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契诃夫小说善长用多种多样刻画人物的方法,塑造了许多阶层的各色各样的人物形象。小说中人物的细节描写生动简练、语言描写入木三分、形象描写栩栩如生、性格描写淋漓尽致,使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键词】契诃夫小说;人物刻画
Shallow talk the Novel person of the Anton Chekhov's to depict
Bai Ming-chun
【Abstract】Anton Chekhov's the Novel be kind long use varied depict the method of person, molded many all kinds of person image of stratum.The detail of characters of fiction describe vivid Jian3 Lian4, language to describe astute, image describe lifelike, the character sketch thoroughly make a the flexible person image jump however paper up, left a deep impression for reader.
【Key words】 Anton Chekhov's Novel;The person depict
契诃夫小说擅长用多种多样的刻画人物的方法,塑造了许多阶层的各色各样的典型人物形象。契诃夫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许多都是世界文学脍炙人口的典型。尽管他们属于不同的阶层和阶级,但都有鲜明、具体的个性,这得力于作者灵活多样的塑造人物的手法。
1. 人物细节描写简练生动 细节描写是契诃夫小说中一道靓丽的风景。他常抓住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物在特定场合的表现进行简练而生动的描写,彰显人物个性。
短篇小说《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因狗的身份发生变化而对狗错判唯恐得罪权贵时,他脱军大衣和穿军大衣的细节十分精彩,一“脱”一“穿”写出奥楚蔑洛夫借以掩饰内心的恐慌与不安,并寻机转变话题,改变先前的判词的复杂心理 ,一个见风使舵、善于变相、唯大人物是从的奴才典型形象栩栩如生。
《挂在脖子上的安娜》中安娜的丈夫莫杰斯特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是吝啬、虚伪、钻营和逢迎谄媚。契诃夫在描写这些特征时用了一些别开生面但对莫杰斯特这个人物来说又都入情入理、毫无牵强的细节。如莫杰斯特结婚怕花钱,不想举行婚宴,但他是个富有的高官显贵,结婚不举行宴会是说不过去的,于是他代之以夫妇参拜圣地,既掩饰了自己的吝啬,又博得了“把宗教和道德放在第一位”的好评;他的身份使他必须显得阔绰,所以他在剧场不得不光顾小卖部,但又舍不得花钱,权衡半天才只买了一瓶汽水,却宁愿自己喝得流出眼泪也不给安娜一滴;他不让安娜掌握分文,但为装点门面,也给她买手饰,不过要经常检查它们是否完好无缺。但只要利用安娜的姿色升官发财,莫杰斯特也是掏钱的,这时吝啬退居到第二位,而且在本来被他踩在脚下的安娜面前,他也露出只在权贵和名人面前才表现出来的低声下气。等到他向大人说出只等符拉吉米尔出世并请求大人当教父的无耻双关语时,这个胁肩谄笑的伪君子便呼之欲出。所有这些细节都新鲜、真实、符合人物的特定身份。由此可以看出,契诃夫的细节描写确实捕捉到人物性格中本质的、最富有表现力的特征。
2. 用人物语言特征塑造人物性格,语言描写入木三分
语言描写是契诃夫小说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方法,他把握住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点往往从他的语言中流露出来,这就是所谓的“言为心声”。<<变色龙>>就是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突显人物性格的典型例子。奥楚蔑洛夫的几次变色,都是通过他与大家的几次对话来表现的,而他见风使舵,谄上欺下的性格特点正反映在他的话语里。如巡警说这不是将军家的狗时,他先问“你拿得准吗?”听到肯定的回答之后,他赶紧表态“我也知道。将军家里都是名贵的、纯种的狗;这条狗呢鬼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毛色既不好,模样也不中看,完全是一个下贱胚子”。而当厨师证实这是将军哥哥的狗时,“这小狗还不赖,怪伶利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好一条小狗……”。其嘴脸变化之快,真令人膛目。而他无耻之极的奴性性格也由此而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契诃夫小说除了对人物在特定环境和场合的语言进行精彩的个性化描写外,其独到之处在于他善于将典型人物的世界观,性格特征和行为准则凝聚在人物经常重复的一句话中,使得这一句话就把这个人物活生生的端出来。“让开,老白姓!不准成群结伙!回家去!”这是普里希别叶夫中士的代表性语句,活现了一个忠实维护专制暴政的奴才及专横跋扈,暴戾恣肆的丑恶嘴脸。