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而化学作为实验性学科,一方面要培养中专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一方面要培养中专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能良好适应社会发展,因此老师要重视中专的化学课堂教学,并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专;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措施
中专学生是应试教育中学习较差的部分,对传统的学习有厌倦情绪和抵触情绪,存在双基知识较为薄弱、知识欠债较多、求知欲较低、学习信心较差的普遍特征。而化学知识比较抽象枯燥,如果在化学课堂的教学中,根据传统教学的模式实行满堂灌,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因此在中专化学课堂教学中要优化教学模式。
一、课程的导入
1.化学实验
化学是实验为基础、操作性较强的学科,由于化学实验是开展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因此老师要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多安排些生动的化学实验,使学生在丰富多彩、鲜明生动的化学现象中,激发学习兴趣和展开多角度思考。演示实验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还是课题引入的主要手段,老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把抽象的化学现象变得形象化,使学生摆脱抽象概念的束缚。例如:在燃烧和氧化的化学学习中,老师可以通过“烧不坏的手帕”这一魔术表演,吸引学生兴趣,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进入课堂学习。在浸泡了酒精混合液的手帕燃烧中,燃烧现象非常明显,但是火焰熄灭后,手帕并未烧焦。这一现象势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促使学生展开手帕未烧焦的原因讨论,这样就有效地实现了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教学目的。在课程引入的过程中,老师不能把学生的讨论限制在现象层面,而是要引导学生把现象往化学理论的层面进行拓展和延伸,使学生形成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体系。
2.复习导入
展开新知识学习前,老师要对旧知识进行复习,使学生的知识体系系统化。由于化学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老师要善于利用化学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在课堂教学开始前进行复习导入,通过讨论、问答、板书等形式对知识点进行联系性地复习。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学生遗忘已学的知识点和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畏惧感。
二、教学的设计
1.教学内容的设计
化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要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在新课改基础上,把化学知识分成陈述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三大版块,并基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和中专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适当调整,使教学内容的设计更趋向科学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2.教学形式的设计
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是中专教育中影响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把学生特点和教材特点相结合,灵活教学形式,使学生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①基于化学学科的特点,把教学地点延伸到实验室,把实验室的操作细则等内容作为教学资源和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拓宽。②基于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分组搭配,使学生之间优劣互补,并安排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做小组长,对每个组员之间进行明确分工。这样不仅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活动,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使学生相互促进、相互协助,而各组之间的学习程度较为一致,又可以促进小组竞赛,使学生培养积极合作,良性竞争的学习意识。③老师要对学生多引导和多鼓励,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创新思维、积极能动性。
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把抽象知识形象化,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由于化学实验的反应是瞬间的、稍纵即逝的,老师可以把化学反应的现象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重播、放大、快进、慢放等实用功能,不仅可以在学生不清楚的地方进行细致讲解,可以让全体学生清晰观察到化学实验的全过程,还能节约化学材料,解放老师的实验时间,使化学实验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多媒体课件的内容是文字、图片、符号、数据等形式相结合的,在学习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加系统化和整体化。
三、创新思维的培养
化学是试验性学科,在中专教育阶段中对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培养等非常重要。化学试验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化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还需要学生学会创造性地使用化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老师可以在安全情况下,鼓励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实验、自我探索。
①协助学生在已有的化学认知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例如:在学习浓硫酸的吸水性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对浓硫酸吸水性进行说明的实验方案。在试管中加入饱和的氯化钠溶液5ml,并加入浓硫酸2ml,两者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钠晶体。
②把教材上的验证性实验转变成探索型实验,使学生在积极探索中充分发挥创新能力。例如:学习钠的性质时,不仅要做钠和水反应、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还要做钠和盐的反应。例如:钠和硫酸铜反应会生成蓝色沉淀,并放出气体。根据实验现象,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钠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到钠是在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后,氢氧化钠再和硫酸铜反应,从而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沉淀。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化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③在化学实验中,老师可以把安全性的探究实验交给学生操作,把实验器材交给学生准备,使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充分调动学习思维。例如: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备汽水;在学习微粒间存在空隙时,1L的酒精和1L的水相混合是否还是2L的问题探索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代替酒精的花露水,把花露水和水各取半瓶装满花露水瓶,通过颠倒混合,观察花露水瓶是不是满瓶。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在亲自实践中印象深刻,并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实操能力、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曲洁. 论职业中专化学教学的优化[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2:82+84.
[2]苏林钦. 浅议职业中专化学教学改革探索[J]. 知识经济,2013,09:154-155.
[3]周小芳. 职业中专化学教学改革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2011,13:147.
[4]吴茜. 中职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 成功(教育),2011,11:95.
