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案例】
笔者在执教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一课时,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后,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
一个圆柱的高是10厘米,______,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补充适当的条件,再解答)
按照课前的教学预设是让学生补充适当的条件,再解答。题目本身并没有什么新意,但在出示题目的一瞬间,笔者灵机一动,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师:这道题目缺一个条件,其实陈老师已经补充好了,猜一猜我补的是什么条件?看看谁和陈老师心有灵犀。(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生:我猜陈老师补的是“直径是5厘米”。
师:有可能,如果直径是5厘米,那求这个圆柱的侧面积该怎样计算呢?
生:用3.14×5×10。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3.14×5是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再乘10就是圆柱的侧面积了。
师:很好,但陈老师补的不是这个条件,接着猜!
生:我猜陈老师补的是“半径是3厘米”。
师:也有可能,如果半径是3厘米,又怎样计算这个圆柱的侧面积呢?
生:用3×2×3.14×10。
师:非常好!可惜陈老师补充的也不是这个条件,继续猜!
生:陈老师,您补充的不会是底面周长是5厘米吧?
师:难道不可以吗?如果底面周长是5厘米,那又怎样计算呢?
生(齐):用5×10。
师:怎么没用到3.14啊。
生:因为底面周长和高已经告诉我们了,就可以直接用5×10了。
师:解释得很有道理。但是,陈老师补充的也不是这个条件。继续猜!(学生一个个抓耳挠腮)
生:我猜陈老师补充的一定是“底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
(大部分学生表示赞许)
师:有创意,那又怎样计算呢?
生:12.56÷3.14=4,半径的平方是4,说明半径是2,再用2×2×3.14×10。
师:非常好!但陈老师补充的也不是这个条件。(学生一个个张大了嘴巴)
师:我透露一点机密,我补充的这个条件中没有数字。再猜猜!
生:如果没有数字,那底面周长就不知道,我猜陈老师补充的一定是“底面周长和高相等”。
师:嗯,已经非常接近了,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我们也可以说侧面展开是一个——
生(恍然大悟):正方形。
师(出示题目):一个圆柱的高是10厘米,侧面展开是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师:怎样列式计算?
生:用10×10等于100平方厘米。
生:陈老师,我发现您在“耍”我们,您补充的条件其实就是底面周长是10厘米。只不过,换种说法而已。
师:对啊,有时候题目其实很简单,但一定要抓住题目的本质。
……
【教学反思】
没想到,变“补”为“猜”会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这样的变化体现的是教学理念的变化:由被动学习向主动思考的变化。其实“教”是为了学生“学”,而“学”才是主体,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学习的效果也最佳。
(一) “猜”活了课堂的气氛
案例中,通过“猜”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了学生学习的激情,课堂中出现了“你一言我一语”的良好学习氛围:有的说“陈老师,您补充的条件不会是‘底面周长是5厘米’吧”,语气中略带点“调皮”;有的说“我猜陈老师补充的一定是底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语气中充满了“自信”。这种积极的课堂气氛,使师生双方精神焕发,思维活跃,灵感迸发。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情感得到交融,心理产生共振,使教师教的最佳心理状态和学生学的最佳心理状态和谐统一,激发了师生潜能的充分发挥,从而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出现消极的或对抗的课堂气氛,不仅影响着教学的过程,而且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十分重视课堂气氛的作用,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使之成为传授知识、培养情趣、启迪智慧、发展思维的催化剂。
(二) “猜”近了心灵的距离
案例中,教师的一句“看谁与陈老师心有灵犀”,无形中拉近了师生的心灵距离。在一次次“猜”的过程中,师生的心灵一次次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一生疑问“陈老师,您补充的不会是底面周长是5厘米吧”,师反问“难道不可以吗”。看似针锋相对,实则和谐愉悦;当一次次听到教师说“可惜不是”时,看似有些失望,实则越激发其猜测热情。最后教师的一句“我透露一点机密”,让师生的心灵零距离。而另一学生的一句:“陈老师,我发现您在‘耍’我们,您补充的条件其实就是底面周长是10厘米。只不过,换种说法而已。”看似有所不满,实则心有灵犀。
