来越近,新任董事长丁强院长把目光延伸到了更远处。今年3月,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东院门诊部在上海最顶级的国际社区碧云小区旁开张,把医疗服务送到了老外的家门口。
去年4月,作为高端医疗领域的领导者,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以迎世博为主题的“高端医疗服务与建设”国际研讨会。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次高端及涉外医疗服务领域的学术交流会议。顾静文主任的《综合性医院的高端医疗服务与建设》主题演讲震动了业界。其时,中心在科研、教学方面也取得突破性成绩:全科型住院医师培养计划独树一帜;《外籍人士急救医疗体系及绿色通道的建设》荣获复旦大学临床医疗成果奖;《综合性医院境外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及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获得了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的支持。顾教授还透露说,由华山医院进行了大量筹建工作的中华医学会涉外医疗分会即将成立,这也是国际医疗中心对这个领域的又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