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位
理想的步法、身形,应该以不错过静止之剑的位置为宜。这一点必须铭记在心,即使在战斗开始前也不能有片刻遗忘。
明辨“看清静止之剑”的三种层次
观之以心,被视为是“看清静止之剑”中最基本的。观之以心,眼才能感知。所以和观之以心相比,眼观是第二位的。而后才是观之以体、以手、以足。
观之以体、以手、以足,是说你的身体、手足不能忽略对手的静止之剑。观之以心是为了观之以眼,观之以眼是让你的手足都对准静止之剑的位置。
“心像水中月,身如镜中影”
这段话表示的兵法如下:
水映月影,镜照人形。事物在人心里的投影就和月亮在水里的投影一样,是瞬间的反映。静止之剑的位置就仿佛水面,而你的心可比为月亮。静止之剑的位置应能映出心之影。心动,形动;形随心动。静止之剑也可以比作镜子,这时这些比喻的意思是,身体依静止之剑的位置而移动,就像镜子一般。遵循这条原则,你的手足就不会漏过静止之剑的位置。
月映于水是在瞬间完成的动作,尽管两者相距如许,在乌云消失的一刹那,月亮同时就在水面留下投影。这投影不是缓缓从天空降落,而是在短短的刹那就完成了,甚至短到你连眼睛还来不及眨。事物在人心中的反映也像月映于水一样,是瞬间完成的动作。
佛教有一节经文,说的就是心和月映于水、物照于镜一样,都是瞬间之事。月映于水,看起来似乎月亮就在水中,其实并不是,那不过是遥远天空上投映下来的影子。形映于镜也是如此,无论什么,只要放在镜子前,都能立即照出它的影像,这也是瞬间之事。事物在人心中反映也是一样。眼睛一眨间,心已经走得老远,甚至远到中国。就像你以为自己不过是在假寐,梦却带你回到了遥远的家乡。心的这种反映,在佛家眼里,和水中月、镜中影是一样的。
在兵法中,水中月这类的说法也是适用的。你应该时刻让自己的心移到适合的位置,就像月亮在水中投下倒影。心动,形动;一旦与对手遭遇,身体就应该移到适合的位置,就像镜之映射。如果心不能事先做好准备,身体是不会动的。就位置来说,是“水中之月”;以人而言,是“静止之剑”。两种情况下,身体、手足的移动,意义是一样的。
仓促之攻
最坏的事莫过于仓促发动攻击。除非交手前你在精神上已经做好了适当准备,完全看清了形势,才可以主动攻击。记住,不要仓促行事,这很关键。
收心
“收心”说的是当你刺出一剑之后,如果你想着自己已经击中目标,你的心就因为惦记着这个念头而停滞不动;若你不能把心思从刚才那一剑上收回来,就会变得心不在焉,就会被对手的回击所击中。这样,你虽然主动发起进攻,也会因受到对手的有力回击而失败。
当你刺出一剑之后,不要把你的心神驻留在你击出的地方;出招以后,一定要及时收心,注意观察敌人的举动。一旦敌人中招,他的情绪就会发生变化;当一个人中招时,他就会变得愤怒起来。一旦被激怒,敌人就会更加凶猛;这时候如果你有丝毫疏忽,就会被敌人击中。不妨把被击中的敌人看成一头发怒的野熊。当你意识到自己击中敌人的时候,就犯了忌讳,让心思逗留在已经发生的事情上面了,你的注意力会因此而涣散。你应当非常清楚,如果敌人被击中,他内心反击的力量就会激发出来。同时他一定会倍加警惕,绝不愿意在同一位置被击中两次。所以,如果你再像刚才那样进攻,肯定会失算。如果你没能击中敌人,他就会奋起反击,使你中招。
收心的意思是把心思及时收回,不让它逗留在你击中的地方。最重要的问题是:把心收回来,集中注意力,观察敌人的动静。另一方面,如果你紧盯着敌人被击中之处,不把心思收回来,而是迅速、一再出剑攻击同一位置,不让对手有转头还击的机会,那么这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策略,也就是“间不容发”一语所表达的意思。它的基本思想是不断地快速出击,在两次打击之间不允许有任何短暂的停歇。
禅宗的问答被认为是一种宗教意义上的战斗,在这样的问答中,需要立即回答对手的诘问;如果你稍有迟疑,就会被对手占了上风。这样,谁赢谁输就显而易见了。我们说“间不容发”,也就是这样的意思,它强调的是重复进攻时的出剑速度。
论“全部去除”、“空”、“见心”
“全部去除”就是指彻底去除所有“病”。这里的“病”指的是“心病”,关键是在“心病”袭来的一瞬间将其去除干净。在本书的其余地方谈到了各种各样的“病”,“病”的一般含义就是指心之滞留一处。佛学中称为“执”,这是它最反对的东西。如果心执着一处,滞留不去,应该看到的你也看不到了,你就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失败。
“全部去除”这个说法表示的意思就是要在病念袭来的一刹那间将之全部去除。它强调的是:一个人应该去除各种迷念,不要失去对“惟一者”的感知。“惟一者”指的是空;空是一个隐语,不能用公开的方式传授,它指的是敌人的心。心无形无质,所以称为“空”。看见“空,惟一者”,就是指看到敌人的心。佛教的要旨,就是要意识到心之为空。尽管很多人都会说这样的话,但真正能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却少之又少。
至于说到“见心”,是指对手的心可以通过他握剑的手表现出来。我们要做的便是在对手还没有移动之前就对他发起攻击。
“彻底去除”的目的是为了看到将发未发的瞬间。关键在于要立刻摈弃一切“病”,不要错过“空”。对手的心就在他的手上,它会通过手的动作表现出来。乘它们还处于静止之时攻击它们,这就叫“击空”。空不会移动,它没有形状,不会运动,“击空”就是要在其移动之前迅速出击。