教师的主动热情、诙谐幽默,在学生眼里就是榜样,是身教,会无形地拉近师生心灵的距离,影响学生的行为。主动接近学生,消除其对教师的敬畏心理,与他们拉近距离,才会有心灵的碰撞。师生的心灵距离近了,学生对教师就越发信任。所以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信任你,喜欢你,把你当成亲人和朋友,那么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猜”阔了思维的广度
思维的广度是一种大容量的思维方式,表现在善于抓住整个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即不忽视对事实的本质的分析,也不放弃对具体细节的考虑,思路能围绕关键问题展开。案例中,学生为了猜出教师补充的是什么条件,积极思考,大胆猜测。通过“猜”,学生在脑海中不断搜寻求圆柱侧面积可以具备的条件,从“直径是5厘米”“半径是3厘米”到“底面周长是5厘米”,甚至提出“底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思维的广度在教师一次次的否定中越发宽阔。试想一下,能提出“底面周长是5厘米”“底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学生的思维经过怎样的过程。最后在教师“我透露一点机密”的引导下,想出“底面周长和高相等”,即“侧面展开是个正方形”。在一次次“猜”的过程中,学生深刻理解求圆柱表面积可以具备的各种条件,思维的广度得到有效训练。
数学学习有两个层面,一是静态的数学,即知识形态的数学;一是动态的数学,即发现层面的数学。学生学习数学不能依赖模仿与记忆,必须借助思考、应用和猜想,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教师要引领学生从一个点生发出去,使学生的思维深刻而透彻,教师还要拓宽学生的思路,连线成面,培养他们思维的广度。使学生既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又能对别人的方法做到认真倾听、准确评价、辩证吸取。因此,教师只有让数学课堂有深度思维,才能让学生的个体思维从狭隘走向广阔,从肤浅走向深刻;才能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不断挑战自我、发展思维、提升智慧的大舞台。
(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小学 225800)
笔者在执教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一课时,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后,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
一个圆柱的高是10厘米,______,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补充适当的条件,再解答)
按照课前的教学预设是让学生补充适当的条件,再解答。题目本身并没有什么新意,但在出示题目的一瞬间,笔者灵机一动,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师:这道题目缺一个条件,其实陈老师已经补充好了,猜一猜我补的是什么条件?看看谁和陈老师心有灵犀。(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生:我猜陈老师补的是“直径是5厘米”。
师:有可能,如果直径是5厘米,那求这个圆柱的侧面积该怎样计算呢?
生:用3.14×5×10。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3.14×5是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再乘10就是圆柱的侧面积了。
师:很好,但陈老师补的不是这个条件,接着猜!
生:我猜陈老师补的是“半径是3厘米”。
师:也有可能,如果半径是3厘米,又怎样计算这个圆柱的侧面积呢?
生:用3×2×3.14×10。
师:非常好!可惜陈老师补充的也不是这个条件,继续猜!
生:陈老师,您补充的不会是底面周长是5厘米吧?
师:难道不可以吗?如果底面周长是5厘米,那又怎样计算呢?
生(齐):用5×10。
师:怎么没用到3.14啊。
生:因为底面周长和高已经告诉我们了,就可以直接用5×10了。
师:解释得很有道理。但是,陈老师补充的也不是这个条件。继续猜!(学生一个个抓耳挠腮)
生:我猜陈老师补充的一定是“底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
(大部分学生表示赞许)
师:有创意,那又怎样计算呢?
生:12.56÷3.14=4,半径的平方是4,说明半径是2,再用2×2×3.14×10。
师:非常好!但陈老师补充的也不是这个条件。(学生一个个张大了嘴巴)
师:我透露一点机密,我补充的这个条件中没有数字。再猜猜!
生:如果没有数字,那底面周长就不知道,我猜陈老师补充的一定是“底面周长和高相等”。
师:嗯,已经非常接近了,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我们也可以说侧面展开是一个——
生(恍然大悟):正方形。
师(出示题目):一个圆柱的高是10厘米,侧面展开是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师:怎样列式计算?
