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新媒体咄咄逼人的攻势,传统纸媒的经营工作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本文研究了传统纸媒在新形势下生存并发展的模式。说明报业的经营工作应该由过去的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由依赖型向开拓型转变。
关键词:报业经营;整和资源;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当今,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销量、广告方面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新媒体加速替代传统媒体,报业发展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在整个传媒产业格局中份额进一步缩小,这是传媒产业发展的总趋势。据中国权威研究机构CTR最新发布的《2012年上半年中国广告市场回顾》显示:中国上半年传统媒体的广告刊例花费同比增长3.9%,增幅为近五年最低。而据近期发布的《世界报业趋势报告》披露:2010年全球报纸总发行量减少900万份,降幅为2%,全年总发行量仅为5.19亿份。
随着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的改变,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互联网上大量的免费信息供读者分享,拥有了大量的用户,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媒体在内容上的权威性,并开始分流传统媒体的大部分读者。今后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替代速度还会加快。
面对传媒产业这样的一个发展环境,笔者以为传统媒体即报业经营的转型升级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传统的报业经营就是单一的广告收入,而广告中又依赖房产、汽车、通讯等大宗广告,这种产业结构的抗风险能力极低。从报业自身的运行方式来看,我国报业许多年来的高速发展都有赖以政策的优惠支持,报业发展模式还是单纯地靠自我积累再投入方式,许多报业集团还缺乏多元化经营、及资本运作战略整合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在新媒体冲击下,报业当务之急应该是既要守住报业经营的主阵地不失寸土,又要以市场化的方式向外开疆拓土。
那么,如何转变报业的经营方式、让报业的经营转型升级呢?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才能保证传统媒体主业的健康发展之路。
一、整合资源,改变传统的媒体产品结构,构建现代传媒旗舰
整合资源是一种市场行为,是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经营方法,也是报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报业经营者应根据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传媒市场格局的变化,进一步优化旗下报刊结构,打造品牌报刊,加快新的传播渠道的建设,推进全媒体发布,以增强传播力,扩大影响力。
当前,新媒体产业发展迅速。2009年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就成立了新媒体公司,其所属的《东南网》经过几年的运营,已成为福建省规模最大、人员最多、带宽容量最大的新闻网站。集团旗下《海峡都市报》的“968111”呼叫中心,是一家对外服务窗口,集新闻线索、家政服务、健康管理等多功能的综合型客户服务平台。经过几年的发展完善,“968111”呼叫中心业务模式已经成熟,在此情况下,从优化区域布局的角度考量,为了形成最佳竞争优势,集团决定将其业务模式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先后与浙江省湖州市、衢州市、贵州省、安徽省黄山市的当地省级都市报或地市级党报合作成立相应的“968111”呼叫中心,并开通了全国首条“台胞公共信息服务热线”——4001968111,2012年已规划全国各地布点数到15-17个,初步形成968111呼叫中心的全国性网络。在取得广泛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带给集团丰厚的利润。
经过不断的整合,目前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在规划的指引下,迅速夯实发展根基,形成了11报12刊多网站的立体化媒体布局,媒体数量位列全国前列,为打造海西传媒旗舰奠定了基础。
二、创新经营机制,开展多元化经营,推进文创产业的发展
新媒体时代要做大做强报业集团,如果单纯的依靠自我积累再投入的方法是根本行不通的。开展多元化经营、拓展新的项目、培育新的支柱产业非常重要。报纸的经营管理属企业化管理的范畴,一个好的经营机制对经营效益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报业集团在经营领域里应该积极转换机制,运用多种市场手段焕发活力。
一般情况下传统报业主要是围绕挖掘、整合政府的资源来开展经营工作。近年来,来自新媒体的竞争已成为制约报业经营的主要因素,因此报业集团要充分利用报业自身的优势,将纸媒所特有的权威性和公众力、影响力转化为生产力,投入到广阔的市场中,开展多元化产业运作。要抓住文化产业政策和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机遇,研究当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文化资源,寻找适合当地的资源和项目,精心策划运作,打造文化产业新平台,成为当地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