空是佛家之要眼。虚空、实空是不同的:虚空是指无物留存,实空才是真正的空,是心之“空”。虽然说尽管心无形无状,这有点像空的“空间”,但心却是身体的主宰,所以一切举动都是心之行为。心之动、心之劳,都是心之所为。心无所动,就是“空”;空有所动,就是心。空转为“行”,化为“心”,劳于手足。你要在对手行动之前,就迅速攻击他握剑的手,这就是说你应该“击空”。
虽然我们说“见心”,但心是不能为眼睛所见的。心不可见,所以称为“空”,心无所动也称做“空”。虽然心可以通过握剑之手表现出来,但却不能为眼睛所见。关键就是在心已经形诸于手、但还没有有所动时就进行攻击。
不能因为心不可见,你就把心之空想作是无;一旦心之空有所动,它就能无所不为。那时,手抓、脚踏,直至所有的奇迹,都是此空、此心的行动产物。
我们很难通过阅读书籍来理解这种“心”,它是一种“道”,仅仅靠聆听别人的教诲是很难领悟的。一般写书、传道的人,都是根据以往的著作、文献来写、来说的,而真正能体认自心的人是非常少的。
既然人类一切行迹,一切奇迹,都是心之所为,心也就在宇宙之中;我们称之为宇宙之心。宇宙之心一旦运动,就会电闪雷鸣,风疾雨骤,它能造出千奇百怪的云朵,还会带来仲夏的冰雹,给人类平添灾害。从宇宙来看,空是宇宙之主宰;就人而言,空是身体之主宰。舞蹈时它是舞蹈之主宰,表演时它又是戏剧之主宰,射击时它是弓箭之主宰,驰骋时它是马匹之主宰。如果主宰发生了丝毫偏差,那么一个人就既不能矫健的骑马,也不能如意的射箭了。
当心在体内找到合适的位置,呆在它该在的地方,一个人不管做什么都会得心应手,轻而易举。重要的是发现此心,理解此心。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能体认自心,有效的役使自心,但真正说来,只有很少很少的人发现了此心。没有做到这一点的人,身上总会流露出未能真正悟道的迹象;任何有洞察力的人都会看见。当人们开悟的时候,他们做的每件事情,一切行动,都是直接了当的。如果他们没有合乎正道,就不能称为了悟之人。直心就称为本心,或者是道心。而扭曲、污染的心,就被称为妄心、欲心。
能认识到本心、依本心行事的人,是十分让人羡慕的。我并不是从自己的理解说这些话。尽管我这么说,我自己还很难做到有直率之心,并且依直心行事;我这么写的原因是因为它就是道。即便如此,在兵法中,如果没有率直之心,你的身体、手足不能据此而动,技术就无法臻于化境。尽管我们日常的行为并不都是依道而行,但在兵法之中,悟道是必不可少的。
即使你的行为不偏离此心,在某一门技艺上你也让行为符合本心,但如果你要把它用到别处就不能管用了。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才是真正的行家。只掌握一门技艺的人,只能称为专家,但不能称作“精湛”。
真心和妄心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彼亦曰心,
虽名为心,
蔽惑此心。
莫弃此心,
以此之心,
去彼之心。
这里,第一行、第二行、第六行的心是妄心,它即是虚妄,迷乱真心,所以不好。第三行、第四行、第五行指的心是表示本心,它被妄心迷乱。这首诗要说的,就是真与妄的不同。心有真妄之分,如果你能发现本心,依此而行,一切都正大光明。如果本心因为受妄心的遮蔽而扭曲、玷污,一切行为也就扭曲、玷污了。本心和妄心并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实体。本心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在父母生我们之前就存在了,它是无形无迹,无生无灭的。父母生了我们的身,但是因为心是无形无质的,所以我们不能说它是父母所生,与生俱来的不过是我们的身体罢了。
禅的教诲,就是让人和心沟通。但是也有许多伪经的存在,很多人说的话虽然相近,但路却不正,所以那些自认为是禅宗的人并不是一类。
当我们谈到妄心时,其实指的是血气,它是从个人角度和主观方面来说的。血气就是血的流动,当血流上涌时,人们的脸色就会改变,并开始动怒。同样,当人们看不起我们所喜欢的东西时,我们就会变得恼怒和愤恨。但是当别人和我们一样痛恨我们所不喜欢的东西时,我们就会很高兴地赞同他们的意见,并且以错为对。当人们接受了贵重的馈赠时,总是心花怒放,眉开眼笑,血流上涌,使他们的脸上光彩焕发。这时候,他们就会指鹿为马,认非为是。
上面所说的,就是人们在面对各种情形的时候,由于受肉体中血气的影响而产生的各种心灵状态,它们被称为“妄心”。妄心起则本心隐,一旦生有妄心,就会起种种恶念。有智慧的人们得到褒誉,就是因为他们能用本心去除妄心。在没有智慧的人们那里,本心是被隐藏起来的,而妄心的力量却很强大;所以他们总是做错事,玷污自己的名誉。
虽然上文引用的诗句很平常,它却很好地说明了真和假的区别。如果凭妄心而动,那么无论做什么,都是错的。比如,若受妄心支配,你在决斗时一定会失败,你的弓箭和枪不能命中目标,甚至你连马也不能骑;如果你演戏或跳舞,就会又难看又难听;无论你说什么,肯定都会说错;什么事情都不对劲。相反地,如果你听从本心,那么你做什么都会很好。人们在头脑中编织谎言,却声称它们都是真实的,这就是妄心的活动,它的虚假变得明显而容易发现了。如果说话的人心中有的是真实,听的人最后总是能意识到它,并不需要解释和推理。本心是不需要推理和理由的。
妄心是心的病障,去除妄心就是破除心病。去除了病,心就会健康起来;健康的心就被称为本心。如果你按照本心做事,就能更好地掌握兵法的奥妙。当然,这个原则也不例外地和一切事物相通。
无刀之卷
无刀
