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评价邱晓华对时间的吝啬,可跟巴尔扎克笔下那个嗜钱如命的吝啬鬼葛朗台媲美,不同的是,后者嗜金如命,前者惜时如金。而央视某电视节目对他的评价是:“一个掌握中国20年变化数字的人,一个真正对中国经济了如指掌的人。”
被寄予厚望的新局长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是国家统计局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3月29日,履新不到两周的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在农业普查宣传座谈会上首次与新闻媒体见面,他表示如何维护和提高中国统计的信誉是当前统计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让中国统计成为‘阳光统计’是国家统计局的目标,无信誉的统计局将被曝光!”邱晓华掷地有声。
3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召开全局处以上干部会议,宣布国务院关于邱晓华担任国家统计局局长职务的任命,接任正常退休的原局长李德水。
在“十五”计划结束、“十一五”规划开局的节点上,统计局局长之位,是一个压力重重的职位,这种压力来自于各界对他热情洋溢的期待:期待今后统计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期待他能继续提高统计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
3月17日,上任的第一天。邱晓华一早出现在北京市统计局,参加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的揭幕仪式。他在揭幕仪式上发言说:今后的统计工作要为三方面服务:一是党政领导,二是社会公众,三是企业经济界人士。
北京市统计局的工作人员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揭幕仪式是特地安排在新局长上任第一天。原局长李德水任职期间的三大统计改革政绩之一—“三队并一队”,北京市调查总队在2005年年末已经基本组建完毕,并完成了对原三队的合并。邱晓华在上任第一天举行揭幕仪式,可以理解为,他将继续推进原局长李德水的改革举措。
继举行完北京调查总队的揭幕仪式后,邱晓华又马不停蹄去了内蒙,参加国家统计局内蒙调查总队的挂牌仪式。《中国经济周刊》一直追踪新局长的行踪,直至23日晚10点左右,当记者拨通邱晓华手机时,仍被告知在外地还没回北京。
当晚的电话里,邱晓华告诉记者还在开会,没有时间接受采访,当记者问及如何看待接任后的工作压力时,“压力只是小事情,工作做好才是最重要的。”电话里,邱晓华语气平和。
善用数字说话的人
“科学使人周密,数字使人精确。”
而邱晓华不光是个“精确”的人,作为高级统计师,邱晓华给统计数字赋予独特的生命力,是一个善用数字说话的人。
“最初在做统计分析上,邱局长就对数据的理解、把握得相当好。他能把枯燥的统计数据和复杂的经济形势密切地连在一起,能把经济形势用数字勾勒出来。”许宪春对《中国经济周刊》谈到。
许是与邱晓华共事近20年的同事,目前担任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
他对记者介绍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关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运行的轨迹,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而邱局长不仅具有高超的统计数字运用技术,对统计数字背后的经济意义也具有很强的敏锐性。
3月19日,邱晓华首次以国家统计局局长的身份出现在CCTV《经济信息联播》栏目里。在这次节目中,他善于用数字说话的能力再次得到体现:他列举了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调查的全国主要消费品市场销售情况,十位品牌的份额构成中,国产品牌的比重高达74.3%,比2004年又提高了2.3个百分点。他从这些数据中,分析出:目前国产品牌竞争力不断加大,越来越受到国内消费者的青睐。
善用数字说话的邱晓华,早在20世纪90年代便引起了国内经济界的重视。
上世纪80年代末,全国各地抢购食品和生活用品,形成一股“抢购风”,在全国上下一片慌乱之后,我国随之进入了整改期。1991年,邱晓华针对此撰写了《对三年治理整顿的反思与回顾》一文,他巧妙运用这三年整改的大量经济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于文中大胆提出:“治理整顿已经可以结束,留存的问题应在继续深化改革中解决”的建议。
1991年11月,《人民日报》整版刊登了邱晓华的该篇长文。该建议提出不到一个月,治理整顿便宣告结束。在党中央宏观调控中国经济的重要时刻,年仅33岁的邱晓华立了一功。
1993年,邱晓华成了国家统计局的第三任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他有问必答、直揭主题、答案明确,逐渐引起中外媒体和经济学界的关注。
“我是把每一次新闻发布会都当成考试。力图显示我们不仅生产数字,而且也有观点。”他曾说。
惜时如金的学者型官员
邱晓华跟数字结缘纯属偶然。他的数字“天赋”亦出于后天的勤奋积累。
1958年,邱晓华出生在福建省宁化县,儿时的邱晓华是个苦孩子。6岁那年,他便失去了母亲,与姐姐和外婆一起生活。童年的邱晓华下地种过菜、上山打过柴,还养过鸡、喂过猪。幼年的艰辛铸就了邱晓华勤奋、刻苦的个性和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也煅造了他强健的体魄,使他比常人多了一份历练的资本。
1978年3月,邱晓华进入厦门大学经济系统计专业学习。1982年,年仅24岁的他拿着一纸毕业分配证明进入了国家统计局。并在统计局一呆便是24年。
