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对于语文教学应该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探讨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国家教委对《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对课程教材和课堂模式进行修改,制订出《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标准》,对中学语文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目的和要求。通过培训和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语文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围绕培养学生语文的能力为核心,这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关键。
国家教委颁布的初中语文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是语文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因为人们在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每一瞬间,少不了口头交流,阅读分析,书面表达等能力,必须首先要有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我认为语文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变以知识点为基本单位的教学模式,使语文教材淡化知识点,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
下面结合本人学习新课改的体会和二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具体做法和教学体会。
一、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指导学生阅读方法,紧抓学生的快速阅读来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扩大学生的阅读面,阅读材料多样化,除了课内的阅读外,指导学生多读报刊和课外书籍,《大纲》要求初中课外阅读量每年60~80万字,阅读两部著作,阅读速度要求每分钟500字,这是符合当前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的,更是开发青少年潜在能力的积极措施。那么,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我要课内指导学生学习现代文时,特别是在预习阶段整体感受认知时,改变了传统的唇读法,经常有意训练学生“眼脑直映”速读、跳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思路,扩大课内阅读信息量,而不引导学生去刻意肢解课文。张志公先生曾经指出:“现在具备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能力已经不再是神童才子的事,而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阅读能力”。我对普通初中学生多年来的观察,发现凡是语文成绩不好的,大多数是少读书,阅读速度缓慢的学生。这些学生阅读速度慢,随之而来的思维迟缓,反应呆滞已成为他们的心理定势。要改变这种消极的阅读状态,必须抓速读训练,努力使学生阅读扩展视幅,眼光敏锐,反应迅速。至于课外阅读,我在班中设立了一个阅读角,主要利用活动课让学生读书看报,要求每一个学生每期要带一部著作在班内交流,并做好读书笔记。另外还订了《语文报》等报刊。平时,随机指导学生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以此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促进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学生“读”的能力。
二、课堂创设多样化的交际情境,在实际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主要应通过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活动来实现”(新《教学大纲》)。为了培养学生的善听会说的能力,我在课堂教学上设计一些能使学生经常开口交流,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活动。例如,在作文教学时,设置一些问题后,叫学生自己朗读作文,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以发表自己见解的情况、结果作为学生平时的语文成绩,使“说”的能力量化计分,从而改变了学生上作文课时经常处于“闷声不响”的状态,使学生在认真听后畅所欲言,以“口头小议论”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除此之外,还有计划地在每一堂课的开始,让学生轮流上台进行几分钟的演讲,课内进行朗诵情景表演,角色独白等系列活动。课余组织开展一些辩论会、故事会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实践,学生思维活跃,口齿伶俐,口头表达意思明确了,语病减少,语言流畅了,从而改变了学生思维迟缓,反应呆滞的局面,而阅读和写作能力也得到促进和明显的提高。
但由于近年应试教育评估模式问题,导致了一些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认为这样做很费时,效果不及学生多练题,而在语文教学中忽略了“听说”这个实际素质培养。
三、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和思维训练为主,章法指导为辅的写作训练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初中学生要“养成观察分析周围事物,收集积累材料,勤动笔多修改的习惯”。
要使学生养成这个良好的习惯,首先必须让学生学会观察。茅盾说过:“想象的来源,就是观察。”“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結想,一挥而就”(鲁迅语),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与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是分不开的。写作文时,我指导学生积极去观察,写观察笔记。初中一年级学生写作要求主要是学习写人和记事的记叙文,就让学生先去观察所要写的这类人以及这类人所做的事,教会学生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初中二年级的写作要求是学习写说明文,就让学生先去观察了解要说明的对象。法国自然主义大师福楼拜给他的学生莫泊桑的写作箴言是:“应
该观察,然后再观察,再观察。”可见观察对于写作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写作的材料来源于两方面:一是生活中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二是从书本上得来的。相比之下,来自生活中观察的活生生的材料比书本得来的材料更有价值,更能表达学生的真情实感。
其次,抓思维训练,以阅读促进写作,以写作带动阅读。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写作和思维是密切相关的。乌申斯说:“要想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该发展他的思维能力。”因此,我们要通过抓思维训练,促进阅读和写作的结合。例如,在阅读教学中的段篇教学时,主要包括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落大意和归纳中心思想三大方面。划分段落要依据作者表达内容的步骤和文章内部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纳段意主要采用归并法,概括中心思想必须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较高的概括能力。段篇阅读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抽象逻辑思维。通过阅读的思维促进写作。但阅读是基础,它使人开阔眼界,懂得道理,认识生活和自然现象,学习文章的写法,掌握丰富的语言材料。而思维是关键,只有在思维训练中着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抽象力,学生的智力活动才会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水平才能达到较高的高度,促进读写结合的训练,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写”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不仅写作的训练离不开思维,其实,“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训练都离不开思维,思维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
