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分析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高考物理试卷,试题从过去单一的考查学科知识,逐步转向考查学生阅读能力、信息的提取、处理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转变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加重视教授科学的阅读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物理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物理阅读能力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前提保证,是顺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是提高学生素质,实现个体终身发展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物理阅读;信息加工;联想回忆式阅读
本文根据物理学科特点,从物理的教材阅读、物理学背景阅读、图表阅读的多方面阐述了物理阅读的特殊性,培养物理阅读能力是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设计中重视学生物理阅读培养这一重要环节。期许能为中学物理阅读教学解决一些教学中的问题,提供新教学方法。
阅读是做题的第一步骤,更是一种是不可或缺的学习能力。一份好的阅读材料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游刃有余,高效的阅读更是在扩展学生知识广度之外,让学生更有效理解教材及课堂讲授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发共鸣,从而达到一定的深度。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由此可见,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新时代学生的教育中是极为关键的一环。近几年来,教育工作者在学科阅读上加大了研究力度,发表不少新的研究成果。
新课改后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阅读教科书,学会自己归纳所学的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培养学生收集、鉴别、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这就说明即便在物理教学中,阅读指导也是必要的。纵观近几年的中、高考物理试题不难发现,题面上的信息量再加大,涉及广泛。内容多是教材中无法找到、涉及物理科学发展前沿知识、或与自然现象、生产生活相结合的复合型题目。这样的新题型就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以及阅读分析、信息提取的能力才能把握重点。
现代信息加工理论和认知心理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注意刺激、刺激编码、信息的储存和提取,听、读是接收外部信息,属于注意刺激、刺激编码阶段;说、写则是在具备一定的知识储量后将信息整合输出,属于信息的储存和提取阶段,即信息输出加工形式。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对信息加工的过程,首先是学习主体从阅读材料中接受刺激,并注意到这个刺激并推动感受器,并转化神经信息。这个新信息进入感觉登记程序,这个短暂的记忆储存会在在百分之几秒内就把来自各感受器的信息记录完毕。被选择和特别标记部分登记了,其余部分很快就消逝了。被视觉登记的信息很快进入短时记忆,信息在这里可以持续二三十秒。短时记忆一般只能容纳储存七个左右信息项目容量。一旦超过了这个数目,新的信息刺激,就会替代部分原有信息。如果想要保持信息存储,就得采取复述的策略。复述策略只能有利于保持信息进行编码,并不能增加短时记忆的容量上限。所以当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时,信息就要经过重新编码的过程发生关键性转变。所谓编码,是用各种方式把信息组织起来而不是把有关信息简单收集在一起。信息经过编码程序以新的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一般认为,长時记忆是个永久性的信息储存库,当需要相关信息的使用时,需经过检索提取信息,被提取出来需要的信息可以直接通过反应发生器,从而产生反应,这些信息也可以再回到短时记忆,对该信息的合适性作进一步的考虑,结果可能是进一步寻找信息,也可能是通过反应发生器作出反应。根据以上的理论,阅读作为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新信息的对学习者大脑的第一刺激,激发出后面一系列的编码程序。通过反复刺激,促进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之间的流畅转换。通过阅读将新知识和旧知识形成稳固且灵活的联系。
中学阶段学生获取物理知识首先是接触教材,因此要加强学生中学物理教材的阅读能力。阅读教材对于物理的学习极为重要。物理阅读能力并不仅仅重复书本上已有的概念文字,而是在阅读的基础上,把握概念中相关内容之间的关系,挖掘其内在的信息,了解概念的同时发散思维,加以引申和扩展。
