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体现高职高专教育“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总体指导方针,要正确认识与全面把握高职高专教学实践的特点,要充分考虑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要求,尤其要对理论课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比例、内容进行研究,突出专业实践课的应用性。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高职高专实践教学全面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学校的数量,还是在校生人数都占到高校总数和学生人数的一半以上。为了满足新形势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需求,力图体现高职高专教学实践的特点,遵循高职高专教育“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总体指导方针,我们要充分考虑专业课程设置、课时、教学要求与培养目标,尤其要对理论课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比例、内容进行研究,全面系统地对其进行有机整合与改革,使我们的高职教育培养出真正的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熟练的动手能力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那么,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及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我们学院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不断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形势,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积累了许多实践教学经验,形成了专业特色突出,职业特色鲜明,学生主体地位突出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几年来,为社会各行各业及本地区相关岗位培养了大批合格的毕业生。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总纲(征求意见稿)》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实践活动课程致力于打破沉闷的学科教学,倡导学生的自主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中最活跃、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一个领域,正以其日益凸显的育人价值而备受人们的关注。
设计和实施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巩固和深化理性认识。每个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相结合的过程。感性知识是理性知识的基础,而感性知识主要是在个体主动参与、亲身经历的各种实践中形成的。书本知识的学习主要是一种理性认识的过程,它离不开感性认识的充实和完善。学校应让学生在课堂、学校之外的广阔天地中获取丰富的感性经验以实现理性认识的巩固和升华。
学校开展实践活动课有利于学习的知识和能力的转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学生不能把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导致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的脱节。能力特别是综合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课作为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
实践活动课具有实践性。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生活体验、劳动体验和服务体验等直接性体验,产生主观性意识,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的发展不仅仅局限在学校,学校要把学生的发展置于比班级、比学校生活更广大的社会背景之中。学习的场所需要从学校拓展至学生相关专业的各个行业中,学习的方式也需要从被动的接受转向主动的探究和发现。
实践证明,开展实践教学,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专业理论与技能的转化提供了平台。学校可以以校内实习基地为基础,以校外实习基地为重要补充,构建了全方位的实践教学平台。在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中,我们力求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强调实习项目的应用性和操作的规范性,鼓励创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在建设校内实习基地的同时,学院还积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在保证学生实践的基础上,为行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确保了校外实习基地的稳定发展。例如,教育系小教专业每学期都会定期安排到小学见习、实习活动,毕业班会有长达近半年的教学实习,教学反响非常好。工业工程系机电专业、医药系高护等专业都根据本专业的特点,有计划地把学生分期分批的安排到校内外的实习基地,效果显著。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的大潮中,作为一名高职毕业生,必须能迅速进入角色,胜任工作,赢得社会承认。
实践活动课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专业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他们可以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等,指导教师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但是,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况,及时交流,准确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那么,开展实践活动课首先应根据课程目标选择适当的实践活动方式,尽量采用参观、访问、调查、实验、见习、实习、公益服务等,组织形式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班级活动、学校活动等,不拘泥于形式,注意活动的实效。其次,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己参与设计,自己选择主题,自己组织实施,自己进行评价,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走出课堂、参与和体验社会生活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与发展空间,让每个学生得到实际锻炼。再次,学校要规定实践课基本课时,可以灵活使用这些时间,可以与地方课时结合起来使用,每次活动时间和活动量应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调解,既要讲求实效,又不能加重学生的负担。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过程中,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实质上的重视是这项活动的基本保证。把学生从以教科书为蓝本转向通过自主探索与活动体验来求得发展,这对教师课堂讲授的传统角色提出了挑战,使得教师承担着更深刻的义务和更艰巨的任务,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积极参加实践教学的研究探索工作,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具有现代意识,能够超越书本、课堂来考虑问题,应有计划地通过系统的生产实践,拓宽实践技能性知识面,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全盘把握课程体系,提高对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的驾御能力,在“理论够用,动手能做”的倡导下,促使自己向双师型、技能型教师转化。
