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才 中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新挑战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zhilin123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地城市群规划和建设,一定要按照国家总体规划,围绕中心城市进行合理布局,防止出现过去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出现的一哄而上、千城一面的现象
  从改革之初的长三角、珠三角,到当下的国家级城市群、区域性城市群的规划编制,中国的区域经济体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目前,京津冀一体化已经进入实质推进阶段,未来城市群的规划将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又将会面临哪些挑战?与此相应,各地方政府又将如何因应区域经济体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变化?我们就这些话题,采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
  打破“一亩三分地”思想,协同发展
  《中华儿女》:近年来,京津冀一体化、北京城市副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一直是民众热议的话题。不久前,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更是引来社会的广泛关注。据您的观察,这些区域经济发展“大动作”的背景是什么?
  徐洪才:在我看来,这些“大动作”的背后,其实都是要打破传统的“一亩三分地”思想,加强区域经济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协同发展。
  习近平主席讲过,区域经济一体化一定要打破“一亩三分地”,也就是说,行政分割、市场分割,阻碍了区域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具体而言,京津冀地区在协同发展方面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北京市承载了太多的功能,人口太多,大城市病非常突出。另外,京津冀三地功能定位不清晰,产业分工不合理,区域发展未能形成协同效应。而且,京津周边小城市密集,落差较大,未能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同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也比较弱。此外,资源与生态环境脆弱,特别是大气污染,还有水资源短缺等问题都迫在眉睫,需要协同和一体化发展。
  《中华儿女》:相较于过去的城市发展,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
  徐洪才:从战略上讲,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有这么几个重要的增长极:一个是珠三角,一个是长三角,另外一个就是京津冀。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和协同发展有战略意义,它可以提升我们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
  与过去的城市建设和发展不同,当下的城市群建设更多地强调差异化定位,以及产业化与城镇化的结合。同质化竞争必然带来低端产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而缺乏产业支撑的城镇化必然带来“空城”和“鬼城”现象。新型城镇化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不是简单重复从传统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化社会的线性发展轨迹,而是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贯穿其中,把人的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的历史跨越。毫无疑问,这对我们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会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中华儿女》: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城市群,应当如何统筹、协调发展?城镇化、生态保护、城市群建设,如何才能形成良性互动?此前的城市布局与建设,存在哪些问题?
  徐洪才:这些问题都是当前推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过程中需要予以高度关注的问题,很难用一两句话把它们讲清楚。但有一点比较明确,就是要因地制宜,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同地区城市,具有不同特点和优势,因此功能定位也各不相同。各地城市群规划和建设,一定要按照国家总体规划,围绕中心城市进行合理布局,防止出现过去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出现的一哄而上、千城一面的现象,要特别注意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建设水平。注意保护城市的文化遗址和自然生态,努力建设自然生态良好,有自身文化内涵的智慧型城市。
  打破本位主义合力共赢
  《中华儿女》:在区域经济规划和发展中,各地区,包括各地方政府部门,又应该如何引领区域城市群建设所带来的变化?
  徐洪才: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资源与利益的重新分配。这就要求打破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本位主义,促进协同发展。现实中,做到这些并不容易。各地区必须提高认识,关键在于政府部门要克服本位主义,要有大局观念和战略思想,特别是要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化改革导向。改革的核心是要理顺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也是资源与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这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政府自身职能的转变。
  《中华儿女》:根据您的观察,当前我国各区域城市群的规划与建设的前景如何?又会遇到哪些可能的问题与挑战?
  徐洪才:虽然当前我们的国力有了很大发展,但应当承认,在很多具体指标上,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比如,城镇化水平。一个国家城镇化水平大体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在这一点上,我们与过去相比,當然有很大的提高,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因而,我们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此外,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自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我们都还面临着相当繁重的任务。
  我认为,在各地城市群规划与建设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因地制宜,进行差异化准确定位。各地具体情况不一样,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一定要量力而行,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子。前些年,有些地区不顾自身实际,盲目地一哄而上,弄得自身债务累累,出现了一些“空城”、“鬼城”,今要避免出现类似情况。第二,要鼓励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建设,相关政府部门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第三,有关部门要做好科学规划,发挥规划引领作用,这样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第四,发挥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最后,要特别注意以人为本,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系。比如“去产能”,要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把握好工作力度与节奏,防止出现影响社会稳定的情况。
  《中华儿女》:历史地看,当下的区域城市群规划与建设有哪些新的特点?与改革开放之初的规划和建设情况相比,有什么不同?
  徐洪才: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历史阶段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一定会有所不同。但是也要看到,我们促进“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协同发展政策是一贯的。城市群建设需要有规划,当下的规划必须与国家总体战略布局相一致。比如“一带一路”,这是国家战略。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应与之相配套,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责任编辑 华南
其他文献
[摘 要] 校园招聘会是企业用人的一项主要招聘渠道,也是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主要平台,校园招聘季一般都选在春季和秋季,这两个时期是企业招聘的黄金时期。每年的校招都存在很多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招不到人员的现象。为了提升校园招聘会的有效性,从招聘会的实际问题出发进行分析,从高校和学生两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不断完善校园招聘会的组织形式,提升招聘会的召开效果。  [关 键 词] 校园招聘会;应届生;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