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将成为我们这个行业未来市场竞争的核心”,这是在四月份的瑞丽年会市场发展论坛现场,一句让人陷入深思的话,预示着行业开始主动靠近设计,并重视其所蕴含的力量。
家具的质量很容易通过金钱在短时间内达到提升,这仅是个成本问题。但家具设计却不是,即使企业资金实力雄厚,如果无法给予“设计”本身一个从概念理解到操作实施上的理性认知,我们就很难真正搞清楚自己在生产什么?卖给谁?如何卖?卖点为何?换一句话说,设计作为一个核心点,它关联着从家具制作、销售渠道、品牌个性以及企业生命力的众多命题。只有当设计将与其所关联的点都打通的时候,才可能打通一个产业的任督二脉。道理很简单,因为家具设计需要制造和商业转化,制造需要设计和营销支撑,营销需要设计与制作保障,当我们不能看到三者之间能够顺利转化时,我们的责任就不清晰,目标就不明确,设计也无法转化成企业的生产力。
在行业内,不断开始有先觉的企业家开始意识到家具设计的重要性,但如何通过设计,将制造和营销两大体系盘活,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路,也是一条我们终将会踏上的路。而这条路的起点,则是对“设计”自身的发问。对此,我们专访陈宝光,展开一场对于设计本源的追溯。
本刊:对一种产品或一个固定的对象,根据个人的经验,把自己的一些想法以及客户需求附加上去,然后交给顾客,一个设计过程也就完成了。这是目前行业在家具设计环节上,最普遍的操作手段。您认为“设计”本身应该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陈宝光:红木家具“设计”本身更趋向与动词,除了设计制作本身需要动以外。设计,更应该是在大脑中发生的一种动作。设计师把个人对于生活的态度,融合自己已有的知识,通过一个中间媒介体传递给受者。关键之处在于,这种传递既要体现设计者的才智,又要使受体产生共鸣,还要符合社会总体发展方向。由此看,设计师的职业不可谓之不神圣。可惜很多从事这个职业的人没有充分认识。
本刊:如果单纯以设计为衡量标准的话,什么样的家具才算得上好设计?
陈宝光:首先,家具设计是个慢活,凡是想短时间内出好作品的都很难达到。其次,一件好的家具的生命周期应该是:出世以后有三年的成长期,即调整期。之后进入成熟期。一件成熟的家具设计,起码要有十年以上的生命期。否则就不是成功的设计。第三,设计特别是工业产品的设计,一定要考虑制作。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或者可以叫做“想象”或者“构思”等。制作是设计的同步要素,是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制作就必然要求对材料及工艺的了解。只有对材料与工艺的充分把握,才可能有好的设计。
本刊:我们当前的家具设计,只有设计而已,很难有设计思想,更难有设计体系。其困境在哪里?红木家具设计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应该是什么?
陈宝光:由于需要共鸣,设计师往往要依托一个文化体系为背景。有了这样一个背景,才比较容易找到一群具有共同文化符号的认知者。然而,这也是最让设计师迷惑的地方。这是由于文化体系本身的复杂性造成,也是由于当今信息爆炸与文化大融合的冲击所造成。仅从思想文化角度谈,今天的信息与不同文化的撞击,似乎到一个我们的智力难以把控的状态,各种文化思潮复杂到几乎迷人心智。这时,往往可能需要一点通常说的“定力”,说通俗点,就是在你的空间赖以生存的、能够把握的那根精神稻草。可怕的是,很多设计师本人对于自己所要依托的那个文化体系并不了解,那么,你所使用的设计语言很难引起那个群体的共鸣是必然的。设计语言同样也是分层次、有阶级,也有人种区别的。能够如乔布斯那样,在一种产品中找到那么多人都能听懂的语言实在很难。这也只能在现代工业化产品中做到,而在红木家具这样一类文化背景认知度很高的产品中是难以实现的。
设计不是玩小巧,到了今天没有大智慧是谈不上好设计的。同时,设计也不等同于艺术家的创造。一个设计如果不能生产或者不能制造,只能说是自己玩玩,与设计的基本宗旨无关,特别是与工业产品的设计“不搭界”。我们完全有理由羡慕那些艺术家,他们完全可以不理睬任何受众,自己在那儿随心所欲。越是个性化就可能越有人欣赏。设计师不行,他一定会受到制约,而且不止来自一个方面。
设计尤其是家具类生活产品的设计,设计师所设计的不是一般的工业产品,而是一个生活空间内的特定产品。再说红木家具,它所针对的客户群体都是相对高端的,这个群体在精神层面的需求逐步会超过物资层面的需求。用时髦的话说是给购买者的不仅仅是家具,而是一个生活的概念,或一种生活的哲学。这似乎是“玄之又玄”了。对于红木家具的设计师来说,如果不能左右建筑设计的话,一定要左右室内设计。如果这都不能影响的话,其他就无法深入了。家具需要与室内设计一致,共同去表达一个主题。家具只是整个家庭生活工作空间里的一个部分,而不是主角。而对于传统文化、传统技艺、榫卯结构的深入了解是一个红木家具设计师的基本素养。设计师需要艺术家天马行空的想象,需要哲学家严密的逻辑,需要工程师严谨的思维,需要技术工人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
本刊:过去,红木家具的制作过程更多地趋近于手工艺范畴,但发展至今,产业化发展让红木家具设计成为工业设计。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设计,作为一个制作环节,应该如何去找寻自己的位置?
