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园通过多个层面的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在相应专业技能方面的提高。成效比较显著。但这种“以活动促发展、以竞赛促发展”的管理策略容易导致教师疲于应付、被动发展、职业倦怠。我们认为青年教师的成长还缺少一种能够唤醒他们自我成长意识的精神力量。如何让“被动发展”转为“主动发展”?那种唤醒的精神力量又从何而来?近三年来我们结合青年教师的心理特点、工作经验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乐于追“星”——见识“星”之风采
青年教师刚参加工作不久,正处于自我发现和自我确立的时期,他们需要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教育偶像来学习。如果树立“教育之星”,使之成为青年教师追随的目标,那么青年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就会成为自觉而快乐的过程。
有了这样的思考。我们开始寻找能成为榜样的“教育之星”。我们走出去、请进来,让教师们能亲眼目睹“星”之风采。就这样。特级教师应彩云、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等“教育明星”走入了教师们的视线。他们有的来上课,有的做专题讲座,有的讲述成长故事,名师的风范让年轻的教师们崇拜、景仰。
“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我们请来青年教师的同龄人、靖江外国语学校的“80后”音乐老师赵国栋做“钢琴即兴伴奏”的专题讲座,他娴熟的基本功、创新的伴奏方式、精湛的演奏技巧让所有的教师为之倾倒。年方28的赵老师,编写了几十首儿童歌由发表在《中国音乐报》上,曾作为音乐新星被《泰州日报》《靖江日报》和两地电视台争相报道。
专题讲座过后,我们又请赵老师与年轻教师座谈。谈他的音乐思想,谈他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矛盾。谈他的创作与理想。赵老师说:“音乐是我的最爱。一直以来,我几乎没有看过电视。没有什么特别的娱乐。就是不停地构思、不停地在键盘上敲击,让自己的人生充实而丰盈。虽然没有人特别要求我,但我总想在音乐课上给学生一些新鲜的东西。如给他们自己写的短文、小诗谱上曲唱出来,将一般的歌曲主旋律用变化的节奏演奏出来,让学生惊奇,让他们喜欢。我认为,如果有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那是我们音乐老师的悲哀……”这段话让教师们真切地体会到一个同龄新星自主成长的心路历程,真实的责任感言感动了在座的每一位青年老师。也震撼着每一个年轻的灵魂。
二、善于析“星”——探究“星”之理念
剖析“星”们的教育思想。感悟“星”们的教育智慧,使青年教师能欣赏、认同他们的教育艺术,这是我们引导“追星”的出发点。也是“追星族”延续热情的必要心理需求。所以我们定期组织“特级教师教育思想、教学艺术研讨会”。大家事先搜集指定明星的文本资料、准备活动视频材料、研究探讨方案,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共同研讨。研讨过程一般分为:首先是由教师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明星简介,主要包括明星工作经历、研究领域、突出成就等;第二环节是欣赏明星开展教育活动的视频;第三环节是结合视频资料讨论这位明星的教育思想,分析她的教育行为;最后是分组总结明星带给我们的启迪。
应教师们的要求,上海市幼教特级教师应彩云成为我们去年暑假研讨的明星。多名青年教师在无锡、江阴、泰州都听过应老师的讲座,观摩过她的教育活动,对她推崇备至,幼儿园几乎购买了所有关于她的视频资料。视频欣赏过应老师的教育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之后,我们以趣味竞赛的形式拉开了研讨序幕:将教师按年级分组,由我做主持人,副园长们担任裁判,对能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进行评议的教师给予奖励(一头绒布牛),评点教师多的时候,按年级组轮流进行。