所谓物理阅读这一概念,是指“理解文本转换语言技能”,“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推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实验技能”等多种能力结合运用,认真推敲、仔细思考,“精读”的阅读方式。因此浏览、概述性的阅读等阅读方式不太适合“物理阅读学习”。物理阅读还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所谓习惯,就是人们需要完成某些操作自动重复完成的动作,是稳定的行为。物理阅读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提高阅读的质量,激发阅读兴趣。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物理科学的特点,在传授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养成这一良好的物理阅读习惯。在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基础上再学会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更能发挥阅读的作用。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掌握主要内容,捕捉重要信息,可以快速了解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掌握重要信息,特殊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阅读标题,阅读文本的标题形成思维轮廓或问题,阅读主要内容以获取问题的解答;第一遍略读时要列出简要提纲,记录下自己不理解的词语。详细阅读后,将简略的提纲补充扩展,或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主要的内容。整个阅读应围绕你所列的提纲的主要标题或者是提出的问题或者是不理解的内容,用标记,划线等方式突出你筛选出的主要信息。
其次,指导学生注意图表和文本阅读之间的联系,以生动的插图来展示抽象的文字内容,以图表的简单清晰来丰富文本内容,图表和文字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文章是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再者,要创造条件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去感受和演绎物理现象、物理方法,论释物理规律,以阅读来指导实验,以实验来感悟物理阅读。
最后,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来让学生对实验中的现象归纳终结,用自己的语言来给出物理规律。所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重要的是要深化认识,对物理来说也就是,阅读和演示实验相结合,既可以激发阅读活动也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提高阅读能力。可用的方法是: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结合之前的相关知识生用自己的话去给某些概念下定义或者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理规律;用物理规律去解释某些日常生活现象;用列表的方式比较出不同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 归纳总结是学生习得知识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学习了一整套新的知识之后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每一个知识并不是独立的,他都是要与之前或之后的学习产生关联的,归纳总结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阅读课文、题目时养成在重点词下划线的习惯,这种做标记的阅读方式有助于学生再次阅读时能很快的掌握重点内容抓住关键,容易把握所阅读内容的重点,提高阅读效率。在进行物理阅读时对重要公式、概念、定律的主要内容做重点标记是对材料信息的精细加工的过程,有助于对信息的提取和记忆,对重要的物理量或公式上做好名称、单位、适用范围等记录,以便明确物理量的应用范围和物理意义。
读书笔记是对所阅读的内容的摘要和记录,在常规的教学,教师一般都要求学生记录重要的内容和典型问题。学生的课后复习与课外阅读时要以书本的内容为中心,围绕教材的重要知识结合读书笔记对知识进行补充和扩展,以加强和促进知识的获取,巩固知识目标。将课后阅读与阅读笔记相结合能强化学生头脑中的主要知识,学会对文章主要内容的快速提取。在教学中应加强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与指导,使学生掌握高效的阅读技巧,能够快速的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就是一篇文章中的中心主旨和所要阐述的问题的浓缩,抓关键词就是要抓住文章的主旨,把握所阅读内容的核心、要点,以此来增强阅读、理解、记忆的效果。这就如文学阅读中找出中心思想一样。例如“阿基米德原理”中要点是“浸”、“浮力的大小”、“排开”等为主要词汇,其中“浸”是条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具有相等的关系。理解关键词学生就容易理解原理的内涵,掌握住原理的要点和条件,记忆起来也就相对轻松,在运用过程中也不容易出错。不少学生做题时出错,根本原因就在于没能正确的找准关键词或是对关键词含义理解存在偏颇。
物理学科名词是最为常见的关键词,是对物理规律、概念的基本内容的高度概括,简单到一个词甚至一个字就可以体现其物理规律的特點和主旨。学生如能真正的理解这些名词所包含的意思,就能较轻松地记住并理解相关的物理规律、概念的实质和适用的范围。例如运动守恒定律中的“守恒”就是“相等、不变”;“电磁效应”中“电磁”为“电与磁的相互转化”;“匀速运动”中的“匀”为“保持不变”,即“速度保持不变”,“光谱”中的“谱”为“同一类的集合”等。
比较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物理学中有许多概念在形式的相同但内在含义差别很大,学生在学习是很容易受到形式上的干扰,混淆概念。例如:同学们在学习“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功与能”、“振动与波”。为正确区分这些概念,一定要对照教材中的说明进行对比阅读,再借助表格的形式将共同点,不同点一一列举,则两个物理量的差异就更显清晰、直观。对比阅读还能加深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助于对新概念的理解。