[5]吴丹丹. 中职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 学周刊,2015,11:196.
关键词:中专;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措施
中专学生是应试教育中学习较差的部分,对传统的学习有厌倦情绪和抵触情绪,存在双基知识较为薄弱、知识欠债较多、求知欲较低、学习信心较差的普遍特征。而化学知识比较抽象枯燥,如果在化学课堂的教学中,根据传统教学的模式实行满堂灌,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因此在中专化学课堂教学中要优化教学模式。
一、课程的导入
1.化学实验
化学是实验为基础、操作性较强的学科,由于化学实验是开展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因此老师要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多安排些生动的化学实验,使学生在丰富多彩、鲜明生动的化学现象中,激发学习兴趣和展开多角度思考。演示实验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还是课题引入的主要手段,老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把抽象的化学现象变得形象化,使学生摆脱抽象概念的束缚。例如:在燃烧和氧化的化学学习中,老师可以通过“烧不坏的手帕”这一魔术表演,吸引学生兴趣,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进入课堂学习。在浸泡了酒精混合液的手帕燃烧中,燃烧现象非常明显,但是火焰熄灭后,手帕并未烧焦。这一现象势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促使学生展开手帕未烧焦的原因讨论,这样就有效地实现了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教学目的。在课程引入的过程中,老师不能把学生的讨论限制在现象层面,而是要引导学生把现象往化学理论的层面进行拓展和延伸,使学生形成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体系。
2.复习导入
展开新知识学习前,老师要对旧知识进行复习,使学生的知识体系系统化。由于化学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老师要善于利用化学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在课堂教学开始前进行复习导入,通过讨论、问答、板书等形式对知识点进行联系性地复习。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学生遗忘已学的知识点和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畏惧感。
二、教学的设计
1.教学内容的设计
化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要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在新课改基础上,把化学知识分成陈述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三大版块,并基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和中专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适当调整,使教学内容的设计更趋向科学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2.教学形式的设计
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是中专教育中影响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把学生特点和教材特点相结合,灵活教学形式,使学生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①基于化学学科的特点,把教学地点延伸到实验室,把实验室的操作细则等内容作为教学资源和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知识拓宽。②基于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分组搭配,使学生之间优劣互补,并安排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做小组长,对每个组员之间进行明确分工。这样不仅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活动,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使学生相互促进、相互协助,而各组之间的学习程度较为一致,又可以促进小组竞赛,使学生培养积极合作,良性竞争的学习意识。③老师要对学生多引导和多鼓励,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创新思维、积极能动性。
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把抽象知识形象化,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由于化学实验的反应是瞬间的、稍纵即逝的,老师可以把化学反应的现象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重播、放大、快进、慢放等实用功能,不仅可以在学生不清楚的地方进行细致讲解,可以让全体学生清晰观察到化学实验的全过程,还能节约化学材料,解放老师的实验时间,使化学实验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多媒体课件的内容是文字、图片、符号、数据等形式相结合的,在学习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加系统化和整体化。
三、创新思维的培养
化学是试验性学科,在中专教育阶段中对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培养等非常重要。化学试验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化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还需要学生学会创造性地使用化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老师可以在安全情况下,鼓励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实验、自我探索。
①协助学生在已有的化学认知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例如:在学习浓硫酸的吸水性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对浓硫酸吸水性进行说明的实验方案。在试管中加入饱和的氯化钠溶液5ml,并加入浓硫酸2ml,两者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钠晶体。
②把教材上的验证性实验转变成探索型实验,使学生在积极探索中充分发挥创新能力。例如:学习钠的性质时,不仅要做钠和水反应、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还要做钠和盐的反应。例如:钠和硫酸铜反应会生成蓝色沉淀,并放出气体。根据实验现象,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钠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到钠是在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后,氢氧化钠再和硫酸铜反应,从而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沉淀。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化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③在化学实验中,老师可以把安全性的探究实验交给学生操作,把实验器材交给学生准备,使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充分调动学习思维。例如: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备汽水;在学习微粒间存在空隙时,1L的酒精和1L的水相混合是否还是2L的问题探索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代替酒精的花露水,把花露水和水各取半瓶装满花露水瓶,通过颠倒混合,观察花露水瓶是不是满瓶。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在亲自实践中印象深刻,并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实操能力、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曲洁. 论职业中专化学教学的优化[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2:82+84.
[2]苏林钦. 浅议职业中专化学教学改革探索[J]. 知识经济,2013,09:154-155.
[3]周小芳. 职业中专化学教学改革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2011,13:147.
[4]吴茜. 中职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 成功(教育),2011,11:95.
[5]吴丹丹. 中职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 学周刊,2015,1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