主持人引领教师从应老师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语言、师生互动、评价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评点,深刻体会应老师以幼儿为本的儿童观,尊重、信任和关注情感、态度、能力发展的教育观,领悟应老师活泼、洒脱、幽默的课堂风格和灵动、开放、拓展的思维方式。同时鼓励教师对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给予大胆质疑,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在这个教育活动中,请求发言的教师多达37位,提出质疑的教师有4位。在评价“两个小朋友到底谁跳得高”这个问题上。教师们讨论激烈。有三四个人同时举手要求表达自己的观点:一种认为应老师请现场观摩老师来评判,有创意;第二种认为应老师最后评价女孩子跳得高,男孩子长得高,对男孩女孩都没有伤害,比较高明;第三种认为这个环节处理比较匆忙,没有尊重孩子的意见,显得不够严谨;第四种认为可以请差不多高的孩子来比赛,这样可以避免处于两难境地……主持人和裁判员也结合自己的思考适时加入辩论。原定半天的研讨会轰轰烈烈地开了一天,大家还意犹未尽。
新老教师的深度对话。帮助年轻教师正确剖析了“星”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使年轻的教师形成了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评价观,避免了盲目崇拜的从众心理。
三、勤于学“星”——感悟“星”之精神
在聆听了南京市名教师马剑宁关于“打开一扇阅读的门。开始人生爱的旅程”讲座后,教师们感觉收获很大。有两位年轻教师在随后的常规研讨课中对早期阅读活动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在面向全市幼儿教师开放的活动中,经验丰富的鞠老师以绘本《小白兔的毯子》为内容,模拟应彩云老师的教学风格,精心设计。将“爱一帮助一快乐”之间的情感迁移用浅显易懂的图示诠释得淋漓尽致。获得了众多教师的好评,很多教师都笑着评价“鞠老师有半个应彩云的风采了”。
在年级组面向家长开放的活动中。又有教师提出借鉴应彩云老师的活动。考虑到这些绘本中都流淌着浓浓的社会性情感,比较适合向家长开放。而成熟的视频资料也能让所有上课的教师更直接、更深入地研析“星”的教育智慧。在较高的起点上展示,所以我们就满足了教师们学“星”的要求。当时中班选择的就是应老师的《猜猜我有多爱你》,由毕业刚两年多的周老师上试教课,可活动中大家很难找到那种精彩的感觉。在评析的时候大家非常疑惑:看着现成的视频,怎么会上成这样?周老师委屈地说:那视频我已经看过不下十遍。几乎每句话都记下来了。教具、音乐、座位结构也和原来的一样啊!
我们重新打开视频。再来研究应老师的每句话、每个环节,教师们才发现周老师的模仿“形似而神不似”。如在开始部分的看图讲故事:晚上,小兔子该上床睡觉了,可是他拉着妈妈的耳朵不放。要她听自己说话,他对妈妈说:“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妈妈说:“这我可猜不出来。”小兔子把手张开,张到无法再张开说:“妈妈,我爱你有这么多。”妈妈一看。也把手张开,张到无法再张开说:“我爱你有这么多。”小兔子一看,哦,真多啊!小兔又在原地拼命地往上跳着说:“我跳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妈妈也用力往上跳着说:“我跳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小兔子一看,哦,真高啊……应老师结合夸张的动作,用 清脆的声音把小兔子的稚气可爱、用低柔的声音把妈妈的温柔慈爱清晰地送到小朋友耳朵里。而周老师讲故事时缺乏内在的情感。语气、语调、神态、动作都没有把握好,显得平淡而匆忙,没能吸引孩子全神贯注地倾听。
在“故事后提问”这个环节,应老师配合手势,用“小兔用哪两个动作、哪两句话表达了对妈妈的爱”直接进入问题。使中班的孩子能借助这种直观形象的动作与语言,很快进入思考的状态。而周老师问的是“小朋友,你们知道刚才故事里面小兔对妈妈说了什么?他是怎么说的”。这种语言使孩子淡化了对问题的理解,纠缠很长时间也没能抓住重点、理清思路。
对于“活动中五动方式”的选择,应老师采取了师生、生生、幼儿与客人老师等多种组织形式,而周老师只是简单地采取了单一的师生互动。一问一答……而课堂中“心中有爱就大声说出来、心中有爱的孩子最漂亮”等经典用语,周老师也没能在适当的时间渗透给孩子。
这次大规模的借鉴,使教师们体悟到:优秀的教育活动。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站位……都是功力与实力的体现,都是教者长期教育智慧的积淀,这些不是我们想搬就能搬来的。教师们也因此真正理解了应老师在讲座中所说的:“在爱上课俱乐部中,我们已经痴迷地研究了很多年。在日日夜夜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探索过后,才有了今天的展示。”事实使大家懂得:追“星”不是追外在的“形”。而是追“星”内在的学习精神和研究毅力,只有善于从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吸取积极的人生经验,只有在持之以恒的锤炼过程中,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否则,就会在追星的过程中失去自我,迷失方向。