自从2005年试水宁德市莲花山地产开发取得较好收益以来,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就不断寻找、推进多元化产业项目,将自身文化领域的优势结合到地产业务中,形成富有特色具有市场热度的文化地产业务模式。继“武夷山下梅文化旅游综合体”被列入2011年福建省重点建设工程后。其投资28亿元的“海峡传媒港”项目前期工程也已经开始有序推进。此外,还积极参与金融股类投资,2012年上半年参股成立了福建新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参股发起设立莆田荔城小额贷款公司,等等,不断开拓多元化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也是报业集团必须快速进入的领域。报业拓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内容生产优势、创意策划优势、传播优势。“十二五”期间,文化创意产业将会高速发展,报业集团必须抓住机遇,快速进入。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参与成立的“海峡文化产权交易所”目前也在正常运行中。
三、加强团队转型建设,健全报业经营的科学化管理
报业经营团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报业集团改变经营方式、面对市场竞争、转型升级、决战决胜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领军人才、复合型人才、专业人才这三支队伍的培养更是当务之急。还是以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为例,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对内部各套组织机构系统的管理,最终都指向对人的管理。集团每三年一次的集中轮聘制度到2011年已经进行到第八轮。轮聘制度为集团优化组织人才结构、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流动性通道。为适应新形势,报业集团还应该在管理上,追求发展速度和效益的统一。强调财务预算、成本预算、控制预算、刚性管理,为此,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在2012年已经全面完成诸如经营规章制度的汇编,完善健全各项经营管理机制体制,形成有机规范系统,为集团的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新媒体时代报业面对市场竞争改变经营方式、转型升级的过程,是危机与机遇交织、责任与风险并存的过程。这对决策者和管理者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要做到既不能够因为有风险而停滞不前,也不能因为有机遇而贸然行动。值得强调的是,在报业的转型升级中,报纸终究还是报业的经济支柱,是报纸的主业。报业集团绝不能放松主业的发展。在短期与长期、生存与发展的面前,应该尽快转变经营方式,以求做到稳中求进,转中求好,好中增效。
参考文献:
[1]王修滋.转变经营方式要处理好三个关系[J].中国报业,2012(11上).
[2]周志懿.关于新时期搞好党报经营的思考[J].青年记者,2011(4上).
关键词:报业经营;整和资源;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当今,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销量、广告方面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新媒体加速替代传统媒体,报业发展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在整个传媒产业格局中份额进一步缩小,这是传媒产业发展的总趋势。据中国权威研究机构CTR最新发布的《2012年上半年中国广告市场回顾》显示:中国上半年传统媒体的广告刊例花费同比增长3.9%,增幅为近五年最低。而据近期发布的《世界报业趋势报告》披露:2010年全球报纸总发行量减少900万份,降幅为2%,全年总发行量仅为5.19亿份。
随着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的改变,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互联网上大量的免费信息供读者分享,拥有了大量的用户,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媒体在内容上的权威性,并开始分流传统媒体的大部分读者。今后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替代速度还会加快。
面对传媒产业这样的一个发展环境,笔者以为传统媒体即报业经营的转型升级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传统的报业经营就是单一的广告收入,而广告中又依赖房产、汽车、通讯等大宗广告,这种产业结构的抗风险能力极低。从报业自身的运行方式来看,我国报业许多年来的高速发展都有赖以政策的优惠支持,报业发展模式还是单纯地靠自我积累再投入方式,许多报业集团还缺乏多元化经营、及资本运作战略整合能力。因此笔者认为,在新媒体冲击下,报业当务之急应该是既要守住报业经营的主阵地不失寸土,又要以市场化的方式向外开疆拓土。
那么,如何转变报业的经营方式、让报业的经营转型升级呢?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才能保证传统媒体主业的健康发展之路。
一、整合资源,改变传统的媒体产品结构,构建现代传媒旗舰
整合资源是一种市场行为,是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经营方法,也是报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报业经营者应根据传播技术的发展和传媒市场格局的变化,进一步优化旗下报刊结构,打造品牌报刊,加快新的传播渠道的建设,推进全媒体发布,以增强传播力,扩大影响力。