“无刀”不是要你夺走对手的刀,也不是要你为了顾及自己的脸面,有意做出夺刀的姿态;它是在无刀的时候,怎么保全自己、不被对手杀死的一种艺术,和夺不夺对手的刀倒没有什么关系。再者,有些东西,别人处心积虑不让你得到,你却不依不饶的要去得到,这也不叫“无刀”;相反,你能够不执着于它,不怕别人夺走它,才叫“无刀”。一个人若专注于他的刀不被夺走,便容易忘记真正的目标,他念念不忘的只是手里的刀而已。于是,他就一个人也杀不死。
不杀人,我们以不被杀为胜。这时,“无刀”并非一种空手夺刀的艺术,而是你手里无刀,也能够保全自己,不被杀死。注意,无刀不是空手夺白刃的艺术,而是要你可以随心所欲,驾驭一切工具。试想你手无兵器,却依然能够夺走敌人的刀,以为己用,那么手里究竟拿了什么又有何妨?即使只是一把折扇,也可以制服拿刀的敌人。“无刀”要达到的就是这样的境界。
譬如你路遇强敌,手里只有竹杖防身,而他却是长剑在手。这时,你或者凭一根竹杖将他的长剑夺下;或者即使你没有夺下他的武器,却也没有让他的攻击得逞。两种情况,你都是胜者。这就是“无刀”的基本思想。
所以,“无刀”不是要夺人之刀,也不是要索人之命。倘若对手一定要置你于死地,这时你才应该夺下他的刀。夺刀不是你的初衷,它取决于你对安全与危险的辨察,而这需要你仔细度量敌人与你的距离,不让他的刀剑伤及到你。倘若你已经知道多大的距离才是安全,你就不必担心敌人的刀剑了。一旦你已经置身在对手的攻击之下,这时你需要迅速辨清形势。你手里无刀的时候,只要你没有进入对手刀剑可及的范围内,你就夺不走他的刀。要夺刀,你必须置身在他的攻击范围内,而这时要夺刀,你就不得不冒被杀死的危险了。
“无刀”的精髓就是,让别人握刀,而你只是用手做武器和他们交手。然而因为刀比手长,你要赢得胜利,就必须靠近对手,走到他的攻击范围内。这里必须注意对手的刀和你的手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手举刀要砍下来时,也正是你站在刀把底下要动手夺刀的时刻。这时候你不要像泥偶木雕一样愣在那里,因为要想夺刀,你就必须靠近他,不能害怕。
“无刀”是我们这一流派的最高秘旨。姿势、剑位、站位、距离、换位、劈刺、表象和意图,这些都出自“无刀”的精神,“无刀”正是它的内核。
大机大用
一切事物都有“体”和“用”。比如:弓箭自身是“体”,当它张开、瞄准、射中靶心,这就是它的“用”;灯是“体”,光则是它的“用”;水是“体”,湿是“用”;杏树是“体”,色与香是“用”;刀剑是“体”,劈砍是“用”。
“机”就是“体”,它所蕴涵的各种能力,表现在外,就是“用”。杏树因为有“体”,它可以开出花朵,散发出色与香。同样,“用”内含于“机”,而表现于外。比如:劈势砍势、表象意图、攻势守势等等,表现的都是外部的活动,而内部有一个“机”存在,它们都是“用”。
“大”是一种美称。譬如:我们说“大道”、“大化”、“大贤”,这都是美称。大用源出于大机。禅师修行到了一种较高的境界,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身体,不受外界的控制,无论他说什么、做什么,都合于大道,这就称作“大神力”,或“大机大用”。
“神力”、“奇迹”不是指外界所谓鬼怪精灵造出的异象,它指的是无论做什么,都从心所欲,不受羁绊。当你在所学之外实现了自己的独立之后,那么各种剑位、虚招、骗招,各种兵器、上跳、下跃、夺刀、踢腿,各式各样的动作,都称作“大用”。不过,只有你自身有“机”,才会有这样的“大用”。
在家里时,要注意头顶、还有左右,看看是否会有东西落下。坐在门窗边上也要注意是否有物会掉下来。如果恰巧做了达官贵人的随从,就要时刻提防意外之事的发生。即使只是进门或者出门,也要留意其他进出的人,时刻保持警惕之心。这些都是“机”的实例。由于“机”已经为你所有,水到渠成的时候奇迹就会出现,这就称作“大用”。
如果“机”还不到火候,“用”就不能表现出来。一个人能做到全神贯注,并不断地练习,“机”就会慢慢长成,“用”也会自然显现。“机”凝固、硬化、失去弹性的时候,就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但它一旦成熟,就会扩展到整个身体,而“大用”也会通过你的四肢、耳目表现出来。
如果你遭遇到这样有“大机大用”的对手,你平时所学的武术就全然无用了。遇到他,你甚至手都不能抬起来。有大机的人,只要他的眼睛一注视你,你就会被他完全迷住,只是毫无作为地站在那里,甚至连刀都忘了拔出来。如果你稍有耽搁,哪怕是眨眼的功夫,你就已经输了。猫的眼睛一瞪,老鼠就会从天花板上掉下来——它是被猫眼睛里的神情迷住,于是记不得要逃跑,就掉下来了。遭遇有“大机”的人,一如老鼠遇到了猫。
禅宗里有一句话:“大用无方”。它说的是,有“大机大用”的人是不会受任何现成的学问、规则约束的。学问、规则在各个领域都存在,只有大师才能超越这些学问、规则,他们可以从心所欲,不受羁绊。打破一切规则,从心所欲地去做,就是实现了“大机大用”。
“机”,意味着思考一切问题都要专注。所以,这种有明确思考方向的“机”一旦僵化、凝固,你就会为“机”所困,失去自由。这是因为“机”还没有长成的缘故。如果你能够进行有效的练习,“机”就会继续生长,直到遍布全身,可以收发自如、从心所欲的去行动,这就称作“大用”。
“机”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视环境的不同而可将精神称为“机”。心是内质,精神是入口。心是全身的主宰,所以它是居于内的;精神是门,是在外面为主人——心服务的。心有善恶之分,这种区分正来自于“机”,因为它无论成善成恶,都是来源于“机”的不同状态。在入口处作为警卫的精神称作“机”;人们打开房门,走到户外的时候,无论他们行善行恶,抑或是创造了什么奇迹,这一切都取决于他们开门之前的心里有的思想。所以这种“机”意义非常重要,如果它正常存在,就会显露于外,“大用”也会因之表现出来。无论什么时候,如果你懂得这就是精神,你就永远不会落在人后。至于它被称作什么,则要视环境而定。