四、勇于做“星”——练就“星”之境界
在追“星”、析“星”、学“星”的过程中。青年教师对“星”的风采、风格有了更深切的了解,对“星”的不懈追求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自主发展的意识、自我成长的热情都有所增强。他们的心中对未来之路有了更美好、更高远的规划。在青年教师辩论赛、“我的教育故事”演讲、“搭建房子”主题参与式培训、游戏工作坊、创意制作大赛等活动中。他们都没有退缩与等待,而是勇于实践与反思。
省里举办幼儿教育科研优质课评选活动。园务会经过研究。决定围绕我园已立项的省规划课题《苏中地区学前儿童秩序感养成之实践研究》在大班进行教学。参加比赛的青年老师通过自主申报-活动设计-优课展示的方式产生。
小中大班共有十八位教师自主报名参加了这次的选拔展示活动,教师们以“我的星期天”“遇到危险时”“夺宝奇兵”“喜庆的唐装”“钓鱼”“有趣的打击乐”等为题,设计了社会、音乐、美工、体育等多种精彩纷呈的教育活动。
这次活动中,年轻教师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体现了可贵的参与性和真诚的合作精神。由于“秩序感”养成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多。难以找到借鉴的资料。参赛的教师主动申请以小组的形式同课异构。自发分组讨论、分组准备、互相听课、互相配班。大家在紧张的活动中享受到同事间的情谊。更可贵的是,他们不在乎名次,后组织的活动都会在前面活动的基础上有效改进。教师们认为:获奖、胜出都只是参与的一部分目的,更重要的是要让自己在活动过程中与同事分享知识、技能、理念、智慧和意义,体验到作为一个教育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幸福。
集聚其中七个社会活动的闪光点,凝聚所有青年教师的智慧,我们设计了“我们不拥挤”活动作为参赛方案,并最终以其教学设计新颖、幼儿主体作用充分体现等赢得评委和观摩老师的好评,荣获省一等奖。
前不久。在与青年教师的座谈过程中,我再次和他们聊起了“追星”的话题,很多人认为现在自己身边就有需要努力追随的“星”:团支部书记陆波像个小超人,不管是组织教育活动、开展游戏,还是演讲、课题汇报,她都能做得比大家想象中的好:张云老师上课特别幽默生动。师幼互动积极和谐,对孩子的爱总是那么自然地流淌出来;高剑琴老师班级管理独具特色,幼儿规则意识特别强,无论何时都能做到有条不紊;顾红云老师长期坚持反思,个人博客里的观察记录、教育随笔多达一百多篇:吴辉霞老师观察特别细致,能持之以恒。5年时间已经写了二十多万字的观察日记……这些有个性、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师已经成为青年教师们心中的“星”……我欣慰而惊喜:追随的“星”由远及近。由抽象到具体,这也是青年教师自主成长的标志——他们已经能注意观察与发现,理性地思考与评价,这说明他们自己也想成为这样的“星”了。
一、乐于追“星”——见识“星”之风采
青年教师刚参加工作不久,正处于自我发现和自我确立的时期,他们需要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教育偶像来学习。如果树立“教育之星”,使之成为青年教师追随的目标,那么青年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就会成为自觉而快乐的过程。
有了这样的思考。我们开始寻找能成为榜样的“教育之星”。我们走出去、请进来,让教师们能亲眼目睹“星”之风采。就这样。特级教师应彩云、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等“教育明星”走入了教师们的视线。他们有的来上课,有的做专题讲座,有的讲述成长故事,名师的风范让年轻的教师们崇拜、景仰。
“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我们请来青年教师的同龄人、靖江外国语学校的“80后”音乐老师赵国栋做“钢琴即兴伴奏”的专题讲座,他娴熟的基本功、创新的伴奏方式、精湛的演奏技巧让所有的教师为之倾倒。年方28的赵老师,编写了几十首儿童歌由发表在《中国音乐报》上,曾作为音乐新星被《泰州日报》《靖江日报》和两地电视台争相报道。
