瞩目音乐与诗歌,落实立德与树人

来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j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立德树人应是学科教学应有的价值取向。开发音乐与诗歌课程是英语学科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进行音乐与诗歌的德育之时,教师需要注意选择资源、聚焦语言、德育升华、教学方法、检测评价等五个方面。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英语课程;音乐;诗歌
  一、立德树人的应然状态
  立德树人是中国从古至今的教育思想家与践行者的共同诉求。从先秦鲁大夫叔孙豹“太上有立德”的著名论断,齐上卿管仲“礼义廉耻”“百年树人”的经典言说,到以“仁德”为基的儒家思想,再到新中国“德智体全面发展”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以及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要求,都说明了道德品质的培养、完善人格的塑造是教育的首要任务。
  作为教育未成年人的主要阵地,中小学校在立德树人方面更是义不容辞。因为中小学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待形成,此时对他们进行道德的引导、人格的塑造是及时有效的。因此,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无论教什么学科,都应该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但是一般而言,当前中小学校的立德树人的任务是由专门的课程来承担,如思想品德课是由班主任或学校相关的职能部门负责。这种安排割裂了教书与育人两项任务。殊不知,没有育人的教书是肤浅的、低效的,而没有教书的育人难免无本说教,二者不能分开。因此,每一门学科都应有立德树人的内容,每一位学科教师都应有这样的担当,这才是教育的应然状态。
  二、英语学科如何立德树人
  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育德方面有天然的优势。从教材内容角度看,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其德育因子,打造一个依托教材的育德工程。从课程开发的角度而言,教师可以自行搜寻一些资源,进行育德课程的开发。笔者在本文主要围绕课程开发的角度进行阐述。
  开发课程资源,其实早在2003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就被提出来了。教师可以依据本土资源,通过遴选整合,开设文学、小说、诗歌等选修课。基于此,笔者开发了音乐与诗歌的课程资源。
  选择音乐与诗歌作为课程资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它们具备独特的艺术形式。诗歌抑扬的节奏,分明的韵脚,动听的曲调,悦耳的声音,都是兴趣和情感的催化剂。尤其是歌曲,优美的旋律使人产生高尚的情操,能丰富人类的情感,促进学生理解人类情感的深邃内涵,达到心灵的和谐[1]。其次,从内容上说,不少音乐与诗歌蕴含着合理的价值观,对青少年是一种正向的引导。尤其是诗歌,它凝聚着人们对至真、至善、至美的不懈追求,凝聚着对人的灵魂寄托、生死意义、终极价值的深切关注。它以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影响个人,进而影响由众多个人组成的社会[2]。总而言之,音乐与诗歌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中得到情感与思想的洗礼,这正是立德树人的契机。
  三、利用音乐与诗歌育德的原则
  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资源
  在资源选择上,教师要时刻思考:这首诗或这首歌,是否蕴含着积极向上的德育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发展的特点?音乐与诗歌的海洋无边无际,篇目是否适合青少年的年龄阶段特点,值得教师细心甄别。例如,有些英文歌曲虽风靡一时,但对“爱”的主题宣言并不高雅,甚至有些低俗,因此教师不能选择这些歌曲作为德育的内容。再如,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John Donne)的诗歌晦涩难懂,也不宜搬上高中英语课堂。
  此外,教师在资源选择上,尤其是诗歌,有时不妨在词汇、句型方面做些适当的修改。因为有些诗歌成于年代久远之时,词汇句型可能都是古英语,在现在看来可能有些生僻。修改的目的是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使学生的体验更愉悦。这在下面的案例中会有阐释。
  2.聚焦语言
  虽然立德树人是课程开发的升华部分与根本目的,但语言聚焦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毕竟学科教学要紧紧依靠学科内容。在音乐与诗歌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同样需要引导学生学习语料中的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知识,操练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
  3.德育升华
  德育升华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正如画龙点睛,培德育人让课程之龙更加充满生气,更加飞腾。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从字面走向字义,从语言走向思想意旨,必要的时候,要补充背景知识,介绍作者思想,提出梯级问题。简而言之,教师要搭建“脚手架”,让学生思考、理解乃至践行作品所蕴含的正确价值观。
  4.教学方法