我们谈到了内质和入口,但其实在我们的身体里面,什么是内质、什么是入口,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我们用“内质”“入口”这样的说法只是一种比喻。譬如:别人发言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发言的开头称为“入口”,而结尾称作“内质”;就词语本身而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地方可以称为“入口”和“内质”的。
心和物
禅师有偈语曰:“心随万物转,境从百幽生”。这句偈说的是禅宗的秘密,我在这里引用它,因为它正好也道中了兵法的奥旨。不习禅宗的人们也许会觉得这句话很费解。
在阐释兵法的时候,“事”指的是对手的各种举动;你的心紧紧随着对手的每一个动作而改变。比如:对手举剑向你的时候,你的心转向剑;如果他向右侧急速移动,你的心也转向右侧;同样,如果他移向左侧,你的心也向左侧。这就叫“心随万事转”。
“境从百幽生”,这是兵法的要旨所在。在任何场合,你都要全神贯注于对手当前的一举一动,把已经发生的事情置于脑后,任它们如船尾的水纹那样自行消失,不要再在心中有任何挂牵,这就可视为“境从百幽生”。“幽”就是幽微神妙、难以觉察;它指的是心不凝滞于任何一点。在与敌交手的时候,如果你的心在某个点上停留,你就一定会被击败;如果你的心在应该动的时候有丝毫迟延,你就会被杀死。
心无形无状,所以它是看不见的;但是如果它注意于一点,耽延不前,这时的心就能够看见。不妨举素丝为例:用红色染素丝,它就变成红色;用紫色染,它就变成紫色。人心如果受到外物的吸引而凝滞,就好像素丝染上了颜色,变得能够看见了。
在和敌人交手的时候,你必须紧紧地盯着对手的一举一动,如果你的心稍有迁延,你就要败北。我在上文引用的那个偈语,要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那句偈语下面还有两行,但我这里没有引用,修习禅宗的人需要知道整首偈语,而我们这里谈的是兵法剑术,知道前面两句就足够了。
兵法与佛学
兵法与佛学,尤其是禅宗,有许多共通的道理,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在任何事物上都破除执着之念、避免凝滞之心。这一点至为关键,无论修习佛法还是兵法,破除执念都是根本要义。
有一位歌伎为了回应西行和尚的偈语,而写了下面这首诗:
君今既离家,
欲问意如何;
但去莫复问,
心无恋旧居。
修习兵法的人应当深刻体会最后两句,看看我们是否做到了这一点。在和敌人交手之际,无论你内心有怎样微妙的变化,无论你采取了什么动作,如果你的心停留在自己的动作上面,那你就一定要输了。你一定要培养不系念于任何事物的态度,无论那是敌人的举动、你自己的武艺,还是劈砍的招式。
是和非
龙济禅师曾经对一群信众说:“见柱为柱是不见柱,见柱非柱也是不见柱。把肯定和否定的念头统统排除,才能真正地肯定和否定。”是一位老师告诉我的这段话,我由此想到它和兵法是相通的,所以在这里引用了它。
见柱为柱和见柱非柱,指的是对是非、好坏的判断,肯定和否定就像挺立的柱子,在心中屹立不倒。只要判断某事为是的念头在心中盘踞,所有的一切都会变成一个沉重的负担;如果判断某事为非,则这个负担就更为沉重。因此格言教导我们不要去看“柱”,它的意思是你不要系念于肯定和否定、是和非的判断。
对好坏的判断都是心的病障,如果不排除这些病障,你什么都不可能做好。所以格言教导我们要在去除了肯定和否定之念后,获得对肯定和否定的理解。它的意思是,当你去除了肯定和否定之念后,再把对肯定和否定的理解化入内心,在肯定和否定之中达到更高的境界。
即使你对佛学有很好的理解,但不系念于肯定和否定的判断仍是非常难以达到的境界。
真和假
“即使真念,也需要破除,更遑论那些妄念。”在这句话中,“真念”指的是真理。一旦你悟到了真理,就不应再让它在心中停留——这就是“即使真念,也需要破除”这句话的意思。悟到了真理以后,如果你让它在心中停留,它就会污染心灵;真理尚且如此,如果让虚妄的念头盘踞心中,那它对心灵的污染会多么严重!即使真念,也需要破除,更毋论那些妄念了,你的心里不应该有任何念头存留。这就是开头那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
看毕一切真理,尽皆抛去,不要在心中存一丝痕迹。将它们一扫而空,让心灵保持空明开阔,以平常、恬淡的心态做事。如果不能达到这个境界,就不能称为兵法大师。
因为我生于剑术武艺和兵法世家,所以我的讨论侧重于兵法,但上文所说的原则并不仅仅适用于兵法,所有的艺术、学问和技巧,所有的生活之路,也都应该这样要求。研习兵法的时候,如果你一心想着兵法,就是“病”。射箭的时候,如果你一心想着射箭,就是射艺不精。如果怀着平常心去射箭,你就会觉得弓箭得心应手;如果怀着平常心决斗,你就能自如地挥剑。如果有不受任何外物干扰的平常心,做什么事情都会很好,反之就要出问题。比如你要开口讲话,不论说什么,声音都会发颤;你要在别人面前动笔写字,手就会颤抖。
平常心就是心中空无一物,轻轻拭去一切过去的痕迹,这样心灵就能保持虚空明净,这也就是平常心。读儒家典籍的人只关心“敬”,所以很难理解“让心灵虚空”这样的道理。“敬”不是认识的最高境界,它只是第一步的训练而已。