许宪春司长回忆说:“我比邱局长晚来四五年,我一到局里就有同事告诉我,说他是一颗统计新星。他学习刻苦是被大家公认的。同事们对他感触最深的是他经常挑灯夜战,经常熬夜,他们司里有人叫他‘拼命三郎’。”
在许宪春心目中,邱局长有五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优点:一,学习刻苦;二,工作勤奋;三,精力充沛;四,思维敏捷;五,记忆力强。
学术界对邱晓华的评价是,熟悉经济工作,对宏观经济和综合统计有较强的研究能力。
华东政法学院教务处处长叶青对邱晓华惊人的记忆表示佩服,“他对宏观经济的表述能力非常强”,叶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他到湖北鄂州调查,不看文稿,整整两个多小时,为现场统计工作人员讲述‘十一五’规划的全过程。邱晓华思维敏锐、对纷繁的经济数据记忆明晰、随手拈来。”
许宪春司长则寄望新任局长能把统计队伍带得更好,“使中国的统计更能客观地反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律,进一步在社会上树立起统计的信誉,在国际统计界树立起威信。”许春宪的期望,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公众对邱晓华的厚望。
邱晓华言论
关于“中国数据虚假论”
背景:2002年前后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劳斯基撰文指出,中国内地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成长24.7%,但能源消耗量却负成长12.8%。虽然官方的经济增长数字可观,但造就的工作机会和物价增长却有限。据此怀疑中国内地统计数字的准确性。
邱晓华:“这些作者所写的一些东西,他们的逻辑和他们的方法,甚至是他们论证的一些论据都是错误的。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由于技术的变化,由于结构的变化,经济和能源消费的关系会出现不同的走向。”至于原因,邱晓华解释道:“在最近这四年,中国由于技术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变化,中国GDP的能源消耗平均每年下降的幅度在5%,这说明通过节约能源的使用也能够推动经济的增长。”
为宏观调控“正名”
背景:一些人士对2004年我国宏观调控的紧缩展开争论。
邱晓华:“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一样将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所不同的是,不同时期、不同的阶段宏观调控有不同的重点、有不同的政策取向、有不同的力度而已……宏观调控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总称,既有紧缩的一面,也有扩张的一面。眼下正在进行的宏观调控也不是单纯的紧缩,也有松的一面。对那些高污染、高消耗、盲目扩张的确是紧缩控制的。那种认为宏观调控就意味着紧缩,就意味着控制的认识是不全面的。”
被寄予厚望的新局长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是国家统计局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3月29日,履新不到两周的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在农业普查宣传座谈会上首次与新闻媒体见面,他表示如何维护和提高中国统计的信誉是当前统计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让中国统计成为‘阳光统计’是国家统计局的目标,无信誉的统计局将被曝光!”邱晓华掷地有声。
3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召开全局处以上干部会议,宣布国务院关于邱晓华担任国家统计局局长职务的任命,接任正常退休的原局长李德水。
在“十五”计划结束、“十一五”规划开局的节点上,统计局局长之位,是一个压力重重的职位,这种压力来自于各界对他热情洋溢的期待:期待今后统计工作纳入法制轨道、期待他能继续提高统计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
3月17日,上任的第一天。邱晓华一早出现在北京市统计局,参加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的揭幕仪式。他在揭幕仪式上发言说:今后的统计工作要为三方面服务:一是党政领导,二是社会公众,三是企业经济界人士。
北京市统计局的工作人员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揭幕仪式是特地安排在新局长上任第一天。原局长李德水任职期间的三大统计改革政绩之一—“三队并一队”,北京市调查总队在2005年年末已经基本组建完毕,并完成了对原三队的合并。邱晓华在上任第一天举行揭幕仪式,可以理解为,他将继续推进原局长李德水的改革举措。
继举行完北京调查总队的揭幕仪式后,邱晓华又马不停蹄去了内蒙,参加国家统计局内蒙调查总队的挂牌仪式。《中国经济周刊》一直追踪新局长的行踪,直至23日晚10点左右,当记者拨通邱晓华手机时,仍被告知在外地还没回北京。
当晚的电话里,邱晓华告诉记者还在开会,没有时间接受采访,当记者问及如何看待接任后的工作压力时,“压力只是小事情,工作做好才是最重要的。”电话里,邱晓华语气平和。
善用数字说话的人
“科学使人周密,数字使人精确。”
而邱晓华不光是个“精确”的人,作为高级统计师,邱晓华给统计数字赋予独特的生命力,是一个善用数字说话的人。
“最初在做统计分析上,邱局长就对数据的理解、把握得相当好。他能把枯燥的统计数据和复杂的经济形势密切地连在一起,能把经济形势用数字勾勒出来。”许宪春对《中国经济周刊》谈到。