教师在实施本课程的过程中要善于发掘各种教育资源,重视相关资料的积累,而且要结合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开发和设计课程。同时,要做好学校与家庭,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等方面的协调工作,还应积极参与本课程的研究探索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目前,为了更好地实施实践教学活动,学校可以建立一支兼职或聘用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队伍,请他们定期不定期地来校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工作,形成教师、学生、行业专家三结合,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熊梅.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杨兆山,姚俊.教育学原理.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高职高专实践教学全面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学校的数量,还是在校生人数都占到高校总数和学生人数的一半以上。为了满足新形势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需求,力图体现高职高专教学实践的特点,遵循高职高专教育“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总体指导方针,我们要充分考虑专业课程设置、课时、教学要求与培养目标,尤其要对理论课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比例、内容进行研究,全面系统地对其进行有机整合与改革,使我们的高职教育培养出真正的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熟练的动手能力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那么,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及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我们学院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不断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形势,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积累了许多实践教学经验,形成了专业特色突出,职业特色鲜明,学生主体地位突出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几年来,为社会各行各业及本地区相关岗位培养了大批合格的毕业生。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总纲(征求意见稿)》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实践活动课程致力于打破沉闷的学科教学,倡导学生的自主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实践活动作为新课程中最活跃、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一个领域,正以其日益凸显的育人价值而备受人们的关注。
设计和实施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巩固和深化理性认识。每个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相结合的过程。感性知识是理性知识的基础,而感性知识主要是在个体主动参与、亲身经历的各种实践中形成的。书本知识的学习主要是一种理性认识的过程,它离不开感性认识的充实和完善。学校应让学生在课堂、学校之外的广阔天地中获取丰富的感性经验以实现理性认识的巩固和升华。
学校开展实践活动课有利于学习的知识和能力的转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学生不能把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导致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的脱节。能力特别是综合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课作为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
实践活动课具有实践性。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生活体验、劳动体验和服务体验等直接性体验,产生主观性意识,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的发展不仅仅局限在学校,学校要把学生的发展置于比班级、比学校生活更广大的社会背景之中。学习的场所需要从学校拓展至学生相关专业的各个行业中,学习的方式也需要从被动的接受转向主动的探究和发现。
实践证明,开展实践教学,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专业理论与技能的转化提供了平台。学校可以以校内实习基地为基础,以校外实习基地为重要补充,构建了全方位的实践教学平台。在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中,我们力求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强调实习项目的应用性和操作的规范性,鼓励创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在建设校内实习基地的同时,学院还积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在保证学生实践的基础上,为行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确保了校外实习基地的稳定发展。例如,教育系小教专业每学期都会定期安排到小学见习、实习活动,毕业班会有长达近半年的教学实习,教学反响非常好。工业工程系机电专业、医药系高护等专业都根据本专业的特点,有计划地把学生分期分批的安排到校内外的实习基地,效果显著。使学生真正意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的大潮中,作为一名高职毕业生,必须能迅速进入角色,胜任工作,赢得社会承认。
实践活动课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专业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他们可以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等,指导教师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但是,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况,及时交流,准确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那么,开展实践活动课首先应根据课程目标选择适当的实践活动方式,尽量采用参观、访问、调查、实验、见习、实习、公益服务等,组织形式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班级活动、学校活动等,不拘泥于形式,注意活动的实效。其次,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己参与设计,自己选择主题,自己组织实施,自己进行评价,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走出课堂、参与和体验社会生活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与发展空间,让每个学生得到实际锻炼。再次,学校要规定实践课基本课时,可以灵活使用这些时间,可以与地方课时结合起来使用,每次活动时间和活动量应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调解,既要讲求实效,又不能加重学生的负担。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过程中,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实质上的重视是这项活动的基本保证。把学生从以教科书为蓝本转向通过自主探索与活动体验来求得发展,这对教师课堂讲授的传统角色提出了挑战,使得教师承担着更深刻的义务和更艰巨的任务,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积极参加实践教学的研究探索工作,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具有现代意识,能够超越书本、课堂来考虑问题,应有计划地通过系统的生产实践,拓宽实践技能性知识面,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全盘把握课程体系,提高对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的驾御能力,在“理论够用,动手能做”的倡导下,促使自己向双师型、技能型教师转化。
教师在实施本课程的过程中要善于发掘各种教育资源,重视相关资料的积累,而且要结合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开发和设计课程。同时,要做好学校与家庭,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等方面的协调工作,还应积极参与本课程的研究探索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目前,为了更好地实施实践教学活动,学校可以建立一支兼职或聘用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队伍,请他们定期不定期地来校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工作,形成教师、学生、行业专家三结合,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熊梅.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杨兆山,姚俊.教育学原理.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