中学物理中,与文字相对应的另一需要阅读的就是各式各样的图表,诸如电路图、受力分析图、表格等,图像是最简洁、直观的语言、是文本信息最生动的呈现。图像创设了特定的物理情景,描述了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物理意义。学会阅读物理图像首先要明确图像中各个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单位,然后根据物理原理和图像提供的数据表达出函数关系式,再根据函数关系分析图线展示的物理意义及规律。表格是数据记录的工具,是相关知识的载体,表的作用在于提供了大量的数据、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而这些数据往往是物理概念、原理验证的重要依据。对于课文中表格的阅读,首先要使学生明确所要观察图表的结构,了解表头、表格中各行各列所表示的物理量、单位,通过表中的数据或条件的变化来研究其物理意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会使用,会阅读表格、分析表中的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这也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种途径。
中学物理知识体系是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前后连贯相通的。所以新知识对学生来说多少以前都有学习过,所以将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建立起稳固的联系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物理还应具备将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科技联系的能力。联想回忆式阅读是在阅读新知识的时候适当联想类似的旧知识,有助于在脑海中建立物理模型,加深理解。这些物理定律都有相似的地方但都是有很多本质上的区别,将他们有区别的,相互对比的联想式的学习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多元化的今天,呈现给学生的信息也是丰富多彩的,怎么样去选择信息,抓住主要的信息并为我所用,这应该是现行教育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目的。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作,培养的方式方法也不断的创新和提高,所以很多阅读的方法不能在此详述,文章中的一些理论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并到实践中检验。
参考文献
[1]第九次全国阅读调查.中国新闻网,2012:12.
[2]邢建萍.读好教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中学物理,2003,12.
[3]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
[4]洪福来.谈物理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J].现代技能开发,2003,02.
[5]杜恒军.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D].硕博学位论文,2008.
[6](美)J.R.安德森著,杨清,张述祖等译.认知心理学[M].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329.
[7]康振丽.论高中学生物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04).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
[9]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关键词:物理阅读;信息加工;联想回忆式阅读
本文根据物理学科特点,从物理的教材阅读、物理学背景阅读、图表阅读的多方面阐述了物理阅读的特殊性,培养物理阅读能力是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设计中重视学生物理阅读培养这一重要环节。期许能为中学物理阅读教学解决一些教学中的问题,提供新教学方法。
阅读是做题的第一步骤,更是一种是不可或缺的学习能力。一份好的阅读材料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游刃有余,高效的阅读更是在扩展学生知识广度之外,让学生更有效理解教材及课堂讲授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发共鸣,从而达到一定的深度。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由此可见,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新时代学生的教育中是极为关键的一环。近几年来,教育工作者在学科阅读上加大了研究力度,发表不少新的研究成果。
新课改后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阅读教科书,学会自己归纳所学的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培养学生收集、鉴别、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这就说明即便在物理教学中,阅读指导也是必要的。纵观近几年的中、高考物理试题不难发现,题面上的信息量再加大,涉及广泛。内容多是教材中无法找到、涉及物理科学发展前沿知识、或与自然现象、生产生活相结合的复合型题目。这样的新题型就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以及阅读分析、信息提取的能力才能把握重点。