  赞可夫认为,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在音乐与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采用“听读唱”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教师在听的环节可以设计填空,在读唱环节还可以采取比赛的形式。这里特别指出,教师自身富有吸引力的范唱与范读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具有莫大的作用。与此同时,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结对交换、小组讨论、大方展示。总之,教师尽可能运用新、奇、美、乐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收获良好的教育。
  5.检测评价
  歌曲演唱和诗歌诵读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演唱和诵读不一定非要独唱独诵,也可以是小组齐上阵。有时在一堂课中,教师不能评价完所有的学生,则可以依托小组,由小组长课下检查,然后教师再抽查。与此同时,写作也是一种有效的检测形式,仿写诗歌及写读(听)后感都是吸收知识、锻炼思维的好方式。如果教师有语言知识的考量,还可以进行听写和默写检测。
  四、案例举隅
  以下為两个利用音乐与诗歌进行德育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案例。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本文的主题重在德育升华,所以笔者重在描述这一环节,而对其他环节从略而述。
  【案例一】笔者在一次音乐欣赏课上,呈现了蕾恩卡·克莉帕克(Lenka Kripac)的歌曲《一切都想拥有》(Everything at Once),在语言与思想上给学生一次洗礼。以下是教学步骤。   1.导入
  教师以该英文歌曲的宣传视频引入此曲,引导学生初步欣赏。
  2.聚焦语言
  学生首先听歌填单词(如图1),其次小组合作,清除语言障碍,理解歌词。
  教师通过提问、追问,引导学生理解英文歌曲的主题。
  T:What does the singer want to convey through the song?
  S1:She wants to be everything at once.
  T:You mean the singer wants to have many qualities at once?
  S1:Yes.
  T:Do you think it is possible to have some qualities which seem to go against each other? For example,the singer wants to be hot and cold at the same time.
  S2:Of course.I am hot when I help my friends while I am cold when I treat myself.
  (A burst of laughter)
  T:You mean in different situations,we need different qualities.
  S2:Yes.
  T:My class,can you give me more examples,in which we need different qualities.
  S3:I am fast when I take the PE course,while I am slow when I…
  T:Indeed,a perfect person needs to have different and even contradictory qualities in himself,just as Fu Leis wish to his son.
  (幻灯片呈现《傅雷家书》中的话: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
  何谓理想人格?理想人格中矛盾因素能否辩证统一?这些深刻的人格叩问和道德熏陶便水到渠成。
  【案例二】20世纪,美国诗人埃德温·阿林顿·罗宾逊(Edwin Arlington Robinson)首创了人物肖像短诗。他的诗描述了当时美国社会急剧转型下人们的心理状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以浅显的语言带给读者无限的回味与思考。其中,《理查德·科利》(Richard Cory)就是典范。为此,笔者将该诗歌引入课堂教学。
  1.诗歌改写
  为了降低学生对诗歌的认知难度,给予学生更通畅的审美体验,笔者对原诗做了数处修改,如把“from sole to crown”改为“from top to down”;“clean favored,and imperially slim”改为“pretty handsome and pretty slim”;等等。笔者做此修改,严格遵守“不破坏韵脚,不更改大意”的原则,最终改成的诗如下。
  Richard Cory
  理查德·科利
  Whenever Richard Cory went to the town,
  每当理查德·科利走上街头,
  We people in the street looked at him.
  我们行人总是把他瞻望。
  He was a gentleman from top to down,
  他一派君子之风,
  Pretty handsome and pretty slim.
  俊朗不凡,伟岸颀长。
  He was always well dressed.
  他的穿着总是干净整洁,
  He was always noble when he talked.
  他的谈吐总是优雅大方。
  He moved our hearts when he sad.
  他說起话来让人怦然心动,
  He shined brightly when he walked.
  他的步履溢彩流光。
  He was rich,and even richer than a king.
  他十分富有啊,甚至富比国王。
  He was welleducated in every action.