(责编:高生)
理想的步法、身形,应该以不错过静止之剑的位置为宜。这一点必须铭记在心,即使在战斗开始前也不能有片刻遗忘。
明辨“看清静止之剑”的三种层次
观之以心,被视为是“看清静止之剑”中最基本的。观之以心,眼才能感知。所以和观之以心相比,眼观是第二位的。而后才是观之以体、以手、以足。
观之以体、以手、以足,是说你的身体、手足不能忽略对手的静止之剑。观之以心是为了观之以眼,观之以眼是让你的手足都对准静止之剑的位置。
“心像水中月,身如镜中影”
这段话表示的兵法如下:
水映月影,镜照人形。事物在人心里的投影就和月亮在水里的投影一样,是瞬间的反映。静止之剑的位置就仿佛水面,而你的心可比为月亮。静止之剑的位置应能映出心之影。心动,形动;形随心动。静止之剑也可以比作镜子,这时这些比喻的意思是,身体依静止之剑的位置而移动,就像镜子一般。遵循这条原则,你的手足就不会漏过静止之剑的位置。
月映于水是在瞬间完成的动作,尽管两者相距如许,在乌云消失的一刹那,月亮同时就在水面留下投影。这投影不是缓缓从天空降落,而是在短短的刹那就完成了,甚至短到你连眼睛还来不及眨。事物在人心中的反映也像月映于水一样,是瞬间完成的动作。
佛教有一节经文,说的就是心和月映于水、物照于镜一样,都是瞬间之事。月映于水,看起来似乎月亮就在水中,其实并不是,那不过是遥远天空上投映下来的影子。形映于镜也是如此,无论什么,只要放在镜子前,都能立即照出它的影像,这也是瞬间之事。事物在人心中反映也是一样。眼睛一眨间,心已经走得老远,甚至远到中国。就像你以为自己不过是在假寐,梦却带你回到了遥远的家乡。心的这种反映,在佛家眼里,和水中月、镜中影是一样的。
在兵法中,水中月这类的说法也是适用的。你应该时刻让自己的心移到适合的位置,就像月亮在水中投下倒影。心动,形动;一旦与对手遭遇,身体就应该移到适合的位置,就像镜之映射。如果心不能事先做好准备,身体是不会动的。就位置来说,是“水中之月”;以人而言,是“静止之剑”。两种情况下,身体、手足的移动,意义是一样的。
仓促之攻
最坏的事莫过于仓促发动攻击。除非交手前你在精神上已经做好了适当准备,完全看清了形势,才可以主动攻击。记住,不要仓促行事,这很关键。
收心
“收心”说的是当你刺出一剑之后,如果你想着自己已经击中目标,你的心就因为惦记着这个念头而停滞不动;若你不能把心思从刚才那一剑上收回来,就会变得心不在焉,就会被对手的回击所击中。这样,你虽然主动发起进攻,也会因受到对手的有力回击而失败。
当你刺出一剑之后,不要把你的心神驻留在你击出的地方;出招以后,一定要及时收心,注意观察敌人的举动。一旦敌人中招,他的情绪就会发生变化;当一个人中招时,他就会变得愤怒起来。一旦被激怒,敌人就会更加凶猛;这时候如果你有丝毫疏忽,就会被敌人击中。不妨把被击中的敌人看成一头发怒的野熊。当你意识到自己击中敌人的时候,就犯了忌讳,让心思逗留在已经发生的事情上面了,你的注意力会因此而涣散。你应当非常清楚,如果敌人被击中,他内心反击的力量就会激发出来。同时他一定会倍加警惕,绝不愿意在同一位置被击中两次。所以,如果你再像刚才那样进攻,肯定会失算。如果你没能击中敌人,他就会奋起反击,使你中招。
收心的意思是把心思及时收回,不让它逗留在你击中的地方。最重要的问题是:把心收回来,集中注意力,观察敌人的动静。另一方面,如果你紧盯着敌人被击中之处,不把心思收回来,而是迅速、一再出剑攻击同一位置,不让对手有转头还击的机会,那么这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策略,也就是“间不容发”一语所表达的意思。它的基本思想是不断地快速出击,在两次打击之间不允许有任何短暂的停歇。
禅宗的问答被认为是一种宗教意义上的战斗,在这样的问答中,需要立即回答对手的诘问;如果你稍有迟疑,就会被对手占了上风。这样,谁赢谁输就显而易见了。我们说“间不容发”,也就是这样的意思,它强调的是重复进攻时的出剑速度。
论“全部去除”、“空”、“见心”
“全部去除”就是指彻底去除所有“病”。这里的“病”指的是“心病”,关键是在“心病”袭来的一瞬间将其去除干净。在本书的其余地方谈到了各种各样的“病”,“病”的一般含义就是指心之滞留一处。佛学中称为“执”,这是它最反对的东西。如果心执着一处,滞留不去,应该看到的你也看不到了,你就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失败。
“全部去除”这个说法表示的意思就是要在病念袭来的一刹那间将之全部去除。它强调的是:一个人应该去除各种迷念,不要失去对“惟一者”的感知。“惟一者”指的是空;空是一个隐语,不能用公开的方式传授,它指的是敌人的心。心无形无质,所以称为“空”。看见“空,惟一者”,就是指看到敌人的心。佛教的要旨,就是要意识到心之为空。尽管很多人都会说这样的话,但真正能认识到这一点的人却少之又少。
至于说到“见心”,是指对手的心可以通过他握剑的手表现出来。我们要做的便是在对手还没有移动之前就对他发起攻击。
“彻底去除”的目的是为了看到将发未发的瞬间。关键在于要立刻摈弃一切“病”,不要错过“空”。对手的心就在他的手上,它会通过手的动作表现出来。乘它们还处于静止之时攻击它们,这就叫“击空”。空不会移动,它没有形状,不会运动,“击空”就是要在其移动之前迅速出击。
空是佛家之要眼。虚空、实空是不同的:虚空是指无物留存,实空才是真正的空,是心之“空”。虽然说尽管心无形无状,这有点像空的“空间”,但心却是身体的主宰,所以一切举动都是心之行为。心之动、心之劳,都是心之所为。心无所动,就是“空”;空有所动,就是心。空转为“行”,化为“心”,劳于手足。你要在对手行动之前,就迅速攻击他握剑的手,这就是说你应该“击空”。