“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啊!”一听便知道这是“套中人”别里科夫的口头语,因为这句话充满了对一切有生气的事物的恐惧,反映出别里科夫的保守,是他窒息、扼杀一切新事物的出发点。契诃夫运用语言的技巧还表现在他能让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平素最普通的言谈和对话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文学教师》里有一个人物,要么不说话,要么一张口就暴露出他的思想贫乏。谈起天气时,他说“夏天跟冬天不同。冬天得烧炉子,可是夏天不烧炉子也暖和。夏天晚上开着窗子还是觉得热,冬天就连装了双层窗子也还是觉得冷。”祝贺别人结婚时他说:“这以前您没结婚,一直单身过活;现您结婚了,要两个人一块儿生活了。”这些叫人哭笑不得的废话,把一个平庸、枯燥、语言无味的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契诃夫运用人物语言特征塑造人物性格的高度技巧在他的作品中还能找到很多例征,他以天才子的语言描写才华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许多艺术形象。
3. 形象描写栩栩如生 人物的外表包括相貌、姿态、衣着、神情等内容,通过外表特点来揭示人物内在特征是大师们贯用的手法,而契诃夫却以其对生活的敏锐观察、深刻了解和高度艺术概括的技巧、抓住人物某一表面特征,只消几笔,就使一个人物从外表到灵魂活灵活现的呈现出来,真可谓“一眼看穿”。奥楚蔑洛夫穿着军大衣在广场上威风凛凛,装腔作势的丑态和他讨好将军哥哥时“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的媚态令人捧腹。《挂在脖子上的安娜》里的大人物发现了安娜后朝她走过去,“眼睛直勾勾地瞧着她,脸上现出甜蜜的笑容,同时象在咀嚼甚么东西似的舔着自己的嘴唇……”两三行字,一个荒淫无耻之徒见到漂亮女人时馋涎欲滴的丑态和肮脏灵魂跃然纸上。
4. 性格描写淋漓尽致 契诃夫常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人物自身的矛盾,或让人物的言行在特定的场合自相矛盾,以达到自我暴露的目的。奥楚蔑洛夫因为狗的主人不同而前后矛盾的言行对比,使他的奴才嘴脸暴露无遗;莉达的自命不凡与她实际上的渺小,表面的热情与她内心的冷酷都构成明显的矛盾;奎宁心血来潮时曾产生过帮助亚科符神父的良好愿望,但实际上他不但毫无资助,反倒向主教进 了神父的谗言,这两种行为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经过对比,人物性格、行为的本质方面凸现出来了。为了突出人物性格,契诃夫也常采用对比的手法在同一作品中塑造两个针锋相对的人物,使他们通过相互间的冲突把各自特点反衬得更加鲜明。如《恶梦》、《公爵夫人》、《第六病室》等作品里,人物的对比都很尖锐。他们由于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不同或对人生的看法各异,其思想、语言、行为、性格几乎全是对立的。他们的矛盾和冲突是社会的矛盾和冲突的反映,他们争论的焦点往往就是当时社会关切的问题,是具有社会意义的。这样,对比的手法几既突出了人物性格,也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契诃夫刻画人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具体使用这些方法时又不是单一孤立的。我们当然不能贴标签式的片面理解为刻画某个人物的某种性格用某一种方法。离开了特定的环境,作品就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没有灵活多样的塑造人物的方法,人物将是千人一面,缺少个性。契诃夫正是把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精要的画龙点睛式的描写,使得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又真实可信,让我们透过他们能窥视到当时俄国社会的状况及各阶层人们的生活。契诃夫真不愧为短篇小说中刻画人物的艺术大师。
收稿日期:2009-12-30
【关键词】契诃夫小说;人物刻画
Shallow talk the Novel person of the Anton Chekhov's to depict
Bai Ming-chun
【Abstract】Anton Chekhov's the Novel be kind long use varied depict the method of person, molded many all kinds of person image of stratum.The detail of characters of fiction describe vivid Jian3 Lian4, language to describe astute, image describe lifelike, the character sketch thoroughly make a the flexible person image jump however paper up, left a deep impression for reader.