  他举手投足间透着良好教养。
  We thought that he was everything.
  我们觉得他无所不有。
  We wish we were in his position.
  他的处境为我们所企望。
  So on we worked,and waited for the light,
  我们不辞辛劳,苦苦守望,
  And went without meat,and complained about the bread.
  一日三餐没有肉,抱怨粗粮。
  And Richard Cory,on a summer night,
  可他在一个夏夜,   Went home and put a bullet through his head.
  回到家里,用一颗子弹打碎自己的脑浆。
  2.导入
  因为我们从该诗歌中可以解读出有关“嫉妒”的主题,所以笔者借这个话题来做导入设计。而且当时学生刚考完试,几家欢乐几家忧愁,笔者问学生:“有无必要羡慕嫉妒别人的成绩啊?难道别人就真的值得你羡慕嫉妒?今天,让我们走近一个优秀的、令人羡慕嫉妒的绅士吧。”这样就自然过渡到了诗歌的呈现。
  3.语言聚焦
  本诗中whenever 引导的状语从句,we wish 后的虚拟语气,可以用来帮助学生温习相关语法项目,bullet、complain about等词汇和短语都可作为重要的语言输入。
  4.德育升华
  “诗无达诂”,正是在读者个性化的探索中,诗歌才呈现出缤纷的色彩,读者也才有共鸣式的理解。诗歌朴实地描述了主人公Richard Cory令人羡慕的生活状态,可是急转弯的结尾却让人始料不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尾?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答案都没有给定。借此,教师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后分享观点。教学片段如下。
  S1:I think maybe he suffered from some incurable disease.
  S2:I dont think so.Maybe the poet wants to express some spiritual pain on Cory,such as the loss of his hopes.
  T:what are the hopes?
  S2:I am not sure.Maybe his love passed away.
  (A burst of laughter.)
  S3:I think maybe Cory felt great loneliness.Even though he had a lot of money,he had no family,no friends.So at last he killed himself.
  S4:I think Cory was about to go bankrupt.Even though he looked very rich,he was about to lose everything,so at last he resorted to suicide.
  T:All of you gave somewhat reasonable answers.Actually,there is no definit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why Cory killed himself.So from this poem,what truth does the poet want to tell?
  S5:Appearance is cheating.
  S6:Money cant buy happiness.
  S7:Everyone has his own difficulties.There is no need to envy others blindly.
  T:Wonderful conclusions.Sometimes,what we see is not the truth itself,so we can not arrive at the conclusion hurriedly.And meanwhile,we can see clearly that the material possessions are not the source of happiness.
  至此,一个引导学生思考“表象与本质,面具与魂灵,物质与精神”等人生命题的育德过程告一段落。
  上述两个案例仅是管中窥豹。笔者的音乐与诗歌课程还有:勇敢面对刻薄与欺负——听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的歌曲《卑鄙》(Mean);孤獨颂里思人生——读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的诗《孤独颂》 (Ode on Solitude);永不放弃谓成功——读诗《永不放弃》(Never give up);等等。总之,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断地积累优质语料,输送给学生动情育德的英语教学。
  四、结语
  笔者开发的音乐与诗歌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在每周的音乐与诗歌欣赏课上,学生们都兴趣盎然。从学生前期的关切询问,到后来的主动要求“我来教歌”,笔者深深感到音乐与诗歌带给学生的快乐、自信与幸福。这种生命的积极表征,难道不是艺术育德育人的基本体现吗?与此同时,音乐与诗歌中的内涵也为立德树人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契机。从孝敬父母到家国情怀,从热爱自然到人间真爱,从迷惘的一代到当今青年,从树立自信到思考人生,都是育德之旅中靓丽的风景。在落实立德与树人的英语教育上,音乐与诗歌大有作为。让我们瞩目音乐与诗歌,照亮学生成长的旅途。
  参考文献:
  [1] 彭沂.音乐和歌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2):5758.