虽然我们说“见心”,但心是不能为眼睛所见的。心不可见,所以称为“空”,心无所动也称做“空”。虽然心可以通过握剑之手表现出来,但却不能为眼睛所见。关键就是在心已经形诸于手、但还没有有所动时就进行攻击。
不能因为心不可见,你就把心之空想作是无;一旦心之空有所动,它就能无所不为。那时,手抓、脚踏,直至所有的奇迹,都是此空、此心的行动产物。
我们很难通过阅读书籍来理解这种“心”,它是一种“道”,仅仅靠聆听别人的教诲是很难领悟的。一般写书、传道的人,都是根据以往的著作、文献来写、来说的,而真正能体认自心的人是非常少的。
既然人类一切行迹,一切奇迹,都是心之所为,心也就在宇宙之中;我们称之为宇宙之心。宇宙之心一旦运动,就会电闪雷鸣,风疾雨骤,它能造出千奇百怪的云朵,还会带来仲夏的冰雹,给人类平添灾害。从宇宙来看,空是宇宙之主宰;就人而言,空是身体之主宰。舞蹈时它是舞蹈之主宰,表演时它又是戏剧之主宰,射击时它是弓箭之主宰,驰骋时它是马匹之主宰。如果主宰发生了丝毫偏差,那么一个人就既不能矫健的骑马,也不能如意的射箭了。
当心在体内找到合适的位置,呆在它该在的地方,一个人不管做什么都会得心应手,轻而易举。重要的是发现此心,理解此心。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能体认自心,有效的役使自心,但真正说来,只有很少很少的人发现了此心。没有做到这一点的人,身上总会流露出未能真正悟道的迹象;任何有洞察力的人都会看见。当人们开悟的时候,他们做的每件事情,一切行动,都是直接了当的。如果他们没有合乎正道,就不能称为了悟之人。直心就称为本心,或者是道心。而扭曲、污染的心,就被称为妄心、欲心。
能认识到本心、依本心行事的人,是十分让人羡慕的。我并不是从自己的理解说这些话。尽管我这么说,我自己还很难做到有直率之心,并且依直心行事;我这么写的原因是因为它就是道。即便如此,在兵法中,如果没有率直之心,你的身体、手足不能据此而动,技术就无法臻于化境。尽管我们日常的行为并不都是依道而行,但在兵法之中,悟道是必不可少的。
即使你的行为不偏离此心,在某一门技艺上你也让行为符合本心,但如果你要把它用到别处就不能管用了。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才是真正的行家。只掌握一门技艺的人,只能称为专家,但不能称作“精湛”。
真心和妄心
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彼亦曰心,
虽名为心,
蔽惑此心。
莫弃此心,
以此之心,
去彼之心。
这里,第一行、第二行、第六行的心是妄心,它即是虚妄,迷乱真心,所以不好。第三行、第四行、第五行指的心是表示本心,它被妄心迷乱。这首诗要说的,就是真与妄的不同。心有真妄之分,如果你能发现本心,依此而行,一切都正大光明。如果本心因为受妄心的遮蔽而扭曲、玷污,一切行为也就扭曲、玷污了。本心和妄心并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实体。本心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在父母生我们之前就存在了,它是无形无迹,无生无灭的。父母生了我们的身,但是因为心是无形无质的,所以我们不能说它是父母所生,与生俱来的不过是我们的身体罢了。
禅的教诲,就是让人和心沟通。但是也有许多伪经的存在,很多人说的话虽然相近,但路却不正,所以那些自认为是禅宗的人并不是一类。
当我们谈到妄心时,其实指的是血气,它是从个人角度和主观方面来说的。血气就是血的流动,当血流上涌时,人们的脸色就会改变,并开始动怒。同样,当人们看不起我们所喜欢的东西时,我们就会变得恼怒和愤恨。但是当别人和我们一样痛恨我们所不喜欢的东西时,我们就会很高兴地赞同他们的意见,并且以错为对。当人们接受了贵重的馈赠时,总是心花怒放,眉开眼笑,血流上涌,使他们的脸上光彩焕发。这时候,他们就会指鹿为马,认非为是。
上面所说的,就是人们在面对各种情形的时候,由于受肉体中血气的影响而产生的各种心灵状态,它们被称为“妄心”。妄心起则本心隐,一旦生有妄心,就会起种种恶念。有智慧的人们得到褒誉,就是因为他们能用本心去除妄心。在没有智慧的人们那里,本心是被隐藏起来的,而妄心的力量却很强大;所以他们总是做错事,玷污自己的名誉。
虽然上文引用的诗句很平常,它却很好地说明了真和假的区别。如果凭妄心而动,那么无论做什么,都是错的。比如,若受妄心支配,你在决斗时一定会失败,你的弓箭和枪不能命中目标,甚至你连马也不能骑;如果你演戏或跳舞,就会又难看又难听;无论你说什么,肯定都会说错;什么事情都不对劲。相反地,如果你听从本心,那么你做什么都会很好。人们在头脑中编织谎言,却声称它们都是真实的,这就是妄心的活动,它的虚假变得明显而容易发现了。如果说话的人心中有的是真实,听的人最后总是能意识到它,并不需要解释和推理。本心是不需要推理和理由的。
妄心是心的病障,去除妄心就是破除心病。去除了病,心就会健康起来;健康的心就被称为本心。如果你按照本心做事,就能更好地掌握兵法的奥妙。当然,这个原则也不例外地和一切事物相通。
无刀之卷
无刀
