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6岁的吴小姐最近染上了一种怪病——经常无缘无故地恶心、呕吐,几乎每天晚上都做噩梦,睡不好。去医院做了相关检查,什么钡餐、B超、心电图……统统查遍了,还是找不到原因,吴小姐有些焦急。朋友提醒说,可以去看看心理医生,或许能找到根源。起初她还不大愿意,觉得很没面子,但在朋友的一再坚持下,才踏进了心理科的大门。
通过一番深入的交谈,大夫终于发现了吴小姐的病根——祸首就是现代化各种传播信息的工具,诸如网络、电话、手机、广播、电视等。此病名为“信息焦虑症”。读到这里,您可能会疑惑不解:这些可是信息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啊,怎么就成了病原了呢?别急,来看看吴小姐日常的工作、生活吧。
被信息包围的日子
每天早晨7点,闹钟准时响起,吴小姐会一下子从床上爬起来,一只手揉着惺忪的睡眼,另一只手马上打开收音机。《早新闻》是她每天必听的节目,只要一天不听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很多消息明明前一天晚上在电视里已经看过了,但还是要听,就算是重复也照听不误。有时,她觉得自己要听的根本不是新闻的内容而是声音,只要有声音,她心理就觉得踏实、安慰,反之则烦躁不安。
出门之后,必然要在报亭里买上一份报纸。这时她的注意力就不在新闻上了,她关心的是娱乐花絮。倒不是对此有什么特别的兴趣,只是为了和单位里几个女同事聊天时有足够的谈资,那些演艺明星的轶事趣闻可是她们津津乐道的。为了能和她们攀谈得上,只得不停地接收这方面的信息。别人在聊天的时候,她要是插不上话,会觉得非常焦躁,感到自己好像被这个集体抛弃了。
进了办公室之后,MSN和QQ是一定要打开的,否则就觉得和所有人的联系都切断了。尽管大多谈的都是天气、饮食之类,尽管有些无聊,但这让她觉得心里舒坦。在工作的间隙,也必定是从“搜狐”看到“雅虎”,不管里面有多少重复的内容。她觉得脑子就像一个无底洞,一定要有东西往里装,否则就感到空虚。
下班回家后,也一定要把晚报浏览一遍后才去吃饭。一天折腾下来,有些新闻几乎都能背出来了。这还不算完,电视新闻是少不了要看的。就算是睡觉前,也得和朋友发上几条短消息,只有这样才能入睡。有一次,她的手机出了故障,没能和朋友发消息,居然把她搞得一晚上没睡好。
吴小姐每天都是这样度过的,虽然她也觉得没有必要,但就是无法控制自己,时间一长,一系列躯体化的症状就出来了。像她这样还算是比较轻的,有些女性甚至出现月经不调和闭经。
自我调适才是康复的关键
所谓"信息焦虑综合征",又叫"知识焦虑综合征"。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对信息的吸收是成平方数增长的,但人类的思维模式还没有很好地调整到可以接受如此大量信息的阶段,由此就会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非常接近精神病学中的焦虑和强迫症状。该疾病的表现多种多样,一般体现在对信息的过度依赖上,无论信息对自己是否有用,患者都会无条件地甚至带有强迫性地去接受。过量地吸收信息,并非是一个主动意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被动的行为。从日常生活上看,每天连续看电视、听广播的人和每天都泡在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的人,都很容易引发焦虑。从职业来讲,记者、广告员、信息员、网站管理员、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等都是该症的高发人群。
当你出现类似的症状时,千万不能采取“堵”的方法,而是应该逐渐减少接受信息的量。首先要理性地思考一下,自己到底需要哪些方面的信息,然后列出一张表,对照自己的行为,坚决摒弃哪些对自己工作、学习毫无用处的垃圾信息。在广播、电视、报纸以及网络中最多选择两种,不要面面俱到,这样就可显著减少重复信息的接收。在上班的时候就认真地工作,把MSN和QQ都关上。可能开始几天比较难,但在心里应对自己说:“努力工作!别三心二意!”等你真正投入工作中的时候,就会将之一一抛诸脑后的。在此基础上,注意锻炼和休息。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您一定可以摆脱信息焦虑症的纠缠。
