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革新助推神经科学研究深层突破

来源 :前沿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命科学的世界中,神经科学研究被认为是探知人类行为和意识的出发点.它关注各类神经活动的生物学原理,解析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揭示大脑活动的神经基础、探索神经疾病的发病机制,既是科学研究前沿又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将高灵敏的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应用于微生物生长测量领域,实现了对以大肠杆菌为例的微生物生长过程实时监测和生长曲线的绘制。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实验测量装置,对大肠杆菌生长过程中新陈代谢产生的CO2的二次谐波信号进行实时监测并拟合,测量获取了大肠杆菌在25、26、29、32、34、37、43℃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曲线。实验结果表明测得的生长曲线能够准确反映大肠杆菌在不同温度下生长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及衰亡期的时间,证明了基于激光吸收光谱技术的微生物生长代谢产物CO2法可以很好
为了实现低浓度NO的高灵敏检测,选用中心波长位于5.18μm的量子级联激光器(QCL)和光程为25 cm的单光程气体池,设计并搭建了NO的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检测系统。为降低系统噪声的影响,以提高NO的检测灵敏度,并降低检测下限,研究了对波长调制光谱(WMS)的二次谐波(2f)信号进行滤波降噪的经验模态分解(EMD)算法,识别并去除被检测信号中隐藏的高频噪声和光学条纹,并与其他几种常用的滤波方法对2 f信号的降噪效果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开展了NO连续监测实验,采用Allan方差分析比较
光学多通池具有结构简单、光路对准容易、光谱通用性高、鲁棒性好及成本低等优势,是增加吸收光程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可以显著提高吸收光谱的探测灵敏度。简要总结了不同类型光学多通池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张为俊研究员团队使用光线追迹研制的200 m光程像散镜池、59.7 m光程Herriott池、大于200 m光程密集光斑型球面镜池以及带有便携稳定调节机构的Chernin池,详述了这些多通池的研制方法及其在激光吸收光谱探测中的应用。
为建立木莲属(Manglietia)植物的抗寒性综合评价体系,对7种木莲属植物扦插苗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叶片的抗寒性关键生理指标,拟合Logistic方程计算低温半致死温度,隶属函数法筛选抗寒性关键指标并综合评价。结果表明,7种木莲属植物的低温半致死温度依次为木莲<红花木莲<荷花木莲<巴东木莲<球果木莲<锥花木莲<粗枝木莲,且与相对电导率显著正相关。7种木莲属植物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随温度降低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可溶性糖和丙二
行为(Behavior),是机体为了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对外界环境和内在生理变化做出的整体适应性反应,是基因—脑—环境间相互作用和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rn行为可分为先天与生俱来的本能行为和后天学习形成的习得性行为.其中,摄食、攻击、逃跑、睡眠和性等本能性行为,由遗传信息编码的固有神经环路所控制,尽管在不同物种间本能行为的形式各异但却是高度保守的.就像节肢动物和脊索动物这两种不同的物种,早在约5.4亿年前的寒武纪就已经开始分化,但这些不同种类的动物都具有逃跑行为[1],只是为了适应种间不同的生
期刊
为了解猴耳环(Archidendron clypearia)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以广东省12个野生猴耳环群体的146份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1对SSR引物共检测到24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SSR引物检测的等位基因数(Na)为11.857,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3.500,期望杂合度(He)为0.718,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76;12个群体中博罗群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I=0.528)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0.716)均最
世界卫生组织预计,2030年抑郁症将跃居全球疾病总负担的首位[1].rn作为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抑郁症终生患病率高达18%,主要表现包括心境低落、兴趣与愉悦感的丧失、精力减退并伴有睡眠障碍等症状,具有高复发率、高自杀率、高致残率及低诊断率、低治疗率、低治愈率等特征.rn抑郁症是高度异质性的“垃圾”病变,发病机制至今不明.由于缺乏客观的生物诊疗标记物,对其诊断仍停滞在临床表象,无法实现早期预警和精准诊疗,更令人担忧的是,约1/3的抑郁症患者对抗抑郁药物治疗无效[2].因此,解析复杂多样的抑郁症发病机制,寻
期刊
神经系统作为人体最重要、最复杂的系统,其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领域内的难题.在目前已知的7300余种人类遗传性疾病中,半数以上与神经系统相关.神经遗传病种类繁多、表型复杂,具有高度的临床异质性和遗传异质性,可分为单基因遗传和多基因遗传.不论是单基因还是多基因致病,其潜在的遗传因素均是探究发病机制及寻找治疗靶点的关键,而且对常见病甚至常见生命现象的研究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期刊
“我有一个装满星星的口袋,悄悄打开它在夏日的夜晚,那是等到整片森林都入睡后,属于我自己的小秘密……”这首歌描写了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孤独而遥远地注视着这个世界.这群孩子是自闭症患者,他们有一个梦一般的名字——“星星的孩子”.rn自闭症谱系障碍,简称自闭症,是一种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核心症状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多起病于婴幼儿期.近年来全球自闭症的患病率持续上升,最新报道的美国和中国自闭症患病率分别为1/54[1]和1/142[2].
期刊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中老年人群多发,临床主要表现为隐匿性、缓慢性、进行性记忆力下降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受损和伴发的精神症状.在疾病的终末期,患者失去独立自主生活能力,最终多死于失能引起的吞咽困难、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