当前,新媒体产业发展迅速。2009年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就成立了新媒体公司,其所属的《东南网》经过几年的运营,已成为福建省规模最大、人员最多、带宽容量最大的新闻网站。集团旗下《海峡都市报》的“968111”呼叫中心,是一家对外服务窗口,集新闻线索、家政服务、健康管理等多功能的综合型客户服务平台。经过几年的发展完善,“968111”呼叫中心业务模式已经成熟,在此情况下,从优化区域布局的角度考量,为了形成最佳竞争优势,集团决定将其业务模式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先后与浙江省湖州市、衢州市、贵州省、安徽省黄山市的当地省级都市报或地市级党报合作成立相应的“968111”呼叫中心,并开通了全国首条“台胞公共信息服务热线”——4001968111,2012年已规划全国各地布点数到15-17个,初步形成968111呼叫中心的全国性网络。在取得广泛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带给集团丰厚的利润。
经过不断的整合,目前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在规划的指引下,迅速夯实发展根基,形成了11报12刊多网站的立体化媒体布局,媒体数量位列全国前列,为打造海西传媒旗舰奠定了基础。
二、创新经营机制,开展多元化经营,推进文创产业的发展
新媒体时代要做大做强报业集团,如果单纯的依靠自我积累再投入的方法是根本行不通的。开展多元化经营、拓展新的项目、培育新的支柱产业非常重要。报纸的经营管理属企业化管理的范畴,一个好的经营机制对经营效益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报业集团在经营领域里应该积极转换机制,运用多种市场手段焕发活力。
一般情况下传统报业主要是围绕挖掘、整合政府的资源来开展经营工作。近年来,来自新媒体的竞争已成为制约报业经营的主要因素,因此报业集团要充分利用报业自身的优势,将纸媒所特有的权威性和公众力、影响力转化为生产力,投入到广阔的市场中,开展多元化产业运作。要抓住文化产业政策和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机遇,研究当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文化资源,寻找适合当地的资源和项目,精心策划运作,打造文化产业新平台,成为当地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
自从2005年试水宁德市莲花山地产开发取得较好收益以来,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就不断寻找、推进多元化产业项目,将自身文化领域的优势结合到地产业务中,形成富有特色具有市场热度的文化地产业务模式。继“武夷山下梅文化旅游综合体”被列入2011年福建省重点建设工程后。其投资28亿元的“海峡传媒港”项目前期工程也已经开始有序推进。此外,还积极参与金融股类投资,2012年上半年参股成立了福建新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参股发起设立莆田荔城小额贷款公司,等等,不断开拓多元化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也是报业集团必须快速进入的领域。报业拓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内容生产优势、创意策划优势、传播优势。“十二五”期间,文化创意产业将会高速发展,报业集团必须抓住机遇,快速进入。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参与成立的“海峡文化产权交易所”目前也在正常运行中。
三、加强团队转型建设,健全报业经营的科学化管理
报业经营团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报业集团改变经营方式、面对市场竞争、转型升级、决战决胜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领军人才、复合型人才、专业人才这三支队伍的培养更是当务之急。还是以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为例,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对内部各套组织机构系统的管理,最终都指向对人的管理。集团每三年一次的集中轮聘制度到2011年已经进行到第八轮。轮聘制度为集团优化组织人才结构、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流动性通道。为适应新形势,报业集团还应该在管理上,追求发展速度和效益的统一。强调财务预算、成本预算、控制预算、刚性管理,为此,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在2012年已经全面完成诸如经营规章制度的汇编,完善健全各项经营管理机制体制,形成有机规范系统,为集团的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新媒体时代报业面对市场竞争改变经营方式、转型升级的过程,是危机与机遇交织、责任与风险并存的过程。这对决策者和管理者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要做到既不能够因为有风险而停滞不前,也不能因为有机遇而贸然行动。值得强调的是,在报业的转型升级中,报纸终究还是报业的经济支柱,是报纸的主业。报业集团绝不能放松主业的发展。在短期与长期、生存与发展的面前,应该尽快转变经营方式,以求做到稳中求进,转中求好,好中增效。
参考文献:
[1]王修滋.转变经营方式要处理好三个关系[J].中国报业,2012(11上).
[2]周志懿.关于新时期搞好党报经营的思考[J].青年记者,2011(4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