“无刀”不是要你夺走对手的刀,也不是要你为了顾及自己的脸面,有意做出夺刀的姿态;它是在无刀的时候,怎么保全自己、不被对手杀死的一种艺术,和夺不夺对手的刀倒没有什么关系。再者,有些东西,别人处心积虑不让你得到,你却不依不饶的要去得到,这也不叫“无刀”;相反,你能够不执着于它,不怕别人夺走它,才叫“无刀”。一个人若专注于他的刀不被夺走,便容易忘记真正的目标,他念念不忘的只是手里的刀而已。于是,他就一个人也杀不死。
不杀人,我们以不被杀为胜。这时,“无刀”并非一种空手夺刀的艺术,而是你手里无刀,也能够保全自己,不被杀死。注意,无刀不是空手夺白刃的艺术,而是要你可以随心所欲,驾驭一切工具。试想你手无兵器,却依然能够夺走敌人的刀,以为己用,那么手里究竟拿了什么又有何妨?即使只是一把折扇,也可以制服拿刀的敌人。“无刀”要达到的就是这样的境界。
譬如你路遇强敌,手里只有竹杖防身,而他却是长剑在手。这时,你或者凭一根竹杖将他的长剑夺下;或者即使你没有夺下他的武器,却也没有让他的攻击得逞。两种情况,你都是胜者。这就是“无刀”的基本思想。
所以,“无刀”不是要夺人之刀,也不是要索人之命。倘若对手一定要置你于死地,这时你才应该夺下他的刀。夺刀不是你的初衷,它取决于你对安全与危险的辨察,而这需要你仔细度量敌人与你的距离,不让他的刀剑伤及到你。倘若你已经知道多大的距离才是安全,你就不必担心敌人的刀剑了。一旦你已经置身在对手的攻击之下,这时你需要迅速辨清形势。你手里无刀的时候,只要你没有进入对手刀剑可及的范围内,你就夺不走他的刀。要夺刀,你必须置身在他的攻击范围内,而这时要夺刀,你就不得不冒被杀死的危险了。
“无刀”的精髓就是,让别人握刀,而你只是用手做武器和他们交手。然而因为刀比手长,你要赢得胜利,就必须靠近对手,走到他的攻击范围内。这里必须注意对手的刀和你的手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手举刀要砍下来时,也正是你站在刀把底下要动手夺刀的时刻。这时候你不要像泥偶木雕一样愣在那里,因为要想夺刀,你就必须靠近他,不能害怕。
“无刀”是我们这一流派的最高秘旨。姿势、剑位、站位、距离、换位、劈刺、表象和意图,这些都出自“无刀”的精神,“无刀”正是它的内核。
大机大用
一切事物都有“体”和“用”。比如:弓箭自身是“体”,当它张开、瞄准、射中靶心,这就是它的“用”;灯是“体”,光则是它的“用”;水是“体”,湿是“用”;杏树是“体”,色与香是“用”;刀剑是“体”,劈砍是“用”。
“机”就是“体”,它所蕴涵的各种能力,表现在外,就是“用”。杏树因为有“体”,它可以开出花朵,散发出色与香。同样,“用”内含于“机”,而表现于外。比如:劈势砍势、表象意图、攻势守势等等,表现的都是外部的活动,而内部有一个“机”存在,它们都是“用”。
“大”是一种美称。譬如:我们说“大道”、“大化”、“大贤”,这都是美称。大用源出于大机。禅师修行到了一种较高的境界,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身体,不受外界的控制,无论他说什么、做什么,都合于大道,这就称作“大神力”,或“大机大用”。
“神力”、“奇迹”不是指外界所谓鬼怪精灵造出的异象,它指的是无论做什么,都从心所欲,不受羁绊。当你在所学之外实现了自己的独立之后,那么各种剑位、虚招、骗招,各种兵器、上跳、下跃、夺刀、踢腿,各式各样的动作,都称作“大用”。不过,只有你自身有“机”,才会有这样的“大用”。
在家里时,要注意头顶、还有左右,看看是否会有东西落下。坐在门窗边上也要注意是否有物会掉下来。如果恰巧做了达官贵人的随从,就要时刻提防意外之事的发生。即使只是进门或者出门,也要留意其他进出的人,时刻保持警惕之心。这些都是“机”的实例。由于“机”已经为你所有,水到渠成的时候奇迹就会出现,这就称作“大用”。
如果“机”还不到火候,“用”就不能表现出来。一个人能做到全神贯注,并不断地练习,“机”就会慢慢长成,“用”也会自然显现。“机”凝固、硬化、失去弹性的时候,就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但它一旦成熟,就会扩展到整个身体,而“大用”也会通过你的四肢、耳目表现出来。
如果你遭遇到这样有“大机大用”的对手,你平时所学的武术就全然无用了。遇到他,你甚至手都不能抬起来。有大机的人,只要他的眼睛一注视你,你就会被他完全迷住,只是毫无作为地站在那里,甚至连刀都忘了拔出来。如果你稍有耽搁,哪怕是眨眼的功夫,你就已经输了。猫的眼睛一瞪,老鼠就会从天花板上掉下来——它是被猫眼睛里的神情迷住,于是记不得要逃跑,就掉下来了。遭遇有“大机”的人,一如老鼠遇到了猫。
禅宗里有一句话:“大用无方”。它说的是,有“大机大用”的人是不会受任何现成的学问、规则约束的。学问、规则在各个领域都存在,只有大师才能超越这些学问、规则,他们可以从心所欲,不受羁绊。打破一切规则,从心所欲地去做,就是实现了“大机大用”。
“机”,意味着思考一切问题都要专注。所以,这种有明确思考方向的“机”一旦僵化、凝固,你就会为“机”所困,失去自由。这是因为“机”还没有长成的缘故。如果你能够进行有效的练习,“机”就会继续生长,直到遍布全身,可以收发自如、从心所欲的去行动,这就称作“大用”。
“机”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视环境的不同而可将精神称为“机”。心是内质,精神是入口。心是全身的主宰,所以它是居于内的;精神是门,是在外面为主人——心服务的。心有善恶之分,这种区分正来自于“机”,因为它无论成善成恶,都是来源于“机”的不同状态。在入口处作为警卫的精神称作“机”;人们打开房门,走到户外的时候,无论他们行善行恶,抑或是创造了什么奇迹,这一切都取决于他们开门之前的心里有的思想。所以这种“机”意义非常重要,如果它正常存在,就会显露于外,“大用”也会因之表现出来。无论什么时候,如果你懂得这就是精神,你就永远不会落在人后。至于它被称作什么,则要视环境而定。
