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历史是大学素质文化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大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强调对历史事件的客观分析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忽视了历史对学生德育思想的培养作用,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虽然有部分大学重视学生德育思想的培养,但是在实际的历史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关键词】大学历史 德育思想 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4-0072-01
德育思想是一种需要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体现的是学生人格思想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完善,德育教育重点在于学生自身德育的发展,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学生的教育为起点,全面发展学生综合文化素质。
一、目前我国大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单纯侧重于学生历史教学的实质性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规定大学中对学生历史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历史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道德纪律、有理想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在实际大学历史文化教学中,教师只是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质,这种教学模式只是单纯追求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对学生自身今后生活工作的发展极为不利。大学历史教学中德育思想教育的缺乏,对学生自身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和自身的完善产生负面影响。
(二)大学素质教学对历史的教学缺少重视
在一些大学中,由于理科在社会中应用的范围较广,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还存在重视理科教学而忽视文科的现象,将大量的教学资源投入到学生的理工科教育上,大学历史作为一门文科学科,更不被学校所重视,因而学生也对历史缺少重视,在历史教学中只是单纯学习历史史实事件,不但缺少历史文化的教育,更不利于学生的德育思想培养。而且在大学的历史教学中,有的教职工缺少教师职业道德精神,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功利性质,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教师自身利益相联系,导致教师单纯重视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掌握,缺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大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德育思想培养措施
(一)加强历史教学和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
在大学的历史文化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的教学和教学内容不符,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对历史教学和学生德育思想的培养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德育思想的教学是教育改革深化发展的要求,在大学历史教学中需要加强历史教学知识能力,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还有学生的个人思想价值观,同时还能加强学生的道德培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是针对书本上的历史知识进行教学,缺少对学生德育思想和个人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只是单纯地记忆背诵,对知识背后的意义缺少理解。因此在大学历史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背后意义的理解,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中德育思想的探究,将历史的学习不仅当做一种教学任务,而是一种学生学习的手段,在加强学生历史文化素养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个人人格健全和德育思想的培养,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灵活应用自身的文化知识。
(二)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由于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地位,在传统模式的教学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只能被动接受,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交流互动,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历史知识文化掌握,更难以培养学生的德育思想。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只有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化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被动接受为学生自身的自主探究,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德育思想,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个人的综合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德育教育的理念在学生的历史教育中不断深入,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质,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让学生和老师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自主发展的目标。学生的德育思想培养有利于学生自身潜能的激发,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思想观念的形成。大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德育思想需要不断创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体现了教育改革的人文性,为培养具有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山青.大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德育思想培养对策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0):167.
[2]张明霞.关于大学历史教学中德育素材的选择与运用的探讨[D].天津师范大学,2015.
[3]林曉菲.德育思想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文学教育(中),2011(05):147.
作者简介:
谈梦珍(1984-),汉族,女,江苏江宁人,本科,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历史学教育。
【关键词】大学历史 德育思想 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4-0072-01
德育思想是一种需要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体现的是学生人格思想的提升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完善,德育教育重点在于学生自身德育的发展,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学生的教育为起点,全面发展学生综合文化素质。
一、目前我国大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单纯侧重于学生历史教学的实质性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规定大学中对学生历史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历史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道德纪律、有理想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在实际大学历史文化教学中,教师只是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具有一定的功利性质,这种教学模式只是单纯追求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对学生自身今后生活工作的发展极为不利。大学历史教学中德育思想教育的缺乏,对学生自身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和自身的完善产生负面影响。
(二)大学素质教学对历史的教学缺少重视
在一些大学中,由于理科在社会中应用的范围较广,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还存在重视理科教学而忽视文科的现象,将大量的教学资源投入到学生的理工科教育上,大学历史作为一门文科学科,更不被学校所重视,因而学生也对历史缺少重视,在历史教学中只是单纯学习历史史实事件,不但缺少历史文化的教育,更不利于学生的德育思想培养。而且在大学的历史教学中,有的教职工缺少教师职业道德精神,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功利性质,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教师自身利益相联系,导致教师单纯重视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掌握,缺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大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德育思想培养措施
(一)加强历史教学和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
在大学的历史文化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的教学和教学内容不符,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对历史教学和学生德育思想的培养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德育思想的教学是教育改革深化发展的要求,在大学历史教学中需要加强历史教学知识能力,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还有学生的个人思想价值观,同时还能加强学生的道德培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是针对书本上的历史知识进行教学,缺少对学生德育思想和个人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只是单纯地记忆背诵,对知识背后的意义缺少理解。因此在大学历史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对书本知识背后意义的理解,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中德育思想的探究,将历史的学习不仅当做一种教学任务,而是一种学生学习的手段,在加强学生历史文化素养的同时还要加强学生的个人人格健全和德育思想的培养,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灵活应用自身的文化知识。
(二)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由于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地位,在传统模式的教学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只能被动接受,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交流互动,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历史知识文化掌握,更难以培养学生的德育思想。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只有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化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被动接受为学生自身的自主探究,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德育思想,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个人的综合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德育教育的理念在学生的历史教育中不断深入,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质,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让学生和老师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自主发展的目标。学生的德育思想培养有利于学生自身潜能的激发,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思想观念的形成。大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德育思想需要不断创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体现了教育改革的人文性,为培养具有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山青.大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德育思想培养对策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0):167.
[2]张明霞.关于大学历史教学中德育素材的选择与运用的探讨[D].天津师范大学,2015.
[3]林曉菲.德育思想在高校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文学教育(中),2011(05):147.
作者简介:
谈梦珍(1984-),汉族,女,江苏江宁人,本科,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历史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