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打造趣味的小学数学课堂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0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识图能力、统计能力等,全部是基础能力。只是本身枯燥乏味,再加上小学生被家里娇生惯养,任性惯了,往往随自己的心意,产生厌学心理。特别是数学,理性知识强,一环扣一环,一旦哪个环节断了,就会失去兴趣。就拿学生做作业来说吧,每次写作业都先写语文,那他对数学肯定存在厌学心理。数学一定是学得不好。
  【关键词】课堂兴趣;提高;教学法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不在少数,学生在家里写作业,爷爷奶奶根本指导不了。孩子学习不好,他们给一个说辞;“蝼蛄刻秸秆--不是那里的虫”。所以,老师不能指望孩子回家学多少。
  而在学校,学生平均每天学习数学时间不足两节课。传统的讲授法、题海战术等都不适合小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向40分钟要成绩,。然而,教学中发现,小学生课堂上的意动力不超过20分钟。好动是小学生的共性,不让他动是根本办不到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的“动”围绕老师的指挥棒走。实践证明,趣味的小学数学课堂能解决这个问题。让“趣味”牵着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动”变成自主地学习,愉快地学习,深层次交流地学习。学生学会了,也就乐学习,用农民的话说“钻进去了,感兴趣了”。
  打造趣味的小學数学课堂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语言动作要求有趣味性
  1.1 教师对课堂上的某些环节可用故事性的语言,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故事中去。
  通过故事提出问题,或者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如学习3+2=?老师可以讲述:老猴子给两只小猴子分糖,一只小猴子分到3块,另一只小猴子分到2块,公分掉几块糖?(学生完成后)接着问:3加2问什么等于5呢?(学生无语了)。老师不做解答,一个一个数起来。一块、两块、三块、四块、五块。数出了答案。所以趣味的数学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简单的问题多用比赛的形式,以小组获胜,或者个别奖励红花。来激励学生的成就感。对复杂问题多用小组交流形式来解决。必定是少数几个同学讨论过程中,教师也要进入角色。教师注意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鼓励学生。
  1.2 教师的一举一动,学生都看在眼里。
  如今教师穿什么衣服,教师今天提问他几次,提问我几次等等,利用学生善于观察的小细节,教师也要对自我调整。根据今天学习的知识和自己设计的故事情节,做适当打扮。课堂上便于进入角色。教师的一个不声音能把思想溜号的学生注意力拉回来。教师的一个动作,学生能全部领会。所以,教师小结时,重要部分用变换声调或者一个动作,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2 运用教具和电化教学(白板)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2.1 选好教具能使学生感兴趣,提升课堂的趣味性。
  如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一节,通常老师带的教具是积木型的。如果老师搬一个大纸箱放在讲桌上,学生的注意力准会一下子吸引过来。它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前后排同学都看得清楚。纸箱还有一个优点是可以割开,对面相等、对边相等的问题也迎刃而解。虽然不雅,但效果很好。
  2.2 运用电化教学提高课堂趣味性
  总吃一种食物会感到乏味,总使用一种方法讲课,学生也会厌倦。课上穿插电化教学,也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用幻灯片出示巩固练习,节省老师抄题的时间。用动画,将疑难问题分解成几个简单的问题,依次出现,依次解决。用白板画图分析问题等。例如学习“平移”一课,利用白板感知平移的概念,是物体从一处挪到另一处。学习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时,先设计点的平移,白板上出现点的跳动,再设计含这个点的长方体的平移,最后联系实际,倒车入库、火车过桥等计算平移的距离。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感受了生活。这样的学习真是乐此不疲。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联系实际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白板是课堂的电脑,能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开展数学和课堂的乐趣。
  2.3 实物操作给课堂带来丰富的趣味性
  小学数学中有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实物操作轻松解决,并且易懂易记,学生也很愿意去动手操作。
  像植树问题、面积、体积的推导等,都可以用实际操作来探知。如一米远栽1棵树,3米远栽几棵树?(两端都栽)让学生自己摆放“树”。感知树的棵树与树空的关系。学生经历了栽树的全过程,胜过老师讲解几十遍。真是“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理解了”3用游戏教学法给课堂带来趣味
  我问过三年级学生。你最快乐的是什么?多数学生回答是玩。游戏就是玩,只不过是多了点规则。
  比如同学们站成一队,从前面数,小名站在第十位,从后面数晓明也站在第十位。站队的有多少同学?题不难,但总有一部分学生做错。索性就让学生出来按要求站队,用正确的答案去比对,找出错误的原因,问题就全部都解决了。
  总之,趣味的小学数学课堂,就好比是一台戏,老师时而是导演,时而是主角。老师当导演的时候学生配合作,老师演主角的时候,学生要关注你。学生的思维始终离不开老师的布局。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节课教师运用多种趣味方法,学生才能乐学和学会。学生在趣味课堂中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方法,从而更好的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打造趣味的小学数学课堂,老师真是辛苦了。
  参考文献
  [1]刘国才.打造和谐互动的数学课堂[J].小学时代:教师,2011(04).
  [2]阿旺丁增.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考试周刊,2010(49).
  [3]方运加.一个被忽视了的目标:做有学问的数学教师.[J].湖北教育(教学版),2011(03).
  作者单位
  吉林省农安县巴吉垒中心小学 吉林省农安县 130000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