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在备物理教材时,既要超越教材,更要钻研教材。备物理教材,首先要通看或通读教材,直到把握课程框架结构。要细读教材,要精读教材。只有把自己变成了教材的主人,教师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字:备课 教材 内在 逻辑
由于提倡教学现代技术化,现在很流行备课就是上网找课件,幻灯片,或动画,然后不加修改或略加修改。上课时主要就是放电影一样,自己在旁边加点配音。这样,备课轻松,上课也很轻松,学生听课也轻松,仅得到眼睛观看的快感,但效果却不好,而逻辑思维和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本文就新课程标准下物理备课中教材的重要性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备物理課程标准
物理课程标准对教师全面了解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等具有
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物理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
学习物理课程标准要把握模块中各条“标准”的要求,准确地把握模块对各条“标准”的要求,就能把握教学的尺度和关注的重点、难点,做到详略得当,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的教师不但没有很好的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又由于长期以来物理教学的惯性作用,个别教师在教学中有着很大的随意性,不严守课程标准,本来课程标准中,不要求讲授的学习内容,还在课堂上还要当做重点,详细地津津有味地给学生讲授。例如:物理课程标准对“运动的描述”的要求是:能用公式和图象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即标准要求学生能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速度公式、加速度公式等描述匀变速运动的规律,注意不要在此设置难题或偏题,用公式描述匀变速运动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简洁、抽象、准确等特点,感受数学方法的奇妙,认识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同时,要求学生会用图象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从而认识图象法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作用,即与数学公式相比,图象法显得直观、形象、生动,在解决物理问题中让人一目了然。
二、备物理教材
备物理教材,首先要通看或通读教材,直到把握课程框架结构。高中物理共同必修课程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如《物理》(必修1)和《物理》(必修2)两个模块,共同必修模块旨在引导学生经历对自然规律的探究过程,学习基本的物理内容,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初步认识物理学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一)备物理教材,要细读教材,确定“五点”。
(1)知识点,即教材中物理知识的要点。教材的每自然段(包括阅读材料)乃至每句话都表达一定的意思或知识。总之,一般每段都是知识点。
(2)重点,指课文中最核心、最关键、最有现实意义的部分。很多语言和材料是为了说明和突破重点,重点是这节课的精华和高潮,是值得每个人为之陶醉和欢呼雀跃的。
(3)难点,指学生难以理解把握,容易出错、混淆或思想难以接受的内容。比如,新教材中的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就是难点。应该在备课中把易混淆的知识对比和辨析,找到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越辩越明。
(4)能力点,指教材中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时所体现的认识能力及实践能力,这也是新教材高度重视的部分。培养能力是我们物理教师的目标和追求,就在我们的每节教材和每节课堂中。
(5)思想点,指课文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能提高思想认识、升华价值观的内容,使人的情感得到交流、满足和升华,是人区别动物根本所在。
(二)备物理教材,要精读教材,处理好“八个”关系。
(1)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这是我特别感悟和要强调的。教材中的每自然段表达了一个意思,但每段之间必有一定的关系。有的是现象,紧接着到理论;有的是归纳,有的演绎,等等。强调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学生就听得思路清晰,条理性强。不注意知识的逻辑关系就会简单的知识罗列,谈不上思维的提升。学生解答物理问题往往不按照一定的程序去想,而是形成死记结论,死套公式的习惯。
(2)物理事实和物理原理的关系。教材中包含有丰富的物理事实材料和物理基本原理,它们是统一的。在教学中,做到物理原理统率物理事实材料,物理事实说明物理原理,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对于物理原理或规律阐述中,要强调其条件、内涵和外延。有时只强调到其内涵而不注意其外延,这会使学生在应用该原理或规律时容易产生错误。
(3)课文、实验的关系。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高中物理课程各个模块中都安排了一些典型的科学探究或物理实验,科学探究也是学生完成物理课程所必须达到的学习目标。学生对探究方法的掌握以及对各探究要素意义的认识,都是一个系统学习和不断加深理解的过程;
(4)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既要突出重点,也要兼顾非重点,全面而又重点地进行教学;能分清轻重,并能做到轻重缓急。
(5)适度与非适度的关系。即教学必须有适当的难度、广度、深度和一定的高度,做到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教法和学法的关系。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会学”“想学”,会思考,会做人。
(7)科学性和思想性的关系。即知识目标、能力培养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结合起来。三个目标溶为一体,水到渠成。
(8)传递知识、培养能力与陶冶情操的关系。即要以传递知识为基础,以发展能力为重心,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教师在备物理教材时,既要超越教材,更要钻研教材,灵活运用,随时关注生活,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并及时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只有把自己变成了教材的主人,教师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字:备课 教材 内在 逻辑
