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粒径炭黑填充的氯化聚乙烯/氯丁橡胶共混胶的性能

来源 :合成橡胶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nihao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不同粒径的炭黑填充氯化聚乙烯/氯丁二烯(CM/CR)共混胶,研究了炭黑粒径对其分散性、共混胶硫化特性、物理机械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耐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炭黑粒径的增大,CM/CR共混胶的门尼黏度减小,正硫化时间延长;粒径太小或太大均不利于炭黑在共混胶中的分散;不同粒径炭黑的填充胶均表现出Payne效应,粒径越小的炭黑对共混胶的增强效果越好,填充胶的耐油性越好,但Payne效应也最明显。
其他文献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氯化聚乙烯橡胶(CM)/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热塑性硫化胶(TPV),研究了TPV的应力-应变行为、物理机械性能、微观相态和结晶性能。结果表明,CM/EVA TPV呈现出
用甲基丙烯酸-β-羟丙酯(HPMA)与含羧基的聚氨酯预聚体反应得到双键封端的聚氨酯大单体,然后将离子化聚氨酯大单体与丙烯酸六氟丁酯(F6BA)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水性聚氨酯/F6BA复
概述了缩合型、加成型及核壳型硅橡胶微粉的制备方法,并介绍了硅橡胶微粉对合成树脂和化妆品的改性,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建议。
采用负载型Ziegler-Natta催化剂催化丁二烯、异戊二烯进行本体聚合,合成了高反式-1,4-结构的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物(丁二烯和异戊二烯的反式-1,4-结构摩尔分数均高于85%)。采用傅里
以丙酮作为引发体系的第3组分,采用溶液法合成丁基橡胶,研究了丙酮对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丙酮对正离子活性中心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在反应后期减少副反应的发生,进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