现代信息加工理论和认知心理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注意刺激、刺激编码、信息的储存和提取,听、读是接收外部信息,属于注意刺激、刺激编码阶段;说、写则是在具备一定的知识储量后将信息整合输出,属于信息的储存和提取阶段,即信息输出加工形式。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对信息加工的过程,首先是学习主体从阅读材料中接受刺激,并注意到这个刺激并推动感受器,并转化神经信息。这个新信息进入感觉登记程序,这个短暂的记忆储存会在在百分之几秒内就把来自各感受器的信息记录完毕。被选择和特别标记部分登记了,其余部分很快就消逝了。被视觉登记的信息很快进入短时记忆,信息在这里可以持续二三十秒。短时记忆一般只能容纳储存七个左右信息项目容量。一旦超过了这个数目,新的信息刺激,就会替代部分原有信息。如果想要保持信息存储,就得采取复述的策略。复述策略只能有利于保持信息进行编码,并不能增加短时记忆的容量上限。所以当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时,信息就要经过重新编码的过程发生关键性转变。所谓编码,是用各种方式把信息组织起来而不是把有关信息简单收集在一起。信息经过编码程序以新的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一般认为,长時记忆是个永久性的信息储存库,当需要相关信息的使用时,需经过检索提取信息,被提取出来需要的信息可以直接通过反应发生器,从而产生反应,这些信息也可以再回到短时记忆,对该信息的合适性作进一步的考虑,结果可能是进一步寻找信息,也可能是通过反应发生器作出反应。根据以上的理论,阅读作为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新信息的对学习者大脑的第一刺激,激发出后面一系列的编码程序。通过反复刺激,促进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之间的流畅转换。通过阅读将新知识和旧知识形成稳固且灵活的联系。
中学阶段学生获取物理知识首先是接触教材,因此要加强学生中学物理教材的阅读能力。阅读教材对于物理的学习极为重要。物理阅读能力并不仅仅重复书本上已有的概念文字,而是在阅读的基础上,把握概念中相关内容之间的关系,挖掘其内在的信息,了解概念的同时发散思维,加以引申和扩展。
所谓物理阅读这一概念,是指“理解文本转换语言技能”,“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推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实验技能”等多种能力结合运用,认真推敲、仔细思考,“精读”的阅读方式。因此浏览、概述性的阅读等阅读方式不太适合“物理阅读学习”。物理阅读还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所谓习惯,就是人们需要完成某些操作自动重复完成的动作,是稳定的行为。物理阅读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提高阅读的质量,激发阅读兴趣。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物理科学的特点,在传授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养成这一良好的物理阅读习惯。在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基础上再学会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更能发挥阅读的作用。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掌握主要内容,捕捉重要信息,可以快速了解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掌握重要信息,特殊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阅读标题,阅读文本的标题形成思维轮廓或问题,阅读主要内容以获取问题的解答;第一遍略读时要列出简要提纲,记录下自己不理解的词语。详细阅读后,将简略的提纲补充扩展,或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主要的内容。整个阅读应围绕你所列的提纲的主要标题或者是提出的问题或者是不理解的内容,用标记,划线等方式突出你筛选出的主要信息。
其次,指导学生注意图表和文本阅读之间的联系,以生动的插图来展示抽象的文字内容,以图表的简单清晰来丰富文本内容,图表和文字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文章是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再者,要创造条件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去感受和演绎物理现象、物理方法,论释物理规律,以阅读来指导实验,以实验来感悟物理阅读。
最后,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来让学生对实验中的现象归纳终结,用自己的语言来给出物理规律。所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重要的是要深化认识,对物理来说也就是,阅读和演示实验相结合,既可以激发阅读活动也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提高阅读能力。可用的方法是: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结合之前的相关知识生用自己的话去给某些概念下定义或者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理规律;用物理规律去解释某些日常生活现象;用列表的方式比较出不同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 归纳总结是学生习得知识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学习了一整套新的知识之后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每一个知识并不是独立的,他都是要与之前或之后的学习产生关联的,归纳总结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阅读课文、题目时养成在重点词下划线的习惯,这种做标记的阅读方式有助于学生再次阅读时能很快的掌握重点内容抓住关键,容易把握所阅读内容的重点,提高阅读效率。在进行物理阅读时对重要公式、概念、定律的主要内容做重点标记是对材料信息的精细加工的过程,有助于对信息的提取和记忆,对重要的物理量或公式上做好名称、单位、适用范围等记录,以便明确物理量的应用范围和物理意义。
