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的模式分析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yoyo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发展模式和资源利用方式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关键所在,循环经济要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以达到遵循生态学规律的标准,将清洁生产和废物利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关键词】循环经济 环境保护 经济效益
  一、问题的提出
  观察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过度生产、过度消费和过度废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隐患。从发达国家和我国在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成果来看,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不但要加快进程,还要兼顾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耗费的降低以及环境污染的减少等等,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要发挥后发优势,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发达国家及地区循环经济建设的经验
  (一)德国循环经济建设的经验
  德国《废弃物限制处理法》、《包装条例》和《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等一系列发文的颁布,很好地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建设。比如将各类包装物的回收规定列为国民义,大力降低废弃物的产生量及其危害等等。德国以循环经济立法为主导依据,通过了法制化轨道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设,最终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德国以垃圾处理为开端,随后渐渐向生产和消费领域前进,完成了经济的迅速增长成为了就业的新鲜力量。
  (二)日本循环经济建设的经验
  “末端治理”战略对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日本循环经济发展的思想源泉“源头预防”、“循环经济”等一系列概念呼之欲出,而《容器包装循环利用法》、《家用电器回收利用法》和《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的颁布则更是很好地促进了其循环经济的建设,明确了政府、地方主管、企业和公众的责任,鼓励每个人为建立循环社会做出贡献。世界上循环经济立法最为完善的国家当属日本,已经建立了“资源节约——循环型社会”,提出了以环境经济立国的战略并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三)美国循环经济的建设经验
  美国居世界经济发达的国家首位,同时也是发展循环经济较早的国家之一,美国推动再生资源发展的主要原动力是行政手段。美国在探索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实行了大量的实践,不但建立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鼓励循环性消费,还建立了约20个生态工业园区,其采取的措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于1976年,美国就制定了《固体废弃物处置法》,从2000年起,美国能源部新技术主要内容为“零能耗住宅”,除此之外,美国总统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专门为生态工业园区组建了特别工作组,使美国的生态工业园区驻足到美国各地。美国杜邦化学公司为了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采取并实施了组织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
  (四)其他国家相关循环经济建设经验
  1987年,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的循环经济试验区正式建立,针对在不同独立商业伙伴之间进行合作协议的基础上,致力于 “一个公司的副产品将成为其他公司的重要资源”。当地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循环链,实现了区内水、能源、废物等物质的循环利用,并且在遵守生态道德和追求共同利益的共识下进行合作。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法国循环经济试验区大力推进的发展思路,很好地推进了可再生能源战略,推行了水资源流域循环经济实践,制定了有效的垃圾处理的立法和措施。
  澳大利亚的循环经济试验区不但注重环境保护,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发展模的发展模式,还实施清洁生产,注重资源保护和开发新能源,体现了其对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和实践。
  韩国为了促进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发展采取了显著措施,包括注重资源再利用,完成减少废弃物排放,不但促进以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方式来节约能源、减少资源消耗,同时还建立相关循环经济立法和环保措施。
  三、循环经济的模式选择
  近年来,在对可持续发展的研讨中,逐渐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从源头上治理污染,即从产品的研发和设计开始就力图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
  (一)过程末端治理型
  该模式强调了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治理污染的方法,并且开始注意环境问题,结果造成治理技术的难度加剧,治理的成本耗费较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虽然被世界上发展循环经济的大部分国家采用,但其存在很多弊端。
  (二)废物回收利用型
  这种模式不但重视垃圾的“资源化”和“再利用”, 更强调生产过程和消费领域的废物回收和再利用,以“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为内容的循环经济模式。在这方面,德国建立了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模式,其循环经济以废弃物循环利用为着手点,通过生产责任者延伸将循环经济向生产领域扩展,然后通过DSD系统向区域推进。
  (三)清洁生产主导型
  这一模式以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依据,推进清洁生产,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我国,已开始关注和推行清洁生产模式,完善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大力采取有效措施,包括资源的整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二次能源的利用、以及节能、降耗、节水,减慢资源的耗竭,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促进工业生产和环境的共赢,减少工业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威胁。
  (四)生态研发设计型
  此模式以实现循环型社会为目的,采取资源能源消耗少、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好,“零排放”、“零污染”,绿色消费等方案。在重视末端污染治理、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和清洁生产的基础上,更着重通过生态化的研发和设计将循环经济的思想、原则、制度及技术贯穿于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以及社会各个领域。
  参考文献
  崔军.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的现代农业规划理论探讨与案例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11(11).