生:用10×10等于100平方厘米。
生:陈老师,我发现您在“耍”我们,您补充的条件其实就是底面周长是10厘米。只不过,换种说法而已。
师:对啊,有时候题目其实很简单,但一定要抓住题目的本质。
……
【教学反思】
没想到,变“补”为“猜”会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这样的变化体现的是教学理念的变化:由被动学习向主动思考的变化。其实“教”是为了学生“学”,而“学”才是主体,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的兴趣浓厚,求知愿望强烈,学习的效果也最佳。
(一) “猜”活了课堂的气氛
案例中,通过“猜”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了学生学习的激情,课堂中出现了“你一言我一语”的良好学习氛围:有的说“陈老师,您补充的条件不会是‘底面周长是5厘米’吧”,语气中略带点“调皮”;有的说“我猜陈老师补充的一定是底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语气中充满了“自信”。这种积极的课堂气氛,使师生双方精神焕发,思维活跃,灵感迸发。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情感得到交融,心理产生共振,使教师教的最佳心理状态和学生学的最佳心理状态和谐统一,激发了师生潜能的充分发挥,从而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出现消极的或对抗的课堂气氛,不仅影响着教学的过程,而且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十分重视课堂气氛的作用,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使之成为传授知识、培养情趣、启迪智慧、发展思维的催化剂。
(二) “猜”近了心灵的距离
案例中,教师的一句“看谁与陈老师心有灵犀”,无形中拉近了师生的心灵距离。在一次次“猜”的过程中,师生的心灵一次次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一生疑问“陈老师,您补充的不会是底面周长是5厘米吧”,师反问“难道不可以吗”。看似针锋相对,实则和谐愉悦;当一次次听到教师说“可惜不是”时,看似有些失望,实则越激发其猜测热情。最后教师的一句“我透露一点机密”,让师生的心灵零距离。而另一学生的一句:“陈老师,我发现您在‘耍’我们,您补充的条件其实就是底面周长是10厘米。只不过,换种说法而已。”看似有所不满,实则心有灵犀。
教师的主动热情、诙谐幽默,在学生眼里就是榜样,是身教,会无形地拉近师生心灵的距离,影响学生的行为。主动接近学生,消除其对教师的敬畏心理,与他们拉近距离,才会有心灵的碰撞。师生的心灵距离近了,学生对教师就越发信任。所以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信任你,喜欢你,把你当成亲人和朋友,那么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猜”阔了思维的广度
思维的广度是一种大容量的思维方式,表现在善于抓住整个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即不忽视对事实的本质的分析,也不放弃对具体细节的考虑,思路能围绕关键问题展开。案例中,学生为了猜出教师补充的是什么条件,积极思考,大胆猜测。通过“猜”,学生在脑海中不断搜寻求圆柱侧面积可以具备的条件,从“直径是5厘米”“半径是3厘米”到“底面周长是5厘米”,甚至提出“底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思维的广度在教师一次次的否定中越发宽阔。试想一下,能提出“底面周长是5厘米”“底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学生的思维经过怎样的过程。最后在教师“我透露一点机密”的引导下,想出“底面周长和高相等”,即“侧面展开是个正方形”。在一次次“猜”的过程中,学生深刻理解求圆柱表面积可以具备的各种条件,思维的广度得到有效训练。
数学学习有两个层面,一是静态的数学,即知识形态的数学;一是动态的数学,即发现层面的数学。学生学习数学不能依赖模仿与记忆,必须借助思考、应用和猜想,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教师要引领学生从一个点生发出去,使学生的思维深刻而透彻,教师还要拓宽学生的思路,连线成面,培养他们思维的广度。使学生既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又能对别人的方法做到认真倾听、准确评价、辩证吸取。因此,教师只有让数学课堂有深度思维,才能让学生的个体思维从狭隘走向广阔,从肤浅走向深刻;才能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不断挑战自我、发展思维、提升智慧的大舞台。
(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小学 22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