通过一番深入的交谈,大夫终于发现了吴小姐的病根——祸首就是现代化各种传播信息的工具,诸如网络、电话、手机、广播、电视等。此病名为“信息焦虑症”。读到这里,您可能会疑惑不解:这些可是信息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啊,怎么就成了病原了呢?别急,来看看吴小姐日常的工作、生活吧。
被信息包围的日子
每天早晨7点,闹钟准时响起,吴小姐会一下子从床上爬起来,一只手揉着惺忪的睡眼,另一只手马上打开收音机。《早新闻》是她每天必听的节目,只要一天不听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很多消息明明前一天晚上在电视里已经看过了,但还是要听,就算是重复也照听不误。有时,她觉得自己要听的根本不是新闻的内容而是声音,只要有声音,她心理就觉得踏实、安慰,反之则烦躁不安。
出门之后,必然要在报亭里买上一份报纸。这时她的注意力就不在新闻上了,她关心的是娱乐花絮。倒不是对此有什么特别的兴趣,只是为了和单位里几个女同事聊天时有足够的谈资,那些演艺明星的轶事趣闻可是她们津津乐道的。为了能和她们攀谈得上,只得不停地接收这方面的信息。别人在聊天的时候,她要是插不上话,会觉得非常焦躁,感到自己好像被这个集体抛弃了。
进了办公室之后,MSN和QQ是一定要打开的,否则就觉得和所有人的联系都切断了。尽管大多谈的都是天气、饮食之类,尽管有些无聊,但这让她觉得心里舒坦。在工作的间隙,也必定是从“搜狐”看到“雅虎”,不管里面有多少重复的内容。她觉得脑子就像一个无底洞,一定要有东西往里装,否则就感到空虚。
下班回家后,也一定要把晚报浏览一遍后才去吃饭。一天折腾下来,有些新闻几乎都能背出来了。这还不算完,电视新闻是少不了要看的。就算是睡觉前,也得和朋友发上几条短消息,只有这样才能入睡。有一次,她的手机出了故障,没能和朋友发消息,居然把她搞得一晚上没睡好。
吴小姐每天都是这样度过的,虽然她也觉得没有必要,但就是无法控制自己,时间一长,一系列躯体化的症状就出来了。像她这样还算是比较轻的,有些女性甚至出现月经不调和闭经。
自我调适才是康复的关键
所谓"信息焦虑综合征",又叫"知识焦虑综合征"。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对信息的吸收是成平方数增长的,但人类的思维模式还没有很好地调整到可以接受如此大量信息的阶段,由此就会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强迫和紧张,非常接近精神病学中的焦虑和强迫症状。该疾病的表现多种多样,一般体现在对信息的过度依赖上,无论信息对自己是否有用,患者都会无条件地甚至带有强迫性地去接受。过量地吸收信息,并非是一个主动意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被动的行为。从日常生活上看,每天连续看电视、听广播的人和每天都泡在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的人,都很容易引发焦虑。从职业来讲,记者、广告员、信息员、网站管理员、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等都是该症的高发人群。
当你出现类似的症状时,千万不能采取“堵”的方法,而是应该逐渐减少接受信息的量。首先要理性地思考一下,自己到底需要哪些方面的信息,然后列出一张表,对照自己的行为,坚决摒弃哪些对自己工作、学习毫无用处的垃圾信息。在广播、电视、报纸以及网络中最多选择两种,不要面面俱到,这样就可显著减少重复信息的接收。在上班的时候就认真地工作,把MSN和QQ都关上。可能开始几天比较难,但在心里应对自己说:“努力工作!别三心二意!”等你真正投入工作中的时候,就会将之一一抛诸脑后的。在此基础上,注意锻炼和休息。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您一定可以摆脱信息焦虑症的纠缠。