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烟联合H1N1流感病毒感染对小鼠气道灌洗液免疫细胞的影响

来源 :广东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ibabaji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香烟暴露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气道灌洗液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 香烟烟雾暴露4d,第5天给予小鼠3个滴度(6、12、24 PFU)的流感病毒H1N1(A/PR/8/34)[假熏烟假攻毒组、假熏烟攻毒组(6PFU)、假熏烟攻毒组(12PFU)、假熏烟攻毒组(24PFU)、熏烟联合攻毒组(6PFU)、熏烟联合攻毒组(12PFU)、熏烟联合攻毒组(24PFU)].分别观察实验后第3、5、7天气道灌洗液免疫细胞及相关改变.观察内容为:支气管灌洗液中的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化学发光法检测灌洗液细胞活性氧簇(ROS)的产生;以及BCA法检测小鼠灌洗液蛋白浓度.结果 细胞计数结果表明H1N1病毒感染导致气道灌洗液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呈滴度依赖性升高,并在攻毒后3 d(24PFU)、7 d(12PFU)达到应答高峰,并伴随灌洗液细胞ROS的产生速率在相应时点升高.香烟暴露的H1N1病毒感染小鼠气道的灌洗液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在攻毒后5d(24PFU)达到应答高峰,并伴有灌洗液细胞ROS产生速率的增加.在攻毒后3、5、7d,H1N1病毒感染小鼠气道灌洗液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且熏烟联合攻毒组与假熏烟联合攻毒组小鼠灌洗液蛋白含量在各时点无明显差异.结论 香烟暴露延迟了气道的免疫细胞的急性募集以及杀伤力的高峰,但没有改变气道炎症介质分泌的总体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2021年广州地区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感染患者的首次CT表现,为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肺炎的诊治、病情评估及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感染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入组78例患者,男28例(35.9%),女50例(64.1%),年龄2 ~85岁,其中16岁以下9例(11.5%),17 ~40岁18例(23.1%),41~ 60岁30例(38.5%),60岁以上21例(26.9%),合并基础疾病者26例(33.3%);临床分型轻型23例(29.5%),
目的 比较扁桃体周围脓肿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再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术后出血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9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收治的579例扁桃体周围脓肿行全麻下扁桃体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分为脓肿期手术(观察组)297例和常规择期手术(对照组)282例,比较两组患者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发生率及术后出血量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有助于减少扁桃体切除术后原发性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9,P<0.05),继发性出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P>0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肺炎的重型、危重型患者疾病进展的早期指标及危险因素,为提高预后和疾病早期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新型冠状病毒Delta变异株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诊断标准分为重型、危重型19例(重型危重型组)和轻型、普通型87例(轻型普通型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入院临床症状、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影像学检查的差异,采用相关方法对以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乳酸脱氢酶、血浆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IL)-6等多项实验室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