  [2]刘静华,贾仁安,袁新发,等.反馈系统发展对策生成的顶点赋权反馈图法——以鄱阳湖区德邦生态能源经济反馈系统发展为例[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03).
  [3]雍兰利,吴满财.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柔性集成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02).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L11CJL037)的资助。
  (编辑:陈岑)
其他文献
魏晋南北朝出版业的兴盛首先在于官府修书、购书和征书文化政策的引导性作用;其次,书籍编纂理论和技巧的发展提升了出版业的工作效率;再次,书法技术的应用加快了图书出版和发
从古至今,在武术领域中,在无数武术大家和爱好者、练习者口中都流传着一句经典名言,那就是——练武先修德。  大致意思就是说,要想学习好武术的话,就得先学好武德。由此可见,这个武德的重要性。  那么什么是武德呢?  武德,关键在“德”字上。什么是“德”呢?  德者,人之品性品行品质也。具体体现在言谈举止中,待人处世中。从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举手投足,待人待物,这些细小的举动中,都可慢慢看出一个人的“
摘 要: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及社会监督体系的完善,公务员干部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工作中消极心态的破坏性加剧,形成积极稳定的心理态度对公务员干部队伍的心理健康、对公共服务和科学执政能力的提升意义重大。  关键词:情绪 培养 积极心态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多姿多彩的生活,同时加剧的市场竞争也给价值观和道德意识带来高强度冲击。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社会监督体系的日渐完善,公务员干
【摘要】当科技创新活动在全国遍地开花并逐渐形成浪潮之时,对于科技金融创新背后的风险管理的关注度却不高。本文通过分析风险的内在产生机理,寻找风险漏洞的控制以及高风险行为的解决方法。以改善科技金融活动各主体的主动性,并推动其不断拓展,解决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真正实现科技金融创新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 科技 金融创新 风险控制  自21世纪以来,一个国家价值创造能力的三个决定因子:市
通过中国知网对高校科技期刊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954—2013年,中国高校创办261种工程技术期刊,其中工程技术综合期刊80种,占30.7%,工程技术综合期刊中又以工科高校学报及综合
帕金森(Parkinson)病在高龄化社会的发病率很高,是占运动障碍者很高比例的一种疾病。近年来引起医学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选译自《臨床医》杂志2004第30卷第11期,就帕金森病的
10月19日,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香港教育研究所所长卢乃桂出席了国际教育研讨会,他就“华人品格教育”这一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当今华人社会的品格教育是有缺陷的,因为
每个人都是理性的,通过自由的交易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实现资源在整个社会中的合理配置,这就需要自由意志的充分表达。在市场经济中,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交易,交易是个不冒烟
一、引言  廉政文化建设是以廉洁为核心内容、以文化为载体的建设工程,是廉政建设与文化的有机结合。它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就是把廉洁政治性要求通过文化的形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渗透到人的头脑中。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领域,就是把廉洁从业的要求在项目建设的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充分的体现,在全体参建人员的脑中深深扎根,使廉洁自律和参与廉政监督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如何抓好廉政文化建设,这是各地多年来不懈研究的重要課
作为基层干部,怎样用好职权,干好本职工作,取决于人格力量的大小。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这个总和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的体现程度,就反映出人的人格力量。人格力量的大小,影响着干部作用的大小。因此作为基层干部,应着重在本职岗位中锻造自己的人格力量。  第一、在努力工作的基础上做官。郑培民同志讲“做官先做人”,就是讲当干部的首先要处好自己的情感和欲望,淡化“做官”的心里,否则是当不好干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