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新课标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为此,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 素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教学思想的理性化和教材文本的人文性结合起来,才能有效体现语文教学是一个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地更新观念,建立起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教育观,体现出语文学科的自身优势,发挥出语文教学的作用。
一、高中语文教学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高中语文教学的误区。多年来高中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为文字工具的教学,有些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教材精选的优美的范文肢解成知识技能的训练,把一段段优美的文字变成复句的划分、顺序的调整……而忽略了课文的文学功能、审美功能,把语文教学变成了应试教学。因此,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被提到突出的地位。从近年来语文教学界提倡人文性的一些做法看,多是强调语文学习的文学熏陶、文化价值、审美教育、情感培养、人格完善等诸多“非工具性能力”的培养目标,还有“灵感、顿悟、直觉”等“非逻辑认识能力”的培养。但我们也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在“幡然醒悟”之后,又走入了另外一个误区,那就是把语文课完全当作文学欣赏课来上,而忽略了语文科的知识性,忽略了教学过程中理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同时,我们绝不能忽略其科学性。因为人文性相应于科学性只是认识的一个方面,科学不仅是原理、概念、知识,还有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毋庸置疑,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指导,语文学科也不例外。语文知识系统的科学化是培养发展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的基础。
3、培养学生质疑、求实的素质。强调语文学科的科学性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作为语文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应该注意用科学的方法去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以至是做人。我们的教学应该满足学生知识上有新发现,思维上有新突破,情操上有新熏陶,促成他们形成独特性的见解,独创性的思路。
4、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在人文性较强的作品中,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随处可寻;在科学性较强的作品中,种种文学手段能帮助我们化抽象为形象,化间接体验为直接体验。教材中的议论文、说明文等文章有很强的科学性,但是不是它们就没有或者说缺乏人文性了呢?不是这样的。在上《拿来主义》一课时,教师应把这篇逻辑性强、论述生动的集强大的逻辑推理与形象生动的文学手段于一身的议论文进行详解。作者鲁迅先列举大量生动详实的事例来批驳错误观点“送去主义”“送来主义”“抛来主义”“抛给主义”等,由此揭露帝国主义的险恶用心,然后提出对待文化遗产我们要实行“拿来主义”,主动去“拿”,而非被动地等。文章的总体思路就体现了强大的逻辑推理。但到底要“拿”什么、怎么去“拿”,作者并不是列举一二三来硬逼读者接受,而是通过大量生动的比喻来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感受作者的观点,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和活动中,我们应该把这种统一提高到贯穿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高度上来认识,大力提倡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并且要做这方面的宣传者、实践者。
二、培养新时代综合素质人才
1、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倡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不仅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其目标就是培养语言素养与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既要让学生掌握“实用”的科学的语言,也要让学生掌握“适用”的文学的语言;既要让学生学会“经世济用”“改造客观世界”,也要让学生学会“修身养性”“改造主观世界”。为此,这就对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充分认识语文教学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教学中完善对学生的评价。长期以来,大多老师似乎都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共识,教学中凡是跟考试内容有关的知识全都重要,凡是与之无关的全都不重要。这种教学评价制度严重地制约着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制约着教师教学实践的丰富与完善。考试成了教师教学的指挥棒,也成了评价学生学业的主要依据。在分数这个终极目标下,学生学会了患得患失,学会了破罐子破摔,最终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乐趣;教师学会了拼命研究命题部门的“考纲”,学会了提前训练应试技巧,失去了教学的个性与激情。旧评价机制导演的历史将在新课程改革下告别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的新制度。在考试内容上,“应加强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为保护学生的尊严,体现个性关怀,更要求不得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端正教学态度,以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及人文素养为己任,把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真正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 素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教学思想的理性化和教材文本的人文性结合起来,才能有效体现语文教学是一个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地更新观念,建立起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教育观,体现出语文学科的自身优势,发挥出语文教学的作用。
一、高中语文教学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高中语文教学的误区。多年来高中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为文字工具的教学,有些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教材精选的优美的范文肢解成知识技能的训练,把一段段优美的文字变成复句的划分、顺序的调整……而忽略了课文的文学功能、审美功能,把语文教学变成了应试教学。因此,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被提到突出的地位。从近年来语文教学界提倡人文性的一些做法看,多是强调语文学习的文学熏陶、文化价值、审美教育、情感培养、人格完善等诸多“非工具性能力”的培养目标,还有“灵感、顿悟、直觉”等“非逻辑认识能力”的培养。但我们也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在“幡然醒悟”之后,又走入了另外一个误区,那就是把语文课完全当作文学欣赏课来上,而忽略了语文科的知识性,忽略了教学过程中理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同时,我们绝不能忽略其科学性。因为人文性相应于科学性只是认识的一个方面,科学不仅是原理、概念、知识,还有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毋庸置疑,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指导,语文学科也不例外。语文知识系统的科学化是培养发展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的基础。
3、培养学生质疑、求实的素质。强调语文学科的科学性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作为语文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应该注意用科学的方法去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以至是做人。我们的教学应该满足学生知识上有新发现,思维上有新突破,情操上有新熏陶,促成他们形成独特性的见解,独创性的思路。
4、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在人文性较强的作品中,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随处可寻;在科学性较强的作品中,种种文学手段能帮助我们化抽象为形象,化间接体验为直接体验。教材中的议论文、说明文等文章有很强的科学性,但是不是它们就没有或者说缺乏人文性了呢?不是这样的。在上《拿来主义》一课时,教师应把这篇逻辑性强、论述生动的集强大的逻辑推理与形象生动的文学手段于一身的议论文进行详解。作者鲁迅先列举大量生动详实的事例来批驳错误观点“送去主义”“送来主义”“抛来主义”“抛给主义”等,由此揭露帝国主义的险恶用心,然后提出对待文化遗产我们要实行“拿来主义”,主动去“拿”,而非被动地等。文章的总体思路就体现了强大的逻辑推理。但到底要“拿”什么、怎么去“拿”,作者并不是列举一二三来硬逼读者接受,而是通过大量生动的比喻来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感受作者的观点,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和活动中,我们应该把这种统一提高到贯穿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高度上来认识,大力提倡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并且要做这方面的宣传者、实践者。
二、培养新时代综合素质人才
1、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倡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不仅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其目标就是培养语言素养与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既要让学生掌握“实用”的科学的语言,也要让学生掌握“适用”的文学的语言;既要让学生学会“经世济用”“改造客观世界”,也要让学生学会“修身养性”“改造主观世界”。为此,这就对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充分认识语文教学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教学中完善对学生的评价。长期以来,大多老师似乎都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共识,教学中凡是跟考试内容有关的知识全都重要,凡是与之无关的全都不重要。这种教学评价制度严重地制约着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制约着教师教学实践的丰富与完善。考试成了教师教学的指挥棒,也成了评价学生学业的主要依据。在分数这个终极目标下,学生学会了患得患失,学会了破罐子破摔,最终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乐趣;教师学会了拼命研究命题部门的“考纲”,学会了提前训练应试技巧,失去了教学的个性与激情。旧评价机制导演的历史将在新课程改革下告别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的新制度。在考试内容上,“应加强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为保护学生的尊严,体现个性关怀,更要求不得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总之,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端正教学态度,以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及人文素养为己任,把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真正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