【Key words】 Anton Chekhov's Novel;The person depict
契诃夫小说擅长用多种多样的刻画人物的方法,塑造了许多阶层的各色各样的典型人物形象。契诃夫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许多都是世界文学脍炙人口的典型。尽管他们属于不同的阶层和阶级,但都有鲜明、具体的个性,这得力于作者灵活多样的塑造人物的手法。
1. 人物细节描写简练生动 细节描写是契诃夫小说中一道靓丽的风景。他常抓住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物在特定场合的表现进行简练而生动的描写,彰显人物个性。
短篇小说《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因狗的身份发生变化而对狗错判唯恐得罪权贵时,他脱军大衣和穿军大衣的细节十分精彩,一“脱”一“穿”写出奥楚蔑洛夫借以掩饰内心的恐慌与不安,并寻机转变话题,改变先前的判词的复杂心理 ,一个见风使舵、善于变相、唯大人物是从的奴才典型形象栩栩如生。
《挂在脖子上的安娜》中安娜的丈夫莫杰斯特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是吝啬、虚伪、钻营和逢迎谄媚。契诃夫在描写这些特征时用了一些别开生面但对莫杰斯特这个人物来说又都入情入理、毫无牵强的细节。如莫杰斯特结婚怕花钱,不想举行婚宴,但他是个富有的高官显贵,结婚不举行宴会是说不过去的,于是他代之以夫妇参拜圣地,既掩饰了自己的吝啬,又博得了“把宗教和道德放在第一位”的好评;他的身份使他必须显得阔绰,所以他在剧场不得不光顾小卖部,但又舍不得花钱,权衡半天才只买了一瓶汽水,却宁愿自己喝得流出眼泪也不给安娜一滴;他不让安娜掌握分文,但为装点门面,也给她买手饰,不过要经常检查它们是否完好无缺。但只要利用安娜的姿色升官发财,莫杰斯特也是掏钱的,这时吝啬退居到第二位,而且在本来被他踩在脚下的安娜面前,他也露出只在权贵和名人面前才表现出来的低声下气。等到他向大人说出只等符拉吉米尔出世并请求大人当教父的无耻双关语时,这个胁肩谄笑的伪君子便呼之欲出。所有这些细节都新鲜、真实、符合人物的特定身份。由此可以看出,契诃夫的细节描写确实捕捉到人物性格中本质的、最富有表现力的特征。
2. 用人物语言特征塑造人物性格,语言描写入木三分
语言描写是契诃夫小说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方法,他把握住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点往往从他的语言中流露出来,这就是所谓的“言为心声”。<<变色龙>>就是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突显人物性格的典型例子。奥楚蔑洛夫的几次变色,都是通过他与大家的几次对话来表现的,而他见风使舵,谄上欺下的性格特点正反映在他的话语里。如巡警说这不是将军家的狗时,他先问“你拿得准吗?”听到肯定的回答之后,他赶紧表态“我也知道。将军家里都是名贵的、纯种的狗;这条狗呢鬼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毛色既不好,模样也不中看,完全是一个下贱胚子”。而当厨师证实这是将军哥哥的狗时,“这小狗还不赖,怪伶利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好一条小狗……”。其嘴脸变化之快,真令人膛目。而他无耻之极的奴性性格也由此而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契诃夫小说除了对人物在特定环境和场合的语言进行精彩的个性化描写外,其独到之处在于他善于将典型人物的世界观,性格特征和行为准则凝聚在人物经常重复的一句话中,使得这一句话就把这个人物活生生的端出来。“让开,老白姓!不准成群结伙!回家去!”这是普里希别叶夫中士的代表性语句,活现了一个忠实维护专制暴政的奴才及专横跋扈,暴戾恣肆的丑恶嘴脸。“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来啊!”一听便知道这是“套中人”别里科夫的口头语,因为这句话充满了对一切有生气的事物的恐惧,反映出别里科夫的保守,是他窒息、扼杀一切新事物的出发点。