  [2] 张蔚.也谈诗歌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与实践[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5 (2):5356.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目标“即时评价”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是否达成教学目标进行的即时评价。要使“即时评价”充满智慧,教师要做到课前预设以标显学,课中以标导评,课后以标促思。  【关键词】教学目标;即时评价;答后评;表格式  教学目标“即时评价”是笔者2015年9月立项的市级课题“基于标准的阅读教学研究”中第四阶段的研究内容,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是否达成教学目标进行的即时评价,或对学生
期刊
【摘 要】直观想象素养突破传统的空间想象与数形结合,在“数”“式”“形”之间主动建构关联,借助其外在的形式特征进行联想和想象,是解决探究类问题的有效方法。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直观想象的内涵,在课堂中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活动,更能突显数学知识的魅力。文章以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和代数的解法为例,具体阐述直观想象素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落实,最后提出提升学生数学直观想象素养的思考。  【关键词】直观想象;核
期刊
【摘要】数学体验式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是新课标理念倡导的重要教学方式。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数学体验式教学强调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更注重数学教学的社会性功能,强调学生在学习体验中参与、交流、表达、思考。研究者对核心素养视角下数学体验式教学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体验式教学的结构要素,从创设问题情境、问题解决、提炼反思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框架。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体验式
期刊
【摘要】产品设计是工程实践活动的核心所在。教师抓住学生对事物认知和运用的学习规律,依据技术与工程学的程序和方法,巧妙点拨,连续追问,排除干扰,不断改进,通过进阶式思维的引导与提升,帮助他们设计并制成属于自己的产品,使学生体会成功和快乐,养成通过动手“做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习惯。  【关键词】科学;设计;案例  2017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与实验稿相比,其中最大的一
期刊
【摘要】从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来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挖“对比坑”“冲突坑”“体验坑”,适抛“探究绳”“辨析绳”“互动绳”,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效生成,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主动参与;认知冲突;价值辨析;策略  在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范围和程度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教师巧挖思维“坑”,适抛引导
期刊
【摘 要】作为近代数学三大难题之一的“四色猜想”,体现了数学家以严谨的态度挑战未知的探究精神。文章以“四色猜想”为例,设计拓展教学方案,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探索、发现数学中的奥秘,培养学生初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四色猜想;教学设计;数学教学;拓展教学  如果要把地图上任意相邻的两个地区区分开来,最少需要几种颜色?  经过漫长的探索,数学家提出了“四色猜想”,
期刊
【摘要】积极落实群文阅读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新旧知识和课堂内外文章的阅读中实现融会贯通,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教师开展《新唐书·王勃传》阅读教学,其出发点是为必修教材中《滕王阁序》的学习预热,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又以议题的方式适时穿插学生已经学过的文言基础知识,以链接的方式布置相关的阅读美文。这样,既使学生在互文参照和触类旁通中获得更加深刻的阅读体验,又提升了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诸多关于《归去来兮辞》的教学课例往往会走进三个误区:罔顾文体特征,将其作为普通的文言文进行教学;分析作者情感时,被文本中表层之“乐”所遮蔽,不能从文字中读出诗人情感核心的“悲”;无视学情,将教师解读作为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文章从这三个误区出发,阐述基于读者视角下文本细读后的思考和实践,从教与学两个维度提出三种措施,以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  【关键词】读者视角;文体解读;情感内核;质
期刊
【摘 要】文章以《高中英语校本阅读材料》中Chapter Seven Colorful Media的阅读文章“Social Media Is Keeping Young Adults Awake”教学为例,开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课堂研究。文章基于KWL阅读教学模式,探究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思维品质;阅读教学;KWL模式;问题链  《普通高中英语课
期刊
【摘 要】微专题复习是对传统大通史专题复习弊端的一种矫正和补充。微专题的教学主题或瞄准学生第一轮复习的“病灶”,或聚焦某些主干知识和重点问题,或结合时政热点,展开“多视角、大视野、深探究”的教学活动,真正提高高三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经济全球化”微专题复习为例,教师通过知识梳理、点拨归纳,弥补知识结构的缺失;中外关联、深度挖掘,探究问题的本质;价值引领、观照现实,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这三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