专题讲座过后,我们又请赵老师与年轻教师座谈。谈他的音乐思想,谈他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矛盾。谈他的创作与理想。赵老师说:“音乐是我的最爱。一直以来,我几乎没有看过电视。没有什么特别的娱乐。就是不停地构思、不停地在键盘上敲击,让自己的人生充实而丰盈。虽然没有人特别要求我,但我总想在音乐课上给学生一些新鲜的东西。如给他们自己写的短文、小诗谱上曲唱出来,将一般的歌曲主旋律用变化的节奏演奏出来,让学生惊奇,让他们喜欢。我认为,如果有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那是我们音乐老师的悲哀……”这段话让教师们真切地体会到一个同龄新星自主成长的心路历程,真实的责任感言感动了在座的每一位青年老师。也震撼着每一个年轻的灵魂。
二、善于析“星”——探究“星”之理念
剖析“星”们的教育思想。感悟“星”们的教育智慧,使青年教师能欣赏、认同他们的教育艺术,这是我们引导“追星”的出发点。也是“追星族”延续热情的必要心理需求。所以我们定期组织“特级教师教育思想、教学艺术研讨会”。大家事先搜集指定明星的文本资料、准备活动视频材料、研究探讨方案,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共同研讨。研讨过程一般分为:首先是由教师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明星简介,主要包括明星工作经历、研究领域、突出成就等;第二环节是欣赏明星开展教育活动的视频;第三环节是结合视频资料讨论这位明星的教育思想,分析她的教育行为;最后是分组总结明星带给我们的启迪。
应教师们的要求,上海市幼教特级教师应彩云成为我们去年暑假研讨的明星。多名青年教师在无锡、江阴、泰州都听过应老师的讲座,观摩过她的教育活动,对她推崇备至,幼儿园几乎购买了所有关于她的视频资料。视频欣赏过应老师的教育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之后,我们以趣味竞赛的形式拉开了研讨序幕:将教师按年级分组,由我做主持人,副园长们担任裁判,对能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进行评议的教师给予奖励(一头绒布牛),评点教师多的时候,按年级组轮流进行。
主持人引领教师从应老师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语言、师生互动、评价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评点,深刻体会应老师以幼儿为本的儿童观,尊重、信任和关注情感、态度、能力发展的教育观,领悟应老师活泼、洒脱、幽默的课堂风格和灵动、开放、拓展的思维方式。同时鼓励教师对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给予大胆质疑,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在这个教育活动中,请求发言的教师多达37位,提出质疑的教师有4位。在评价“两个小朋友到底谁跳得高”这个问题上。教师们讨论激烈。有三四个人同时举手要求表达自己的观点:一种认为应老师请现场观摩老师来评判,有创意;第二种认为应老师最后评价女孩子跳得高,男孩子长得高,对男孩女孩都没有伤害,比较高明;第三种认为这个环节处理比较匆忙,没有尊重孩子的意见,显得不够严谨;第四种认为可以请差不多高的孩子来比赛,这样可以避免处于两难境地……主持人和裁判员也结合自己的思考适时加入辩论。原定半天的研讨会轰轰烈烈地开了一天,大家还意犹未尽。
新老教师的深度对话。帮助年轻教师正确剖析了“星”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使年轻的教师形成了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评价观,避免了盲目崇拜的从众心理。
三、勤于学“星”——感悟“星”之精神
在聆听了南京市名教师马剑宁关于“打开一扇阅读的门。开始人生爱的旅程”讲座后,教师们感觉收获很大。有两位年轻教师在随后的常规研讨课中对早期阅读活动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在面向全市幼儿教师开放的活动中,经验丰富的鞠老师以绘本《小白兔的毯子》为内容,模拟应彩云老师的教学风格,精心设计。将“爱一帮助一快乐”之间的情感迁移用浅显易懂的图示诠释得淋漓尽致。获得了众多教师的好评,很多教师都笑着评价“鞠老师有半个应彩云的风采了”。
在年级组面向家长开放的活动中。又有教师提出借鉴应彩云老师的活动。考虑到这些绘本中都流淌着浓浓的社会性情感,比较适合向家长开放。而成熟的视频资料也能让所有上课的教师更直接、更深入地研析“星”的教育智慧。在较高的起点上展示,所以我们就满足了教师们学“星”的要求。当时中班选择的就是应老师的《猜猜我有多爱你》,由毕业刚两年多的周老师上试教课,可活动中大家很难找到那种精彩的感觉。在评析的时候大家非常疑惑:看着现成的视频,怎么会上成这样?周老师委屈地说:那视频我已经看过不下十遍。几乎每句话都记下来了。教具、音乐、座位结构也和原来的一样啊!
