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外汇资金跨境转移路径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外汇;资金跨境;路径选择对策研究
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全球资金链紧张,外汇资金一度呈现流出态势。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跨境资金再现流入苗头,我国再次面临防范热钱流入的风险。外汇资金恣意跨境转移,加大了外汇管理的难度,对现行外汇管理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
一、资金跨境的路径选择
1 利用投资资本金做文章。部分外资企业难以通过正常途径获得资金支持,为解决资金缺口问题,企业绕道第三方设立投资公司,再以投资公司的名义入境新设外围公司。外围公司以支付工程款或借款的名义将资本金结汇划转至中心企业,用以满足资金运营需求。
2 外商投资利润项下的资金跨境运作。外商投资企业的利润分配、留置、汇出和回流均属于企业的内部运作范畴,企业往往从自身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完全依据市场环境、经营状况等情况自主安排利润流向。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外商投资利润一度呈现净流出态势。但今年以来,外商利润汇出一改净流出态势,出现利润汇出回流现象。
3 借道非贸易完成资金的跨境划转。一是利用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转移资金。《关于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提交税务证明有关问题的通知》施行以前,对于外商投资企业而言,只要在合同中明确境外母公司和境内子公司之间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支付的权责关系,母子公司之间可以对该项资金进行跨境划转。二是以港口燃料费支出名义流出境外再度变身入境。根据相关规定:“境内运输企业在境外从事运输业务发生的油料、港杂等费用,无须办理和提交《税务证明》。”企业可利用港口燃料费支出可免于提交《税务证明》条款,模糊资金性质进行零限制汇出,在境外变身后再度回流。
4 个人项下的资金分拆运作。《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规定:“对个人结汇和境内个人购汇实行年度总额管理。年度总额分别为每人每年等值5万美元”。由于个人项下资金对汇率和资本市场的价格波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居民个人可在年度总额下进行资金运作。如前一阶段个人项下跨境资金流向香港地区相对频繁,但近期个人项下异常跨境资金流入趋势明显。
二、资金跨境流动的动因分析
1 全球性零利率政策使得流动性充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欧等发达国家多次下调利率,目前全球借贷市场利率基本处于历史低位,流动性非常充足。如6月初伦敦Libor美元3月期利率创出历史最低水平0.62938%;反映银行间信贷环境的指标TED、Libor-OIS利差均恢复到正常水平,全球金融机构去杠杆化过程已近尾声,再杠杆化将伴随经济复苏重新起步。
2 利益驱动下的必然选择。在外商投资企业和跨国公司的运作模式下,外汇资金表现出明显的“逐利性”特征,母公司基于自身利润最大化考虑,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资金跨境划转。伴随我国经济复苏预期增强,资金流入将呈快速流入势头。迹象标明,现阶段我国国内投资、消费都保持良好态势,出口环比数据随着海外市场的走稳而止跌回升。5月PMI指数继续维持在53%上方,前五个月投资增速达到32.9%。
三、监管难点
1 现行外汇监管框架不能适应形势发展。一是混业经营的大趋势和记账式资金的同质性,决定了各分项下的外汇资金可以互相融合和转变,将交易性质细分为贸易、服务贸易、资本项目等逐类监管不能适应形势发展。二是主体监管的法规框架没有建立,业务中的主体监管处于无法可依的境地。三是由于现行政策法规对关联交易难以定性,外汇管理部门也难以对其进行有效识别和准确界定,对关联公司间贸易及非贸易交易以及由此产生的资金收付的真实性、价格的合理性难以把握,导致相关监管政策,如进出口核销、服务贸易、结售汇管理等政策法规效力大大减弱。
2 服务贸易渠道仍是资金出入境的“优选途径”。一是自2008年7月贸易项下出口收汇联网核查系统上线运行以来,部分不明资金转而取道服务贸易完成跨境运作。二是外汇局出台的《关于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提交税务证明有关问题的通知》虽明确了服务贸易项下需要提交税务证明的不同涉外支出类别,但是仍有部分企业利用《通知》中对服务贸易项下资金跨境无细则要求,钻政策漏洞肆意进行资金跨境转移。
四、政策建议
1 整合外汇局内部资源,加强非现场分析核查能力。一是外汇局应以外汇账户系统为依托,整合国际收支申报系统数据,结合各账户的资金流网络进行资金流的“链条式追索”,并将资金流出或流入的账户纳入系统,对境内外多次划转的资金进行监管。二是完善服务贸易外汇业务非现场监管系统的相关功能,重点关注增幅异常和高频累计中异常波动情况,合理设置预警值,完善系统的自动筛选功能。
2 采取配套措施,多管齐下防范热钱跨境转移。为了更好地实施国家宏观调控,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落实“均衡管理、严进慎出”的管理方针。要加强和改善对经常项目外汇收支活动与实际贸易行为的真实性和一致性的核验,防范套利投机资金通过贸易、商业信用等渠道进行跨境转移,大力加强对短期外债的控制和管理,必要时可考虑在适当时候引入短期外债无息准备金制度,通过资金成本调节手段,抑制短期外债流入。同时,还应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发挥利率、税率的调节作用,减少对行政手段的过度依赖。通过价格调节改善国家宏观调控,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培育市场的风险意识,防止价格过于僵化导致的道德风险,以及单边预期、单边投机行为。