陈宝光:我们说的工业设计区别于手工艺。“工业”首先就是一种群体通过机械化共同完成的工作。我们国家真正的工业化才几十年,其基础是一个四、五千年历史的农耕民族,小农经济的思想根深蒂固。我们谈到工业设计,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一个完整的工业产品制造过程是什么,还不用在前面冠以“现代”的概念。现代设计往往是一个团队,单打独斗很难成事。我相信,在苹果的团队里一定有一批相互密切配合,共同合作的设计师。乔布斯在他曾经离开苹果的那段时间,一定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了。没有高水平的组合、跨界的组合,不能想象现代工业设计。家具设计师很难出风头,因为家具设计师的作品不是一个人完成的。一件完整的家具设计作品要通过设计师、企业家(决策者)、生产工艺设计、销售等环节。因此,家具设计师要有集体主义观念。作为企业家而言,需要从更切实的层面清楚认识设计和品牌的真实关系,一个懂得客户需求、传播技巧、设计价值的企业家是设计师的力量源泉。
家具的质量很容易通过金钱在短时间内达到提升,这仅是个成本问题。但家具设计却不是,即使企业资金实力雄厚,如果无法给予“设计”本身一个从概念理解到操作实施上的理性认知,我们就很难真正搞清楚自己在生产什么?卖给谁?如何卖?卖点为何?换一句话说,设计作为一个核心点,它关联着从家具制作、销售渠道、品牌个性以及企业生命力的众多命题。只有当设计将与其所关联的点都打通的时候,才可能打通一个产业的任督二脉。道理很简单,因为家具设计需要制造和商业转化,制造需要设计和营销支撑,营销需要设计与制作保障,当我们不能看到三者之间能够顺利转化时,我们的责任就不清晰,目标就不明确,设计也无法转化成企业的生产力。
在行业内,不断开始有先觉的企业家开始意识到家具设计的重要性,但如何通过设计,将制造和营销两大体系盘活,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路,也是一条我们终将会踏上的路。而这条路的起点,则是对“设计”自身的发问。对此,我们专访陈宝光,展开一场对于设计本源的追溯。
本刊:对一种产品或一个固定的对象,根据个人的经验,把自己的一些想法以及客户需求附加上去,然后交给顾客,一个设计过程也就完成了。这是目前行业在家具设计环节上,最普遍的操作手段。您认为“设计”本身应该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陈宝光:红木家具“设计”本身更趋向与动词,除了设计制作本身需要动以外。设计,更应该是在大脑中发生的一种动作。设计师把个人对于生活的态度,融合自己已有的知识,通过一个中间媒介体传递给受者。关键之处在于,这种传递既要体现设计者的才智,又要使受体产生共鸣,还要符合社会总体发展方向。由此看,设计师的职业不可谓之不神圣。可惜很多从事这个职业的人没有充分认识。
本刊:如果单纯以设计为衡量标准的话,什么样的家具才算得上好设计?