我们重新打开视频。再来研究应老师的每句话、每个环节,教师们才发现周老师的模仿“形似而神不似”。如在开始部分的看图讲故事:晚上,小兔子该上床睡觉了,可是他拉着妈妈的耳朵不放。要她听自己说话,他对妈妈说:“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妈妈说:“这我可猜不出来。”小兔子把手张开,张到无法再张开说:“妈妈,我爱你有这么多。”妈妈一看。也把手张开,张到无法再张开说:“我爱你有这么多。”小兔子一看,哦,真多啊!小兔又在原地拼命地往上跳着说:“我跳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妈妈也用力往上跳着说:“我跳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小兔子一看,哦,真高啊……应老师结合夸张的动作,用 清脆的声音把小兔子的稚气可爱、用低柔的声音把妈妈的温柔慈爱清晰地送到小朋友耳朵里。而周老师讲故事时缺乏内在的情感。语气、语调、神态、动作都没有把握好,显得平淡而匆忙,没能吸引孩子全神贯注地倾听。
在“故事后提问”这个环节,应老师配合手势,用“小兔用哪两个动作、哪两句话表达了对妈妈的爱”直接进入问题。使中班的孩子能借助这种直观形象的动作与语言,很快进入思考的状态。而周老师问的是“小朋友,你们知道刚才故事里面小兔对妈妈说了什么?他是怎么说的”。这种语言使孩子淡化了对问题的理解,纠缠很长时间也没能抓住重点、理清思路。
对于“活动中五动方式”的选择,应老师采取了师生、生生、幼儿与客人老师等多种组织形式,而周老师只是简单地采取了单一的师生互动。一问一答……而课堂中“心中有爱就大声说出来、心中有爱的孩子最漂亮”等经典用语,周老师也没能在适当的时间渗透给孩子。
这次大规模的借鉴,使教师们体悟到:优秀的教育活动。一句话、一个眼神、一次站位……都是功力与实力的体现,都是教者长期教育智慧的积淀,这些不是我们想搬就能搬来的。教师们也因此真正理解了应老师在讲座中所说的:“在爱上课俱乐部中,我们已经痴迷地研究了很多年。在日日夜夜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探索过后,才有了今天的展示。”事实使大家懂得:追“星”不是追外在的“形”。而是追“星”内在的学习精神和研究毅力,只有善于从自己所崇拜的偶像身上吸取积极的人生经验,只有在持之以恒的锤炼过程中,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否则,就会在追星的过程中失去自我,迷失方向。
四、勇于做“星”——练就“星”之境界
在追“星”、析“星”、学“星”的过程中。青年教师对“星”的风采、风格有了更深切的了解,对“星”的不懈追求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自主发展的意识、自我成长的热情都有所增强。他们的心中对未来之路有了更美好、更高远的规划。在青年教师辩论赛、“我的教育故事”演讲、“搭建房子”主题参与式培训、游戏工作坊、创意制作大赛等活动中。他们都没有退缩与等待,而是勇于实践与反思。
省里举办幼儿教育科研优质课评选活动。园务会经过研究。决定围绕我园已立项的省规划课题《苏中地区学前儿童秩序感养成之实践研究》在大班进行教学。参加比赛的青年老师通过自主申报-活动设计-优课展示的方式产生。
小中大班共有十八位教师自主报名参加了这次的选拔展示活动,教师们以“我的星期天”“遇到危险时”“夺宝奇兵”“喜庆的唐装”“钓鱼”“有趣的打击乐”等为题,设计了社会、音乐、美工、体育等多种精彩纷呈的教育活动。
这次活动中,年轻教师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体现了可贵的参与性和真诚的合作精神。由于“秩序感”养成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多。难以找到借鉴的资料。参赛的教师主动申请以小组的形式同课异构。自发分组讨论、分组准备、互相听课、互相配班。大家在紧张的活动中享受到同事间的情谊。更可贵的是,他们不在乎名次,后组织的活动都会在前面活动的基础上有效改进。教师们认为:获奖、胜出都只是参与的一部分目的,更重要的是要让自己在活动过程中与同事分享知识、技能、理念、智慧和意义,体验到作为一个教育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幸福。
集聚其中七个社会活动的闪光点,凝聚所有青年教师的智慧,我们设计了“我们不拥挤”活动作为参赛方案,并最终以其教学设计新颖、幼儿主体作用充分体现等赢得评委和观摩老师的好评,荣获省一等奖。
前不久。在与青年教师的座谈过程中,我再次和他们聊起了“追星”的话题,很多人认为现在自己身边就有需要努力追随的“星”:团支部书记陆波像个小超人,不管是组织教育活动、开展游戏,还是演讲、课题汇报,她都能做得比大家想象中的好:张云老师上课特别幽默生动。师幼互动积极和谐,对孩子的爱总是那么自然地流淌出来;高剑琴老师班级管理独具特色,幼儿规则意识特别强,无论何时都能做到有条不紊;顾红云老师长期坚持反思,个人博客里的观察记录、教育随笔多达一百多篇:吴辉霞老师观察特别细致,能持之以恒。5年时间已经写了二十多万字的观察日记……这些有个性、有思想、有追求的教师已经成为青年教师们心中的“星”……我欣慰而惊喜:追随的“星”由远及近。由抽象到具体,这也是青年教师自主成长的标志——他们已经能注意观察与发现,理性地思考与评价,这说明他们自己也想成为这样的“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