许是与邱晓华共事近20年的同事,目前担任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
他对记者介绍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关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运行的轨迹,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而邱局长不仅具有高超的统计数字运用技术,对统计数字背后的经济意义也具有很强的敏锐性。
3月19日,邱晓华首次以国家统计局局长的身份出现在CCTV《经济信息联播》栏目里。在这次节目中,他善于用数字说话的能力再次得到体现:他列举了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调查的全国主要消费品市场销售情况,十位品牌的份额构成中,国产品牌的比重高达74.3%,比2004年又提高了2.3个百分点。他从这些数据中,分析出:目前国产品牌竞争力不断加大,越来越受到国内消费者的青睐。
善用数字说话的邱晓华,早在20世纪90年代便引起了国内经济界的重视。
上世纪80年代末,全国各地抢购食品和生活用品,形成一股“抢购风”,在全国上下一片慌乱之后,我国随之进入了整改期。1991年,邱晓华针对此撰写了《对三年治理整顿的反思与回顾》一文,他巧妙运用这三年整改的大量经济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于文中大胆提出:“治理整顿已经可以结束,留存的问题应在继续深化改革中解决”的建议。
1991年11月,《人民日报》整版刊登了邱晓华的该篇长文。该建议提出不到一个月,治理整顿便宣告结束。在党中央宏观调控中国经济的重要时刻,年仅33岁的邱晓华立了一功。
1993年,邱晓华成了国家统计局的第三任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他有问必答、直揭主题、答案明确,逐渐引起中外媒体和经济学界的关注。
“我是把每一次新闻发布会都当成考试。力图显示我们不仅生产数字,而且也有观点。”他曾说。
惜时如金的学者型官员
邱晓华跟数字结缘纯属偶然。他的数字“天赋”亦出于后天的勤奋积累。
1958年,邱晓华出生在福建省宁化县,儿时的邱晓华是个苦孩子。6岁那年,他便失去了母亲,与姐姐和外婆一起生活。童年的邱晓华下地种过菜、上山打过柴,还养过鸡、喂过猪。幼年的艰辛铸就了邱晓华勤奋、刻苦的个性和对知识的渴望,同时也煅造了他强健的体魄,使他比常人多了一份历练的资本。
1978年3月,邱晓华进入厦门大学经济系统计专业学习。1982年,年仅24岁的他拿着一纸毕业分配证明进入了国家统计局。并在统计局一呆便是24年。
许宪春司长回忆说:“我比邱局长晚来四五年,我一到局里就有同事告诉我,说他是一颗统计新星。他学习刻苦是被大家公认的。同事们对他感触最深的是他经常挑灯夜战,经常熬夜,他们司里有人叫他‘拼命三郎’。”
在许宪春心目中,邱局长有五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优点:一,学习刻苦;二,工作勤奋;三,精力充沛;四,思维敏捷;五,记忆力强。
学术界对邱晓华的评价是,熟悉经济工作,对宏观经济和综合统计有较强的研究能力。
华东政法学院教务处处长叶青对邱晓华惊人的记忆表示佩服,“他对宏观经济的表述能力非常强”,叶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他到湖北鄂州调查,不看文稿,整整两个多小时,为现场统计工作人员讲述‘十一五’规划的全过程。邱晓华思维敏锐、对纷繁的经济数据记忆明晰、随手拈来。”
许宪春司长则寄望新任局长能把统计队伍带得更好,“使中国的统计更能客观地反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律,进一步在社会上树立起统计的信誉,在国际统计界树立起威信。”许春宪的期望,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公众对邱晓华的厚望。
邱晓华言论
关于“中国数据虚假论”
背景:2002年前后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劳斯基撰文指出,中国内地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成长24.7%,但能源消耗量却负成长12.8%。虽然官方的经济增长数字可观,但造就的工作机会和物价增长却有限。据此怀疑中国内地统计数字的准确性。
邱晓华:“这些作者所写的一些东西,他们的逻辑和他们的方法,甚至是他们论证的一些论据都是错误的。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由于技术的变化,由于结构的变化,经济和能源消费的关系会出现不同的走向。”至于原因,邱晓华解释道:“在最近这四年,中国由于技术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变化,中国GDP的能源消耗平均每年下降的幅度在5%,这说明通过节约能源的使用也能够推动经济的增长。”
为宏观调控“正名”
背景:一些人士对2004年我国宏观调控的紧缩展开争论。
邱晓华:“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一样将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所不同的是,不同时期、不同的阶段宏观调控有不同的重点、有不同的政策取向、有不同的力度而已……宏观调控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总称,既有紧缩的一面,也有扩张的一面。眼下正在进行的宏观调控也不是单纯的紧缩,也有松的一面。对那些高污染、高消耗、盲目扩张的确是紧缩控制的。那种认为宏观调控就意味着紧缩,就意味着控制的认识是不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