陈宝光:首先,家具设计是个慢活,凡是想短时间内出好作品的都很难达到。其次,一件好的家具的生命周期应该是:出世以后有三年的成长期,即调整期。之后进入成熟期。一件成熟的家具设计,起码要有十年以上的生命期。否则就不是成功的设计。第三,设计特别是工业产品的设计,一定要考虑制作。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或者可以叫做“想象”或者“构思”等。制作是设计的同步要素,是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制作就必然要求对材料及工艺的了解。只有对材料与工艺的充分把握,才可能有好的设计。
本刊:我们当前的家具设计,只有设计而已,很难有设计思想,更难有设计体系。其困境在哪里?红木家具设计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应该是什么?
陈宝光:由于需要共鸣,设计师往往要依托一个文化体系为背景。有了这样一个背景,才比较容易找到一群具有共同文化符号的认知者。然而,这也是最让设计师迷惑的地方。这是由于文化体系本身的复杂性造成,也是由于当今信息爆炸与文化大融合的冲击所造成。仅从思想文化角度谈,今天的信息与不同文化的撞击,似乎到一个我们的智力难以把控的状态,各种文化思潮复杂到几乎迷人心智。这时,往往可能需要一点通常说的“定力”,说通俗点,就是在你的空间赖以生存的、能够把握的那根精神稻草。可怕的是,很多设计师本人对于自己所要依托的那个文化体系并不了解,那么,你所使用的设计语言很难引起那个群体的共鸣是必然的。设计语言同样也是分层次、有阶级,也有人种区别的。能够如乔布斯那样,在一种产品中找到那么多人都能听懂的语言实在很难。这也只能在现代工业化产品中做到,而在红木家具这样一类文化背景认知度很高的产品中是难以实现的。
设计不是玩小巧,到了今天没有大智慧是谈不上好设计的。同时,设计也不等同于艺术家的创造。一个设计如果不能生产或者不能制造,只能说是自己玩玩,与设计的基本宗旨无关,特别是与工业产品的设计“不搭界”。我们完全有理由羡慕那些艺术家,他们完全可以不理睬任何受众,自己在那儿随心所欲。越是个性化就可能越有人欣赏。设计师不行,他一定会受到制约,而且不止来自一个方面。
设计尤其是家具类生活产品的设计,设计师所设计的不是一般的工业产品,而是一个生活空间内的特定产品。再说红木家具,它所针对的客户群体都是相对高端的,这个群体在精神层面的需求逐步会超过物资层面的需求。用时髦的话说是给购买者的不仅仅是家具,而是一个生活的概念,或一种生活的哲学。这似乎是“玄之又玄”了。对于红木家具的设计师来说,如果不能左右建筑设计的话,一定要左右室内设计。如果这都不能影响的话,其他就无法深入了。家具需要与室内设计一致,共同去表达一个主题。家具只是整个家庭生活工作空间里的一个部分,而不是主角。而对于传统文化、传统技艺、榫卯结构的深入了解是一个红木家具设计师的基本素养。设计师需要艺术家天马行空的想象,需要哲学家严密的逻辑,需要工程师严谨的思维,需要技术工人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
本刊:过去,红木家具的制作过程更多地趋近于手工艺范畴,但发展至今,产业化发展让红木家具设计成为工业设计。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设计,作为一个制作环节,应该如何去找寻自己的位置?
陈宝光:我们说的工业设计区别于手工艺。“工业”首先就是一种群体通过机械化共同完成的工作。我们国家真正的工业化才几十年,其基础是一个四、五千年历史的农耕民族,小农经济的思想根深蒂固。我们谈到工业设计,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一个完整的工业产品制造过程是什么,还不用在前面冠以“现代”的概念。现代设计往往是一个团队,单打独斗很难成事。我相信,在苹果的团队里一定有一批相互密切配合,共同合作的设计师。乔布斯在他曾经离开苹果的那段时间,一定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了。没有高水平的组合、跨界的组合,不能想象现代工业设计。家具设计师很难出风头,因为家具设计师的作品不是一个人完成的。一件完整的家具设计作品要通过设计师、企业家(决策者)、生产工艺设计、销售等环节。因此,家具设计师要有集体主义观念。作为企业家而言,需要从更切实的层面清楚认识设计和品牌的真实关系,一个懂得客户需求、传播技巧、设计价值的企业家是设计师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