国家教委颁布的初中语文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是语文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因为人们在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每一瞬间,少不了口头交流,阅读分析,书面表达等能力,必须首先要有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我认为语文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变以知识点为基本单位的教学模式,使语文教材淡化知识点,强化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
下面结合本人学习新课改的体会和二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具体做法和教学体会。
一、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指导学生阅读方法,紧抓学生的快速阅读来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扩大学生的阅读面,阅读材料多样化,除了课内的阅读外,指导学生多读报刊和课外书籍,《大纲》要求初中课外阅读量每年60~80万字,阅读两部著作,阅读速度要求每分钟500字,这是符合当前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的,更是开发青少年潜在能力的积极措施。那么,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我要课内指导学生学习现代文时,特别是在预习阶段整体感受认知时,改变了传统的唇读法,经常有意训练学生“眼脑直映”速读、跳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思路,扩大课内阅读信息量,而不引导学生去刻意肢解课文。张志公先生曾经指出:“现在具备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能力已经不再是神童才子的事,而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阅读能力”。我对普通初中学生多年来的观察,发现凡是语文成绩不好的,大多数是少读书,阅读速度缓慢的学生。这些学生阅读速度慢,随之而来的思维迟缓,反应呆滞已成为他们的心理定势。要改变这种消极的阅读状态,必须抓速读训练,努力使学生阅读扩展视幅,眼光敏锐,反应迅速。至于课外阅读,我在班中设立了一个阅读角,主要利用活动课让学生读书看报,要求每一个学生每期要带一部著作在班内交流,并做好读书笔记。另外还订了《语文报》等报刊。平时,随机指导学生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以此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促进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学生“读”的能力。
二、课堂创设多样化的交际情境,在实际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主要应通过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活动来实现”(新《教学大纲》)。为了培养学生的善听会说的能力,我在课堂教学上设计一些能使学生经常开口交流,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活动。例如,在作文教学时,设置一些问题后,叫学生自己朗读作文,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然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以发表自己见解的情况、结果作为学生平时的语文成绩,使“说”的能力量化计分,从而改变了学生上作文课时经常处于“闷声不响”的状态,使学生在认真听后畅所欲言,以“口头小议论”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除此之外,还有计划地在每一堂课的开始,让学生轮流上台进行几分钟的演讲,课内进行朗诵情景表演,角色独白等系列活动。课余组织开展一些辩论会、故事会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实践,学生思维活跃,口齿伶俐,口头表达意思明确了,语病减少,语言流畅了,从而改变了学生思维迟缓,反应呆滞的局面,而阅读和写作能力也得到促进和明显的提高。
但由于近年应试教育评估模式问题,导致了一些教师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认为这样做很费时,效果不及学生多练题,而在语文教学中忽略了“听说”这个实际素质培养。
三、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和思维训练为主,章法指导为辅的写作训练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初中学生要“养成观察分析周围事物,收集积累材料,勤动笔多修改的习惯”。
要使学生养成这个良好的习惯,首先必须让学生学会观察。茅盾说过:“想象的来源,就是观察。”“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結想,一挥而就”(鲁迅语),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与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是分不开的。写作文时,我指导学生积极去观察,写观察笔记。初中一年级学生写作要求主要是学习写人和记事的记叙文,就让学生先去观察所要写的这类人以及这类人所做的事,教会学生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初中二年级的写作要求是学习写说明文,就让学生先去观察了解要说明的对象。法国自然主义大师福楼拜给他的学生莫泊桑的写作箴言是:“应
该观察,然后再观察,再观察。”可见观察对于写作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写作的材料来源于两方面:一是生活中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二是从书本上得来的。相比之下,来自生活中观察的活生生的材料比书本得来的材料更有价值,更能表达学生的真情实感。
其次,抓思维训练,以阅读促进写作,以写作带动阅读。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写作和思维是密切相关的。乌申斯说:“要想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该发展他的思维能力。”因此,我们要通过抓思维训练,促进阅读和写作的结合。例如,在阅读教学中的段篇教学时,主要包括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落大意和归纳中心思想三大方面。划分段落要依据作者表达内容的步骤和文章内部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纳段意主要采用归并法,概括中心思想必须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较高的概括能力。段篇阅读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抽象逻辑思维。通过阅读的思维促进写作。但阅读是基础,它使人开阔眼界,懂得道理,认识生活和自然现象,学习文章的写法,掌握丰富的语言材料。而思维是关键,只有在思维训练中着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抽象力,学生的智力活动才会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水平才能达到较高的高度,促进读写结合的训练,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写”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不仅写作的训练离不开思维,其实,“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训练都离不开思维,思维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