关键词:外汇;资金跨境;路径选择对策研究
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全球资金链紧张,外汇资金一度呈现流出态势。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跨境资金再现流入苗头,我国再次面临防范热钱流入的风险。外汇资金恣意跨境转移,加大了外汇管理的难度,对现行外汇管理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
一、资金跨境的路径选择
1 利用投资资本金做文章。部分外资企业难以通过正常途径获得资金支持,为解决资金缺口问题,企业绕道第三方设立投资公司,再以投资公司的名义入境新设外围公司。外围公司以支付工程款或借款的名义将资本金结汇划转至中心企业,用以满足资金运营需求。
2 外商投资利润项下的资金跨境运作。外商投资企业的利润分配、留置、汇出和回流均属于企业的内部运作范畴,企业往往从自身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完全依据市场环境、经营状况等情况自主安排利润流向。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外商投资利润一度呈现净流出态势。但今年以来,外商利润汇出一改净流出态势,出现利润汇出回流现象。
3 借道非贸易完成资金的跨境划转。一是利用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转移资金。《关于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提交税务证明有关问题的通知》施行以前,对于外商投资企业而言,只要在合同中明确境外母公司和境内子公司之间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支付的权责关系,母子公司之间可以对该项资金进行跨境划转。二是以港口燃料费支出名义流出境外再度变身入境。根据相关规定:“境内运输企业在境外从事运输业务发生的油料、港杂等费用,无须办理和提交《税务证明》。”企业可利用港口燃料费支出可免于提交《税务证明》条款,模糊资金性质进行零限制汇出,在境外变身后再度回流。
4 个人项下的资金分拆运作。《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规定:“对个人结汇和境内个人购汇实行年度总额管理。年度总额分别为每人每年等值5万美元”。由于个人项下资金对汇率和资本市场的价格波动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居民个人可在年度总额下进行资金运作。如前一阶段个人项下跨境资金流向香港地区相对频繁,但近期个人项下异常跨境资金流入趋势明显。
二、资金跨境流动的动因分析
1 全球性零利率政策使得流动性充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欧等发达国家多次下调利率,目前全球借贷市场利率基本处于历史低位,流动性非常充足。如6月初伦敦Libor美元3月期利率创出历史最低水平0.62938%;反映银行间信贷环境的指标TED、Libor-OIS利差均恢复到正常水平,全球金融机构去杠杆化过程已近尾声,再杠杆化将伴随经济复苏重新起步。
2 利益驱动下的必然选择。在外商投资企业和跨国公司的运作模式下,外汇资金表现出明显的“逐利性”特征,母公司基于自身利润最大化考虑,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资金跨境划转。伴随我国经济复苏预期增强,资金流入将呈快速流入势头。迹象标明,现阶段我国国内投资、消费都保持良好态势,出口环比数据随着海外市场的走稳而止跌回升。5月PMI指数继续维持在53%上方,前五个月投资增速达到32.9%。
三、监管难点
1 现行外汇监管框架不能适应形势发展。一是混业经营的大趋势和记账式资金的同质性,决定了各分项下的外汇资金可以互相融合和转变,将交易性质细分为贸易、服务贸易、资本项目等逐类监管不能适应形势发展。二是主体监管的法规框架没有建立,业务中的主体监管处于无法可依的境地。三是由于现行政策法规对关联交易难以定性,外汇管理部门也难以对其进行有效识别和准确界定,对关联公司间贸易及非贸易交易以及由此产生的资金收付的真实性、价格的合理性难以把握,导致相关监管政策,如进出口核销、服务贸易、结售汇管理等政策法规效力大大减弱。
2 服务贸易渠道仍是资金出入境的“优选途径”。一是自2008年7月贸易项下出口收汇联网核查系统上线运行以来,部分不明资金转而取道服务贸易完成跨境运作。二是外汇局出台的《关于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提交税务证明有关问题的通知》虽明确了服务贸易项下需要提交税务证明的不同涉外支出类别,但是仍有部分企业利用《通知》中对服务贸易项下资金跨境无细则要求,钻政策漏洞肆意进行资金跨境转移。
四、政策建议
1 整合外汇局内部资源,加强非现场分析核查能力。一是外汇局应以外汇账户系统为依托,整合国际收支申报系统数据,结合各账户的资金流网络进行资金流的“链条式追索”,并将资金流出或流入的账户纳入系统,对境内外多次划转的资金进行监管。二是完善服务贸易外汇业务非现场监管系统的相关功能,重点关注增幅异常和高频累计中异常波动情况,合理设置预警值,完善系统的自动筛选功能。
2 采取配套措施,多管齐下防范热钱跨境转移。为了更好地实施国家宏观调控,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落实“均衡管理、严进慎出”的管理方针。要加强和改善对经常项目外汇收支活动与实际贸易行为的真实性和一致性的核验,防范套利投机资金通过贸易、商业信用等渠道进行跨境转移,大力加强对短期外债的控制和管理,必要时可考虑在适当时候引入短期外债无息准备金制度,通过资金成本调节手段,抑制短期外债流入。同时,还应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发挥利率、税率的调节作用,减少对行政手段的过度依赖。通过价格调节改善国家宏观调控,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培育市场的风险意识,防止价格过于僵化导致的道德风险,以及单边预期、单边投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