读书笔记是对所阅读的内容的摘要和记录,在常规的教学,教师一般都要求学生记录重要的内容和典型问题。学生的课后复习与课外阅读时要以书本的内容为中心,围绕教材的重要知识结合读书笔记对知识进行补充和扩展,以加强和促进知识的获取,巩固知识目标。将课后阅读与阅读笔记相结合能强化学生头脑中的主要知识,学会对文章主要内容的快速提取。在教学中应加强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与指导,使学生掌握高效的阅读技巧,能够快速的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就是一篇文章中的中心主旨和所要阐述的问题的浓缩,抓关键词就是要抓住文章的主旨,把握所阅读内容的核心、要点,以此来增强阅读、理解、记忆的效果。这就如文学阅读中找出中心思想一样。例如“阿基米德原理”中要点是“浸”、“浮力的大小”、“排开”等为主要词汇,其中“浸”是条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具有相等的关系。理解关键词学生就容易理解原理的内涵,掌握住原理的要点和条件,记忆起来也就相对轻松,在运用过程中也不容易出错。不少学生做题时出错,根本原因就在于没能正确的找准关键词或是对关键词含义理解存在偏颇。
物理学科名词是最为常见的关键词,是对物理规律、概念的基本内容的高度概括,简单到一个词甚至一个字就可以体现其物理规律的特點和主旨。学生如能真正的理解这些名词所包含的意思,就能较轻松地记住并理解相关的物理规律、概念的实质和适用的范围。例如运动守恒定律中的“守恒”就是“相等、不变”;“电磁效应”中“电磁”为“电与磁的相互转化”;“匀速运动”中的“匀”为“保持不变”,即“速度保持不变”,“光谱”中的“谱”为“同一类的集合”等。
比较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物理学中有许多概念在形式的相同但内在含义差别很大,学生在学习是很容易受到形式上的干扰,混淆概念。例如:同学们在学习“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功与能”、“振动与波”。为正确区分这些概念,一定要对照教材中的说明进行对比阅读,再借助表格的形式将共同点,不同点一一列举,则两个物理量的差异就更显清晰、直观。对比阅读还能加深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助于对新概念的理解。
中学物理中,与文字相对应的另一需要阅读的就是各式各样的图表,诸如电路图、受力分析图、表格等,图像是最简洁、直观的语言、是文本信息最生动的呈现。图像创设了特定的物理情景,描述了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物理意义。学会阅读物理图像首先要明确图像中各个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单位,然后根据物理原理和图像提供的数据表达出函数关系式,再根据函数关系分析图线展示的物理意义及规律。表格是数据记录的工具,是相关知识的载体,表的作用在于提供了大量的数据、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而这些数据往往是物理概念、原理验证的重要依据。对于课文中表格的阅读,首先要使学生明确所要观察图表的结构,了解表头、表格中各行各列所表示的物理量、单位,通过表中的数据或条件的变化来研究其物理意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会使用,会阅读表格、分析表中的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这也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种途径。
中学物理知识体系是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前后连贯相通的。所以新知识对学生来说多少以前都有学习过,所以将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建立起稳固的联系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物理还应具备将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科技联系的能力。联想回忆式阅读是在阅读新知识的时候适当联想类似的旧知识,有助于在脑海中建立物理模型,加深理解。这些物理定律都有相似的地方但都是有很多本质上的区别,将他们有区别的,相互对比的联想式的学习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多元化的今天,呈现给学生的信息也是丰富多彩的,怎么样去选择信息,抓住主要的信息并为我所用,这应该是现行教育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目的。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作,培养的方式方法也不断的创新和提高,所以很多阅读的方法不能在此详述,文章中的一些理论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并到实践中检验。
参考文献
[1]第九次全国阅读调查.中国新闻网,2012:12.
[2]邢建萍.读好教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中学物理,2003,12.
[3]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
[4]洪福来.谈物理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J].现代技能开发,2003,02.
[5]杜恒军.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D].硕博学位论文,2008.
[6](美)J.R.安德森著,杨清,张述祖等译.认知心理学[M].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329.
[7]康振丽.论高中学生物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04).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
[9]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