由于提倡教学现代技术化,现在很流行备课就是上网找课件,幻灯片,或动画,然后不加修改或略加修改。上课时主要就是放电影一样,自己在旁边加点配音。这样,备课轻松,上课也很轻松,学生听课也轻松,仅得到眼睛观看的快感,但效果却不好,而逻辑思维和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本文就新课程标准下物理备课中教材的重要性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备物理課程标准
物理课程标准对教师全面了解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等具有
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物理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
学习物理课程标准要把握模块中各条“标准”的要求,准确地把握模块对各条“标准”的要求,就能把握教学的尺度和关注的重点、难点,做到详略得当,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的教师不但没有很好的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又由于长期以来物理教学的惯性作用,个别教师在教学中有着很大的随意性,不严守课程标准,本来课程标准中,不要求讲授的学习内容,还在课堂上还要当做重点,详细地津津有味地给学生讲授。例如:物理课程标准对“运动的描述”的要求是:能用公式和图象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即标准要求学生能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速度公式、加速度公式等描述匀变速运动的规律,注意不要在此设置难题或偏题,用公式描述匀变速运动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简洁、抽象、准确等特点,感受数学方法的奇妙,认识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同时,要求学生会用图象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从而认识图象法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作用,即与数学公式相比,图象法显得直观、形象、生动,在解决物理问题中让人一目了然。
二、备物理教材
备物理教材,首先要通看或通读教材,直到把握课程框架结构。高中物理共同必修课程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如《物理》(必修1)和《物理》(必修2)两个模块,共同必修模块旨在引导学生经历对自然规律的探究过程,学习基本的物理内容,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初步认识物理学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一)备物理教材,要细读教材,确定“五点”。
(1)知识点,即教材中物理知识的要点。教材的每自然段(包括阅读材料)乃至每句话都表达一定的意思或知识。总之,一般每段都是知识点。
(2)重点,指课文中最核心、最关键、最有现实意义的部分。很多语言和材料是为了说明和突破重点,重点是这节课的精华和高潮,是值得每个人为之陶醉和欢呼雀跃的。
(3)难点,指学生难以理解把握,容易出错、混淆或思想难以接受的内容。比如,新教材中的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就是难点。应该在备课中把易混淆的知识对比和辨析,找到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越辩越明。
(4)能力点,指教材中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时所体现的认识能力及实践能力,这也是新教材高度重视的部分。培养能力是我们物理教师的目标和追求,就在我们的每节教材和每节课堂中。
(5)思想点,指课文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能提高思想认识、升华价值观的内容,使人的情感得到交流、满足和升华,是人区别动物根本所在。
(二)备物理教材,要精读教材,处理好“八个”关系。
(1)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这是我特别感悟和要强调的。教材中的每自然段表达了一个意思,但每段之间必有一定的关系。有的是现象,紧接着到理论;有的是归纳,有的演绎,等等。强调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学生就听得思路清晰,条理性强。不注意知识的逻辑关系就会简单的知识罗列,谈不上思维的提升。学生解答物理问题往往不按照一定的程序去想,而是形成死记结论,死套公式的习惯。
(2)物理事实和物理原理的关系。教材中包含有丰富的物理事实材料和物理基本原理,它们是统一的。在教学中,做到物理原理统率物理事实材料,物理事实说明物理原理,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对于物理原理或规律阐述中,要强调其条件、内涵和外延。有时只强调到其内涵而不注意其外延,这会使学生在应用该原理或规律时容易产生错误。
(3)课文、实验的关系。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高中物理课程各个模块中都安排了一些典型的科学探究或物理实验,科学探究也是学生完成物理课程所必须达到的学习目标。学生对探究方法的掌握以及对各探究要素意义的认识,都是一个系统学习和不断加深理解的过程;
(4)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既要突出重点,也要兼顾非重点,全面而又重点地进行教学;能分清轻重,并能做到轻重缓急。
(5)适度与非适度的关系。即教学必须有适当的难度、广度、深度和一定的高度,做到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教法和学法的关系。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会学”“想学”,会思考,会做人。
(7)科学性和思想性的关系。即知识目标、能力培养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结合起来。三个目标溶为一体,水到渠成。
(8)传递知识、培养能力与陶冶情操的关系。即要以传递知识为基础,以发展能力为重心,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教师在备物理教材时,既要超越教材,更要钻研教材,灵活运用,随时关注生活,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并及时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只有把自己变成了教材的主人,教师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