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来源 :教育新视线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对高中学生来说,生物实验教学主要包括常见的仪器、器具、药品的使用能力,还有对实验程序的理解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处理能力等。
  
  一、让学生明确仪器的原理和药品的特性,是培养学生使用它们的能力的基础
  
  “知其然,应该知其所以然”。对仪器的原理、药品的特性不了解,使用起来就会带有盲目性,就不可能形成使用能力。例如,学生对于低倍镜和高倍镜,经常不能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和观察目的进行合理的选择,学生常常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和对低倍镜、高倍镜特点的无知,总是一上来就用高倍镜,认为高倍镜总比低倍镜观察得清楚。这种盲目性,是由于学生不了解显微镜的基本原理。高倍镜放大倍数大,分辨率高,但所看到的实际面积小,即视野小,而且倍数越高,看到的材料的厚度就越薄,高倍镜适宜观察局部和细节。低倍镜看到的面积大,适宜观察材料的整体结构,以及寻找观察目标。学生只有了解了这些基本原理,才能正确选用低、高倍镜。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如果图像不太清晰,只需调节细准焦螺旋,就可以看清图像了。至此,学生了解了上述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也就能够正确使用高倍镜了。
  在明确学生实验中药品的使用能力方面,例如,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应让学生了解龙胆紫或洋红是与染色体结合的碱性染料,碱性染料是指有色离子是阳离子的染料,而不是染液的pH值呈碱性。这样就引出了一个问题:醋酸起什么作用?应让学生了解2%的醋酸是染料的溶剂,在染色时增加了细胞的通透性,而不会引起细胞膨胀,利于染液的离子进入细胞而使细胞核内的染色体着色。
  总而言之,教师要善于把实验仪器及药品性质、使用原理讲清,这对提高学生的使用能力大有好处。
  
  二、培养学生善于分析实验程序
  
  一个较为复杂的实验过程是设计人员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晶,它往往需要经过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反复摸索。所以,学生实验中,不能单纯地用实验指导进行“按方抓药”出现结果就行了,而要指导学生去分析实验中每一步骤的作用、每一个处理的意义以及各步骤之间的联系,从中学习解决问题、研究事物的方法。例如,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过程中,大致为:培养→10%HCl解离→漂洗→染色→压片。要让学生了解根尖放在10%HCl溶液中是为了溶解细胞间的果胶质,使根尖细胞间变得松散,便于压片,否则根尖细胞很难压散,不利于在镜下观察。另外,通过10%HCl的处理,能使细胞迅速死亡, 让细胞分别保留各自的分裂状态。漂洗是为了冲洗解离液(10%HCl),否则会影响染色效果。在实验中,应根据学生程度和涉及原理的难易不同,由教师讲清或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既知道实验应怎么做,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三、培养学生善于分析实验现象
  
  在实验中,经常存在着重对实验最后结果的记录而轻视对实验过程中间出现的某些现象的记录、重视结果而不重视分析结果、重视对成功实验的肯定而不重视对实验中的失败查找原因等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例如:观察植物有丝分裂的实验,在显微镜的某个视野中,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看到的细胞多数为间期的细胞;在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要让学生了解液泡的体积大小、颜色变化如何。
  在实验中,因某种原因,个别学生的实验结果不明显或失败,老师应指导学生查找原因。比如在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有的学生很快就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但有的学生虽然在步骤方法上都按要求进行了,却没有发现质壁分离现象。教师应启发学生寻找原因:取下的表皮是否是死亡的角质层细胞?是否未用蔗糖溶液浸泡材料?是否蔗糖溶液被原清水稀释而造成了浓度不够?是否视野太亮,反差度小而未能看清?还有的学生虽然质壁分离了却不能复原,教师也应询问一下:是否蔗糖溶液浓度自行加高了?是否质壁分离时间太久而造成了细胞死亡?
  总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定会事半功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要:如今的数学课堂:情境创设“花枝招展”,探究活动“必不可少”,生活数学“花样百出”,教学评价“百般呵护”,学生思维“天马行空”,解题方法“层出不穷”……这些都被视为“新课程理念”。可仔细一想,为什么如此主动热闹的课堂效益却总不高呢?学生的能力提高不大,双基却比从前更差。其实透过这“繁华背后”,不难发现,数学课堂还隐藏着诸多不求“实效”,只讲“形式”的现象。  关键词:误区;对策;平淡;形式  
期刊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是以物质的结构、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其运动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因此,实验是主要的探究形式,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实验教学成了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更新实验教学思路,创新实验教学指导思想    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验证原理、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更
期刊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可见创新教育是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已经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但是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呆板、枯燥,学生不感兴趣,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如何培养学
期刊
创新教育要求在学生系统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教师要设法让学生在课堂中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让学生迸发出创新的激情。那么在中学化学课堂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与创新意识     质疑是一切创造发明的开始。要让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首先要创设一个自然、和谐的教学环境,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毫
期刊
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基础的教育,其根本出发点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这就为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探讨指明了方向。那么在日常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渗透素质教育呢?     一、教好学好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改变传统观念,端正教学思想。化学是中学教学中
期刊
化学习题教学,主要是指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例题讲解、习题处理和作业题、试题评讲等教学活动,它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概念、性质、公式和原理教学的延续和深化,是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双基”、培养和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如何充分发挥习题的功效,开拓思维,培养能力,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下面谈几点教学体会:    一、精选习题,示范讲解,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    例题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理
期刊
想像是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则明确提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我国将
期刊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教育是思维活动的教育,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我们数学教学的重心。实施创新教育,就是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发展的机会,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
期刊
摘要:本文从培养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科学的发声方法和优美的声音、标准的歌唱语言、培养学生在歌唱中的感情、歌唱中的舞台表演、歌唱中的艺术风格、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等七个方面论述了在歌唱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对学生学习声乐会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歌唱教学 审美观 培养    我们在歌唱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唱得优美动听,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逐渐形成一种独立的学习方法。这样
期刊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体现新的教育观,现实的、有趣的和探索性的课堂教学活动将会成为数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满意、愉快、企盼等肯定态度的情感氛围,可以引发学生与教学互动,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让学生愿学、爱学、乐学、会学。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情境    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某种程度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