契诃夫运用语言的技巧还表现在他能让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平素最普通的言谈和对话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文学教师》里有一个人物,要么不说话,要么一张口就暴露出他的思想贫乏。谈起天气时,他说“夏天跟冬天不同。冬天得烧炉子,可是夏天不烧炉子也暖和。夏天晚上开着窗子还是觉得热,冬天就连装了双层窗子也还是觉得冷。”祝贺别人结婚时他说:“这以前您没结婚,一直单身过活;现您结婚了,要两个人一块儿生活了。”这些叫人哭笑不得的废话,把一个平庸、枯燥、语言无味的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契诃夫运用人物语言特征塑造人物性格的高度技巧在他的作品中还能找到很多例征,他以天才子的语言描写才华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许多艺术形象。
3. 形象描写栩栩如生 人物的外表包括相貌、姿态、衣着、神情等内容,通过外表特点来揭示人物内在特征是大师们贯用的手法,而契诃夫却以其对生活的敏锐观察、深刻了解和高度艺术概括的技巧、抓住人物某一表面特征,只消几笔,就使一个人物从外表到灵魂活灵活现的呈现出来,真可谓“一眼看穿”。奥楚蔑洛夫穿着军大衣在广场上威风凛凛,装腔作势的丑态和他讨好将军哥哥时“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的媚态令人捧腹。《挂在脖子上的安娜》里的大人物发现了安娜后朝她走过去,“眼睛直勾勾地瞧着她,脸上现出甜蜜的笑容,同时象在咀嚼甚么东西似的舔着自己的嘴唇……”两三行字,一个荒淫无耻之徒见到漂亮女人时馋涎欲滴的丑态和肮脏灵魂跃然纸上。
4. 性格描写淋漓尽致 契诃夫常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人物自身的矛盾,或让人物的言行在特定的场合自相矛盾,以达到自我暴露的目的。奥楚蔑洛夫因为狗的主人不同而前后矛盾的言行对比,使他的奴才嘴脸暴露无遗;莉达的自命不凡与她实际上的渺小,表面的热情与她内心的冷酷都构成明显的矛盾;奎宁心血来潮时曾产生过帮助亚科符神父的良好愿望,但实际上他不但毫无资助,反倒向主教进 了神父的谗言,这两种行为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经过对比,人物性格、行为的本质方面凸现出来了。为了突出人物性格,契诃夫也常采用对比的手法在同一作品中塑造两个针锋相对的人物,使他们通过相互间的冲突把各自特点反衬得更加鲜明。如《恶梦》、《公爵夫人》、《第六病室》等作品里,人物的对比都很尖锐。他们由于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不同或对人生的看法各异,其思想、语言、行为、性格几乎全是对立的。他们的矛盾和冲突是社会的矛盾和冲突的反映,他们争论的焦点往往就是当时社会关切的问题,是具有社会意义的。这样,对比的手法几既突出了人物性格,也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契诃夫刻画人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具体使用这些方法时又不是单一孤立的。我们当然不能贴标签式的片面理解为刻画某个人物的某种性格用某一种方法。离开了特定的环境,作品就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没有灵活多样的塑造人物的方法,人物将是千人一面,缺少个性。契诃夫正是把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精要的画龙点睛式的描写,使得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又真实可信,让我们透过他们能窥视到当时俄国社会的状况及各阶层人们的生活。契诃夫真不愧为短篇小说中刻画人物的艺术大师。
收稿日期:2009-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