我们谈到了内质和入口,但其实在我们的身体里面,什么是内质、什么是入口,并没有明确的定义,我们用“内质”“入口”这样的说法只是一种比喻。譬如:别人发言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发言的开头称为“入口”,而结尾称作“内质”;就词语本身而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地方可以称为“入口”和“内质”的。
心和物
禅师有偈语曰:“心随万物转,境从百幽生”。这句偈说的是禅宗的秘密,我在这里引用它,因为它正好也道中了兵法的奥旨。不习禅宗的人们也许会觉得这句话很费解。
在阐释兵法的时候,“事”指的是对手的各种举动;你的心紧紧随着对手的每一个动作而改变。比如:对手举剑向你的时候,你的心转向剑;如果他向右侧急速移动,你的心也转向右侧;同样,如果他移向左侧,你的心也向左侧。这就叫“心随万事转”。
“境从百幽生”,这是兵法的要旨所在。在任何场合,你都要全神贯注于对手当前的一举一动,把已经发生的事情置于脑后,任它们如船尾的水纹那样自行消失,不要再在心中有任何挂牵,这就可视为“境从百幽生”。“幽”就是幽微神妙、难以觉察;它指的是心不凝滞于任何一点。在与敌交手的时候,如果你的心在某个点上停留,你就一定会被击败;如果你的心在应该动的时候有丝毫迟延,你就会被杀死。
心无形无状,所以它是看不见的;但是如果它注意于一点,耽延不前,这时的心就能够看见。不妨举素丝为例:用红色染素丝,它就变成红色;用紫色染,它就变成紫色。人心如果受到外物的吸引而凝滞,就好像素丝染上了颜色,变得能够看见了。
在和敌人交手的时候,你必须紧紧地盯着对手的一举一动,如果你的心稍有迁延,你就要败北。我在上文引用的那个偈语,要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那句偈语下面还有两行,但我这里没有引用,修习禅宗的人需要知道整首偈语,而我们这里谈的是兵法剑术,知道前面两句就足够了。
兵法与佛学
兵法与佛学,尤其是禅宗,有许多共通的道理,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在任何事物上都破除执着之念、避免凝滞之心。这一点至为关键,无论修习佛法还是兵法,破除执念都是根本要义。
有一位歌伎为了回应西行和尚的偈语,而写了下面这首诗:
君今既离家,
欲问意如何;
但去莫复问,
心无恋旧居。
修习兵法的人应当深刻体会最后两句,看看我们是否做到了这一点。在和敌人交手之际,无论你内心有怎样微妙的变化,无论你采取了什么动作,如果你的心停留在自己的动作上面,那你就一定要输了。你一定要培养不系念于任何事物的态度,无论那是敌人的举动、你自己的武艺,还是劈砍的招式。
是和非
龙济禅师曾经对一群信众说:“见柱为柱是不见柱,见柱非柱也是不见柱。把肯定和否定的念头统统排除,才能真正地肯定和否定。”是一位老师告诉我的这段话,我由此想到它和兵法是相通的,所以在这里引用了它。
见柱为柱和见柱非柱,指的是对是非、好坏的判断,肯定和否定就像挺立的柱子,在心中屹立不倒。只要判断某事为是的念头在心中盘踞,所有的一切都会变成一个沉重的负担;如果判断某事为非,则这个负担就更为沉重。因此格言教导我们不要去看“柱”,它的意思是你不要系念于肯定和否定、是和非的判断。
对好坏的判断都是心的病障,如果不排除这些病障,你什么都不可能做好。所以格言教导我们要在去除了肯定和否定之念后,获得对肯定和否定的理解。它的意思是,当你去除了肯定和否定之念后,再把对肯定和否定的理解化入内心,在肯定和否定之中达到更高的境界。
即使你对佛学有很好的理解,但不系念于肯定和否定的判断仍是非常难以达到的境界。
真和假
“即使真念,也需要破除,更遑论那些妄念。”在这句话中,“真念”指的是真理。一旦你悟到了真理,就不应再让它在心中停留——这就是“即使真念,也需要破除”这句话的意思。悟到了真理以后,如果你让它在心中停留,它就会污染心灵;真理尚且如此,如果让虚妄的念头盘踞心中,那它对心灵的污染会多么严重!即使真念,也需要破除,更毋论那些妄念了,你的心里不应该有任何念头存留。这就是开头那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
看毕一切真理,尽皆抛去,不要在心中存一丝痕迹。将它们一扫而空,让心灵保持空明开阔,以平常、恬淡的心态做事。如果不能达到这个境界,就不能称为兵法大师。
因为我生于剑术武艺和兵法世家,所以我的讨论侧重于兵法,但上文所说的原则并不仅仅适用于兵法,所有的艺术、学问和技巧,所有的生活之路,也都应该这样要求。研习兵法的时候,如果你一心想着兵法,就是“病”。射箭的时候,如果你一心想着射箭,就是射艺不精。如果怀着平常心去射箭,你就会觉得弓箭得心应手;如果怀着平常心决斗,你就能自如地挥剑。如果有不受任何外物干扰的平常心,做什么事情都会很好,反之就要出问题。比如你要开口讲话,不论说什么,声音都会发颤;你要在别人面前动笔写字,手就会颤抖。
平常心就是心中空无一物,轻轻拭去一切过去的痕迹,这样心灵就能保持虚空明净,这也就是平常心。读儒家典籍的人只关心“敬”,所以很难理解“让心灵虚空”这样的道理。“敬”不是认识的最高境界,它只是第一步的训练而已。
(责编: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